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零五章 反恐

葉三主持的內閣確實已經把出兵遼東提入日程,只不過大臣們贊成出兵的人很少,這讓葉三很郁悶。(_&&)以前都是女真鐵騎入關搶劫,大明被動防守,弄不好還要被那蠻夷小邦打到京師威風威風。雖然每次都被明軍擊退,可都是險之又險,稍有不慎,就會被人家把老窩給端了。現在好了,大明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還那麼憋屈,確實讓他很郁悶。可出兵遼東是國家大事,不能葉三一人說了算,也要適當考慮眾臣的情緒。

正當葉三為出兵遼東郁悶的時候,合該有事。遼東經略韓雍給葉三寫了一封信,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大明反攻在即。信中的內容很隨葉三的心意,葉三遂回信,讓遼東經略韓雍加強攻勢,全面做好牽制工作。韓雍隨即發動了幾次小的戰役,但都被女真騎兵擊敗,這讓韓雍意識到遼東明軍暫時還不能和女真精銳抗衡。應葉三信中所說,開始策劃新一輪的攻勢,這次韓雍啟用的是葉三出的餿主意——嘗試一下恐怖主義。

韓雍實施的第一步計劃就是向女真地盤投毒,女真因佔領了遼東廣闊的地盤,急劇擴大的地盤造成統治不穩。韓雍利用了這一點,開始進行地下活動,用錢糧誘惑奸商,對遼東女真部落出售毒大米、毒面粉和地溝油之類的食品。

而女真部落在遼東也是窮困潦倒,再吃了這些有毒的玩意兒,當然心里不爽,不爽就翻臉,翻臉就反恐。這次反恐的主要人物就是前女真部落大首領李滿柱,李滿柱雖然是下位的大首領,可其地位顯赫。李滿柱祖上原姓古倫,其祖父阿哈出是女真著名的大首領,也是明成祖朱棣的岳父,因此大明朝廷賜姓李,從此後,其後人都姓李。以後李滿柱又娶了現任女真大首領董山的嫂子,地位更加穩固。

當下遼東地區的生活條件特別惡劣,很多漢人受不了女真統治,都向關內跑,寧願做流民,也不願意在關外受氣,致使遼東人口劇減。也是李滿柱閑著沒事,要搞什麼反恐,反恐的第一步就是宣傳,制造輿情。宣傳的內容也很有水準︰邪惡的明帝國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把女真族對周邊地區的友好拜訪歪曲成搶劫掠奪等罪行……朝鮮臣民一直向往能遷居到富饒的遼東安居,熱情的女真族人更是一直渴望能幫助他們遷居,為他們的喬遷工作略盡綿薄之力。

女真人的宣傳真是條條是真理,一切都是邪惡明帝國的不是。可明帝國的奴兒干都司可不是那麼好欺騙的,既然翻臉,那就接茬開戰。況且朝鮮國王屢次向大明朝廷哭訴,結果義務幫助朝鮮族人搬家(實為掠奪人口)的李滿柱和他的兒子,在女真拆遷隊伍中,不幸被大明軍隊砍了頭。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女真大首領董山,廢賜姓名,回原姓愛新覺羅?充善。發誓要給李滿柱報仇,正所謂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充善接下來決心要把反恐進行到底,很快下達了打擊制售毒大米、毒面粉的命令,查抄所有的店鋪。另外就是在購買米面的同時,記下店鋪的名號,以便追究商人的責任。

接著充善進行反恐第二步,實行嚴格的審查制度,加派哨探搜捕偷越入境的明軍細作,充善幾乎每天都能收到發現明軍細作的報告。在一個月里,只遼陽方面就查到二十多起未遂的收買事件。充善隨後把反恐行動推向*,連續發布詔告,獎勵那些把明軍細作捆綁去遼陽領賞的人,種種措施使得明軍的情報戰線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此時,葉三坐不住了,既然出兵遼東尚不成熟,于是上朝廷要親自到遼東視察。等折子批下來後,葉三安排好內閣的日常事務,帶著廖正軍、馬文升、徐虎、徐玉英和兩千西大營的官兵,乘船去了孤島。孤島在李雲亮的督辦下,正在開始籌建。剛下船的葉三受到了港口士兵們的熱烈歡迎,簡易的港口已經修建出來,港口旁邊還蓋了一個露天的造船廠,如果不仔細看會被認為是個難民住的棚子。

