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 文治武功 第一一三章 奮勇爭先

說服了朝廷官員,朱顯波又好言安頓了後宮那些美女,這次朱顯波不打算帶女人前去,畢竟這關外天寒地凍的。李承宗提議動用那些武林人士,朱顯波舍不得,這些海軍陸戰隊好不容易訓練得懂些規矩和兵法,但面對滿清的騎兵他們只怕佔不到便宜,還是留做後用,實在不行再招也來得及。倒是戰地醫療隊可以隨身帶,還有張蕾組建起來的歌舞隊。

張蕾一听說要帶歌舞隊去,自己也搶著要去前線打仗,自從西征歸來,她一直憋在軍訓大營沒機會出去,但新兵訓練還需要人,朱顯波也沒舍得讓她這細皮女敕肉的去前線,皇太極不比高迎祥,高迎祥帶領的那些農民是烏合之眾,皇太極的鐵騎是訓練有素的。張蕾好一陣郁悶,想想也對,朱顯波是為自己好。

三月初八,風和日麗,點齊京城八萬大軍火槍營兩營,紅衣大炮三十門浩浩蕩蕩開往山海關。朱顯波要再次御駕親征,挫一挫皇太極的銳氣。命李承宗繼續征調新兵,祖大壽為河南總兵協助洪承疇肅除起義軍余孽。京城只留下五千守軍,不過有王拓和張蕾在還是比較安全的。

同時命袁崇煥出開平衛,騷擾皇太極後方。他不是想和蒙古人結盟嗎?朱顯波救令禮部給臨近蒙古各部送去厚禮,表明態度,大明要與皇太極作戰,給個方面借道而過,蒙古幾個部落本來就是大明臣民,加上這雙方決戰也不知道誰贏誰輸,反正坐山觀虎斗,所以沒沒猶豫,就讓袁崇煥順利通過。

沒了別的女人競爭,這下可高興壞了鐘雪,終于又有機會守在龍文哥哥身邊了,天天吵著朱顯波講後宮的故事,其實朱顯波哪里有故事啊,可女人就是對這些感興趣,朱顯波又不好出賣她們幾個,只好跟鐘雪講起易筋經來,希望鐘雪也能練習練習,強身健體。

鐘雪無所謂,只要黏住朱顯波,就是天天睡大覺都高興,當然朱顯波功夫再好也不能天天睡大覺,何況這是去戰場。鐘雪又提議讓她帶令那些護法做先鋒,爭取立功。朱顯波舍不得那些海軍陸戰隊自然更舍不得這戰地醫療隊了。不然自己精心培養的隊伍被皇太極的鐵騎一頓摧殘,不知道還能剩下幾個。

反正干什麼朱顯波都不讓,鐘雪拗不過皇上,只好天天做小媳婦,守在朱顯波跟前,端茶倒水,按摩撫慰倒是很殷勤。完全不像當年的魔女了。

朱顯波大軍經過半個月的跋涉,大軍抵達山海關。稍事整頓,調集總十二萬大軍,開往李自成駐守的寧遠,劉立洋繼續固守山海關。戚宏亮、傷不起,龍康仔等隨皇上出征,朱顯波要盡快培養這些文化人會打仗,真累啊。不光要打贏還要打得漂亮,這樣才有豐富的經驗夠這些人升級哈。

到達寧遠城時,李自成送給朱顯波一個大驚喜,原來他這段時間以來劉立洋按照袁崇煥既定的方針,將寧遠這小城,築得十分牢固,而且悄悄的訓練出一萬人的鐵騎。寧遠城的老百姓更是對朝廷守軍親熱有加。如此軍民同親,戰力倍增啊。關外幾百里防御連成一片,又為我大明收服不少失地啊。

這寧遠城就是盛京門外的一個樹樁啊。難怪皇太極如此憤怒,三番五次攻不下盛京門口的寧遠,不生氣才怪。

朱顯波到寧遠城不久,皇太極就給他來兩個下馬威,派船只繞過寧遠,攻下覺華島,覺華島居民紛紛來投,據悉損失商民兵丁近萬。這皇太極久居內陸,居然想到水路偷襲,不簡單啊。大清騎兵也開赴錦州,準備隨時進攻寧遠。好家伙,水陸並進,這兩個下馬威夠朱顯波郁悶的,不過好在朱顯波也非等閑之輩。

