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部 揚帆起航 第161章 穩固邊疆

要商量的事情,其實朱顯波醞釀已久,大明的疆域越來越寬廣,尤其是東北,沙皇俄國還不知道有個什麼西伯利亞呢,我們大明帝國得抓緊移民,鞏固統治和佔有率。西北和北部蒙古各部雖然已經並入大明版圖,但由于部落眾多,難以真正實現統治,這些問題急需解決,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朱顯波才有可能訪問東南亞甚至親征南亞啊。

祖大壽、李承宗、李自成、洪承疇、……這些封疆大吏該如何安排呢?這東北,西北,日本,還有整個東南亞的穩定直接關系著大明帝國的後方啊。先召這幾個人進京,問問他們的想法吧。順便再囑咐幾句,為了他們各自的人身安全也是時候調防了。

祖大壽、洪承疇、李承宗在朱顯波看來個個都是能獨擋一面的帥才,李自成也是,不過稍顯年輕。朱顯波想征服大海,就必須穩固大陸,那麼現在的局面來說東北、西北和正北當中淑正北變數最大。

東北最安逸但是其實任務不輕,尤其是跨越白令海峽到達北美的事情,朱顯波知道這個難度確實很大,首先得大量移民。但北極區實在太嚴寒。只能將來找機會海陸並進……西北守蒙古影響較大,北方安寧,則西北無事。五位邊關大將同時到京,朱顯波自然好好款待一番,時候各個召見。

「洪承疇,西北時局如何?」

「臣領聖命守西北,如今哈密等地已經基本穩固,軍墾民眾數十萬,軍士數十萬。亦力把里應該不敢輕舉妄動。臣只是擔心蒙古各部落。」

「朕交給你一個任務,五年內完全吞並蒙古。當然能不動干戈最好,對各部落要以收服為主。你做得到嗎?」

「這個……」

「有什麼困難嗎?」

「臣擔心蒙古地域廣袤,駐軍不足。」

「這個你不用擔心,你下去規劃下,大概需要多人嗎,回頭跟兵部提出來,朕想讓你把總督府搬到巴彥淖爾去,那樣更方便把重點工作放在撫邊上。」

「微臣听換上吩咐就是。」

「你去了之後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軍墾民眾的操練和滲透上,對牧民采取定居安置的方式。有機會就要鼓勵邊民逐步向北進發。如果時機成熟了,分化各部落,強行將督撫往外遷,更好的直轄當地,爭取用十年的時間完全將蒙古設行省。」

「臣定當鞠躬盡瘁。」

「不管進行得怎麼樣,要時刻關注亦力把里、吐蕃和俄羅斯等動向,有條件的話要大膽的向西通商貿易,有些需要禮部出面的就盡管提出來。前幾年,朝廷不指望當地多少賦稅。」

「微臣謹遵皇命。」

「還有個事情,袁崇煥將軍的兒子袁承志已經成年了。你把他帶在身邊多加培養吧,有機會讓他多立功報效朝廷。」

「袁將軍忠勇過人,承志必定子承父業,承蒙皇上信任,微臣一定竭盡所能輔助承志。」

「他父親為清兵所害,你我當待之如己出。」

「微臣明白,微臣替袁將軍謝皇上隆恩。」

朱顯波的想法,洪承疇當然明白,朱顯波跟他灌輸了幾年了,那就是別看西北路途遙遠,人煙稀少,但每一寸土地說不定就蘊含豐富的資源,何況我大明的子民千千萬萬,後代需要太多太多的土地生存了。最最主要的還是邊界每往外擴展一寸,中土的安寧之地就增加一寸。

