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譚盛禮心里詫異, 不知眾人是抱著這種心情遠道而來, 他掃過老者頭兩鬢半白的頭發, 低低問道, 「諸位心目中的老師是什麼樣的?」

眾讀書人滿臉茫色,自是學識淵博,德才兼備,為人溫和謙遜, 待任何人都彬彬有禮,眾人不約而同地看向譚盛禮,齊齊拱手,「當如譚老爺這般。」

沒有阿諛奉承, 沒有故作諂媚,做人當如譚盛禮, 為師更該如譚盛禮。

譚盛禮臉上並不見喜色, 亦沒有自豪或得意, 他想了想, 沉吟道, 「譚某眼中,真正的老師必不是注重虛禮, 讓學生久等的人。」師者, 傳道授業解惑, 師道傳承,承載于言行舉止,如果立身不正, 其他人跟著效仿,風氣就越來越差了。

世間多隨波逐流之人,如果風氣不正,人們就被帶歪了,長此以往,可想而知。

听了譚盛禮的話,眾人陷入了沉思,老者點頭,「譚老爺說得對,我雖是個鄉野農夫,沒讀過書,我也覺得該是那樣的。」

話完,他雙手遞上自己的文章,「還請譚老爺指教。」

其余人站著沒動,譚盛禮接過文章,問了幾句老者家的情況,鄉下人,兒子雖是秀才,並不是多富裕的人家,兒子想考舉人,得花錢買書買文章,開銷不小,听到兩人談話,周圍的人回過神來,關于譚盛禮說的話,他們有在腦海里短暫的想過,然而看周圍人都這麼做的,就跟著做了。

設身處地,換了他們是舉人老爺,好意思讓眾人等著不露面嗎?又或者對花錢的人區別待之?平心而論,他們不好意思,因為他們從其他地方而來,明白趕路何其不易,進城後不識路,方方面面打點都需要花錢,在陌生的城里,舉步維艱,尋常百姓家根本消耗不起。

看他們若有所思,譚盛禮又道,「還望諸位莫忘初心。」

在場的讀書人,可能會考上舉人或者進士,記住今日等候的心情,莫讓不正確的風氣繼續盛行,諸位愧疚,拱手,「是。」

譚盛禮收了他們的文章,隨即走向旁邊茶鋪,開茶鋪的是對父子,看到譚盛禮朝這邊來激動得眼楮都不敢眨了,桌凳擦了又擦,生怕禮數不周得罪了譚盛禮,譚盛禮落座後,問他們有沒有筆,直接在這閱覽起眾人的文章來,讀書人喜不自勝,紛紛簇擁上前,而先前花錢托關系的讀書人自知上當,奔向還未遠去的男子,死纏爛打把文章和錢要了回來。

譚振興他們也是舉人了,譚盛禮挑些文章給他們看,得以擺月兌群愛哭鬼的譚振興松了口大氣,坐在桌邊,喝兩杯茶後湊到譚盛禮耳朵邊,「父親,我會不會不夠格啊。」鄉試倒數呢,指點別人的文章太沒底氣了,他掃了眼桌上的文章,粗略的看了幾行,不等譚盛禮答話,他直接喚右上角的名字,「羅群。」

「在。」

被叫到名字的人上前,譚振興手指著文章開頭,「立意過于偏激,很容易被主考官刷下來的,措辭稍微嚴謹點,別帶強烈濃厚的情緒」

羅群拱手,臉上沒有被人批評後的哀愁,而是興奮,譚振興順著讀,發現文章問題很大,挨著給他指出,倒是忘記和譚盛禮說的那句話了。

譚家四個舉人,佔了兩張桌子,不多時,讀書人們發現,譚家四位舉人的風格明顯不同,譚盛禮沒有明顯喜好,而譚振學側重穩,譚振興側重立意,譚生隱注重遣詞造句的準確度,讀書人心里有了數,知道自己文章風格的就對號把文章放到相應的舉人老爺身邊,感覺自己文章寫得不錯的就放到譚盛禮身邊。

