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九章 差錯

寂靜,奉天殿完全寂靜下來。崔氏的嘶叫聲在寂靜中嘎然而止,她從群臣異樣的眼光中看不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當她抓著揚秋遲的官服回頭望向陳瑛時,看到了陳瑛閃爍不定的目光,一股寒意瞬間傳遍全身,她不知道哪里做錯了令陳瑛如此不安。怨毒的目光如果能殺人的話,她已經被碎尸萬段了。

永樂是個很精明的皇帝,他不能不佩服揚秋遲的機智和謀略,小小的一個動作就能扭轉乾坤,此人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揚秋遲利用手中鎖鏈在不言不動中引發了崔氏的錯誤舉動,差錯中錯把揚秋遲當成了人犯,她臆斷的憑據就是揚秋遲手上的鎖鏈。

原告崔氏竟認不出被告葉三,這案子還用審嗎?就當眾人以為陳瑛要倒霉的時候,永樂帝給出了一個讓眾人目瞪口呆的結案。

「此案,玩笑耳。陳愛卿朝之棟梁,定是受屬下所欺,不能覺察罷了。庭下二人到衙門領杖責,其余人等罰祿三石,葉三賜御宴一桌壓驚。」

可笑的結局也只能出自永樂的手筆,可參加庭審的主角們的命運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揚秋遲因他的機智善斷,走到了永樂身邊成為他的親信。葉三因沉著冷靜,遇事不驚繼續執掌神機營。而陳瑛顯然是失寵了,永樂曉得陳瑛依仗他的寵信,彈劾陷害,殘酷無比,已引起了朝臣甚至太子的不滿,表現出對同僚趕盡殺絕的惡毒心理,更使人們心懷憤恨和恐懼,也是因他的寵信都敢怒而不敢言。現在的陳瑛確實到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境地。永樂異己已經排除,陳瑛的存在對他來說是個累贅,而除掉陳瑛卻能化解眾臣對他的不滿,提高自己的威信,一舉兩得,但永樂不想背負庭殺寵臣的口實,他有很好的方法讓陳瑛消失而不落任何把柄。

葉三下了朝,在回府的路上臉色突然變得毫無血色,他又想起了陳瑛的目光,他總感覺那目光是那樣的熟悉,好象在哪里見過。當他在奉天殿上用嘲弄的眼神看著陳瑛時,發現了陳瑛目光的變化。現在終于想起來了,那目光很象青鹽山莊蕭氏兄弟垂死前的目光。那目光的眼瞳中一片空洞,一種有如白痴的空洞。但那雙眼楮卻仿佛仍蘊藏著某種魅惑,射出的目光是那樣的詭異,象冰石一樣沒有生氣。葉三找到了令他心寒目光的共同點,就是怨毒,冰冷,白痴般的空洞。他可以斷定陳瑛肯定和那女人接觸過,而且關系密切。

葉三很是興奮,那東西的蹤跡又出現了,而陳瑛就是突破口,找到陳瑛和什麼人接觸就有可能再次掌握那東西的行蹤。暗地里跟蹤陳瑛是最好的方法,不能再打草驚蛇了。現在葉三已經習慣那東西的出現,那東西的行蹤確實很難尋覓,可只要留心,她總出現在他的周圍。這次陷害葉三,給葉三栽贓的餿主意肯定是出自她的大腦,怎麼還是那樣弱智,不見半點長進。

葉三思考的問題陳瑛也在思考,而且是頓足捶胸的思考。本來蒲察對葉三的栽贓陷害謀劃的非常完美,可就是因為女人或雌性的嫉妒心理出現了差錯。她嫌給葉三找的被*的女子太過漂亮,陳瑛、紀綱當時就想︰廢話,不漂亮誰*啊!可蒲察就是不同意用個絕代佳人去便宜葉三,非要找一個令人作嘔的老婦寒磣葉三,讓他名譽掃地,永世不得翻身。

紀綱和陳瑛都是栽贓的老手,陳瑛感覺到了這個計劃可能出現差錯,可沒想到這個差錯讓他功敗垂成,輸得一敗涂地,在群臣指指點點中羞愧的很難抬起頭來。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葉三看出了他的破綻,同樣蒲察也敏銳地捕捉到了。于是乎紀綱接到了兩個命令,一個來自永樂,一個來自蒲察,都是讓陳瑛默默無聞地消失。

紀綱原本就比陳瑛更心狠手辣,且手段下流。況且陳瑛在蒲察身上還分他一勺粞,讓他心存怨恨,妒忌如狂。現在機會來了,他要用最卑鄙的手段宰了陳瑛。

紀綱殺人有謀奪其錢財的嗜好,手法也很簡單老套,就是抬出永樂這桿大旗,設宴款待入罪之人,佯說要在皇上面前替他說情,減輕罪過。讓入罪之人感激涕零,主動傾家蕩產賄賂他。等把此人家產折騰沒了,也是他開刀的時候了。這活兒做的即受了賄又殺了人,還對皇帝忠心耿耿。

可這次紀綱非常遺憾,陳瑛的家底太寒酸了點。在吃了他的酒,洗過鴛鴦澡,用過他的女人後。紀綱說出了皇上要辦他的消息,讓陳瑛剛喝下的酒變成冷汗流出,根本拿不出象樣的東西來孝敬紀綱。紀綱大失所望,沒想到偷雞不成舍把米,于是把陳瑛請進了詔獄,給他穿上了鐵繡鞋。陳瑛雙腳站在燒紅的鐵繡鞋中,輕煙直冒,化為灰燼。