安頓完洪承疇,朱顯波又招李承宗進殿,再次見到李承宗,朱顯波感慨萬千。這個股肱大臣老了許多,但是倒也很精神,大概是遠離朝廷這個政治漩渦中心,思想壓力小的緣故。

「李大人,朕本想讓你留在京中,免除你的勞累。但如今朕想巡視南洋,所以這次回來,你只怕又要赴邊疆就任了。」

「皇上對微臣恩寵有加,微臣只要活著一天就甘願為皇上、為朝廷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次,朕想讓你去西北。洪承疇,朕把他調到巴彥淖爾了。」

「皇上是想讓微臣固守西北,好使洪將軍有機會兼並蒙古。」

「差不多吧,他到底比你年輕幾歲。這些年也沒少和起義軍,蒙古軍隊打交道。所以朕想讓他領三邊軍務,你去西北替他。」

「微臣听皇上安排。」

「先別著急,朕派你去西北還有一個目的的,就是接著做你在東北做的事情。加大移民和墾荒力度。力爭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完全同化西北的少數民族。朕想將來在哈密設行省,而不是現在的局面。」

「皇上,那可需要不少銀子啊,微臣這兩在東北進行墾荒稍有成就是得益于東北的地勢和兩條和的灌溉。西北風沙較大,只怕難以擴大規模。」

「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你一定要替朕辦好這件事情,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還不行就十五年。總之要有長遠規劃,要持之以恆。直到漢族人口在當地佔絕對優勢,可以順利設置行省為止。」

「皇上雄韜偉略。微臣一定竭盡所能。」

「注意去了之後軍墾和邊防要同時抓。另外,替朕帶個人去,張掖知縣龐清廣,是個人才,對邊民的生活習慣也有所了解。你把他帶到身邊好生培養。你的總督不設在西安,而是哈密。朕給你五十萬銀元,你自己去造,也可以請工部幫忙。」

「龐清廣,微臣一定好好栽培,不負聖望。只是這建造總督府,微臣怕惹非議。」

「錢用在刀刃上,不要太鋪張浪費就行,不夠從稅賦里減。結余的你留著做軍餉。對洪承疇朕也是這麼打算的。」

「微臣領旨。」

「還有件事情,東北你有比較合適的接替人選嗎?」

「這個……」

「大膽的說,合不合適,朕自由決斷。」

「微臣以為山海關總閻應元是個將才。不過他的職位似乎有點低。」

「只要是人才,就可以破格嘛。還記得當年的徐光啟嗎?他現在可是副相了。朕沒用錯他吧?」

「吾皇聖明,單從軍事能力和施政才華來看閻應元足以勝任遼河總督。」

「嗯,朕讓吏部翻翻他的資料,不出意外就他接任吧。朕先把他召回京來,你臨走之前去和他商議下,將經驗傳授給他。」

「微臣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還有一點朕希望你明白,朕看重你的穩重,所以派你鎮守邊疆。朕是信任你的從始至終,所以還希望你不要計較官階。另外朝中漩渦也太深。朕也希望有年輕人沖擊下,所以你要替朕牢牢鎮守住大明的西大門。將來朕有機會遠征東南亞、甚至印度,你們這些戌邊重臣也是功不可沒的。」

「皇上乃千年難遇的聖君,臣以跟隨皇上為榮。何來計較之說。」

安排好北方的事宜,朱顯波有召見了祖大壽,日本雖然局面已經穩定,但畢竟是殖民地,大和民族也不是吃素的,輕易換不得人,所以再三叮囑祖大壽注意安全,密切關注各地動向。

很快朱顯波就做出了決斷,東北、西北、正北都設總督,很快調令下達兵。

晉李承宗為平章政事(從一品)兼哈密總督領安定、阿端、曲先、罕東、罕東左、沙州、赤斤蒙古、哈密等八衛總兵,設哈密轄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四鎮等四鎮軍政事務。

晉原陝甘總督洪承疇為兵部右侍郎兼三邊總督領宣府、大同、山西三鎮軍務,督府設巴彥淖爾。

山海關總兵郎閻應元升任遼河總督。

——————————————————————————————

(你的收藏是對我對大的支持,你的紅票是我爆發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