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一十七章 批紅

葉三見周太後對朝局有點迷糊,還把天怒人怨的事往自己身上攬,他別的不擔心,最擔心的是一旦國庫耗竭,那麼他的一切革新都會受阻︰「太後明鑒,如果朝廷再實行溫和政策,繼續這樣下去,現在朝廷的狀況已經入不敷出,一旦國庫耗竭,萬一遼東、蒙古蠻夷再回頭入關劫掠,又或是天災**,朝廷無力賑災,發生起義叛亂,朝廷該怎麼辦?廣西叛亂剛鎮壓下去,十六萬大軍已經班師,可戶部為了這次大軍成行已經虧空。這打仗、賑災、修水利等等都統統需要銀子,那麼朝廷只有加大稅賦,不照樣天怒人怨?與其這樣坐以待斃,不如下猛藥革新。一旦變法成功,肯定要觸及許多人的利益,那時候自身利益受損的人就會對朝廷極度不滿。在這個時候,那些反對咱們的人就會認為時機成熟了,只要振臂一呼,聲勢就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我們率先準備的就應該是武備,當事情到了無法調和的時候,唯有鎮壓流血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葉三說到這里,房間里沉默了許久︰「說句不該說的話,現在大明朝應該何去何從,就是咱們三個人來決定。咱們掌握了國家大權,但情況不容樂觀,希望咱們內部能同心協力,意見一致,不要發生分歧,方能共度難關。如果太後個尚公公覺得我的看法有問題,就說出來,怎麼辦好,咱們就一同決定怎麼辦。」

周太後听得身子有點僵硬,欠了欠身子問尚銘道︰「尚公公覺得葉閣老的意思如何?」

尚銘猶豫了許久,他其實有點不太贊同葉三的做法,大明朝建國這麼多年了,雖然經常打打鬧鬧,不照樣就這麼過來了?如果實行太激進的政策,說不定會鬧出什麼天大的亂子。尚銘也是飽讀史之人,他想起前朝,天下兵禍一起,就如燎原之勢,根本就控制不住,哪里有說鎮壓就鎮壓,說殺就殺掉的?不過說回來了,朝廷現在的狀況確實一天不如一天,尚銘接管了內廷的一切後,他就明白,內孥的存銀每個月都在減少,從沒見漲。所以葉三說的也有一定道理,朝廷積弊一深,總有崩潰的一天。

尚銘思前想後,最後換了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他先不管朝廷大事應該怎麼辦,而是想著目前內外廷的關系和自身的處境,很明白他和太後、葉三是一條船上的人,如果翻船,大家都得完蛋,現在和葉三對著干有害無益。

過了許久,尚銘才小心地說道︰「回太後娘娘的話,奴才覺得葉閣老言之有理,咱們只有同舟共濟,方能共度難關。」

周太後嘆了一口氣道︰「那就著司禮監批紅。哀家有點累了。」她突然很頹喪,當她還幻想著美好而浪漫事情的時候,葉三一來就打破了她的幻想,把她從那些寂寥的夢中拉回現實。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那種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嗎?興許剛進宮的時候,唐甜對她說的對,別以為進宮做了皇後就進了天堂,宮廷並不是仙境,它的華貴並不像表面那樣光鮮。

葉三從凳子上站起來叩拜道︰「臣先行告退,太後也不必太過憂心,臣一定把太後和皇上交給臣的事情辦好。」

周太後揮揮手道︰「哀家知道了,葉閣老先下去辦自己的事,早日將國事調理妥當。」

「臣謹遵懿旨。」

不過一天,批紅的內閣票擬就到了葉三手里,這批紅的內閣票擬就等同于聖旨,是完全合法的政令。葉三隨即將政令下達,開始了改京師三大營為東西兩大營的步驟。京營改革是比較溫和的,原京師三大營統編為東官廳節制,東官廳以內廷宦官、秉筆太監戴懷恩為監軍提督,負責京師各大城門的城防和巡查。各營官兵的軍餉、世襲、功勛等待遇都沒有改變,那些通過關系進入京營將領系統的人,利益絲毫沒有損失。如此一來,對于原來京營舊部來說,不過就是換了個名字,三大營的稱呼改成了東官廳,沒有利益糾葛,阻力便比較小了。

