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49章 這是我的兒子

渠年進了王宮,秦王正在水德殿等他,因為邊關危急,秦王連寢宮都沒有回,吃住都在這里。上次跟渠年在這里商討軍情的武將,現在基本都奔赴前線了,只留下七八個人給秦王參謀。

但渠年進入水德殿,卻發現里面的人比上次人還要多,足有一百多個,全部圍在沙盤周圍。原來這些大多都是文臣。因為這幾天秦王也沒有心思上早朝,他們也無事可做,何況現在城門關閉了,想跑又跑不掉,所以都自告奮勇地跑了過來,給秦王出謀劃策。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雖然他們是文臣,但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何況他們有一百多人,集思廣益,說不定能想出奇謀妙計。

當然,這並不是他們的真實想法,這些文臣是因為待在家里害怕,不知道敵軍什麼時候就攻進咸陽城,心里沒有底,而跟秦王待在一起,可以得到前線的第一手情報,如果敵軍快要攻到咸陽城,那秦王肯定要棄城逃跑,那他們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跟著一起跑了,家里的女人孩子行李都已經全部收拾妥當,就等著棄城跑路了。

見到渠年進殿,本來嘈雜的大殿瞬間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把目光射到了他的身上,其實有很多人都還沒有見過渠年,但他們也能猜得出來。

秦王如同第一次結婚那天,滿臉洋溢著喜氣,見到渠年進門,更是喜上眉梢,這時招了下手,道︰「渠年,到父王這邊來!」

渠年笑了一下,就走了過來。

等渠年走了過來,秦王喜道︰「渠年,你知不知道,你的計謀奏效啦!我秦軍全殲義渠國四十萬精銳,連義渠王都被斬殺了,但我秦軍沒有一人傷亡,太了不起啦!」

渠年道︰「我剛剛逛街的時候听說了。」

秦王就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渠年,看來父王沒有看走眼,你真是不簡單哪。我大秦對義渠國作戰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打過這樣的漂亮仗,還是在這種被動的局面下,一下就讓你扭轉乾坤,還殺了義渠王,太不簡單了!如果不是現在戰事吃緊,我肯定要把你帶去太廟,告慰列祖列宗,讓列祖列宗也開心一下。」

渠年道︰「我是僥幸罷了。這完全是謝將軍的功勞,跟我沒有一點關系。」

秦王道︰「你就別再謙虛了。過度的謙虛可就是驕傲哦!」這時又看著沙盤周圍的文武百官,道︰「你們還有很多人不認識渠年吧?他這個人比較低調,不認識也很正常,現在你們就認真看一下,這就是我兒渠年,就問你們,牛不牛逼?」

眾人忙諂笑一聲,都說牛逼!

秦王又道︰「你們回去加把勁,什麼時候也生幾個像渠年一樣優秀的兒子來,為我大秦效力,那我大秦東出函谷關,也是指日可待呀!」

眾人看秦王瑟的模樣,氣得牙都癢癢,但他們心里卻不得不服,他們確實生不出這麼優秀的兒子,如果能夠生出來,

肯定也像秦王一樣驕傲,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

一名大臣就拍馬屁道︰「王上這說的是哪里話呀?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子會打洞,我們生的兒子怎麼能跟王上生的兒子相提並論呢?這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嘛!鳳凰想要生出鳳凰,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雞窩里想要飛出金鳳凰,那可就是難于上青天嘍!」

這個馬屁拍的很有水準,讓秦王很受用,這時點了點頭,道︰「你說的很有道理,這是血脈壓制,沒有辦法的事情。」頓了下,又道︰「前段時間你們都說要斬了渠年,幸虧寡人心志堅定,沒有听信你們的鬼話,要不然秦國就亡在你們的手上了。」

此言一出,很多大臣的臉色均是一變,因為就是他們那日在朝堂之上,力主要懲戒渠年,當時是受了何在野的蠱惑,準備掰倒渠年的,結果不但沒有掰倒,看秦王現在的態度,如果平定叛亂,那太子之位肯定都會交給渠年,那他們到時候就危險了。

這時一名大臣急忙說道︰「王……王上,我們可沒有說過要斬殺渠年公子,只是讓王上秉公辦事,以秦律辦事,我大秦向來如此,還好王上公正不阿,秉公辦事,沒有傷害渠年公子,其實當時就算王上要傷害渠年公子,我們也會極力阻撓的,我們都是惜才之人,這樣的人才,千年難得一見,我們也不忍秦國痛失棟梁呀。」