消息傳得開,片刻功夫,書院的門打開,以山長大人為首,幾位先生跟著迎了出來。

山長姓李,是梁州城人,四十歲不到的樣子,腿有殘疾,據說是趕考回城途中遇到意外受了傷,因幼時成名,天賦極高,進書院做了山長,他杵著拐杖,朝譚盛禮拱手,「不知譚老爺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望見諒。」

譚盛禮起身見禮,「山長客氣了,閑逛至此,觀有讀書人等候不去,寒暄幾句罷了。」

依譚盛禮的意思,沒想表露身份,奈何那人眼力好,認出譚振興來。

李山長平日不苟言笑,這會在譚盛禮面前不得不禮貌地揚唇淺笑,笑容卻極不自然,他側身邀請,「天色已晚,不知譚老爺能否去書院小坐片刻。」

日落西山,晚霞的紅暈慢慢變淡,天邊升起了輪明月,譚盛禮看了眼桌上的文章,不好意思道,「手里有事就不進去了,山長若不嫌棄,明天倒是有時間。」

譚盛禮能進書院講課是莫大的榮幸,要知道,綿州書院的山長多次邀請譚盛禮都不給面子,眼下給自己面子,李山長高興還來不及,只是他太少笑了,臉上的笑容略微不自然,拱手道,「那李某明早在門口等著。」

「不用,途徑此地,蒙眾位看得起譚某就講幾句罷了,無須太隆重。」說到這,譚盛禮問李山長能否把門外等候的讀書人也邀進書院听課,他們遠道而來,連夜等候委實心酸,文人相重,心心相惜,不該用道門將人拒之門外。

李山長哪兒能不給譚盛禮面子,頷首,「听譚老爺的罷。」

在場的讀書人喜上眉梢,紛紛朝李山長拱手道謝,這趟沒有白來。

譚振興看文章看得入神,忽听到幾聲嗚咽,他嘴角抽搐了幾下,深呼吸,識趣的不東張西望,至于誰寫文章抹黑他的事,他會寫信問徐冬山的,不被他逮到人就算了,否則非要他好看。

文章多,譚盛禮他們看到很晚,有飯館老板主動備了飯菜過來邀請他們吃,老板不懂什麼大道理,但譚盛禮幫的是梁州讀書人,作為東道主,理應有所表示,都是梁州的特色菜,葷素搭配,譚盛禮過意不去給了錢,他們看文章,會把人叫到跟前說這事,也有人有其他疑惑的,提出來他們會為其解答。

除去策論的文章,算學類的問題尤其多,譚盛禮先記下問題,類似的題挑其中某個講,老者不識字,記性又不好,央求譚盛禮能否把問題和解答記下,他回家給自己的兒子看。

月亮當空,夜色朦朧,有讀書人道,「你就莫麻煩譚老爺了,我先全部記下,然後抄錄份給你,你捎回家便是。」

「是啊老伯,我們都在呢,莫麻煩譚老爺了。」

讀書人不知從哪兒找了桌凳圍著譚盛禮他們坐著,平日不懂的通通提出來問,有些問題用不著譚盛禮解答,在場有讀書人懂的會為其解惑,慢慢的,越來越熱鬧,書院的學生們也各自搬了桌凳出來坐著,和他們交流

而這會的客棧,掌櫃已經知曉住店的都是舉人老爺了,去街上廣而告之,有不少拿著文章詩詞來請教的人,場面雖不及梁州書院壯觀,但也人滿為患,不僅有少年,更多的是十來歲的孩子,由父母領著,托幾位舉人老爺指導幾句。

梳洗過後的幾位舉人老爺神清氣爽,礙于身份,俱慈眉善目的考察其功課,勉勵幾句,然而踫到那叛逆不听話的孩子臉上神色就繃不住了。

客棧鬧哄哄的,房間里縫補衣衫的譚佩珠和汪氏聊著家常,離開綿州時,汪氏給娘家捎了些禮回去,不知道送到沒,明明離開惠明村不到三年,她都快記不清爹娘兄嫂的模樣了,她和譚佩珠說起,感慨不已,「有時我看到大丫頭姐妹兩,都不敢相信她們這般大了。」

