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部 揚帆起航 第一三四章 五年規劃

大玉兒的出現,讓朱顯波重新找回了狀態,那個英武神明的皇帝又出現在朝堂上。朝中諸多大臣對祖大壽的這次獻媚倒是沒有往常的反感,而是有點感激和佩服,感激祖大壽幫忙讓皇上找回了狀態,佩服他的做法,絕到家了。

朱顯波有了大玉兒的鞭策也更加勤政,因為心中有個承諾,大玉兒希望回科爾沁去看看,但如果不把大明帝國建設得穩如磐石,把蒙古各部徹底的降伏,美麗的草原只怕是個遙不可及的夢,為了愛人,為了愛情,朱顯波得更加努力。

內務上,朱顯波喜歡按照三年、五年的規劃朝前走,只有這樣朝中大臣們才有明確得目標和動力,朱顯波接下的五年,應該就屬這運河和兩條大道的修築,軍事上自然是加大移民規模穩定新疆,同時加快艦隊的組建力度,早日形成三到四個艦隊,足以防御大明沿海的同時有精力遠征。

現代管理學也強調計劃的先行性、指導性和重要性。朱顯波思來想去,是時候好好規劃下帝國的未來,不能全是模著石頭過河,那樣充其量只是一個大國,做不了世界強國,做不了一個超級帝國。而朱顯波的任務就是來改變歷史進程的,如果繼續听任西方列強瓜分世界,那麼他們此行將會變得毫無意義。

回顧穿越這幾年來,自己一步一步登上了權力的頂峰,有了足夠的權力,也有足夠的女人,所幸的是也發現了足夠多的人才來幫助自己實現理想,徐光啟、李自成、戚宏亮等逐漸成熟,能獨擋一面了。後宮幾位嬪妃也靜下心來養育皇子。朝中政務院從首相到各部尚書、侍郎大部分也是自己心儀的人選。只要加以時日,大明帝國一定會足夠強大到整個世界都用帝國來稱呼。

環顧大明帝國的四周,東北,皇太極早已成過眼雲煙,殘部在李承宗的治理下要麼歸順,要麼藏匿。李承宗已經向朝廷提出了向興安嶺外以及庫頁島外移民的計劃。從遼東到甘肅的九邊,真正有威脅的也只剩下甘肅了。蒙古草原上不斷有大明錦衣衛傳來的情報。北方基本是穩定的。

東北朝鮮已經並入版圖,朱顯波開始考慮東方、西南和正南方了。對于吐蕃,朱顯波想故技重施,利用錦衣衛滲透。因為無論從甘肅還是雲南、四川進藏都是十分艱難的,武力征服是下策。

朱顯波自己心中有了大致的規劃,七年了都是努力的在解決各種問題,但是這個世界上不止一個大明,還有許許多多的國家,尤其是在遙遠的歐洲,一個個航海大國正在興起,文明已經領先我大明。再不做計劃只怕還是免不了被殖民的命運。該是時候按照自己的思路來開展工作了。就召開大會,要求各部按照思路制定未來五年的規劃圖,要求一個月內交道政務院首相這里匯總。當然在此之前朱顯波免不了要演講一番。

「各位愛卿,自朕登基以來諸位鞠躬盡瘁,為朝廷為大明貢獻自己的力量,終于取得了如今這樣雖上不上太平盛世但也死昂安定的局面,但時代在進步,社會再發展,人民的需求也會不斷提高,因為我們不能原地踏步。要居安思危,我大明帝國東南西北都有如狼似虎的敵人在等著我們,當然也有不少心甘情願跟隨我們的友邦。」

「但是成績只能是過去,如果我們停滯不前,發展不夠快,就很難滿足需求,也可能被敵人趕上和超越,到那時候我們面臨的還將會是四面受敵,甚至亡國的危險。因此我們君臣必須繼續同心同德,勤政愛民,努力搞好和諧社會,建立強大的經濟基礎,建立強大的軍事保障。只有這樣我大明帝國才可能長久的屹立在世界東方。」

「吾皇聖明,臣等願听教誨。」

「嗯,朕只是給你們提個思路,提個大綱,具體的事情還要你們去策劃,去實施。下面我就簡單的說下未來五到十年我大明的大致規劃,朕希望各部下去之後要認真研究本部門肩負的責任。當然朝堂之事,朕不希望外國人知道,不然容易引起友邦誤會,以為我們有什麼野心,因此在編制計劃的時候還要做的具體保密。」說到這里,朱顯波拿出了荷蘭人送的地球儀。

首先我大明帝國北面、西面、南面靠著大陸,有諸多的鄰國和外族,而東北至東南沿海是浩瀚的海洋,海洋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也很凶險,首先是日本、和被荷蘭人盤踞的寶島台灣。再外圍是塞班甚至澳大利亞大陸。南邊是南洋諸國,而穿過南海,西面是印度洋,再往西是印度、波斯和阿拉伯世界,我們與這些國家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通,但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接觸越來越多,將來的貿易也會不斷增加,到時候摩擦也是難免的。」

「再往西是廣袤的非洲大陸。哪里有開礦需要的千千萬萬的黑奴,現在正在被西方國家大量征用。而這塊大地上還生產象牙、黃金。與非洲大陸隔海相望的歐洲大陸,這塊大陸上的的文明發展程度甚至超越了我大明。英格蘭、荷蘭、西班牙都是航海強國,他們擁有無數的商船、戰船和用于燒殺搶掠的火炮武器,當然在這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夜還有數不清的海盜。他們與這些航海強國政府相互勾結瓜分著利益。如果那一天他們來到了東亞也不稀奇。」

「歐洲大陸的文明主要圍繞地中海和大西洋東海岸。而我們大明與之相鄰的西邊不是崇山峻嶺就是荒無人煙的沙漠。因此海洋是最快捷的到達之路。這也就是朕為什麼一再強調海洋的重要性得緣故。只有擁有了海洋優勢,我們才能在將來的競爭中至少處于不敗之地。而這一大片廣袤的大路上由著無數的金銀財寶和各種資源,以及無盡的人力。也許有人說那是人家的,錯了,如果我大明帝國不能爭取,那遲早會落入歐洲人的手中,而他們會利用這些資源不斷的增強自己,不斷的向東擴張,早晚會兵臨城下,攻擊我大明。」

「因此,我們要盡快的平息東亞大陸和周邊的海洋,至少要將皇威完全覆蓋,再充分利用本土優勢大力發展科技,搞好農業,降伏東南亞,這樣才能御敵于國門之外。如果我們的勢力伸展到了印度洋,那麼不久的將來就算我們不敵,也能退守東南亞。但是如果還想現在這樣,我們一旦戰敗,敵人就會直接威脅南北直隸。到時候你我君臣都將是驚弓之鳥。」

堂上的文武大臣再一次被朱顯波的演講折服,原來這大明之外還有這麼許多地方,看起來大明確實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所幸的是……」朱顯波頓了頓,「朕尚年輕,諸位也十分勤勞。上天賜予了朕許多先進的知識,也賜予了朕你這麼許多的賢臣。我們只要君臣同心,不斷努力,永不放棄,我大明帝國就能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大家以為如何?」

「吾皇英明,臣等願誓死追隨皇上,同心同德,永不放棄。」

「嗯,下面我就講講一些要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