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穿越古代去種田15

冬小麥第一次種植,百姓們對此沒有經驗,而且被陸狗官忽悠瘸了,這次也不太信任程珮儀,一遇到事就找官府,有問題反正都是官府的責任,保證他們每月多四成糧食就好。于是程珮儀帶著州府的官差一起下地,一邊指導百姓一邊教導官差,回府一一考核,遇到相同問題就可以把這些官差派出去,也算是他們為此前胡亂指導百姓將功補過,挽回民心。

如此一來,程珮儀日日奔波在各鄉各村的田間地頭,回京遙遙無期。

小麥分蘗時,精心伺候莊稼的百姓激動了一陣子,但是很快就擔憂它們熬不過冬日。到了天氣轉冷,小麥進入越冬期,停止生長了。很多人以為小麥要被凍死了,包括大皇子他們都擔憂不已,程珮儀每一處都親自去看了,回來卻松了一口氣。

「越冬期停止生長是正常的,開了春天氣熱了,它們就會長出新葉。」

大皇子將信將疑,但馬上要過年,他該回京城了。

梁州的府尹春後才能任命,四皇子一直兼理著州府的工作,大皇子帶著戶部侍郎回京,他在當地找了具有本地特色帶有好寓意的特產托大皇子送去京城,就當是給父皇的過年慶禮,自己則同程珮儀一起留在梁州,繼續監測、指導梁州冬小麥的種植。

程珮儀討了巧,運用原主腦中的知識,寫了許多番薯、玉米做澱粉、粉絲、米面甚至菜肴的法子遞給皇帝,討老皇帝的歡心,以便得到他更多的支持。

皇帝看到大皇子遞上來的東西的確很高興,四兒子那些東西也就算了,反正老四這輩子就這樣了,能想到禮物中帶著好寓意已經很不容易了;程珮儀的方子那是真的寶啊!他這段時間其實也是挺嫌棄番薯玉米的,實在是清水煮著,吃來吃去一個味,又粗糙,誰願意多吃呢?

一高興,對于某些人又在他耳邊念叨關于「女子應以柔順為美」之類的話權當作耳旁風,吹一吹就散了。

「是是是,愛卿說得對,愛卿家的千金想必德才兼備柔順嘉善,老二側妃沒了半年了,不如許給老二成就一段良緣?」

二皇子正妃武將之女出身,自小在邊境長大,府里的姬妾哪個不被她磋磨?連二皇子都不敢得罪自己的正妃,誰願意把女兒嫁過去?嫁給三皇子做普通的妾室都好過做二皇子的側妃。

不嫁就算了,老二那氣管炎還不想要呢!皇帝想著御膳房不知做出番薯粉絲了沒?揮揮手就把人退了下去。

京城沒有四皇子,新年依舊過得其樂融融,因為陳家出事低調了很久的三五皇子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視野,但風頭不敵從前,楚王徹底壓制了他們成為聖前第一紅人。

唯有神農莊的人們非常想念他們的小姐,長成了挺拔少年的小鶴鶴望著頭頂的明月還在除夕夜偷偷掉了幾滴眼淚。

程珮儀的新年是和四皇子圍著火鍋,听著外面的爆竹聲度過的。就在除夕的前一天,他們還在地里挖泥土,查看有沒有冰凍,防止小麥被凍死。

對他們來說,過新年不僅是迎來新的一年,還是迎來他們的冬小麥的生長期,這一片土地下越冬的小女敕芽,有沒有成功度過梁州的冬天,就看開春後是否返青了。

同在異鄉的兩人說著對明年的期許,喝了一點小酒,吃得全身暖呼呼的,熬到了快子時,兩人在走廊分別,外面爆竹聲聲,四皇子對程珮儀說︰「新年快樂,望你來年心想事成。」

程珮儀的笑臉映在燈籠的燭光中︰「新年快樂,也祝你來年心想事成。」

說完,兩人都笑了起來,他們的心願一樣,只希望梁州成功種植出冬小麥,度過這次的難關,也讓冬小麥一舉成功。

春節過後春小麥照理要準備播種事宜了,梁州的百姓開始著急起來,如果這時候冬小麥還是沒動靜,大家就顧不得官府的叮囑,想把冬小麥鏟了,盡量籌到春小麥的種子準備播種。

四皇子和程珮儀兩人每天兵分兩路帶著人去各個村子看小麥返青情況,一遍遍安撫民心。

因為這個冬天兩人實實在在給百姓發足了過冬的糧食,過年還額外多發了一點肉,百姓心里對他們的信任增加許多,多了許多好感,除了個別固執的人拿到了春小麥種子不听勸阻真的鏟掉了還沒太大變化的冬小麥,其他人都願意再等等。