時間稍縱即逝,她都懷疑自己生不出兒子是不是年紀太大的緣故,譚振興多想要兒子她心里明白,她低頭問,「小妹,我是不是顯得小肚雞腸了?」

白天,陸舉人身邊的孫姨娘過來串門,說起生子這事,孫姨娘非常不理解自己的做法,女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丈夫忙碌沒空管理後宅的事兒,做妻子的就要面面俱到,就說納妾的事兒,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她自己生不出兒子,就該趁早給譚振興納妾,這樣譚振興覺得自己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如果等譚振興主動說起,傷害的是兩人夫妻情分。

她出身小戶,很多事都不是特別懂,但孫姨娘說她思慮不周,恐怕會落得個妒婦的名聲,她想了想,孫姨娘的話不無道理。

「小妹,你說我給你大哥納妾怎樣?」

譚佩珠蹙了下眉頭,轉瞬即逝,面上溫溫吞吞道,「大嫂將那孫氏的話听進去了?」

汪氏點頭,「她說大戶人家的主母都會給丈夫納妾,多多生兒育女」

「大嫂想做大戶人家的主母嗎?」譚佩珠垂著腦袋,暈黃的光在她臉上投下淡淡的粉色,汪氏思索片刻,老實道,「我覺得我做不好。」

孫氏說她做事沒有條理,言行舉止難掩粗鄙,去了京城會被人嘲笑輕視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人教,而是人都自私,若不是極親的關系,不會教怎麼打理內宅事務,就說宅門貴女小姐,也是跟著自己母親學習如何管理內宅的,孫氏讓她勸譚盛禮再娶個妻子,上邊有婆婆,自己就能輕松幾年,再跟著好好學幾年,將來就能理清事了。

「大嫂已經做得很好了,納妾之事,大嫂拿不定主意就問問大哥吧,依我看,大哥是不願意的,大嫂可還記得前兩日看的書?」譚佩珠眉眼淡淡的,聲音怯懦,和她說話,汪氏不自主的放柔了聲音,「記得。」

書里講的是某大戶人家的老爺子膝下只得一女,為其招了個上門女婿,哪曉得看著沒什麼出息的上門女婿竟考上了狀元,然後官拜四品,手握權勢後人越來越貪婪,不忍被同僚嘲笑是上門女婿,禍害自己妻女,為霸佔岳家財產不折手段,其女更是遭他嫌棄,繼室更變著法的迫害那個小姑娘,也虧得小姑娘性格堅韌,要不然早死了

汪氏不知這個故事和納妾有什麼關系,但听譚佩珠說,「妻妾自來不和,妾室狠毒起來比繼室更甚,大嫂希望看到大丫頭她們被旁人迫害?」

「不不會吧」汪氏臉色瞬間變了,望了眼床上睡得酣甜的兩個女兒,「我看那孫姨娘很好相處啊。」

「有的人看著善良,可人心復雜,心里想什麼誰又知道呢?」譚佩珠聲音更低了,汪氏看她,「小妹說得有道理,不若我還是問問你大哥吧。」

這晚,梁州書院外燈火通明,讀書人們坐著舍不得離開,他們從算學聊到文章,再到詩詞,好像開了場文會,想聊什麼就聊什麼,譚盛禮偶爾會插幾句話,更多的是听,听到精彩的地方會附和兩句,若是見地不同但不違背仁德的他則不做評價。

世人性格迥異,只要心里存善,無須要求人人相同。

月亮偷偷隱進了雲層,漸漸的,天上的星星也沒了,他們高談闊論,各抒己見,不知不覺就到了天明,情緒激動者直接嗓子啞得發不出聲來,而茶鋪的老板們守了通宵,燒了一壺又一壺的茶,天亮時,仍覺得精神振奮,雙眼明亮有光。

