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商談,本就陰暗的天色隨著時間的推移更是昏暗,密布的烏雲在天上翻滾,海風越來越大,遙遙可見海上的驚濤駭浪,眼看著又是一場傾盆大雨。
胡宗憲、錢銳等人都回了那棟宅子,但只留在前段,後面留給還沒出來的汪直、錢淵。
梁生帶著護衛,毛海峰帶著手下,在後院外遙遙相對,前者雖然臉上青紫,但嘴角帶笑,後者一臉的悻悻,顯然沒討到什麼便宜。
楊文瞪了眼惹事的梁生,對身邊的徐碧城遞去一個歉意的眼神,後者也回了個歉意的眼神。
如今諸事未定,小小切磋挫對方銳氣倒是可以……但梁生佔了上風後將毛海峰那群人揍得挺慘。
當然了,這也是有原因的,海盜嘛,打起戰來哪里有什麼正兒八經的招數……一個護衛的蛋蛋被捏了把。
看了眼緊閉著的門,楊文側耳細听,什麼都听不見,但這時候突然傳來「砰!」的劇烈拍桌聲。
剛進來不久的梁生、毛海峰都緊張的看過來,手都摁在了刀柄上,但楊文和徐碧城對視一眼,分別轉頭遞去安撫的眼神……他們在這兒等了小半天了,不止一兩次听到類似的聲音,敲門問問……結果分別被訓了頓。
汪直瞪大眼楮盯著對面看似平靜的錢淵,右手似乎感覺不到麻了,「錢大人開玩笑吧?」
「朝廷能恕汪某昔日罪行,許通商,已是感激不盡……還能封爵?!」
「怎麼可能……錢大人別開玩笑了。」
錢淵不屑的看著汪直,這廝臉上滿是狐疑之色,但又透出忍不住的期盼……這個是可以理解的,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除了文人,封爵可能是普通人的至高追求了。
特別是對于汪直這種海盜、海商首領來說,如果現在嘉靖帝給他個爵位……估模汪直能把弟兄們都丟了,屁顛屁顛的跑到京城去。
汪直臉上的狐疑主要是……這個好像不太可能啊。
「都說徽人讀書舉業無望方轉而經商,听說你也讀過書?」錢淵抿了口茶,慢條斯理的問︰「讀了哪幾本?」
汪直的臉一下子黑了,哪幾本?這是看不起誰啊……正常的文人士子一生讀過的書,連續不斷能說上大半天。
听汪直吶吶說了幾個書名,錢淵笑道︰「只讀四書五經,難怪舉業無望。」
「其實是家貧……」
「所以沒讀過史?」錢淵揮手打斷道︰「沒听說過前漢博望侯張騫?」
「博望侯!」汪直興奮的拍案而起,「想起來了,絲綢之路!」
「張騫兩度出使西域,終打通絲綢之路,絲綢、茶葉、漆器由這條路而西去,各種寶石、器具、良馬由這條路而東來,因此功封博望侯。」錢淵長身而起,目光炯炯,指著窗外道︰「如若有第二條絲綢之路,陛下又何吝于封爵?」
汪直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轉著,心里琢磨不定……他不傻,自己如何能和張騫相提並論。
張騫是穿越西域,經歷無數艱難困苦,甚至被匈奴扣押十年,終打通絲綢之路。
而如今……已經有大量西洋人遠道而來,這條商路事實上已經存在,只不過明朝向來不許私自海貿通商,所以這條商路只能以走私的方式出現而已。
「錢某言五峰船主日後可能封爵,絕非胡言亂語。」錢淵解釋道︰「可知錢某為何看重絲綢之路?」
汪直一臉的茫然,搖搖頭道︰「為何?」
