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州城主府。宋青書及小昭剛下馬,便有人迎上前來。仔細看卻是何野雲、彭瑩玉打頭陣,後面還跟著白馬寨眾將士,以及許久不曾見過的明瑞。
明瑞蓄了長須,看上去沉穩了許多。他見了宋青書便主動打起招呼來,「宋少俠,好久不見。」
原來是楊逍等人到了均州府,明瑞又是個再虔誠不過的明王信徒。他將自己的名字都該成了「明」姓,可見一斑。楊逍只是略微提及了宋青書是明教的救命恩人,明瑞便主動來請罪了。
「此前多有怠慢,還望宋少俠大人不記小人過。」明瑞拱手道。
簡單寒暄幾句後,明瑞將宋青書迎進了府中。楊逍等明教高層都坐在廳中,見了宋青書也是起身來打招呼。
「宋少俠,不知道武當山的情況如何?」
宋青書正想問這事,想不到明教的消息竟然這麼靈通。
「還好,元廷派來的人已經被我解決掉了,現在山上已恢復如常。」
「那就好。」楊逍嘆了口氣道,「根據我明教的消息網,六大門派在返回中原的途中遭遇了元軍精銳的伏擊。奇怪的是,六大門派高手盡數都在,為何卻一個人都未能逃出來?」
趙敏還是設計抓捕了六大門派的高手,宋青書對這件事自然也是了然于胸的。
「楊教主可還記得在綠柳山莊,大家中毒的事情?」
「是十香軟筋散?」韋一笑恍然大悟道。
宋青書點了點頭,「沒錯,元人極有可能是用十香軟筋散偷襲六大門派門人。」
六大門派從光明頂退下後急忙回撤,一路心急火燎,防範也大不如平常。趙敏工于心計,更有玄冥二老及眾多王府武士相助,將他們各個擊破也非難事。
趙敏將六大門派俘虜後一路押解到大都,囚禁在萬安寺中。中原六大門派群龍無首,自然是一觸即潰。而趙敏囚禁這些武林高手,既是為了套取他們的武學,也是為了能讓他們屈服。
為了打壓中原武林和抗元義軍的士氣,元人更是絲毫不加掩飾,大張旗鼓地將六大門派掌門自正門押解入京。如今江湖內外都知道了此事。
楊逍前來尋宋青書,一方面是為了打探消息,若武當少林都已淪陷,那明教也是孤木難支。
「少林那邊的情況尚且不明,只是我敢保證,那少林後山絕對是安全的。」
少林寺守衛最森嚴的地方就是後山了,後山有三渡鎮守,除非張三豐親至,否則當今天下還有誰能夠以一人之力對抗三位大圓滿的宗師?
三渡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是宗師境界了,如今修到大圓滿也是合情合理的。就算少林寺前山諸多寺廟受到了重創,但其根基所在——藏經閣所在的後山,有三渡鎮守,也定能安然無恙。
「如今中原武林士氣大挫,義軍方面也是面臨月兌月兌百萬大軍的高壓。我此來另一件事,便是希望宋少俠能夠同我們一起北上。」
楊逍一臉正色道。南方西路義軍以均州明瑞、荊州孟海馬、襄陽王權三人構成的荊樊義軍聯盟為首。而東路則有濠州郭子興、徐州李志二人構成的江淮系義軍。越過淮河便是最大的義軍勢力——劉福通這支北系義軍。
而明教實際能夠號令掌控的也只有均州明瑞和北方的劉福通。但劉福通身份畢竟不同,韓山童死後,他身為陽頂天唯一的親傳弟子,也是拿足了架子。
也是如今月兌月兌百萬大軍逼迫之下,劉福通才向明教總部發出了求援。而他的想法很簡單粗暴,但也是最實用的。
「月兌月兌以一人之力,可挽元廷與將傾。」
月兌月兌與其他元人不同,更與死去的伯顏不同。他是精通漢人文化的元人,他知道漢人最需要的是什麼。他甚至提出了非常明確的「以華制華」的政策,只是這樣的高明言論,多數元廷官員都是嗤之以鼻。
「只要月兌月兌一死,他麾下百萬大軍便無人再能指揮,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
楊逍眯著眼吐出四個字,「刺殺,月兌月兌。」
「百萬大軍中取敵將首級,楊教主」宋青書似笑非笑。
這不是武俠劇,一個宗師再如何強大,也不可能應付得了千軍萬馬。別說是一百萬人,就是一百萬頭豬擺著,叫你去殺,也能累死人。
即便是暗殺月兌月兌,那也是有去無回的事!從目前接觸來看,月兌月兌這樣一個身份地位絲毫不下于汝陽王的人物,他身邊難道就沒有一個高手護衛?