真是奇了怪了。

再看讀書人,人人臉上身材飛揚精神飽滿,完全看不出熬了通宵的模樣,都說讀書人體弱,而在夜風坐了整夜卻神采奕奕的……

譚盛禮把文章挨個還給他們,看了眼天色,街邊涌來無數賣包子饅頭的攤販,讀書人們起身,讓譚盛禮先行,「譚老爺還要進書院講學?」

「答應山長的事兒自是要做到。」

譚盛禮沒有講寫文章詩詞的技巧,而是講個人品行和學風,李山長听著,臉色漸漸變得凝重,有心讓譚盛禮講講科舉的事,還沒插話,底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讀書人和書院學生齊齊附和譚盛禮的說法,讀書前先修心,心懷仁德,不忘初心,哪怕在科舉上沒有建樹,照樣能影響身邊很多人。

因熬了通宵,譚盛禮只講了半個時辰,剩下的交給其他舉人老爺,許是在客棧被慕名而來的讀書人磨得失去了耐性,幾個舉人老爺講的內容頗為凌亂,沒有邏輯,好在在場的讀書人多是在書院外熬夜探討過學問的,心有所得,不急于再談論多的。

離開書院時,眾讀書人拱手相送,有人問譚盛禮,「譚老爺他日途徑梁州還會停留嗎?」

譚盛禮回眸,笑著道,「會吧。」

「學生們必不會讓譚老爺再失望了。」真正的老師,在意的是學生做學問做人的態度,而不是怎麼花錢走捷徑,怎麼久候苦等,真要有那老師,不過是急于滿足內心虛榮的人,德行有損,不值得人敬重,這是譚盛禮告訴他們的。

譚盛禮拱手,「那就日後再見了。」

他先回客棧休息,白天柴房有人,掌櫃的特意為他們備了房間,不收錢,免費讓他們住,畢竟,有譚老爺這個招牌,客棧日後不愁沒有客人,掌櫃感謝譚盛禮還來不及,怎麼舍得讓這樣雅致的人住柴房,譚盛禮過意不去,最後,就在桌上趴著睡了會兒。

掌櫃欽佩其人品,看了眼抽屜備好的銀兩,本是想花錢求譚老爺兩副字畫的,如今看來,是自己行事淺薄了。

譚盛禮他們在梁州住了四五日,因為其他舉人在梁州有好友需拜訪,說好同行,譚盛禮他們不好先走,于是譚振興他們又重操舊業出城砍柴,砍柴的同時撿菌子,菌子是梁州獨有的特色,他們日日出城就是整天,乞兒也跟著,他們砍柴,乞兒就提著籃子找菌子,旁邊還有讀書人跟著,或許是模清楚他們的行程,譚振興他們出城人家就在城門外守著了。

其中,那天硬塞錢給譚振興的男子也在其中,男子姓程,梁州人,從小就扮作梁州書院學生的親戚收錢幫忙遞文章,別看梁州書院少有進士老爺和舉人老爺來,但每次能掙到不少錢,他和譚振興說時,譚振興瞠目,「你這不是趁火打劫嗎?」

運氣好能掙幾十兩銀子,天底下的讀書人到底有多少冤大頭啊,有那錢直接收買舉人老爺不好嗎?

他這人很好收買的。

「我也是跟別人學的,要怪不能怪我啊。」男子面色訕訕,想說自己也是為了養家糊口,他又說,「不過經過這次,我掙錢的門路算是沒有了,哎。」

「你在埋怨我們嗎?」譚振興反問。

男子急急搖頭,「不是,就是」男子想了想自己心情,有些遺憾,又有理所應當如釋重負的感覺,「說實話,我剛開始冒充學生的親戚騙到錢我自己渾身都在發抖,想說這錢也太掙了吧,兜著錢回家,我不敢告訴我爹娘,偷偷的躲在房間里數,整顆心撲通撲通的,既興奮又害怕,害怕他們得知自己被騙,撲過來揍我」