當然,葉三費了很多精力經營改制不可能只是換個名字那麼簡單,改制的核心內容在西官廳。西官廳衙門劃歸到兵部,而六部包括兵部是由內閣節制。這樣西官廳等于就是內閣完全控制的系統,內廷要調動西官廳,必須通過內閣、兵部。西官廳只是個名字,衙門並不設在西直門,而在德勝門內。設在這個地方有其特殊的寓意。德勝門顧名思義就是軍隊得勝凱旋回來的城門,這道門寓意著進攻。于是,西官廳在建立之初,葉三就決定了它的攻擊性。

西官廳的人員都是由內閣推薦出來的,廳官由兵部尚黃啟忠兼任,佐官兩人,由楊秋遲、廖正軍分別負責具體事務。實際上,這個衙門的核心人員就是三個人,都是葉三一派的人,特別是楊秋遲和廖正軍,原本就是葉三的幕僚。西官廳辦成什麼樣子,要執行什麼政策,都還沒有確定。內閣批紅的票擬下達後,葉三和黃啟忠、楊秋遲和廖正軍幾個人商量西官廳的具體事務,具體設置分司的事,葉三不必過問,他安排黃啟忠等三人來執掌西官廳,就是看中他們都是有能力的人,自然知道怎麼辦。葉三要做的事就是告訴他們西官廳應該辦什麼事,葉三直入主題︰「大家都明白了,這次京營改制,西官廳才是核心內容,組建西官廳是要形成一支具有絕對戰力的特種部隊。黃大人、楊先生、廖兄弟都是胸有韜略的人,都說說,如何才能實現。」

黃啟忠是個對軍機非常有經驗的人,他首先正色說道︰「下官有個問題先問一下葉閣老,葉閣老兼任戶部尚,國庫能調出多少軍餉到西官廳?」

楊秋遲以前就做過朝廷大員,也點頭道︰「老夫一得知大人改京師三大營為東西兩大營,也在想這個問題。這東官廳其實就是以前的三大營,什麼都沒變,開支也沒減少。而西官廳突然憑空冒出來之後,需要重新調撥款項維持,南方軍原本就食于民間,不是吃皇糧,現在調入京師,幾萬人張著嘴要朝廷供養,還有西官廳衙門的開支,這些銀子的來源是要大人先講明白,有多少銀子,我們才能有譜辦多大事兒。」

「現在已經快到年底了,戶部的開支早就超出年初的預算,現在戶部沒有一兩銀子能調撥到西官廳。」葉三很郁悶地說道。

眾人听罷都默默無語,等著葉三的下文,沒有銀子還建什麼西官廳?葉三不可能沒有安排。果然葉三又繼續說道︰「但是內閣組建西官廳的折子是內廷批紅的,這件事因為得到皇上和太後的支持,所以會從內孥撥出專門款項來支持西官廳,這個你們可以放心。」

現在的大明朝廷和官府衙門一說到銀子就頭大,于是這里的氣氛也有些沉悶起來,黃啟忠悶悶不樂地說道︰「內孥能撥多少銀子過來?」

「一百萬兩夠不夠?」葉三胸有成竹地看著黃啟忠道。其他三人的神色隨即變得活潑起來。楊秋遲捋著銀白的胡須道︰「前天大人發一份公文過來,上面要求西官廳維持精銳名額六萬人馬,如果有一百萬兩軍費,足以維持一年多時間了。」

葉三听了楊秋遲的話笑了笑︰「不是一年,是三個月,也就是說你們要在三個月之內,花光一百兩銀子。」

「啊!!!」黃啟忠、楊秋遲和廖正軍三人瞪大了雙眼,張大了嘴巴。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