趙敏一個郡主,尚且能夠驅使玄冥二老這樣的人物。那指揮百萬大軍的元廷丞相,暗中護衛他的高手——宗師?甚至在宗師之上?
楊逍豎起兩根手指,「月兌月兌身邊,至少有兩個武道宗師。明教中我與鷹王都入了宗師境界,再加上宋少俠,勝算便有六成。」
宋青書在光明頂之戰,表現出了宗師級別的戰力,雖然真正勝過的宗師唯有滅絕師太一人。滅絕師太常年倚仗倚天劍的威力,所以她這個宗師是有水分的。
但她畢竟也是位宗師,宋青書以一己之力單挑幾大門派掌門、高手,便是宗師未必能夠辦到。這卻是他以獨孤九劍配合乾坤大挪移,又熟知各大門派掌門的套路,這才能夠取勝于他們。
若真是踫上一位陌生的成熟的宗師高手,宋青書未必能夠討到好處。
楊逍見宋青書猶豫,又道︰「宋少俠,此事不但關系義軍存亡,更是與我各大門派都是休戚相干。」
韋一笑接著道︰「宋少俠,貴派宋掌門也被一並關在大都萬安寺中。若是以閣下一己之力,恐怕萬萬救不出令尊。」
他桀桀一笑,「宋少俠,只要你答應和我們一起去刺殺月兌月兌,那萬安寺之事自然就好辦多了。」
「只要月兌月兌百萬大軍一潰散,那全國各地的義軍便能轉守為攻,到時候就是火燒眉毛,讓元廷手忙腳亂,我們也可趁機潛入大都,救出六大門派眾人。」楊逍將計劃和盤托出。
原來,他便是捏著宋青書這個心理,這是他無法拒絕的理由。他想要救出被困在萬安寺中的武當派眾人,就必須和他們合作。
先殺月兌月兌,在各地義軍反攻之勢下,元廷哪里還顧得上萬安寺這些人?
宋青書沒有回話,他還在等條件,光是這個還不夠。
楊逍笑著道︰「宋少俠,我已暗中聯絡各地義軍,以及他們背後的江湖勢力。只要月兌月兌一死,我敢保證元廷瞬間就會四分五裂,到時候劉福通義軍北伐,我們便可以趁亂潛入大都救人。」
「楊教主還記得光明頂上的約定嗎?我實在不願意自家腳下再發生些不愉快的事情了。」宋青書撓著頭說道。
楊逍也是聰明人,一听這話便知早年他與白馬寨眾人鬧了些不愉快,他早就听彭瑩玉說過了。而宋青書這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他是在討要條件了!
「宋少俠,等到事成後,自會還武當山周圍一個清淨。」楊逍道。
宋青書也搖了搖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武當也願意為反元大計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楊逍眉頭一緊,他以為宋青書會提出怎樣的條件,沒想到卻是為了勢力地盤。只是如今明教手中真正控制的也只有均州和北方了。
「宋少俠的意思是?」楊逍屏退左右,悄聲問道。
宋青書也不再藏著掖著,直接說道︰「均州義軍統領權,歸我武當派所有。」
楊逍神色猶豫,卻不是舍不得這均州義軍。只是義軍首領明瑞雖然對他言听計從,但手下人卻全非如此。
「宋少俠,實不相瞞。這義軍當中也不全是明教弟子,若是閣下也想要投身反元事業,恐怕要另起爐灶了。」
意思是地盤勢力可以讓給你,但人馬給你你也降不住。
宋青書早就想過了這個問題,笑著道︰「楊教主無須擔心,正要彭瑩玉大師在此坐鎮,我相信均州義軍便能夠很好地同我武當融合。」
楊逍嘴角一抽。這彭瑩玉是五散人之一,在教中地位非比尋常,而他在外造反的資歷也是相當深厚。明瑞以及倪文俊、趙勝、付友德等大將都是他的弟子。
若是彭瑩玉能夠坐鎮均州,便是換了武當來做靠山,這支義軍也不會分崩離析。
二人商談過後,最終確定了計劃。宋青書參與到刺殺事件中,而明教則是以均州義軍的領導權作為代價。
武當派需要在義軍中扶持一個代言人,宋青書在翻看武當外圍弟子名冊時,意外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徐真一。
