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79章 兩個身份

一月末,因為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熱心群眾」的檢舉,康卡斯特旗下的一家有線電視台——嗯,這家電視台和其它的有線電視頻道一樣,被康卡斯特當做「投資」的一部分,並入了【量子娛樂】旗下,不過仍然在移交的磨合當中,並沒有完全整合到【量子娛樂】的體系當中去。

在「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熱心群眾」的舉報之下,該頻道花費了整整半個小時的時間,繪聲繪色地描述了默多克家族的次子,詹姆斯-默多克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權利,在包括英國和北美等地,展開非法竊听和監控的。

這檔叫做《西海岸在線》的節目收視率並不高。

事實上,這家電視台的訂閱用戶數量本身就不多,僅僅只有不足八十萬訂閱量。

其中的絕大多數,還是沖著深夜的TV-MA分級(相當于電影中的NC-17)的節目來的。

在北美特殊的電視節目分級制度之下,雖然說某些限制級的節目能夠光明正大的出現在電視上,但「通常情況下」,很少出現在免費電視頻道。

只有一些規模比較小的付費頻道,會通過這類節目來吸引觀眾訂閱。

在這種以大尺度節目吸引觀眾的電視頻道上,討論時事熱點的節目,往往都不符合該頻道主流用戶的喜好,收視率可想而知。

不過,《西海岸在線》只是一個引子而已。

在【量子娛樂】的推動之下——當然,康卡斯特和高盛集團,作為【量子娛樂】的大股東,同樣也出了不少的力氣——關于詹姆斯-默多克是【竊听門】真正幕後黑手的新聞,很快就被北美的各大媒體轉載傳播。

除了新聞集團旗下的媒體之外,在北美各界的默契之下,幾乎所有的報紙、電視、廣播,甚至是雜志,都在討論這個話題。

在米蘭達-斯特里普的刻意控制之下,針對詹姆斯-默多克本人,越來越多的不利的證據,也是一點點的曝光出來。

由于【竊听門】丑聞觸犯到了幾乎所有階層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大人物」們的利益,針對新聞集團進行打壓的,並不僅僅只是【量子娛樂】一家。

從【竊听門】丑聞爆發以來,新聞集團在美股上市的股票,股價已經縮水了超過百分之十七,市值蒸發了近兩百億美元。

受損最大的,就是默多克家族。

默多克家族佔據了新聞集團所有「流通股」當中大約百分之三十八的份額。

這意味著,新聞集團在股市上的損失,有近小半都是要由默多克家族來為此買單。

而本就因為【竊听門】丑聞而焦頭爛額的默多克家族,當詹姆斯-默多克「涉嫌」一手主導了【竊听門】丑聞的新聞爆發之後,所面臨的局面就更加的艱難了。

一月底,因為全美各地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迫于壓力,FBI正式宣布逮捕詹姆斯-默多克,以及其它同樣涉嫌此案的17名新聞集團及其下屬子公司的高管。

