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部 揚帆起航 第178章 風平浪靜

「暫且將薛貞一干人等收押,派人去爪哇看看他們是否有與爪哇的孔錢生等人勾結,如此出賣國家利益的人朕定當不饒。」朱顯波說得義憤填膺,但怎麼處置薛貞一族還是沒想好,也許私底下問問周濤和其他幾個重臣吧。

朱顯波說出了南洋事情,很多大臣並不知情,只是听說了,原本想爪哇人沒那個膽子,但這前後一聯系,紛紛交頭接耳,唏噓不已。也許都在想這薛貞預謀已久,真是看不出來啊。

「皇上,臣等建議嚴查薛貞案!」

「臣等附議!」

這朱顯波一個人這麼想不要緊,要是滿朝文武都這麼想,那薛貞縱是有萬分委屈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朱顯波事先沒想到這一招,只是錢嘉征這麼一演繹,再加上皇上這麼一分析,大臣們就紛紛朝著這個思維想下去了。

錦衣衛,刑部兵部通力合作,歷時一個月,薛貞案基本查清,牽涉進去的朝廷官員全部被免。朱顯波通知吏部調閱歷年官員考核成績,遞交候補名單。

「啟稟皇上,薛貞行刺案現已查明,從犯等一一按大明律典刑,首犯薛貞父子如何發落請皇上定奪。」其他人大的四品、五品官,小的就是些軍士、家丁,刑部好辦照律關的關,殺的殺。這朝中一品大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就不那麼好辦了。

「念薛貞一家歷代在朝中為官,為朝廷貢獻頗多,朕以為這次行刺事件目標雖然是朕,但朕並無大礙,而且三皇子也已找回。何況當中還受了日本人的蠱惑就……」朱顯波朝眾臣看看,大家都仰頭看著皇上,似乎並沒有主意。

「皇上,薛貞結黨營私多年,貪污朝廷銀兩,如今又勾結外國勢力欲對皇上不利,不能輕饒啊。」還是林國勇,听朱顯波的口氣似乎皇上要放過薛貞,所以他急了。

「皇上,薛貞罪孽深重,請皇上三思。」有許多薛貞的死對頭這個時候也開始落井下石。更多的人則是呆立堂上默不作聲,不知道是裝傻,還是真的漠不關心。其實大家都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皇上要想保誰整誰也不是不可以,所以官場上還是少言慎言為妙。

朱顯波自己則是另外一種想法,盡管自己一向主張仁政愛民,但如今登基十年有余,四海升平,卻有人膽敢行刺皇上。薛貞的事情再一次告誡朱顯波想保持皇權、皇威,鐵腕有時候必不可少。他之所以停頓了下是想看看朝中大臣保薛貞的多不多,多的話再讓錢嘉征繼續搜集薛貞的罪行,要是他人緣不好那就當場定論。

經過朝堂上這麼一試,朱顯波心中有數了,薛貞看來仗著平時自己是國丈兼首輔沒少得罪人,替他說好話的並不多。一個想稱霸四海的皇帝如果在國內政治*斗爭中毫無霸氣可言只怕難以指揮群臣,朱顯波覺得自己該彰顯下自己強硬的一面了,周濤和朱丹也同意,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三皇子朝燦,還希望將來不要怪自己才好。

「身為首輔,位高權重,卻不思為朝廷為百姓謀福利,貪贓枉法。身為國丈,至親不認,竟然勾結浪人、爪哇賊子行刺女婿。甚至綁架外甥做人質。此等不忠、不仁、不義之徒,留不得。來人啊,擬旨︰著革去薛貞父子所有功名,三日後推出午門斬首。薛貞勾結外族行刺聖上罪大滔天,誅滅三族!」朱顯波說得鏗鏘有力,字正腔圓。

堂下眾臣听完一愣,皇上下狠手了啊。隨即有人反應過來;「吾皇聖明!」

念不念舊情是皇上的事情,貪贓枉法皇上可以遷就,這行刺皇上,還是自己的女婿和妹夫的人確實容不得。

朱顯波在自己登基十二年之後終于祭出了殺威棒,讓朝野看到了皇上強硬的一面,以前那個為災民流淚,對起義軍網開一面的皇上正在變得成熟和強硬。群臣們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緊接著朱顯波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雖然大部分已由吏部通知到本人,但是由皇上在朝堂之上任命還是必要的。其中變化最大的是科技部尚書由範文程接任,戶部郎中龐清廣升任戶部侍郎。

