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2章 錯誤的指法

「羅杰,幫我搬一下音箱!」

安妮理直氣壯地叫道︰「我搬不動!」

每個人習慣使用的設備都不一樣,這一次來歐洲度假,羅杰只帶了一個尺寸很小的練習音箱,而安妮卻將舞台演出時用的大家伙帶到了英國。

不過只要把音量調低一些,這樣的大家伙在錄音室里使用,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只是看起來會比較夸張,僅此而已。

「格雷西,幫個忙。」

羅杰招呼了一聲,和格雷西一起將音箱抬進錄音室里。

人數、站位、設備的擺放位置,都會對錄音室的聲學環境構成輕微的影響,錄出的效果也會有所區別。

不過就和任何一個經過專業設計的錄音室一樣,在這些方面,三叉戟錄音室本身就針對不同情況做出了相應的準備。

簡單地測試了幾次,樂隊很快就調整好了設備和人的位置。

「瑪姬不在,什麼雜活都得自己干,好煩啊。」

安妮坐在音箱上,抱怨道︰「新的助理什麼時候才能找到?」

瑪格麗特留在了北美,和普華永道的人一起,負責收集三家潛在收購目標的詳細資料。

樂隊信得過的人不多,都有各自的工作要處理,瑪格麗特是唯一一個有空余時間,去收集這些資料的人。

「瑪姬在的時候,樂器也是我們自己搬的。」

羅杰看了安妮一眼,開口道︰「這個假期先這麼湊合著,招聘新助理的事,回北美以後再說。」

樂隊的招聘廣告發出去之後,倒是收到了不少的簡歷。

不過別說面試了,就連初步的篩選工作都沒有去做,這件事也同樣交給了瑪格麗特去負責。

先由瑪格麗特初步篩選出履歷負責要求的人選之後,等樂隊返回北美,再去一一進行面試和考察。

「格雷西,外面的調音台你會用吧?」

胖子看向格雷西,開口道︰「還是老規矩,你負責當錄音師。」

「沒問題。」

格雷西舉手示意了一下,推開門走到外面,在調音台前坐下。

「休息夠了就先干活。」

羅杰站起身,開始擺弄著一個個效果器。

樂器音色上的變化,在搖滾音樂中佔據著一個很重要的地位。

在很多歌里,效果器並非是必須的,但若是用得好,卻可以給歌曲增添一種獨特的魅力。

《朋克聖經》中,僅僅只是電吉他的部分,安妮就選擇了7種音色,變化多達十幾次。

在一首近三十分鐘的超長歌曲中,這個數量並不算是離譜。

從頭到位都使用一個音色,完全沒有變化,那才奇怪。

貝斯倒是要簡單得多,但也有三種音色變化。

「我這邊搞定了。」

每一個吉他手都是玩效果器的高手,安妮調試好參數之後,踩著踏板,試著彈了一遍,開口道︰「你們呢?」

「我也好了。」

羅杰也試著彈了一遍,然後對眾人舉手示意了一下。

效果器的參數早就記下了,只是調整到相應的數據,花不了幾分鐘的時間。

至于彈木吉他的米婭,和敲鼓的理查森,倒是沒什麼要加的額外效果,只是簡單地試了一下音。

「我開始了。」

安妮打了個招呼,然後對著坐在調音台前的格雷西比了個手勢,手指輕柔地點在琴弦上。

然而很快,羅杰的貝斯剛剛加入進來,理查森立刻叫停了排練。

「羅杰,你的指法。」

胖子提醒道。

「抱歉,習慣了。」

羅杰連忙道歉。

在彈奏的時候,羅杰習慣性地用上了掃弦的方式,來代替基礎的輪指。

這是在演出的時候,羅杰最常用的習慣。

很多人認為貝斯不能掃弦,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確實,由于琴弦以及拾音器的不同,貝斯掃弦如果沒有掌握特殊的技巧,彈出來的音色會很難听。

但對于出色的貝斯手來說,掃弦是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尤其是在現場演出的時候,用掃弦來代替輪指,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手指的負擔,不至于一場演出下來手指幾乎要廢掉。

貝斯的琴弦比吉他琴弦要粗得多,用常規的輪指指法彈琴,時間稍久一點,對手指的負擔就很大。

不過和吉他掃弦不同,貝斯的掃弦,幾乎每一個貝斯手都有自己的手法,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當然,這對音色也會有些許改變,或許在現場演出時,歌迷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感受。