那天傍晚,老爺的書童站在門口台階說收文章,他雙手高高舉著,遞過去後縮著脖子不敢看下邊人的眼神,害怕他們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指指點點,他埋著腦袋,走得飛快,索性運氣好沒有人懷疑自己,他松了口氣。

第二次時雖然有緊張,不過不像上次驚慌了,慢慢的,他做得越來越得心應手,心底不會有任何緊張,偶爾和其他幾個人說起,只覺得讀書人愚蠢,來之前也不打听清楚,讀再多的書有什麼用,這麼容易就輕易上當,以後肯定不會有什麼出息。

不曾想,讀書人竟存有敬畏之心在里邊,不知誰和那些讀書人說收來的錢會分些給看文章的進士或舉人老爺,他們信以為真,有的給錢事很是豪爽大方。

听了他的經歷,譚振興不懂,既然知道有人借自己的名義收讀書人的錢,途徑此地的老爺們怎麼不解釋解釋,從惠明村到梁州,他清楚地知道位高者對讀書人的影響,難道就沒有位高者察覺風氣不對嗎?

他問男子,男子嘆息,「讀書人性格執拗,不是沒有舉人老爺出面勸他們別花錢,奈何有的讀書人自作聰明啊,總覺得舉人老爺說的是反話。」

譚振興︰「」還有這樣的讀書人嗎?

「還是譚老爺有威望,幾句話就改變了讀書人的想法。」男子佩服。

譚振興得意,「父親怎麼能是旁人能比的?」

「是啊。」天底下的讀書人比比皆是,有威望的亦不在少數,僅憑言語就能改變讀書人想法的寥寥無幾,男子問譚振興,「听說譚家以前在梁州也算大戶,怎麼搬回綿州了?」

譚家祖上在梁州生活過好些年,不算久遠,就是譚振興祖父那輩的事,據說在梁州很受人推崇,至于為何搬回惠明村,很簡單,手里沒錢了唄,譚家老祖宗是個厲害人物,結果底下子孫好逸惡勞會敗家,整日花天酒地紙醉金迷,譚家藏書眾多,都被敗光了。

當然,這種事他祖父沒臉說,是譚振興自己猜的,要不然譚家怎麼就沒落到這步田地了?想想以前的譚家何等風光,到頭來連個秀才都差點把他們逼死,譚振興嘆氣,「綿州人杰地靈,適合修身養性吧。」

就梁州的風氣,繼續住著他們恐怕早成爛人了。

大抵聊起譚家過往,譚振興多愁善感起來,善意的提醒男子好好教育孩子,子孫不成器,敗家速度迅猛,幾十年後,後人振興家業頗為艱辛,就說譚家,沒有他父親,譚家往後不知會成什麼樣子。

男子不住地點頭,隨即四下張望,看沒人後偷偷從懷里掏出本書遞給譚振興,譚振興垂眸,面露疑惑。

「這書是無意得來的,也該物歸原主了。」

看書顏色有些年代了,封皮坑坑窪窪的,像被老鼠啃咬過,譚振興翻了兩頁,字跡模糊,完全看不清內容,他掃了眼男子,男子臉上舌忝著笑,示意他繼續翻,譚振興往後再翻,翻到中間頁數時,眉頭越蹙越深,這字跡他可不陌生,是譚盛禮給文章做批注的字。

譚盛禮會好幾種字跡,寫文章,給畫題字,作詩,字跡都有所不同,這種字跡就是做批注用的,字跡清晰,筆畫工整,大人小孩都看得懂。

他揮了揮書,「這是我父親的書?」猶記得他們幼時不曾看到書房有書,問父親,父親說他無心科舉就把書給賣了,怎麼會流到梁州來?

「這書是我無意從某個秀才那得來的,他說是帝師所著……」男子是不信的,但那人信誓旦旦,他便花錢買了過來,隨後又向其他人問過,說是譚家那位帝師的書。

「譚家祖宗?」譚振興撇嘴,「你騙誰呢!」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1-02 23:55::58:5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紫幻雪影 30瓶;晏明月 10瓶;梟倚蒼穹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