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五章 請回答2004

從易趣離職的許朝軍很風光。

幾乎每天都有媒體傳出,有關他「花落誰家」的消息。

像盛大的老陳、創立千橡互動的陳一舟、甚至搜狐老張等業界大佬,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作為從國內巨頭易趣系出走的,職位最高、名氣最大、隋波的核心「創始團隊」元老之一、神秘的易趣系「合伙人會議」中的「大佬」。

許朝軍幾乎是自帶流量……

無數的媒體邀約,

期待能從他嘴里打探出,易趣系成長過程中的「內幕」和傳奇背後的故事。

無數互聯網公司希望邀請他加盟,帶去易趣系的運營經驗和戰略思路;

無數的風險投資商找上門來。

直接就說,無論許朝軍想做什麼,只要他準備創業,他們就投資!

這一切的狂熱背後,是一個非常樸素的原因︰

這是解開易趣系「神話」般成長之路的突破口!

一直以來,業界都猜測︰

從大學開始就跟隨隋波一起創業的這群「合伙人」,才是易趣系一路成長到今天的真正原因。

「集體智慧」!

這才能解釋,為什麼隋波一個年僅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會如此「妖孽」!

與其說,易趣系是「隋波和他的18門徒」……

不如說,這是一個「天才雲集的團隊」!

當然,隋波作為團隊的領袖,也非常厲害就是了。

至少這樣的解釋,才是大家能夠理解的範圍內……

不過,許朝軍這時候,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

隋波的「恐怖」,沒有誰比他這樣一路跟隨的人更清楚了……

信口開河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所以,他依然還是比較低調,謝絕了大部分采訪。

只是學著隋波,接受了業內比較權威的《互聯網周刊》的訪問。

在采訪中,許朝軍也解釋了︰

離職並不是因為易迅收購趣游的變動,只是他自己的個人原因,希望在創業多年後,能沉澱一下,尋找自己更喜歡的方向。

他也非常感激當年隋波能夠引導他,走進互聯網創業的世界。也感謝了其他伙伴和曾經的同事支持……

總之還是比較官方的語言。

在熱鬧了一陣,許朝軍的離職風波漸漸平息之後。

就在盛大上市前夕,他卻加盟了盛大,正式出任盛大網絡CEO。

和老陳(董事長)、唐駿(總裁)組成了盛大新的三叉戟!

這兩年,盛大發展很快,連續幾款代理的游戲都大獲成功。

羽翼漸豐,野心很大的老陳,已經開始月兌離易趣的「游戲運營平台」,自建渠道。

成為了游戲行業中,追趕趣游最緊的競爭對手。

對于許朝軍轉投「敵營」,合伙人中那些水木的伙伴們,都有些氣憤。

尤其是現在執掌易迅的周杰、胡琛等人,和很多趣游的小伙伴。

都有種被老許「背叛」的感覺。

隋波對此倒是看得很淡,他笑稱︰「咱們的業務基本上覆蓋了互聯網的所有領域,老許無論是在哪個方向創業都會跟咱們對上,這是正常。

只是,月兌離了團隊,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希望他過得好吧……」

這些年,在隋波的帶領下,易趣一路基本上沒有遇到大的失敗和坎坷。

沒有人知道這個過程中,

他每天都在不斷的思考,殫精竭慮的未雨綢繆;

甚至無數個不眠之夜,都在反復斟酌,怎麼才能躲過那些大環境的風浪,公司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從公司文化、價值觀、願景;

到什麼時間進入什麼業務,調配資源、人才,確定方向;

整風,不斷調整架構,自我變革和升級……

管理、財務、技術、產品、市場、營銷,任何一個環節,他都是親自在盯著。

要不是重生一世,有著曾經的工作經驗和對歷史的熟知,又在巨大的壓力下不斷的自我學習和成長,就算是隋波,也不一定能挺過來!

這個時代有多少嬌子?

強如老馬、小馬、老李、老周這些人,也都曾經歷過慘痛的失敗。

許朝軍不像周楓,甚至不像周杰,他沒有真正做過一把手,始終都是負責一個方面。

說實話,隋波不看好他在盛大的前景。

老陳對他的期許越高,將來或許他會跌的越重!