但在錄音室專輯中,掃弦和輪指的音色差異還是相當明顯的,除了少數特定的歌曲,一般不會使用這種指法。

和掃弦相比,輪指彈出來的音色更加清晰、厚重,質感要更好。

喜歡在錄音室專輯中大量使用貝斯掃弦的樂隊當然也有,比如說煤油爐樂隊(primus)等等,但很少見。

「重新再來。」

羅杰做了個手勢,安妮再一次從頭開始彈奏。

這一次,羅杰沒有再用掃弦的方式,而是老老實實地用輪指的指法彈琴。

「當我一人站在這里,心髒仍然有規律地跳動……」

《歸途(homeing)》作為《朋克聖經》的開篇,本身就是一個足夠長的故事。

實際上,若是按照歌曲的故事順序來排,羅杰在《搖滾聖經》中做出的順序是完全「錯誤的」。

按照劇情的順序,應該是《郊區的耶穌》《夢碎大道》《我們是否在等待》《聖-吉米》《歸途》。

而在羅杰排出的版本中,卻變成了《歸途》《我們是否在等待》《聖-吉米》《郊區的耶穌》《夢碎大道》。

這對第一次听到這張專輯的人來說,會造成一些困惑,很難理解這里邊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不過當回頭再看的時候,卻又立刻會被這些看似支離破碎,卻又互相關聯的小故事所吸引。

支離破碎是必然的事,缺少了《whatsername》等歌曲的注解,限于篇幅的緣故,故事也就不再完整。

但仍然有足夠多的線索,讓對這些內容有興趣的歌迷,或者是評論家們,可以將其拼湊出一個個獨立而又互相關聯的故事。

甚至可以被延伸、解讀出不同的版本。

過度解讀,永遠都是營銷的利器之一。

只要具備足夠的話題性,就會有無數人將歌曲中的每一個細節掰開、揉碎了一點點進行分析,解讀出許多作者都沒有想過的「表達」。

哪怕這樣做的人只佔極少的一部分,但當基數足夠大的時候,仍然能夠產生極強的話題性。

至于佔去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對解謎游戲不感興趣,只是單純听歌的歌迷,當別人把「標準答案」放出來的時候,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會去看相關的文章,甚至是和朋友們討論。

一首口碑和銷量都大火的歌,通常來說它的粉絲構成會是這樣的︰

百分之五的人去鑽研其中的細節,告訴人們這首歌為什麼牛逼,它的樂器演奏有多麼出色,歌詞又表達了怎樣的內涵等等。

百分之三十的人會去看這些東西,有時候也會對朋友轉述,盡管他們中的大多數根本看不懂這些內容,但並不妨礙他們在和別人討論的時候,將看到的文章當做自己的觀點復制過來。

至于剩下的人,他們就要簡單得多了,「我喜歡它是因為它夠好听,至于其他的內涵,關我屁事」。

這部分人至少會佔據百分之六十,甚至更多。

這些人貢獻的是專輯的銷量,演唱會的門票等等。

而論及對正面口碑擴散的影響力,那百分之五的人,起到的作用才是最大的。

……

這首串聯之後,被命名為《郊區的耶穌》的超長單曲,樂隊私底下排練過很多次。

只是稍稍過了幾遍,找回練歌的狀態之後,樂隊就開始了正式的錄音。

由于賈森不在,鍵盤的部分直接用混音器合成播放,雖然音色和音質達不到正式專輯的要求,但用作排練時的背景音倒是勉強夠用。

合奏分軌的錄制方式,和完全分開的錄音,最大的區別在于,錄制每一條音軌時,多多少少會有其它的雜音混進來。

比如說在錄制貝斯的時候,也會收進一些電吉他、鼓、鍵盤的聲音。

盡管所佔比例很低,但仍然是會存在。

即使是後期的降噪處理,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去除這些雜音。

但在搖滾樂隊的專輯中,這種略顯「不干淨」的音色卻不是缺陷,反而帶給歌迷一種親臨現場的感覺。

錄完一遍之後,幾人听了一遍錄下來的音軌。

「不行。」

羅杰搖搖頭,說道︰「混音器合成的鍵盤音色太死板,對吉他音軌的破壞太嚴重。」

「要不然,分開錄,每次只錄一件樂器?」

胖子提議道︰「這樣效率也更高一些,不用一次錄完二十多分鐘,可以分段來錄,容錯率要高得多。」

「就這麼試試吧。」

賈森不在,混音器的合成音色又達不到要求,除非放棄這次錄音,否則只能是分開來錄了。

羅杰點點頭,問道︰「誰先來?」

「我先來吧。」

安妮舉了一下吉他,說道︰「你們到外面等著。」

……

「單軌錄音的音色確實很干淨。」

調音台前,羅杰听著安妮的彈奏,對理查森開口道︰「但是太干淨了,干淨得不像是搖滾。」

這番話帶著很強的個人喜好。

事實上,哪怕是搖滾樂隊,單軌錄音也是最常采用的錄音方式。

合奏分軌錄音雖然好用,但一方面耗費時間太長,另一方面,也並沒有十分明顯的音質優勢。

「但是單軌錄音確實更有效率,起碼能省下一半的時間。」

理查森是一個實用主義者,給出了無法反駁的理由︰「而且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根本听不出來區別在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