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七章 明公策可行 此劍寒九州

「十月初四日定西假節、督秦州軍事、秦州刺史、武都鄉侯河間唐艾,敢致書偽秦秦州刺史安定秦公足下︰聞公郁郁小疾,艾得一方可醫,日飲三斗,治之有驗。公贈南安之情,無以答之,附信致五尺金斫頭刀一口。書不盡意。唐艾敬稟。」

將唐艾的這封短信看了一遍,又打開和信一起送到的木匣,見那匣中果放著金刀一柄,秦廣宗抬起頭,對拜於堂中的定西信使說道︰「唐君的信與贈禮,我收下了。你回去罷。」

那信使說道︰「公可有回信?如有,請給小人,小人也好拿回呈給唐公。」

秦廣宗不能在定西信使面前失態,勉強克制住情緒,說道︰「我與唐君是敵將,沒有大王的令旨,我無法回信。你把我不能回信的緣由告訴唐君就是。」

信使便就行禮辭去。

等信使出了堂,身影在院中消失,秦廣宗忍耐多時的憤怒登時爆發,他猛然起身,把那盛放金刀的木匣推到地上,怒聲說道︰「唐艾小兒,欺人太甚!信中言語,分明是挖苦於我,叫我借酒澆愁!也就罷了,給我送柄甚麼‘斫頭刀’是何意思!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唐艾信中諷刺秦廣宗的地方,不止信的內容,其實還包括了信的抬頭,一個是「定西假節」雲雲的官職,一個是「偽秦」的官職,正偽立判。

——「河間」、「安定」之語,士人重視家聲、族望,是以唐艾家現雖已寓居隴州數代,但在信中自述籍貫的時候,他寫的還是他家的原籍冀州河間郡;安定郡在關中,是秦廣宗的家鄉。

這且不說。

只說秦廣宗大發雷霆,痛斥了半晌唐艾無禮之後,中了唐艾之計、丟掉了南安郡的羞惱略微得到了發泄,他坐回榻上,臉上陰晴不定的想了一會兒,說道︰「我愧對大王的恩用、孟公的信任,竟是一時不察,中了唐艾小兒的詭計,失我南安!

「我請罪的上書應該快到大王營中了,大王的責罰或許不日就到,不管大王會怎麼責罰於我,哪怕將我貶官為民,我都心甘情願? 唯是唐艾此子,我觀其此侵南安,攻心、布陣,當真深得兵法之要,今定西用他守隴西等郡,與我秦州接壤? 他一定會成為我秦州的大患!」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 \咪\咪\閱讀\app \\ 】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堂中一個聲音接腔? 低沉地說道︰「是啊,明公!」

「所以為報大王之恩、孟公之信,我須得為我大秦把這個大患除掉。」

「……除掉?怎麼除掉?」

秦廣宗殺氣外露? 說道︰「隴西等郡本我大秦之土? 南安更是剛被定西侵佔,此數郡中,仍心向我大秦的義士定然多多? 我意找他們協助? 擇死士潛入襄武? 伺機刺死唐艾!」

「刺死他?」

「你覺得可行麼?」

那聲音沉默了稍頃,陰森地說道︰「明公所言甚是? 隴西、南安等郡心向我大秦的義士必然極多? 如能得到他們的幫助,派幾個死士潛入襄武應非難事,下官淺見,明公此策,可行!」

「那這事就交你去辦!切記,要謹慎保密,不可走漏風聲。」

「明公放心,下官省的!」

秦廣宗往案上看去,才想起那把金刀已被他推到了地上,也就不再去看,說道︰「此事如若可辦成,斫下唐艾的腦袋,為我秦州、乃至為我大秦除掉了這個大患,我大約也算下可稍彌補些痛失南安的罪過,上可略報大王之恩、孟公之信的萬一了。」

接腔的聲音變得欣慰起來,說道︰「是啊,明公。」

「你抓緊時間去辦此事,最好趕在大王降罪的令旨到前,把這件事先辦出個眉目出來!」

「諾!」

……

唐艾的書信送到冀縣日,冀縣東南,千余里處,南陽郡的雉縣城下,荊州兵大營中,桓蒙帳內,桓蒙正在給王逸之回信。

比與唐艾的短信,桓蒙的這封信長得多。

已經差不多寫滿三頁信箋,寫到末尾了。

或是因渡淮以來的進展順利,亦或是因北伐中原乃桓蒙的夙願,伏案奮筆的桓蒙,此時面色嚴整,神氣慷慨,他寫道︰「北胡肆逆近百載,傾覆社稷,毀辱陵廟,今遇其可亡之會,實是君子竭誠、小人盡力之日也!少康以一旅之眾,興復祖宗,蒙雖不才,願踵其跡,今渡淮既北,不復洛陽,祭於宗廟,誓不還師!」

寫到這里,信箋已滿,回信已寫完,但桓蒙卻覺得一股說不來的氣在他的胸中翻卷,好像還有什麼話他沒有說出來,好像已寫的這些還不足以表達他對於北伐成功、光復洛陽的堅定決心和熱切盼望,他離榻下地,提筆在帳內轉了兩圈,隨之,急步回到案前,也不坐了,就半彎著腰,重拿了一頁信箋,金鉤鐵劃、力透紙背地寫下了一行大字︰「設如朝中諸公,徒楚囚對泣,大賊何由而自平,大恥焉得而自雪?僕心如此,盼君能知!臨紙惆悵,慨嘆盈懷。」

寫罷,桓蒙擲筆,喝令帳外︰「即送此信建康,面呈右軍!」

帳外軍吏入來,捧信而出。

桓蒙猶激烈昂揚之氣奔涌胸中,他步出帳外,抽劍在手,遠眺營北的雉縣縣城,近觀殺伐之氣直沖雲霄的營地,於帳前的丈余高將旗下,舉劍舞之。

伴隨劍舞,從桓蒙口中吟出的一首詩,剛健雄壯,足使壯士奮武。

詩雲︰「我徂我征,伐彼蠻虜。練師簡卒,爰正其旅。輕舟竟川,初鴻依浦。桓桓猛毅,如羆如虎。發炮若雷,吐氣如雨!」

這是前代成朝開國皇帝成文帝所寫之一首詩的前邊部分,「伐彼蠻虜」、「桓桓猛毅」,被桓蒙舞誦於此刻、此地,倒是合用。

將帳左近的衛士、來往的兵卒、路過的文武屬吏們,紛紛地圍攏周邊,觀他舞劍,听他吟詩,候其舞、誦罷了,眾人齊齊喝彩。

一人拍手說道︰「明公此劍,足寒九州!」

說話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此人便正是桓蒙青睞有加,不以其年少而禮敬重之的郗邁。

桓蒙提劍雄立,威目稜稜,撫赤須說道︰「吾忽有所感,一時失態,卻使卿等見笑了。」轉身大步往帳中回走,喚郗邁跟上,呼他的小字,說道,「嘉賓,昨日軍報,洛陽的偽秦一部已到了魯陽。魯陽魏賊孤立無援,也許會獻城與偽秦,我軍不能在雉縣多做停留了,明日再打一下此城,若不能速克,我軍就繞過雉縣,直襲魯陽!你隨我入帳,咱們就此具體商議一下。」

郗邁應諾,快步跟上。

……

桓蒙次日親自督戰,一戰打下了雉縣,隨即兵向魯陽,與秦爭奪此城。

這道消息傳到定西,已是十日以後,十月中旬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