不少大臣紛紛附和,當然,都是當時力主要斬殺渠年的人。

渠年這時笑道︰「大家不用緊張,也不用急忙撇清關系,我不是小肚雞腸的人,我知道你們都是為了秦國好,就算我以後做了太子,做了秦王,我也不會為難你們的,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這個人宅心仁厚,寬宏大量,不是睚眥必報之人。」

眾人均是一驚,倒不是因為他不要臉,說他不是睚眥必報之人,畢竟他的人品大家還是有點了解的,听賀敏講,上次在龍庭山,就因為長銘公主平時對他態度不好,她就放在心里暗暗記著,然後找個機會就把她給殺了,所以寬宏大量這四個字,他們听在耳朵里,有些刺耳。但他們只是對他有點了解,並不完全了解,好像看他的樣子,確實像是豁達之人,所以說出這樣的話,他們心里也有些安心。

他們之所以震驚,是因為他說出以後要當太子,要當秦王,雖然這只是打個比方,但秦王畢竟還沒死,還好端端地站在這里呢,說出這樣的話不是大逆不道嗎?而且就算你想當太子,這種話也不能說出來呀,這種事就跟上床一樣,如果你想的話,只能暗示,但如果光明正大地說出來,就顯得粗俗,何況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的王,最忌諱公子饞涎王位。

他們以為,秦王听了這番話,肯定會大發雷霆,結果令他意外的是,秦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帶著一臉欣慰的笑容,拍了拍渠年的肩膀,道︰「你能有如此胸懷,父王很欣慰,但願你以後能說到做到,跟這些王公

大臣和睦相處,畢竟大家都是為了秦國,個人恩怨,不足介懷。」

渠年道︰「父王放心好了,我從來不喜歡勾心斗角,就像是謝長鴻,其實我之前是恨他的,當時我就怕別人殺我,不想回秦國,是他把我抓回來的,當時我恨透了他,但我還是向父王舉薦了他。」

秦王點了點頭,道︰「不錯!就應該如此胸懷。」

他舉茬謝長鴻的事情,大家都已經听說了,只是不知道他之前是恨謝長鴻的,如果這件事是真的,那這個公子倒還真是寬宏大量之人,這讓他們的心里放心不少。同時他們也看出來了,秦王非常看重渠年,比之前對待太子扶卬,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看來平定叛亂以後,渠年公子登上太子之位,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到時他們可不能再站錯隊了,一定要送個順水人情,極力舉薦渠年登上太子之位。反正他們站在這里也沒什麼事,完全就是湊人數,所以心里就在暗暗醞釀舉薦渠年做太子的說辭。

秦王這時說道︰「渠年,現在義渠軍被滅,義渠王被殺,下一步我們該怎麼做?」

渠年笑道︰「父王,你不用故意給我面子,下面的事情你還不會做嗎?讓謝長鴻跟萬庭合擊何在野嘍!現在我們有一百二十萬兵馬,夾擊何在野的五十萬兵馬,完全是勝券在握,如果這樣都能出現紕漏的話,那萬庭和謝長鴻真的是萬死也難辭其咎了!」

秦王道︰「前後夾擊我是知道的,我的意思是,何在野現在已經大勢已去,會不會撤離上庸關,逃回洛川?我們要不要在他回洛川的路上埋伏兵馬?」

渠年道︰「何在野絕對不會撤回洛川,畢竟他現在是造反,軍心不穩,何況義渠軍已經被滅了,軍心就更不穩了,一旦撤退,肯定軍心大亂,不戰自潰!所以他不會撤。而且就算他會撤的話,就讓他撤好了,撤回去想再出來,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秦王點了下頭,道︰「你的意思是,何在野肯定會向南突圍?」

渠年道︰「這是肯定的,目前這是他唯一的路,只有突破萬庭的防線,跟昌化君和巴蜀國的兵馬會合,他才有反敗為勝的可能,現在他絕不會待在上庸關坐以待斃,因為他那點兵馬根本守不住。而且他可能不會正面突圍,我想他會向西南方向突圍,先跟昌化君的兵馬會合。」

秦王點頭道︰「那我馬上交待萬庭,一定不能讓他們從西南方向突圍。」

渠年道︰「還有,要把義渠年覆滅的消息告訴南邊西邊的守軍,讓他們一定要堅持住,哪怕一個敵人不殺,也沒有罪過,但一定要拖住敵軍進攻的速度,只要拖住三天就可以了,三天之後,天下大定。如果拖不住,咸陽就危險了,我們可能還要跑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