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 文治武功 第一二一章 交通藍圖

修路以為繁榮商貿,二為打通兵路,朱顯波知道,大明朝廷的官員們也知道,但是這在生產力水平相對低下的明代要想把全國練成一片絕非易事,朱顯波拿著明代行政區劃圖劃來劃去,兩京十三布政司。恩,先得挑十五個好的省長出來,再讓徐光啟給各省配備相應的科技人才,修路才是可行的。當然明代修路不能用水泥,也沒有瀝青柏油之類,只能是土砂、碎石。

由于南直隸的特殊地理位置,水路顯得尤為重要。

朱顯波家住京杭大運河的起點杭州,如今穿越到明朝在北京做了皇帝,對于京杭大運河的感情也是十分微妙。既然自己有機會當皇帝,就盡力給沿途百姓多造福吧。

幾番商議之後,朱顯波決定先從京杭大運河下手。大運河跨越南北直隸、山東浙江、兩省。朱顯波知道這整修大運河也不是一朝一夕鞥完成的,先有個大概綱要再吩咐工部會同各省一起弄吧。

很快工部有奏折到朱顯波手里,大體是介紹運河現狀的。正像書里所寫的那樣,「大運河南極江口,北盡大通橋。運道三千余里。」大體可以分為通惠河、衛河、會通河、黃淮運河、江淮運河、江南運河幾大段。其中通惠河道理不長,衛河仍然順暢,江南運河與多渠道相通對漕運影響不大。因此治理的重點在會通河、黃淮運道、江淮運道三段。

朱顯波查遍典籍,終于找到了宋禮、白英兩個鼎鼎大名的水利專家。于是讓錦衣衛一方面尋找兩人後代,另一路遍訪山東、南直隸尋找水利專家,終于找到幾個像樣的。

情況了解得差不多了,朱顯波就成立了專門的河工衙門,朝廷設立專款,工部侍郎親自掛帥,限期疏通運河。幾個水利專家在工部侍郎的帶領下將治理運河的指揮前線設在了濟寧,陸續有思路呈交朝廷這是後話。

朱顯波知道,疏浚河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還得看天氣,尤其是黃河的水量,遇到汛期和旱期做法可能不同。朱顯波要做的還有很多,運河只能先交給工部了。接下來是陸路,朱顯波和諸位大臣商量再三,定下了幾條線路,一是京師到遼東盛京,這條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為了應對皇太極,朱顯波確實看上了東北大米。不知道李承宗能不能在東北大面積種植啊。

另外一條主干道就是京師到河南一直到湖廣。湖廣是玉米之鄉,河南是小麥主產區。這兩個地方的陸路必須強化。

遠景規劃當然是河南到陝西一直到甘肅,甚至到吐蕃。另外一天就是連接川陝的大道,這條難度更大。為了穩定統治,將四川的糧食運出來,這也是條值得修繕的大道。道路修道哪里,哪里的民眾才有機會奔小康啊。

同時施工是不可能,只好讓工部還會同科技派員到各地考察,制出路線圖和大體預算來。

和京杭大運河同樣迫在眉切的是京師到天津港到唐山礦區的道路必須盡快,京師和天津港通了,將來也許能從杭州港直接運送到天津,再從天津進京。另外一條就是京師到宣府到大同。這條道路一來是資源需求,另外就是防範蒙古入侵。

于是朱顯波在眾大臣的配合下掀起一場政府大力投入基礎建設的經濟刺激計劃。兩條陸路和運河疏浚同時開工,工部取代兵部成了大明最繁忙的衙門。也是花錢如流水啊,還好朱顯波知道道路的重要性,也反復灌輸給朝廷官員們。

很快工部編制的詳細修路疏河計劃出爐,疏浚運河,總造價一百三十萬銀元,工期兩年。京唐高速,造價五十萬銀元,工期一年,京通高速總造價一百八十萬銀元,工期三年。三個項目一期經費就要接近一百萬兩,很多朝廷官員不明白皇上和朝廷為什麼要執意如此。他們那里知道這些道路對于大明帝國的重要性。

朱顯波一時也無法一一解釋,只找來幾位首相和各部尚書商量財政預算問題,基本上這些接近皇上的人都知道朱顯波的想法,尤其是運河工程,不用商量,大家都覺得重要,非常重要,而且要常年維護。

對于京唐和京同高速,也許軍事作用大于民用,加上火器鑄造所對于鐵礦煤礦的需求,徐光啟等人就知道這兩條道路的重要性。于是各部領了任務準備開工。

朱顯波下令山西、南北直隸、山東各地大量征用民夫,一條條高速路逐漸展現在朱顯波的夢中。做一個大國,尤其是一個超級帝國的皇帝,他現在的夢想是各省都有坦途通京師。這樣經濟才能持續穩定發展,自己的統治也才能得到保障。京軍的優勢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當然最主要還是朱顯波施政英明,絕不蠻干、亂干,贏得了朝廷大小官員的大力支持,有些時候甚至冒進些都不大會有人猶豫或者站出來反對。

兩外兩條道路的規劃預算出來時,朱顯波有點說不出來的味道,京廣高速(京師到湖廣)造價需要五百萬銀元,如果不大批征調民夫工期至少在五年以上,如果過度征調民夫則會嚴重影響社會治安和當地農業生產。川陝高速則由于秦嶺等阻隔,一時無法做出預算。朱顯波也無奈,只能等等看了,等將來完全收服蒙古、吐蕃和新疆等地之後,傾全國之力也許能完成吧。

錢啊,人啊,沒辦法,只能化整為零,慢慢來吧,等疏通運河,修通兩天京畿高速後再做打算吧,也許那時農業生產水平有提高,能夠節省點農業人口,這樣就可以大面積鋪開施工。

制定了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交通規劃圖,朱顯波也算是了一樁心願,朝廷的大員們也有了奮斗方向,因為就是這麼犯賤的,如果大家有目標,一起努力,也許會團結一心,如果是整天閑著沒事,那麼早晚窩里斗,最傷害的還是朱顯波這個皇帝。所以站在這個角度上,朱顯波的政治理念開始成熟了。

等將來有錢了,朱顯波哈想修條大道到美麗的科爾沁草原上去呢,一邊和心愛的女人談情說愛,一邊騎馬看草原喝鮮女乃,人生將是多麼愜意啊。等再富有些,修條天路到西藏也行,最細嗎要把京師和廣州連起來。當然朱顯波知道修路主要還是為民生,自己的旅游可有可無,不然就跟秦始皇差不多了,勞民傷財,早晚下台。

交通先行,接下來應該大力發展農業和造船業了,沿海倭寇的騷擾是朱顯波和朝廷大員們耿耿入懷的事情,皇上雖然建立了專門的水師部門,但目前為止大明帝國一條像樣的戰船都沒有,離朱顯波的海權帝國更是相去甚遠。

(PS:本月響應縱橫新政策,每日更新一萬,請大家果斷收藏,給予支持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