思索再三,不能這麼等了,兵分兩路,李自成帶兩萬前往覺華島,朱顯波自親率大軍開赴錦州。同時令劉立洋密切關注覺華島和寧遠城,隨時準備馳援。

兩軍在錦州郊外相遇,看來皇太極也準備迎擊。朱顯波依舊是中間火槍,兩旁騎兵護衛,對付皇太極的騎兵還得小心。雙方列陣完畢,朱顯波照例上文化菜,兩個進士大聲宣讀大明皇帝討伐詔書,列舉了皇太極三十八項大罪,把對面軍中將軍個個氣得咬牙切齒。

朱顯波在一旁偷笑,三軍將士卻連哄帶喊很是熱鬧。

雙方大軍駐扎城內、城外,戰場上錦旗飄揚形成很大的一個氣場。而場外接天連碧的草原,一直伸展到海邊。

一場涼涼的春雨過後,紫葉草、鋸齒草、還有白茅草,連同一些花兒,開始齊刷刷地鑽破地表,舒伸著懶腰爭相要見世面。干枯的草原隨即開始有了綠色。女敕女敕的翠綠裝點著大地。花喜鵲離開了巢,灰鸛、紅翎鷗不甘落後地飛下了地面,飛向了草原中的小河邊。

這是詩人筆下的夢里草原,今天卻注定是慘烈的戰場,決戰的雙方是兩個很男人的英雄,朱顯波和皇太極。

「殺啊———」戰場上炮火連天,馬的嘶鳴聲、戰士們的呼喊聲、如雷鳴般的馬蹄聲以及刀、劍撞擊的「口當口當」聲響徹整個大地,黃沙滿天,血流成河,戰場上敵人的尸體橫七豎八地擺了一地,許多戰士們都受了傷。朱顯波率領著關寧那一萬鐵騎,率先沖向前去。寒風陣陣傳來刁斗聲,明亮的月兒映照在鐵甲衣上,許多將士身經百戰,為大明而死。

兩軍野戰,第一次踫面,朱顯波深深的懂得必須給皇太極還一個下馬威。不然這明軍得士氣起不來啊。還好有李自成訓練出來的騎兵。

很顯然,清軍的將士們沒有想到明朝也有這麼彪悍的騎兵隊,在他們的印象中大明將士總是在城牆上守啊,苦守,而矯健的大清將士永遠是進攻,猛攻。

朱顯波這邊戚宏亮等個個奮勇爭先,騎兵也是久經訓練,一時間與皇太極號稱的八旗鐵騎殺得難分難解。

雙方激戰了約一個時辰,雙方鳴金收兵。需要休整下,這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是一場戰斗能拿下的。

趁著休整的機會,朱顯波把張蕾送給他的另外一個寶貝拿了出來,請出如煙一干人等為軍士們演奏起來(此時張蕾已經將文藝兵發展到二十來人,什麼樂器都有。)

听這激昂的邊塞樂聲,人人氣勢高漲。朱顯波見士兵們都修養完畢,下令擊鼓集合。士兵們迅速聚攏朱顯波緩緩走上台,朱顯波與士兵互行禮儀,然後高聲宣布︰「接下來,我們就能夠如願在戰場上斬殺金賊了!你們都準備好了麼?!」

台下傳來一片叫好之聲,有些將士眼中還閃動著淚光,是啊,太久了,金賊蹂躪我遼東已經太久了,是時候把我們的東西奪回來了,"眾將士,等這一天已經不知道等了多久,如今,我們盼到了,我們該怎麼做?!""斬殺金賊,奪回失地;斬殺金賊,奪回失地!斬殺金賊,奪回失地!……"

「好,無論明天我們還能否再見到自己的妻兒,無論金賊是否被我們消滅,我們都無怨無悔,因為我們為國家而死,值!今天我先干為盡,為我們所有人餞行!」朱顯波昂頭將酒一飲而盡,吶喊之聲不絕于耳。

朱顯波當然不會死,也不想死。但是為了鼓舞士氣,他豁出去了,許多將士也從未見過如此煽情的皇上,個個斗志昂揚,機會來了。大明軍隊的士氣前所未有的高昂,高昂得對面的清軍有點害怕了。

朱顯波前世也喜歡看點歷史書,對一些著名戰役也有所了解。因此他深深的知道士氣對于整個戰斗的關鍵作用。歷史上多多少少以少勝多,以步勝騎的先例。朱顯波還有1萬鐵騎,和兩營火槍,三十門大炮。因此在布陣時特意將騎兵放在兩旁防止敵人從側翼或者迂回到後方沖陣。

這些對于一般的大將不知道要經歷多少次戰斗才能總結出來的經驗,朱顯波卻是從電腦里和歷史上學現成的。這樣也是他執意親征的另外一個原因。

(PS:本月響應縱橫新政策,每日更新一萬,請大家果斷收藏,給予支持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