就這麼等了幾日又幾日,百姓的情緒越來越急躁的時候,天氣轉暖明顯,小麥們開始返青了。

一個村莊、兩個村莊……兩三日後,覺得程珮儀和四皇子是好人但小麥估計已經凍死了的百姓一覺醒來,看見自家地里的小麥大片返青,和鄰家的麥地連在一起,綠油油的一大片,一望無際,充滿了生命的氣息。

歡呼聲從各個麥地的地頭響起。

「真的返青了!」

「沒被凍死!小麥沒凍死!」

「太好了!程姑娘說的是真的!初夏我們就有糧食了!」

程珮儀和四皇子剛走出府衙,就看到好幾個百姓特意跑來報喜,樸實的臉上滿是崇拜感激以及濃濃的喜悅︰「兩位大人,小麥活了!活了!大片大片!全都活了!」然後接二連三,各個縣衙都傳來了喜訊。

程珮儀臉上盛放出濃濃的笑,與同樣喜出望外的四皇子對視一眼︰「走,今天我們一起去瞧!」

梁州的小麥真的熬過了冬天,開始蓬勃生長了。這個消息傳到京城,皇帝喜不自勝,曾經反對的大臣們驚得鴉雀無聲,唯有部分人機智地對皇帝歌功頌德。

早前,程珮儀弄溫室蔬菜,朝中很多人批判她的行為是違背自然農時,種出來的東西肯定有問題,對身體不好。蔬菜可以不吃,有人這麼傳播,大家信了,于是拒絕接受溫室作物便好了;如今她弄出了冬小麥,這牽涉到南邊無數人的口糧,當初說違背天時有違天道的人消聲了,阻擋天下人飽月復,第一個讓你發不出聲音的人就是皇帝。程珮儀違背天道還沒被天道懲罰,說這話的人就先得被人間的「天道」皇帝給砍了。

當別人無法認同你的革新時,只是因為你所創造的東西力量還不夠大,只要力量夠大,如洪水傾泄,一切頑固守舊的聲音都會被沖走。

梁州的百姓經歷過一年無糧可收,好不容易冬小麥全部活了,他們伺候起來前所未有的精心,簡直像伺候天老子,一有什麼小問題,自己不敢擅自做主,找了村里的年輕人趕著牛車往衙門跑,趕緊通知縣令,然後催著縣令去州府通知程姑娘。

程珮儀也不嫌麻煩,只要有時間,有問題就去解決,務必讓大家安心。去了當地,人又和善,有問必答,領著全村人普及種植知識,教他們如何提高產量。即便是對自己極有信心的老農,听了她的輔導也覺得挺有道理,有的還驗證了自己從前觀察到卻不知原因的現象,越來越對程珮儀感到服氣。

隔壁州府的小麥才開始播種,梁州的小麥已經長得老高了,百姓們這下驕傲極了,有其他地兒的親戚來看熱鬧,帶著人往麥地一走,腰桿挺得筆筆直。

四五月份,被大家像供佛一樣供著伺候著的小麥大豐收,半年前一片慘淡的梁州空氣中都彌漫著豐收的喜悅,仿佛呼吸一下就能聞到濃濃的麥香。

春收告一段落後,各地縣令紛紛統計這個春天的收成,合計後上報州府,四皇子派人又統計了半天,看著最終的結果嘴角壓不下來。

「因為當初有一部分百姓不信任我們不願意種冬小麥,有一部分百姓種了冬小麥但是最後全都鏟了重新種春小麥,所以這次春收糧食總量其實不完全,但最後的產量總值和前年梁州的產量不相上下!」四皇子興沖沖地跑來通知等消息的程珮儀。

程珮儀笑得眉眼彎彎︰「我們把這個結果上奏皇上吧!另外這次豐收後,番薯、玉米、土豆又可以播種了,還有其他蔬菜,我會再留一段時間,教大家種植這些作物。一般頭一年種植新作物,土地肥沃很容易高產,到了年底,梁州的百姓定能家家谷滿倉!」