這個徐真一之所以被寫在外門弟子花名冊的首頁,並不是因為他武功多高。原因只有一個——他有錢。
張三豐百歲壽誕時,徐真一送上的敬錢便超過了所有人贈禮的合集。
「還真是巧,這個徐真一還是徐瑩瑩的父親。」
徐瑩瑩就是在七星峰上補位劍陣,後被宋青書丟出去的淨樂宮弟子。她生得十分貌美,但武功卻是稀疏平常。
「徐真一,好,就決定是你了!」宋青書在書房中用毛筆寫下「徐真一」三字,以信封包好,又讓小昭將它傳給楊逍。
沒過兩日,明教便將徐真一從金陵請了過來。只是此時的他卻被套在麻布口袋里,宋青書見了也是頗為驚訝。
他上前給對方松了綁,黑布袋一打開便冒出個大腦袋來,定楮一看,果真是那日自己在山路上意外救下的富商。
徐真一本要破口大罵,但一見到宋青書卻是住了口,嘴巴張得還未合上,眼楮轉動著,似乎在思考什麼。
「您,您可是宋掌門的公子?」
宋青書這才想起,當日自己救他時是另一副面孔,那他又是怎麼識得自己的?
抬頭向負責請人的說不得、周癲看去,二人癟了癟嘴道,「他不肯跟我們走,我們只好出此下策了。」
「你們若是早說是宋公子請我來,我哪里會不肯!」徐真一一臉悲憤,指著二人道,「這個和尚,還有這個瘋子,兩個人來了就說是明教請我做客。我尋思著和明教素來沒有瓜葛,誰知這二人一棒子將我打暈了,套在口袋里就一路狂奔」
說不得的乾坤一氣袋被張無忌撕破了,但他還是沒能改掉用布袋套人的習慣。
宋青書安撫道,「徐師兄受驚了,青書代他們賠不是。」
徐真一听宋青書叫他「師兄」,更是大驚,連忙起身拱手道,「不敢當、不敢當只是不知宋公子請在下來此,是所謂何事?」
宋青書看了說不得、周癲二人一眼,二人很識趣地退了下去。
宋青書這才道︰「徐師兄,我便和你直接說了——我們已經決定了,由你來做均州義軍的統帥。」
徐真一愣了一下,還以為是自己听錯了,轉而誠惶誠恐道,「在下何德何能,能夠擔此重任。」
徐真一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否則也不會成為經略好幾個省的大富商。宋青書如此說道,無非是看上了他的財力。
造反最需要的是什麼?無非就是錢財。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能使軍隊臨陣倒戈。這就是金錢的力量。
若是要他捐贈君子,徐真一二話不說有多少拿多少,但要他去做義軍統帥,那卻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誰都知道這些義軍雖然鬧得凶,但江北月兌月兌百萬大軍只要渡江南下,這些造反的家伙的腦袋統統都要搬家了。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我只是先行告知你,等到北方危機解除後,我武當才會正式舉起反元大旗。」
「北方?」徐真一眼楮一凝,難道是他也算是半個江湖人,自然知道武林人士最喜歡搞的就是——暗殺。確實,只要月兌月兌一死,那百萬大軍一夕間就可能土崩瓦解。那義軍將會絕地逢生,全國的反元志士更會迎勢而起,到時候元廷才是面臨真正的傾覆危機。
而雙方都押注在月兌月兌一人身上。他生,則元廷生;他死,則義軍生。
「徐真一,別忘了,你還欠我條命。滁州山路,一別多年。」宋青書出門前隨口道了一句。
徐真一听到後卻是渾身一震,他,他竟然就是
徐真一的事情搞定後,宋青書便要跟著明教眾人出發,前往東邊去會一會郭子興、李志等東系義軍。
出發時,小昭非得跟著他一起去。另外,張無忌也表示當仁不讓,宋青書倒是忘了他的存在。他練就了九陽神功,外加自己贈送的乾坤大挪移,怎麼說也該有一身宗師功力了。
再加上他,那麼行刺月兌月兌的事情便更有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