當FBI的新聞發布會結束之後,新聞集團的股價再次應聲下挫,當天的跌幅就高達百分之十一。

按照納斯達克的股價來計算的話,新聞集團的市值,已經是暴跌到只剩下不足七百億美元。

不過,這個數字,遠遠沒有達到【量子娛樂】三大股東所期望的底線。

一方面,【量子娛樂】利用手頭的資源,拼命炒作著默多克家族的丑聞。

另一方面,高盛還在利用自己在華爾街的優勢,瘋狂地做空著新聞集團的股價。

事實上,就現在而言,後者更加的重要。

「論做生意,還是華爾街的這幫吸血鬼厲害。」

羅杰拿著一封信件,感嘆道︰「高盛給我們投資了四百億美元,估計等到這件事結束之後,光是做空新聞集團的股價,就能讓高盛賺回這筆錢。」

頓了頓,羅杰又補充了一句︰「或者說至少賺回其中的絕大部分。」

從【竊听門】丑聞爆發到現在,新聞集團的市值已經是蒸發了三百多億美元。

也就意味著,理論上,在股市上做空新聞集團股價的「空頭」們加起來,也有了三百多億美元的利潤。

——當然,這個數字沒有計算股票交易的手續費以及納稅等等的「成本」。

這三百多億美元的利潤,當然不可能全部都被高盛一家吃下來。

事實上,這個數字,也僅僅只是「理論上」的利潤。

實際的收益要遠遠低于這個數字,最理想的情況下也不會超過一半,大概率會更低。

但根據羅杰所得到的消息來看,高盛到目前為止,至少也賺了近百億美元。

按照【量子娛樂】幾大股東達成的共識,當新聞集團的股價下跌到一定程度。

準確地說,當整個新聞集團的市值,下跌到四百億美元左右的時候,【量子娛樂】就會出手,開始大規模地吃進新聞集團的股份。

當然,僅僅只是從股市上出手,是不可能完成對新聞集團的控股的。

不過,到了那個階段,還會有其它的計劃。

若是局勢發展得比較理想,甚至不需要經過太過激烈的沖突,直接通過談判就可以解決問題。

當然,那是要建立在,新聞集團已經徹底被打壓到沒有絲毫還手之力的前提之下。

咳咳,扯遠了。

總之,在匯總了各方的「情報」之後,羅杰不得不承認,論手段,還是華爾街的那幫吸血鬼,要更加的高明。

在【竊听門】丑聞爆發之初,高盛集團就敏銳地察覺到了機會,在背後悄然推了一手。

這還是在簽署了合作協議之後,高盛集團的「代理人」,費迪南德親口告訴羅杰的事情。

如果對方不說,羅杰都沒有察覺到,在【竊听門】丑聞迅速爆發的背後,還有著華爾街的力量在推動。

——這並不意味著羅杰不知道,【竊听門】丑聞爆發開來的速度不正常。而是羅杰不知道,背後的推手是誰,也沒有那個能力去調查出來。

而後,高盛集團又能夠通過做空新聞集團的股價,賺上一大筆錢。

然後,再用這筆從新聞集團身上賺到的錢,去完成對新聞集團的收購。

這種幾乎可以說是空手套白狼的操作,也只有華爾街的這幫吸血鬼才玩得出來。

同時,高盛集團並沒有選擇吃獨食,一個人吞下新聞集團。

但卻也沒有讓自己的「同行」進來分蛋糕。

而是選擇,拉攏兩家分別在傳媒、娛樂行業有豐富的經驗和人脈資源的公司,一起分享這塊美味的蛋糕。

同時,由于這兩位「盟友」也各自付出了相當分量的資源,高盛並沒有讓出太多實質性的利益,充其量只能說是利益交換。

至此,高盛集團可以說是一分錢不花,就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同時還有熟悉該行業的人為自己「打工」,只需要安享分紅,就能每年都收獲一大筆穩定的分紅。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在這個世界上,都沒有比這更加劃算的生意了。

不過,這種「生意」,也就只有背後有著大財團支持的高盛,或者至少是和高盛平起平坐的金融寡頭,才能玩得起。

至少,換成是【Darkness】樂隊來,就算是手里有足以運作這筆「生意」的資金,也是沒辦法像高盛這樣玩的。

「先別管什麼高盛了。」

安妮把一副耳機遞給羅杰,說道︰「我們現在在談《逃離伊甸園》的定版,專心點,別三心二意的!」

《逃離伊甸園》這張專輯,其實早在2010年的年初,就已經完成了後期制作。

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快要一個月。

事實上,安妮、胖子,還有賈森,都已經「試听」過最終的版本。

只等著羅杰確認過沒有問題之後,就會拿去灌錄母帶,然後封存到【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的保險櫃當中。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逃離伊甸園》這張專輯,不會在2010年的上半年就推入到發行階段。

但母帶的「定版」,仍然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在專輯的第一批,總計三首歌完成了後期制作的時候,羅杰就試听過一次。