四皇子幾乎立刻能想象到百姓年底滿臉幸福的畫面,眼里滿是歡喜與憧憬。

「我這就去給父皇寫折子,你等我!等我寫完了我和你一起去,我也學學怎麼種番薯和玉米!」

「好!不著急,還早著呢,你好好想措辭,咱們這回總該有個大賞賜了吧?」

四皇子眼中臉上滿是笑意,「嗯」了一聲,轉身迫不及待地走了。

梁州春末大豐收的消息轟動了京城,甚至這份震動不斷向全國輻射開去。

楚王听到這個消息,驚喜、敬佩,然後是無限的後悔。

如果他當時去了梁州,他不會像大皇子那麼傻,大好的機會不把握,年前就回到了京城,他一定會陪四皇子和程珮儀留在梁州,一起創造這個轟動世人的奇跡。

楚王自認為自己的農業知識不比四皇子差,可他留在京城,除了幫他們做後勤什麼功勞都沾不到。

楚王沮喪極了,連一直恩愛不已的王妃一時之間都不想看到。他以前包容王妃的短視固執,就像包容程珮儀的出格一樣,但是如今他有些忍耐不了了,一看到王妃就想到自己喪失的寶貴機會。

楚王妃也知道自己和祖父似乎壞了楚王的好事,她從小受家中教導,想到的討好丈夫,拉攏丈夫歡心的辦法就是給丈夫納妾。類似于我做錯了事,所以送你一件禮物向你道歉這樣的意思。

楚王的確收到了楚王妃遞上來的歉意,楚王妃不是程珮儀,他當然也沒有拒絕這個妾室。而對于楚王妃的示弱他也收到了,內閣大學士的影響力那麼大,他當然不可能一直冷落王妃,所以借此和王妃恢復了關系。

大喜過望的皇帝立刻欽點了梁州府尹的人選,此人上任時,還帶著皇帝封賞四皇子和程珮儀的旨意。

四皇子從只在朝中任職無爵位的光頭皇子一躍成為王爺,封為盛王。看爵位名稱、思其中含義,皇帝是贊賞他為天下昌盛所做的貢獻。

程珮儀從前空有「女神農」的名頭,沒有任何爵位,一直都是程家的庶女二小姐,而如今,因為她親自下梁州,與百姓一起共度難關,皇帝終于不再吝嗇,封她為豐和縣主,將這些年皇帝陸續批給神農莊使用的土地全都賜給她作為她的封邑。雖然比起真正的縣主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但是一個普通庶女,靠自己成為吃皇糧的縣主,世上只有這麼一人。

從此以後,程家所有人見了她都要尊稱一聲縣主,她那位做官止步于侍郎的爹,如今還不如她在朝中的影響力大。

四皇子有些震驚這次他爹的大手筆,後來想了想也就明白了︰「此次恐怕還要多謝陳家,要不是他們捅出這個爛攤子,也不會讓我們佔了這麼大的功勞。」

雖然听上去貶低了他們這些日子付出的汗水走過的路,但是現實的確是如此。如果不是梁州來了昏官導致民|亂,皇帝絕對不會這麼著急,也體現不出他們研究出冬小麥的功勞之巨大。這次的封賞與其說是賞賜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如說是賞賜他們平息了動亂。

當然,如果沒有程珮儀的本事,梁州的動亂不會被平復得這麼完美。生生把一件壞事變成了天大的好事,讓皇帝從需要自我反省變成被歌功頌德。

「的確要感謝陳家,不然我這個冬小麥種子是有了,想要說服百姓種植卻是個大問題,連試驗都不容易。」

春小麥的秋收和冬小麥的播種有一段重合期,一般百姓不會冒風險同意種植這種听上去天方夜譚的東西,種了也會和這邊部分百姓一樣,不等返青就鏟了犁地,開始種春小麥。

被集體感謝的陳家人在家中吐血。大皇子已到中年,早就被封了王爺,二皇子三皇子預估著這兩年就會被封王,誰知道他們家出了事情,受寵的三皇子走了下坡,讓楚王抓住了機會,如今連排在第四的四皇子都後來者居上成了盛王!

曾經遭受厄運的梁州成了大魏第一個小麥、雜糧播種的試驗區,等到年底傳來雜糧豐收的好消息,這個模式立刻就會在南方推廣,到那時,「讓天下吃飽肚子」這個當日的壯言程珮儀和四皇子就完成七成。

一個盛夏,雜糧播種、抽芽、開始茁壯成長,程珮儀和四皇子啟程回到了京城。

皇帝看著黑不溜秋瘦了兩圈的二人,頭一次真正心疼了,真情實感地問︰「此次梁州之行,你們二人功不可沒,可有什麼想要朕賞賜的?」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加班了又有點晚了。

|感謝在2019-11-2622:31:27~2019-11-2722:53: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ssy45瓶;笙佳5瓶;獨憐幽草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