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部 躊躇滿志 第五十九章 鑄造新幣

而杭州巡撫也沒讓朱顯波失望,陸續有銀子運抵京城,據說那宋會杰為了感謝皇恩,替孫子向朝廷又捐了二十萬兩白銀。而許多地方富紳的納稅捐贈熱情也高漲,朱顯波知道這里面有王拓的功勞。肯定又查出些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了,那些富商們不想得罪朝廷,更怕事情敗露。

反正自己現在缺錢,為了錢,缺點德也是沒辦法的。將來再好好補救,當皇帝的把治安搞好,把貿易線路弄順暢了,商人還是會擁護的。

有了啟動資金,朱顯波努力翻閱資料,查電腦,發現,想盡快來錢,鑄造新幣是最簡單便捷的辦法,這新皇登基,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于是把李明德和戶部尚書張瑞圖兩人找來,商量了好幾回合,兩人基本同意,畢竟總比看到朝廷庫房底朝天好啊。到時候無錢發俸祿發軍餉怎麼辦?

但朱顯波我不想和歷朝歷代一樣,既然是鑄造新幣,得有點新鮮花樣,當然最重要得是朝廷能賺錢。一打听全國有九個造幣廠,這太亂了,于是下令撤並,大部分設備人員挪到天津成立鑄幣總廠,南京設了一個鑄造分廠。其余的全部改行或者撤銷。張瑞圖擔心造幣廠不夠用,但是很快就意識到他的擔心是多余的。

「張愛卿,我們這次鑄造新幣,要分兩步,第一步是普通銅錢,和前朝一樣,樣式稍微改動就行,第二步嘛是鑄造銀元。」

「銀元?」張瑞圖沒听過這玩意,不能怪他,他不是袁世凱。要不是明朝落後,朱顯波還想造RMB呢。

「現在市面流行碎銀交易,每次都要稱重量,十分不方便,以後由朝廷鑄造統一的銀元。用扁平圓形狀,面額只出兩種,五元和一元的,一銀元換銅錢一千。十元換一兩黃金。」我耐心的跟這個財政部長解釋。

「那鑄造銀元的材料是用白銀嗎?」張瑞圖有時候真笨,可能是整天管著錢掉錢眼里的緣故,原諒他吧。

「廢話,不是白銀還能長期流通嗎,我大明的銀元將來要流通全世界的。不過為了工藝方便你們可以加入些其他諸如銅之類的金屬合煉。」朱顯波知道張瑞圖沒干過,只得提醒他「你們將全國鑄幣廠得能工巧匠幾何起來研究下,有難度就找徐光啟商量商量。」

「皇上,這徐大人……」張瑞圖似乎不看好徐光啟,這也難怪,一個連舉人都考不上的書生,平步青雲不說,還要參與造幣這麼宏大的事情。雖然已經被破格晉升為科技部尚書了,但誰知道是不是靠著皇上的裙帶關系呢,說不定骨子里是個草包。

「人盡其才,朕不會看錯人的,你以後還要在朝廷和生活上多關照關照他。」朱顯波當然知道徐光啟的厲害,歷史書上寫的啊,「還有這次朝廷鑄幣,可以考慮回收部分老幣,但是銀元全部發新的,發行後可以直接拿到市場和民間兌換,同時宣布我朝的流通規則,今後為公平交易起見,碎銀和現銀將要求逐步退出市場。只有大宗商品和海外交易時允許使用銀條、銀錠。」

「這個微臣隨後就去辦,銀元既然是按面額計算,就省下很多交易短斤少兩的摩擦了,相信老百姓也願意使用。」

「這個可不一定,今後我大明朝廷的銀元,不能按十足一兩鑄造,不然朝廷虧死不說,何時才能將大量流通的銀元投入市場啊,市場投入量不夠,還是流通不起,就按百分之五十的足銀鑄造,庫存銀兩除了留下一個月得開銷外,然後將碎銀兌換回朝廷繼續鑄造。」

「皇上,這不足分量,會不會影響兌換啊?」

「當然會,不過交易的方便肯定會促使大家兌換的,還有,朝廷要加大宣傳力度。關鍵是上行下效!」朱顯波不擔心兌換,還是擔心數量不夠,流通不方便,幾百年後的紙幣還不是一錢不值,關鍵是這個國家認這個符號就行了,另外,誰讓我朝廷窮呢,總要賺點利潤吧。

「微臣明白,希望這銀元大行其道,為我大明,為皇上聚集財富。」

「你說什麼呢?靠這個聚集財富?」這家伙把我建貞皇帝想得這麼小家子氣。哎……

「還有,新銀元一旦出廠,朝廷大員和宮廷開銷一律先行,全部銀元替換原先的碎銀,和銀錠,銀條,各地方衙門和朝廷在個地方的鑄造廠,制造廠也用銀元采購交易,但凡有抵觸情緒的不輕饒。為了集中力量,部分銅錢鑄造可以移到南京分廠去,天津先集中力量鑄造銀元。銀元一面印壹元和大明中央銀庫制,另一面,你們先想個圖案上去,標上鑄造年份。」

有了全國的鑄造廠師傅和能工巧匠做基礎,鑄造銀元不算什麼難事,很快印有「大明中央銀庫制」的銀元送到了朱顯波手里。他第一次看到這貨真價實的寶貝確實比看到銀錠疙瘩興奮許多,何況這以後就是我的資本啊,是我大明的主要貨幣之一。

接著朝廷上下開始大量使用起來,這玩意確實比碎銀受歡迎,一塊一塊的和銅錢一樣,還有五元的,日常開銷帶上幾個就夠了,再也不用稱來稱去。朝廷的公信力就是這麼好,別管足不足,反正他就值一元,能換一千銅錢,兩個五元就能換一兩黃金。不是大買賣,五元那可是個大家伙了。

民間的白銀不斷流向朝廷的同時,也解決了流通不方便的問題,真是天才啊,朱顯波有點佩服自己了,而且隨身攜帶銀元視乎成了身份象征,一時間,富商官員上館子,進戲院,都顯擺起來,不用再被人說銀兩不足,成色不好,好不得意。王公貴戚們也十分喜歡,那些女人們更加興奮,大夸皇上聰明。

更多的商人居然也大量兌換,尤其喜歡五元的,估計是拿回去當收藏品了。看來我得多造點五元的出來供給這些商人哈。

民間接受就好,接下來就是提高工藝和改善樣式了,努力做到既實惠又美觀,最好把我建貞皇帝的大頭像搞上去,當然關鍵的還是收益問題,收益最大的當然是皇上和大明朝廷,張瑞圖佩服的五體投地的同時,也有不少進賬,庫存幾乎翻了翻,日常開銷頓時輕松了許多。朝廷官員對于皇上鑄造銀元也覺得十分新穎和大膽。

朱顯波鑄造銀元,賺取利潤只是一部分,主要還是為了交易方便,繁榮我大明帝國的商業,將來逐步將銀元推向國外,就好比國際貿易人民幣結算一樣,一個強大的帝國,貨幣也是個手段,這些我留到後面慢慢給這些臣子們解釋吧,先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銀庫再說。朱顯波可不是為了貪圖一時的小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