合作了這麼久,迭戈和他的團隊,很清楚在一張專輯當中,羅杰想要達到的是什麼樣的效果。

這一次同樣也不例外。

事實上,不需要听完整張專輯,羅杰就敢肯定,迭戈和他的團隊這一次也不會讓自己失望。

當然,這麼想是一回事,但是態度還是要端正起來的。

《搖滾聖經》這個系列,每一張專輯,對于樂隊在「明星」這個身份,都至關重要。

雖然說,現在的樂隊,已經很難說是一個純粹的明星,更多的是商人。

甚至于,明星這個身份,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收入,亦或者其它任何東西,都遠遠比不上【量子娛樂】大股東這個身份來得有價值。

但是,無論是羅杰,還是胖子、安妮,又或者賈森,都不願意這麼放棄樂隊的「事業」。

區別還是有的。

安妮是單純的喜歡玩,而搖滾明星,恰恰能夠滿足安妮關于玩樂方面的需求。

至于胖子,則是把搖滾樂當成了「業余愛好」,屬于工作之余的消遣。

——雖然說這個「業余愛好」的成就,可能要比絕大多數人的主業還要高。

賈森的心思就比較簡單了,沒有任何目標,也沒有任何的追求,僅僅只是一種慣性,推動者賈森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某種程度上來說,賈森和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一樣。

渾渾噩噩,日復一日,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些什麼,一切都只是習慣,也從未想過要去改變什麼。

當生活中出現變化時,好的部分,賈森欣然接納,壞的部分,賈森也不懂得如何拒絕。

所有的一切,或好或壞,都只是被動地承受。

最後,則是羅杰。

若是在前世的時候,有了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羅杰絕對不會再執著于什麼「Rock.Star」之類的東西。

但這一世,在開掛般的人生之中,羅杰卻是希望,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什麼。

比如說,自己前世最喜歡的那些經典搖滾。

比如說,完成《搖滾聖經》這個在羅杰心目中最為偉大的系列專輯。

事實上,這就是羅杰一直堅持著,要求樂隊每年都要至少推出一張專輯最大的原因。

也是唯一的原因。

《逃離伊甸園》專輯的長度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不出羅杰的意料,迭戈的團隊,依然很好地把握住了羅杰對于這張專輯的「需求」。

完完全全地,將羅杰希望在這張專輯中表達出來的東西,通過後期制作的方式,放大到了極致。

不過,羅杰仍然是花費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反復將這張專輯的「暫定版」听了好幾遍,確認一絲毛病都挑不出來之後,才對安妮點了點頭,說道︰「我認為這已經是我們能做到的最好了,不用做任何修改,讓迭戈那邊直接灌錄母帶。」

安妮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問道︰「發行時間的話,過段時間我們再討論?」

「下半年吧,不管新聞集團那邊的事怎麼樣,只要【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的資源整合完畢,就把這張專輯推進到發行渠道。」

稍微想了想,羅杰又補充道︰「具體的發行時間可能會放在九月份前後,到時候讓麥克唐納和帕妮絲商量著來。」

按照羅杰的估計,新聞集團的事情,今年之內塵埃落定的可能性並不大。

不過,樂隊錯過自己的專輯的宣傳階段,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自從「自立門戶」之後,這種事情似乎就成了常態。

每隔一兩張專輯,就會有那麼一張專輯,是樂隊忙于其它事情,沒辦法參加宣傳,或者至少是沒辦法完全投入到宣傳中去的。

麥克唐納沒少為此抱怨,認為樂隊這種做法,至少是讓專輯的銷量減少了好幾個百分點。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雖然說,樂隊的幾人,各自有各自的理由,都很重視「明星」這個身份,和「樂隊」這項事業。

但無論對誰來說,更加重要的,始終還是【量子娛樂】,而不是樂隊本身。

無論是在金錢上,還是在地位上,兩個身份之間,都完全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