難民棚子邊上有四五個難民……哦,不對,葉三看花眼了,那是造船廠的工匠正在給一艘嶄新的漁船上刷漆。

孤島上的每個人,無論是技師、工匠還是漁民,哪怕是在島上打雜的,只要是會說話的活人就是士兵,可見整個孤島上是實行的軍管。李雲亮確實能干,沒有兵,就把所有人都收編入軍隊,由于條件艱苦,日常需要的糧食和布匹也都是由軍官統一下撥。葉三見李雲亮管理的孤島和傳統意義上的大明衛所軍鎮完全一樣,可這里的官兵的主要任務不是作戰,而是勞動生產,為了吃飽穿暖而努力。除了建島,還要煮鹽販賣換銀兩,打仗倒成了島上官兵的副業。

葉三了解到這些,才知道忽略了給李雲亮發軍餉,還有建島的資金。可李雲亮愣是沒有找葉三提過要一文錢的銀子,葉三也能理解,現在大明實行的都是軍屯,和章程、葉孤城實行的募兵制不同。募兵制就是組建一支月兌產的職業軍隊,軍餉都是朝廷發放,當官的絕不會為軍餉發愁。此時孤島上官兵號稱是募兵制,但是和貨真價實的西大營精銳相比,兩者的區別就是業余和職業的區分。

李雲亮不無遺憾地說道︰「我孤島上造船的軍隊,要是能像西大營那樣,吃三倍的皇糧才好,也就有足夠的時間造船和練兵了。」葉三不假思索地道︰「這是你的問題,只要孤島上能正式開鎮,兵部勘合過兵員數量才能有軍餉。」

「孤島鎮?大人認定會是這個名字了?」李雲亮充滿信心的問道。葉三微笑了一下道︰「絕對不會有錯,今後會發展成孤島鎮,我有這個感覺。」這時跟隨葉三而來的馬文升和徐玉英也趕來了,向葉三簡要地匯報了兩千西大營精銳的安置情況。

「下官能不能向葉大人保舉人才?」李雲亮接著道。葉三現在位高權重,李雲亮也執禮甚恭,他向葉三舉薦的人都是孤島上的人。

「帶來見我。」簡單明了的答復,頤指氣使的感覺真好。

「下官遵命。」李雲亮听到葉三的命令後立刻大聲回答,躬身退了幾步才掉頭離去。

葉三身邊的親兵遞上了茶水,茶具和新茶都是葉三從京師帶過來的,這在孤島上可是獨一份,是這個荒島上難得的享受。

葉三來視察孤島,看到眼前的情況,對未來的前景充滿了擔憂。不過在葉三的腦海中倒是有個長遠的規劃,把孤島上蓋滿作坊,用海船運來各種原材料,經過再加工運回內陸,振興工業,輔以近代科技,形成商業資本對周邊各經濟區進行輻射,從而實現工業近代化,商業出口化,糧食進口化。

可等到李雲亮把他推薦的能人帶到他面前,葉三才猛然醒悟孤島的現狀和他想象的是多麼遙遠。李雲亮帶來的人是一個絕對的莊稼把式,也就是老農,用李雲亮的話說就是,現在的孤島所需要的不是工業技師,而是務農的高手,因為他們要吃糧。現在孤島實行的政策是以農為本,以糧為綱,這個落後的思路和葉三的規劃完全背道而馳。李雲亮打算在孤島暫時推行的社會模式也和葉三的思路相差很遠,大概是位于奴隸制後期階段,如同文官視武將為奴僕一樣。至于軍制,也只好放下優秀的募兵制,葉三所想象的義務兵制就更不用想了。

葉三完全理解李雲亮目前的處境,葉三認為現在在孤島上推行軍戶奴隸制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畢竟就算有再先進的技術也不能一步跨入資本主義。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