對于範文程接任科技部,朱顯波和徐光啟商量了很多次,徐光啟現在是首輔,重點肯定是全國大小政務,當然也更能借用身份在全國各行省衙門普及科技部門和從事科研項目。對于徐光啟推薦的範文程,朱顯波也讓吏部考察過,這人也和徐光啟一樣一根筋,喜歡鑽研,不太喜歡政治。當然朱顯波的另外一個私心就是想讓徐光啟從繁重的科研工作解月兌出來,好有時間教導幾個皇子科學知識。錢嘉征那一套雖然管用,但是全部是儒家理論也不行。

而調窮小子龐清廣任戶部侍郎也是讓窮人的孩子來當家,知道點柴米油鹽貴,替朱顯波省著點花。張瑞圖退居二線是早晚的事情,這個和朱顯波有一面之緣之後就奮發讀書的年輕人對皇上的敬仰也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宣布完一系列任命之後,朱顯波同時告知眾臣們,未來的一個月,中央將軍唐寧波將留在京師整頓治安,肅清奸黨和外國奸細,同時為可靠營造更好的科考環境。

一棵大樹倒下去了,沒掀起一點風浪,錦衣衛、刑部按部就班很快就將薛貞案的涉案人員處理干淨。由于朱顯波在朝堂上爭取了主動,雖然對待薛貞一家是有點殘忍,但朝中大臣似乎又說不出什麼。關鍵是薛貞勾結日本人,還勾結爪哇人,這讓朝廷大臣毫不猶豫的站在了朱顯波的一邊。

而唐寧波的京軍也不是吃素的,一萬人和錦衣衛合作在京師搗鼓了一個月,雖說有點擾民,但布告貼出之後,京師民眾倒也理解,有外國人勾結奸臣行刺皇上。個個紛紛舉報可疑人物,一個月得時間清理出近五千人,大部分遣返原籍,少數是朝廷嫌犯,還有幾百號無證潛入大明的都被收押,然後由禮部與各國交涉。別以為大明情報落後,潛入我大明京師都不知道。

如果說薛貞的行刺事件也有一定的好處的話,第一次彰顯朱顯波的強勢之外,就是有借口整肅京師治安。這是打造一個穩定政局的基礎。

「唐寧波,這個階段情況怎麼樣?」

「回皇上,京師有京軍把守城門,城中錦衣衛和刑部共同努力,應該基本肅清。微臣下一步準備在直隸周邊擴大整肅範圍,請皇上定奪。」

「整肅治安,當然可以,朕也支持。但是不能擾民。行動之前各州縣,各鄉鎮務必提前出公告,並專門有人負責宣傳解釋。最重要得是聯合各省同時進行嚴打。這一點錦衣衛和兵部要配合,對治安混亂的區域要進行重點清查。」

「臣等遵旨。」王拓對于這次薛貞的事情其實也是深懷歉意,就算朱顯波不說,他也會安排錦衣衛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重點排查。這回有了兵部的協助,行動起來更方便了。

于是一場更大的治安整頓工作在大明境內轟轟烈烈的展開,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朱顯波也要冒險試一次了,現在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地方官員能夠妥善處理好,不要鬧出太大的民怨才是。

常年的在外征戰,冷落了自己後宮的女人,也冷落孩子們。尤其是孩子們,朱顯波內心總是有點不安。尤其是男孩子,父親對他們的影響不言而喻。朱顯波下定決心只要自己留在京師就盡可能的奪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們。尤其是三皇子朝燦,雖然孩子還小,如果自己多關心就免得宮里的太監宮女冷落他。

這一天,朱顯波又把幾個稍微大一點的皇子叫到一起,一來檢查下學業,二來也是听孩子們嘮叨嘮叨。這後宮里的孩子還真是像娘,只要看看他娘什麼性格,這孩子八九不離十。而十歲的公主愛萍卻不像薛美琳,不但人長得水靈,而且性格有點像朱丹。整個一男孩子,也許是整天跟著朝陽玩的緣故。

「父皇,你教朝陽哥哥射箭和武藝。也教教我吧。」

「呵呵,女孩子可要學會女紅啊,學武藝會把皮膚曬黑,把手練粗糙的哦。」

「我不管,父皇不能偏心啊。」看著天真的孩子,朱顯波和幾位大人相視一笑。

「父皇不說話就是默認了。」

「好,好!父皇有空就教你,不過有空你還是跟朝光哥哥學學四書五經吧。」

「學好武藝可以保護父皇,等萍兒學好了武藝再學四書五經。」

「那可不行啊,我們的萍兒可要嚴格要求自己啊,做個文武雙全的長公主。」

「行,不過父皇你不許耍賴哦,一定要記得教我武功。」

看著這群嘻嘻哈哈的孩子們,朱顯波感慨萬千,不長大多好啊。父輩們正經歷驚濤駭浪的政治*斗爭,孩子們卻安享這後宮的風平浪靜。也算是自己和周濤等人的一大功勞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