陳瑛的死,斷絕了葉三尋覓的線索,但也扯出了紀綱。他沒有看出紀綱有什麼異常,可這次栽贓陷害也有紀綱一份,差點要了他的命。葉三開始注意紀綱和出現在他身邊的人,尤其是女人,他有一種感覺,紀綱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今後還會和他生死相博。

蒲察這次沒有扳倒葉三,她認為是由于揚秋遲的出現而功虧一籌,並且差點暴露自己的行藏。如果要繼續打擊揚秋遲,那才是小不忍則亂大謀,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如果她暴露了,所經營的一切就會毀于一旦。不如偃旗息鼓,等待時機。

永樂十一年春節是在平靜中度過的,葉三和兩位夫人小日子過的如蜜里調油,紅紅火火。薛敬堂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就等著抱孫子了。

葉三的神機營出現了點人事變化,最得力的助手薛祿被永樂秘密調走了。葉三一直認為薛祿此人很神秘,自從「靖難」作戰中,槊挑駙馬爺而聞名軍中後,一路官運亨通,升至左軍指揮使,而在朱棣登上帝位後,卻來到神機營做了一個總旗,這樣的升遷是不正常的。現在薛祿又不知道被永樂調到哪里去了,好象無端失蹤了一樣,讓葉三納悶了好久。

春節過後,葉三開始秘密訓練神機營,他把現代的軍事技能拿出一部分適用當前具體情況的,開始有計劃的實施,取長補短,他要讓這支神秘之旅成為明軍的特種部隊。軍隊的生活對他來說還是枯燥無味的,閑暇之余,他開始一邊苦煉他的刀法,一邊琢磨他的妖刀。他知道妖刀具有非常的靈力,可他就是突破不了,窺視妖刀靈力的奧妙。

和葉三悠閑的生活相比,揚秋遲正接受著暗藏殺機的生死考驗。自從漢王朱高煦在蒲察的慫恿下,對太子黨進行了一連串地打擊後,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在永樂面前出現了信任危機。永樂又在應天呆膩味了,天兒也逐漸暖和了,他就想到北京度假,順便把仁孝皇後的靈柩葬于天壽山長陵。可離開應天他又不放心太子監國,怎麼辦?找一個親信問一下,想來想去,能夠使自己放心的只有揚秋遲。

永樂向揚秋遲詢問太子的表現,這個表面上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卻是暗藏殺機。揚秋遲此人沒有功名,怎麼混上灌雲知縣的也無從考究,基層小吏的磨練,使他變的老成而富有心機,為人十分謹慎,不輕易泄露秘密,他可是太子身後暗藏的支持者,卻從不表現出來,其城府之深可見一斑,為官要低調,再低調是他的座右銘。以至于永樂和朱高煦都以為他是中立派,不是太子黨。永樂看重的就是揚秋遲處事不偏不倚,從不參與太子和朱高煦的奪位之爭,沒有任何幫派背景。

揚秋遲雖然學問比不上解縉,可他是思維靈活超前,有點和這個朝代不相適應。听了永樂這句問話後,揚秋遲敏銳地感覺到決定太子命運的時刻到了。腦袋里急速的思考著,說太子好,威望很高,這讓永樂更不放心。說太子不好,沒什麼威信,那太子也同樣會靠邊站。其實這個問題的重點也很好理解,那就是權力。

揚秋遲的答案讓永樂很滿意,真有老師給學生寫成績單評語的水準︰太子監國,理政努力,善听良言,駁斥不當。就這幾個字真是一個完美的外交辭令,太子成了做事努力,善于听取大臣們的合理化建議,對不正確的意見能夠批評指出,與大臣們保持距離,不營私舞弊,成群結黨。

永樂放心地離開了應天,這給蒲察又一次帶來了擁立漢王的機會。太子朱高熾雖然其貌不揚,肥胖多病,但卻宅心仁厚,對朱高煦的挑釁,每次都是容忍,甚至還幫他說話。一個仁懷天下的人,將來一定能成為好皇帝,這是揚秋遲對朱高熾的評價。

永樂離開應天還沒到北京,就接到邊關急報,瓦刺首領馬哈木率騎兵東進,有侵犯邊關的跡象。

自從本雅失里和太師阿魯台被永樂橫掃後,勢力消弱,只有向明朝稱臣。而另一股蒙古勢力瓦刺卻是最為高興,瓦刺首領馬哈木是一個有才能的首領,他早就不滿足自己的地盤。當自己的對手被永樂打成乞丐,成為無業游民的時候,馬哈木就不斷蠶食西部的地盤,幾年後,瓦刺的實力急劇膨脹,要和明朝分庭抗禮。

當瓦刺東進至臚胊河時,永樂在十一月初集結了五十萬大軍,又要親征瓦刺。這次命安遠侯柳升率領大營,忠勤伯葉三率神機營護衛中軍。永樂已經準備好了一切,要用全新的陣型迎擊凶悍的瓦刺騎兵。他知道葉三會給他一個驚喜,給馬哈木一個意想不到的迎頭痛擊。

免費送逐浪幣,周周有新禮,快來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