不過,既然許朝軍已經離開了。

隋波也只能是祝福他了……

…………

經過這件事後,也給隋波提了個醒。

雖然在前世,

人們都普遍習慣把2005年,視為是互聯網第二次浪潮的開端。

甚至還產生了一批非常有名的「05級」公司。

58同城、趕集、去哪兒、奇虎360、校內(人人)、YY、土豆、豆瓣、汽車之家、51、56、9158、PPTV……

這些令人耳熟能詳的網站和公司,都是在這一年里成立。

在中國互聯網短短十幾年的歷史中,從沒有哪一年像2005年這樣,無數未來的群體性人物在默默生根,並在之後的幾年里,群星璀璨。

甚至BAT真正奠定巨頭的根基,也是在05年……

在這一年里,老馬以付出40%股權,未來無數股權糾葛的沉重代價,拿到了雅虎中國和10億美金。

這筆錢為淘寶最終戰勝Bbay易趣,奠定電商帝國雛形功不可沒;

騰訊在這一年,重點做了三件事︰打敗MSN、成立拍拍網試水電商、收購張小龍的Foxmail,並為其開設騰訊廣州研究院。

無意中打下了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第二次騰飛根基。

百度則是在這一年上市,首日掛牌,百度股價高達120美元,很快以高達354%的漲幅,刷新了美國股市213年以來外國公司首日漲幅的最高紀錄。

老李一時風光無二。

當時,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志武曾評價︰在對科技進步的激發作用上,我認為‘神舟六號’的作用還不如百度來得大。

如此輝煌,如此耀眼的2005年……

而真正身處這個時代,隋波才發現,

新的浪潮,早已在04年就開始起勢,並漸成星火燎原之勢!

任何事情都不是突然發生的。

海嘯在出現之前,海底的地震早已山崩地裂;

台風在來臨之前,深海中早已風雲聚會;

火山在噴發之前,岩漿早已沸騰到了極點……

那些集中在05年出現的現象級公司背後,

其實是早在04年,就已經開始逐漸火爆起來的互聯網創業環境!

這時的帝都、魔都等大城市中,

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互聯網創業者聚會。

像在國貿、中關村等地的星巴克里,幾乎每周都有兩到三次這樣的聚會。

參加者都是些準備創業或者開始創業的人。

這種景象,

倒是頗有幾分2012-2014,移動互聯網浪潮來臨、全民創業時期,車庫咖啡的味道。

新一輪互聯網熱潮的來臨,

從星巴克咖啡里那些一臉激動,滿懷夢想的年輕人身上,就已經可以看到端倪了……

在這一年里,

進入雅虎的老周雖然左突右沖,靠著鐵腕和強悍的作風,一方面和雅虎總部不斷斗爭,一方面在電商、門戶、搜索等領域,頻頻發力。

但無法決策的痛苦,已經讓他漸覺疲憊。

重新創業的心思開始泛起。

在這一年里,

王興已經回國創業。

在美國特拉華大學,他看到水木師哥周楓創立的Facebook,這個「校內網美國版」依然火爆後,才開始反思在水木時,自己是否錯過了加入校內最好的機會?

社交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雖然國內有易迅的海內網這個龐然大物,但王興依然感覺,其中不是沒有空間。

海內網太大了,很多細分的用戶需求是無法滿足的。

他拉著王慧文等幾個同學,創辦了一個叫「游子圖「的網站,專門面對海外華人用戶服務。

網站的突出功能是,在外國讀書或者工作的人們可以把數碼照片發到國內,用信用卡結賬,他們的家人就可以看到這些圖片。

新一代的互聯網「巨頭」種子,已經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創業生涯。

也是在這一年里,

曾在法國讀MBA,骨子里充滿浪漫因子的文藝青年王微,在看到國外的照片共享網站Flickr後,激發了做一個「播客」的靈感。

這時博客在國內剛剛開始盛行,王微覺得文字和圖片都沒有視頻更有表現力。

于是他辭去了貝塔斯曼在線中國執行總裁的職務,和幾個朋友開始籌備創建一個能夠分享視頻的網站——土豆網。

也是在這一年里,

莊辰超在看到攜程上市,百度即將上市後,也坐不住了。

曾經兩次創業並小有成就的他,看著同屆的隋波一起絕塵,互聯網創業的激情重燃。

他從美國回國,和曾一起創建過鯊威的戴福瑞,仔細研究了現在的市場。

這位和邵亦波並稱的數學天才做了一系列的數學分析圖表,來計算「如果創辦一家公司,實際價值和收入是多少」,最終指向了一個概率最高的細分市場,在線旅游市場,並決定以旅游搜索的方式切入!

