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

李承乾並不像李二陛下一般,需要日理萬機。

但是每一天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少,作為一個儲君,必備的政治課是需要的。

以前是李綱這位大儒給李承乾上課,後來因為江楓建立了大功勞,而李二陛下也相當了當初江楓對大唐的預言,就想著把兩個皇子交給江楓來教導。

再後來,隨著李承乾和李泰慢慢地成年,一個開始掌權,一個去了江都。

這教導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了。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總之,那時候的江楓和李承乾還有李泰是「同齡人」。

所以李承乾和李泰對江楓表面的那種同年,產生的關系要比那些老夫子要親近得多。

有時候他們是亦師亦友,卻又因為江楓到底是過來人,真實年齡差不多都四十了。

也會從一個老父親的角度去照顧他們,也就有了一些其他的感情夾雜其中。

到現在,李承乾和李泰覺得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候,應該就是當年在國師府的那些時光了。

「殿下,天冷了,披一件風衣吧。」

東宮外,一直照顧李承乾的內侍已經有了白發,再過幾年,可能就頤養天年了。

李承乾點點頭,任由內侍為他披上了風衣。

然後才上了馬車,在一百護衛的保衛之下,去了外城的孤兒院。

當年因為那件事情建造了孤兒院之後,他就很少去過了。

如今也不知道怎麼,就想著去看看。

一來,也能夠彰顯自己作為太子的仁德,有著體察民情的仁心,而來,也是想要見一見當年的那些孤兒。

那位叫做小月的女孩,現在應該已經長大了,成了大姑娘。

以前也接到一些書信,都是稟報孤兒院的一些情況,但是李承乾很少看過。

他太忙了。

每天有著功課要做,熟讀史書,還要背誦經意。

早上隨著大臣們一起上朝,然後在中書省和門下省之間忙碌。

要參與那些大臣的決策,時不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簡介,還要幫助門下省的官員審議奏折。

很少有著屬于自己的一些時間,等到沐休之時,才能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從東宮到外城的孤兒院,需要半個小時的路程。

因為長安大街上已經是人滿為患,車子走的很慢。

自從有了自行車這種之後,馬車就已經禁止進入長安城了。

因為馬車需要馬匹來拉動,進了長安城之後,容易留下糞便等,味道非常難聞。

所以在長安城內,都是人力拉動的馬車,兩個精壯的僕人就能夠拉動一輛大車了。

孤兒院外,小月和趙清風等人帶著院中的一些人,站在門口迎接。

遠遠地就見到了太子殿下的馬車。

「殿下來了!」

已經很多年沒有見到太子殿下了,如果不是每一年東宮都會派人送來錢財。

這孤兒院可能就早已經不是東宮的,而是小月或者是其他的人了。

李承乾下了馬車。

見到了為首站在那里,穿著藍縷衣、亭亭玉立的小月。

當年那個小丫頭,如今也已經長大了,或許是因為這些年小月掌管著整個孤兒院,眉目之間竟然有了一些上位者的那種沉穩、睿智的氣質。

倒是讓李承乾感覺眼前一亮,有一種非常新鮮的感覺。

「草民小月、趙清風等,拜見殿下!」

李承乾雙手放在身前,看著這些人,看著孤兒院的大門。

「免禮。」

當年那座小小的孤兒院,現在已經變成了佔地百畝的大院。

趙清風和小月上前,帶著李承乾走進了孤兒院。

最前面是一個小小的廣場,里面擺放著一些小玩具,都是國師府送來的。

過了小廣場就是第一座閣樓,也是孤兒院最大的閣樓,是這些孤兒到了十歲的時候,會在里面學習的地方。

李承乾見著干淨整潔的學堂,微微點頭。

自己的錢花出去,也要花對地方,這座孤兒院並沒有浪費東宮的錢財。

跟隨李承乾一起的還有東宮的一些學士,到時候他們會以這一次的跟隨查訪,寫一些文賦。

這些文賦自然是上報給大唐時代周刊,到時候會刊登出去,讓世人知道太子殿下的仁心仁義。

後院之中便是孤兒生活和休息的地方,分為南北兩院,北邊是男嬰,南邊是女嬰。

其實這位置是東西向的,只不過為了避諱東宮,這才稱之為南北。

非常大的閣樓被分成了很多很多的房間,房間里面擺放著嬰兒床和上下床。

小的誰在嬰兒床,長大了就分到了上下床。

現在北院的男嬰差不多五百多人,而南邊的女嬰卻又兩千多。

李承乾在這些照顧孤兒的身影中,發現了一些以前花萼樓或者是明月樓的花魁或是歌姬。

心中自然也明白,她們其實也都是苦命人,等到沒能嫁到一個好人家,只能拿著自己的積蓄為自己贖身,也就成了自由身。

在沒有好去處的情況下,可能就來了孤兒院,照顧這些孤兒。

視察的差不多了之後,李承乾就謝絕了小月和趙清風的挽留,踏上馬車,回到了東宮。

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阿姐,殿下好想有什麼心事。」趙清風明顯就能夠感覺出來。

在視察孤兒院的時候,李承乾整個人都沉默寡言,目光並沒有太過集中,反倒是那種無奈之舉一樣。

小月嘆了一口氣,說道︰「殿下的心事我們就算是知道了又能如何?你好好跟著國師學習吧,這是一個非常難得機會,等你將來當了大官,才有機會為殿下解決那些心事。」

趙清風其實很想說,太子殿下已經高高在上,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還可以和他們說話交流的那位太子殿下了。

但是這種話,自然不能現在說出口。

離開了孤兒院,李承乾坐在馬車上,看著外面外城的繁華,和內城相比。

這里才是一個百姓生活的地方。

回到東宮之後,李承乾又開始了自己的忙碌生活。

看一些大臣的奏折,寫一些決策,背誦史書經意,听太子少傅魏征的長篇大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