「當然是因為口月復之欲。」錢淵大笑道︰「五峰船主可喜吃西瓜?」
汪直傻傻的點點頭。
「錢某不僅喜吃西瓜,還喜吃葡萄、核桃、石榴、胡蘿卜……這都是博望侯帶回中原的。」
「不僅是西瓜,南瓜、黃瓜都是他國傳入,還有茄子、菠菜、豌豆、扁豆、刀豆、蠶豆、綠豆、萵筍、木耳菜、三葉菜……數不勝數啊!」
錢淵指指桌上的剩菜殘羹,「喏喏,沙蔥、大蒜、芫荽,都是從絲綢之路進入中原,張騫此功足以封侯!」
汪直瞠目結舌的听著那麼多熟悉的字眼,「這麼多……這麼多?」
「來來來,且附耳過來。」錢淵故作神秘的招招手。
汪直猶豫著湊過來。
「如果只是西瓜、茄子,封爵自然是扯淡,但如果能引入產量極高的作物呢?」
「而且是能頂替小麥、水稻的作物……」
「耐旱,產量比小麥、水稻要高好幾倍呢?」
「還不足以封爵嗎?」
「就算朝廷吝嗇,汪五峰之名當流傳千古,千萬百姓都會記住汪直這個名字,說不定百年之後香火旺盛……」
汪直的喘息聲越來越重,他強自鎮靜,低聲道︰「耐旱,能日常食用,產量比小麥、水稻高幾倍……怎麼可能有這種作物?」
「虧你縱橫海上,消息也太不靈通了!」錢淵低笑道︰「錢某倒是打听到,菲律賓……不,呂宋島,佛郎機人引進的,鋪天蓋地到處都是,不過盤查甚嚴,不許攜帶出島。」
「呂宋島,汪某知道,去年還有船隊來往。」汪直精神一振,「什麼模樣?」
錢淵眨眨眼,紅薯這玩意他只見過超市、菜攤上的……想了想,勉強答道︰「據說地上藤蔓,像是西瓜,不過果實埋與土中,數月成熟,大小不一,小者如臂,大者如拳。」
汪直在沒經商之前,也是耕讀為生的,立即听出了一個關鍵,「數月成熟?」
「嗯。」錢淵這次沒有任何猶豫,吹的天花亂墜,「據說味道不比米面差,而且還甜滋滋的,一年至少能種兩季。」
「如今上等水澆地一畝約莫三四石,這玩意一畝能有七八石?」汪直還是難以置信。
錢淵鄭重其事道︰「可能還不止。」
汪直用力抓了把頭發,發狠道︰「就算只有五六石,那也行……就算是東南,哪里來那麼多上好的水澆地。」
「汪某干了!」
「錢大人也沒必要誆我!」
事實上是,天啟年間,徐光啟推廣紅薯種植,曾經總結「甘薯十三勝」,其中提到一畝收數十石!
而歷史上將紅薯引入中國的是萬歷年間的閩商陳振龍,他曾如此評價,「耐旱易活,生熟皆可食,六益八利,功同五谷。」
不過也是錢淵的運氣,他找到了汪直,歷史上的陳振龍為了將紅薯引入中國,兩次被搜查出來,最後賄賂官員,將藤蔓編成藤籃才混過去。
錢淵輕松的靠在椅背上,這下好了……父親密信中說起過,汪直此人不同于普通海商,還有建功立業之心,這個有點可笑,但在錢淵計劃中,汪直成了個關鍵人物。
這種好事,真的沒有必要拒絕。
提出的諸多條件中,錢淵最不擔心的就是這條。
諸事談定了,錢淵拍拍手,「好了,可以開晚宴了……對了,島上有黃酒沒?」
「海味不放黃酒,腥味都壓不住!」
「咳咳,咳咳。」汪直苦著臉咳嗽幾聲,「錢大人,您條件提完了,但……」
「哎呦,五峰船主還有條件?」錢淵哼了聲,「開個口子能通商就不錯了,你還有條件……好好好,說說吧。」
汪直咽了口唾沫,看著錢淵把玩著自己剛塞過去的玉佩……算了算了,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