去哪兒開始啟動了……

就這樣,在04年的這個時間里,

新一輪互聯網創業的大潮,已經悄然啟動,並逐漸形成了大勢!

…………

隋波從這次的許朝軍出走事件中,

忽然發現了,易趣系的員工(高管),在外面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之高!

再聯想到他好不容易內部挖潛出的,那些未來的人才……

像現在百度擔任研發主管的陳華、吳世春;剛剛從 谷XFI研究院回到帝都,進入百度研究院的徐易容等人。

這些人在前世,都是在05年開始創業的!

他們會不會這時的內心,正在蠢蠢欲動?

還有其他那些易趣系旗下優秀的核心員工,也別被外人挖走了啊!

隋波深知,時代大環境對人心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當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創業浪潮,媒體不斷的宣傳,外面投資人又不斷引誘拉攏。

一般那些心懷大志向的人,很少能不心動的。

所以,隋波覺得,

應該啟動一個內部創業激勵計劃了!

高薪資、期權激勵,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福利,這些能夠穩定的,只是絕大部分普通員工……

但總有一些特別的人才,

他們有著夢想和不安分的心,渴望成就屬于自己的事業。

他們不會甘于做大公司里的一個「螺絲釘」,不甘心毫無挑戰的從事一份工作。

他們需要燃燒自己的激情,需要向著夢想和未知的未來狂奔!

那麼,與其讓外面的風險投資來投他們……

還不如易趣和隋波自己來投資!

………………

當隋波在合伙人會議上,提出這個鼓勵內部創業的提議時,

引起了眾人前所未有的激烈討論,甚至其中不乏反對之辭。

像張奕、宋健這些思維方式還相對傳統的高管,都覺得內部創業這種事,很容易引起員工的人心浮動,心思不穩,不能專心于工作。

而像小馬哥這種有著典型創業者思維的人,就非常贊成。

他認為互聯網的創新往往是從底層的小團隊發起的,這種內部創業的鼓勵,可以更好的激勵那些有想法的員工。

至于王川、周杰這些年輕人,對此經驗不多,更希望听隋波進一步闡述他的思路。

隋波主要講了幾點︰

第一,現在的大趨勢是互聯網新一輪浪潮正在襲來。

大量的創業公司出現,這些公司都急需優秀的人才和有經驗的員工,易趣系的優秀員工和骨干,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不斷的挖角。

光靠常規的薪資福利,很難保證這些優秀員工流失。

畢竟經過多年的積累,這些員工手里的期權套現,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

他們必然會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

而內部創業對這些人和一些有想法的員工,則是一個比較好的留住人才的辦法。

第二,就像小馬哥說的,互聯網的創新一定是從很多微小的末端和角落發生。

易趣系現在的體量太大了,在這個大的集團里,很容易產生慣性和懈怠。

這就像是當初劃分大中台和小前台一樣,讓更多有創新精神的小團隊冒出來,用比較小的代價,不斷的去試驗那些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產品和技術,是一種比較好的創新思路。

第三,對內部創業,也是有嚴格限制和條件要求的。

隋波深知,大公司的內部創業,成功的少,失敗的多。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無法完全營造出真實的創業環境,沒有後顧之憂的內部創業者,是很難用一種「拼命」的心態來創業的。

所以,隋波提出的內部創業的條件,非常嚴苛︰

員工申請內部創業項目,公司進行評估,

如果評估通過,公司只投資200萬,你也可以參與投資,佔20~30%,也就是40萬到60萬。

當進行內部創業的過程中,原有的級別、工資、股權全部拿掉!

項目做好了,公司用風險投資的方法追加投資,最後可以通過和公司換股的方式,合並回去。

如果創業失敗怎麼辦?

失敗就是失敗,什麼都沒有了!

你剩下的只有失敗的經驗教訓,和振作起來,重頭再來的機會……

要麼重新想一個項目,看看有沒有機會再次創業成功;

要麼,重新應聘,從基層在干起來。

用隋波的話說︰「創業需要的是野生動物!

我們都知道圈養的動物就是豬、羊,出來是要被別人宰的。

而野生動物是宰別人的,野生老虎是吃人的!

就是要把他們丟到真正的創業環境里,就像我們當年創立易趣那樣,拼命掙扎求存,才有可能成功!」

他的這個觀點,也說服了合伙人會議中的絕大多數人。

不久後,

易趣系所有員工郵箱中,都收到了隋波的一份內部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