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254章 文理並舉

有了皇帝御賜的金子招牌,方記菜行經營得相當順利,加上張蕾等宮廷嬪妃的推波助瀾。生意異常火爆,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方誠每天都有好消息傳來。當朱顯波把菜行賺來的銀元交給戶部龐清廣時,這個出身貧寒的財政部長以為皇上又變什麼戲法了。

「龐愛卿啊,朕是安排上林苑的左監正方誠賺來的,你看看那些部門的項目比較重要不能拖欠就先用著,整個冬天朕能攢起來一百萬左右。如果暫時有盈余就留著明年開春後支付兵部募集軍墾用。」

「微臣明白,恕臣斗膽,皇上這錢從何而來?」

「朕答應過方誠暫時保密,至于路數絕對光明正大。你自己去想想最近什麼最賺錢哈,不過就算你猜出來了也要替朕保密啊。」

龐清廣無奈,以前的皇上荒婬無度,經常造成國庫空虛。這朱顯波居然能攢起來私房錢,于公于私龐清廣都覺得十分榮幸擔任這個管家。

而另一方面,連續幾晚大戰張蕾讓朱顯波顯得力不從心。本來他可以祭起御女心經輕松搞定張蕾。但在朱顯波的心里,張蕾和其他女人都不同,對她的那種愛也是獨一無二。所以行房也隨心所欲,這天朱顯波正在太和殿沉思,如何應對即將回京述職的李自成。

剛用完午膳,張蕾就來了,朱顯波看到張蕾一臉的春風,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心想這女人果然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啊。

「怎麼,皇上不歡飲我來啊,那我回去便是。」張蕾這輩子算是吃定朱顯波,在朱顯波面前她壓力全無。

「那里的話,你是朕的玫瑰花,永不凋謝的玫瑰花。今天想玩什麼花樣?」

「還妄稱一代明君,我看你是十足的荒婬無道啊。這才剛過未時,就想著房事啦?」

「這……」朱顯波實在想不出連續幾天來太和殿的張蕾今天是怎麼啦。

「怎麼不好意思啦?有空多面壁思過吧。是這樣得,禮部那邊催了好幾次,說是從西洋來了一批異教徒等待皇上的接見,上次跟說起過的。」

「嗯,文化強國嘛,對外文化交流很重要。這些人主要那些方面的人才?」

「這些異教徒的學術領域包羅萬象,有天文學的,有數學的,有物理學的,不過最多的卻是哲學的,雖然沒什麼名垂青史的大人物,可一個個也的確都有些真才實學,他們基本上都受過良好的大教育,在各自的學術領域都很有研究。

我查過電腦了,歐洲自從文藝復興之後,神學的統治地位遭到嚴重削弱,自然科學迅速發展,到了十七世紀中葉,天文、物理、化學、醫學等學科都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而當時的大明在學術研究上已經落後于西方了。」

「好在我們來了,朕有足夠的信心在短時間內扭轉這種局面。你覺得呢?」

「盡力而為吧。」

「王永勝,傳朕旨意,速召徐光啟、範文程、宋應星、方以智來太和殿。朕有要事。」說道科技方面,朱顯波還得依靠當朝的專業人才,尤其是徐光啟和宋應星在自然科學方面屢有建樹,跟洋人也經常打交道。

王永勝看到張蕾來了太和殿,以為下午皇上又要和德妃娘娘大戰三百回合,正準備偷懶呢,一定听說皇上有要事覺得好生奇怪,朱顯波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嚇得王永勝屁顛屁顛的下去傳旨。

其實朱顯波很早就想把徐光啟辦起來的隸屬科技部的學院擴大,只是苦于缺乏各方面的專業人才,而徐光啟等人又專注于軍械的研究和開發,才遲遲沒有動作。如今這些西方的科學家游學來到大明確實是個難得的機會。朱顯波打算好好利用這些人。很快徐光啟等人就急忙來到了太和殿,對于如何對待這些遠渡重洋的異教徒,君臣很快達成了共識,用其所長,防其搗亂。

「朕的想法是,既然他們願意來大明,我們大明就要拿出大國氣度讓他們安心呆在大明,為我們的建設做出貢獻。當然也要防範這些滲入我們的軍事重地,比如造船廠、比如彈藥廠等。找個時間你們幾人去審核下,去偽存真。

如果真的有學問,也願意為大明效力的,就集中起來再建一個學院讓他們在進行科學實驗的同時為我大明培養人才。」

「微臣會親自去辦這件事情,西洋的科學家政治色彩比較淡薄,應該可以為我所用。只是傳教的事情還請皇上明示。」

徐光啟說道傳教,朱顯波還真為難了,自己一方面下決心文化強國。但根據歷史,這徐光啟後來可是加入了天主教的。如果放任這些異教徒傳教,到時候就會面臨十分尷尬的局面。

「傳教的事情朝廷的態度是既不鼓勵又不阻止,但所有的傳教士必須在禮部衙門登記,接受禮部的監管,遵守大明法令,不得強迫入教,誘導入教。而且作為交換條件,這些傳教士的所在國的政府必須允許我大明的文化傳播,包括道教、儒學在內的所有大明境內合法的學術交流必須被認可。」

大約十天的審核之後,三十幾個異教徒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滿懷喜悅地去科技部報到了,科技部也開始籌劃建設一所文理並重的全科性學院,只等新的校舍已經建成,圖書到位,第一批學生招進來就可以正式開學了。

不過現在的學院還只有徐光啟、宋應星、方以智、李長福等幾個朝廷官員以及三十幾個異教徒教授,師資力量顯得單薄了些,再加上語言障礙,外籍教授的效率就會更低,以這樣的師資力量最多也就招收幾百學員,再多就教不過來了。為此禮部又把柳春燕借調給科技部籌劃學院建設。

更棘手的是,大明和西方不一樣,西方有系統的大學教育。而大明沒有,像徐光啟、宋應星、方以智這樣的「異類」都是靠著自學才掌握了自然科學知識,這樣的人才放眼全國也找不出幾個,所以學院的的師資還得從西方去請。要辦就得辦個文理兼顧,軍用、民用研究齊頭並進的綜合性大學。

朱顯波認為至少在第一批學員畢業之前,學院的師資還得仰仗西方世界地異教徒。

于是朱顯波以大明皇帝的身份親自接見了傳教士約翰。正想著如何開口時。約翰卻首先開口了。說道︰「尊敬地皇帝陛下。請您務必允許在下在貴國傳播天主的旨意……」

朱顯波看了看這個十分虔誠的天主教徒笑道︰「親愛地約翰先生。只要您獲得教皇地授權。您就是大明帝國的紅衣主教。」

約翰喜道︰「那麼。皇帝陛下打算援建地聖母大教堂嗎?」

「也不用擔心。」朱顯波微笑道。「等你帶著教皇地敕令以及建築師回到大明地時候。就可以開工建造聖母大教堂。朕會派給你足夠地工匠。並且提供充足地資金。當然。神職人員你最好還是從西方聘請。朕擔心大明百姓一下子可能接受不了貴教地教義。不過在此之間你得幫朕做些事情。」

約翰心頭一跳,臉上卻不動聲色地問道︰「皇帝陛下盡管吩咐。」

朱顯波道︰「主教,你能否替帝國再從西方聘請一批教授?比如說留在尼德蘭潛心研究解析幾何的笛卡爾,比如說伽俐略先生的學生們,你告訴他們,大明帝國可以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研究基金以及絕對自由的學術氛圍!而且。只要他們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就能成為科學院地終生院士。」朱顯波的中科院還沒成立呢,就開始賣院士名額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