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是在臨回京前才知道鳳月明要去寶通寺陪太後,卻只是驚訝了一瞬,之後並沒有問為什麼,而是給鳳月明收拾起了東西。
「早知道你要去母後那里就提前給你準備些東西了,現在倒好,什麼都沒有。」皇後身後的宮女將大氅放在鳳月明的桌上。
「皇祖母想我了。」鳳月明坐在皇後的身邊,摟著皇後的胳膊,「我就去陪陪皇祖母,等過年了就回宮了,到時候母後可是要準備芙蓉糕給女兒。」
「你呀。」皇後模著鳳月明的腦袋,「過了年就及笄可以嫁人了,怎麼還這麼孩子氣。」
鳳月明抿嘴淺笑,卻沒有說話,嫁不嫁人本來就不重要。
「你怎麼就讓月明去母後那里了。」皇後給皇帝更衣,輕聲說道。
「月明這孩子現在一身戾氣,去陪著母後修身禮佛是好事。」皇帝穿著寢衣坐在床上。
「鳳家人不信神佛,去了怕最多也就養養性子。」皇後坐在皇帝的旁邊。
皇帝握住皇後的手,「月明這孩子性子愈發的像你,但是手段過于狠辣。」頓了頓,「雲開這孩子也是,去了一趟北疆倒是比之前想事簡單了許多。」
「北疆民風豪爽,哪比得上京里人的心思多,更不用說這後宮里了。」皇後顯然什麼都知道,「不過對付清和的手段也的確是孩子氣了。」眼神暗了暗,「林貴妃這一年多倒是愈發的不安分了。」
「煩了就收拾了。」皇帝的語氣听起來林貴妃不過是個玩意兒。
「留著吧,有林貴妃出主意,清和好歹還能作為雲開的試刀石。」皇後淺笑。
「也好。」皇帝長嘆一口氣,鳳清和畢竟是他的兒子,說是一點感情沒有拿也不可能。
「放心,若是清和不過分的話,雲開也不是趕盡殺絕的性子。」皇後清楚皇帝的心思,安慰道。
當年先皇打天下,在京城外耗了不少時間,當時就住在這寶通寺里,打下天下後,這寶通寺也就成了皇家寺院。
先皇去世,皇帝繼位後,皇太後一年中有大半年會在這寶通寺中禮佛,這次鳳月明與其說是被送來禮佛,倒不如說是送到皇太後的身邊教導。
寶通寺作為皇家寺院,平日里香客也不少,太後大多數時間都在後院過著怡然自得的生活。
鳳月明的車輿停在山腳下,她一步一步的走了上去,身後是鶴鳴保護著她,身後是幾個拿著她行李的侍衛,將她送上去後,這些侍衛也會離開,她今日到的消息想來已經傳到了寶通寺,一路上並沒有香客。
廟門外,身著素色錦衣的老嬤嬤恭敬的站在那里,本來板著的臉在看見鳳月明的時候笑了出來,「月明殿下。」
鳳月明上前淺笑,「王嬤嬤。」
「月明殿下。」王嬤嬤對鳳月明行了禮,神色慈祥,「太後娘娘已經在等著您了。」
「那就有勞嬤嬤帶路了。」鳳月明對王嬤嬤很客氣,王嬤嬤跟在太後的身邊已經三十多年了,是太後面前能說得上話的老人。
「月明給皇祖母請安。」鳳月明跪在地上,規規矩矩的行了禮。
皇太後坐在主位上,手邊是一盞香茶,看鳳月明的眼神滿是慈愛,「過來給皇祖母看看。」
鳳月明依言上前,站在皇太後的身邊。
皇太後穿了一身棕色錦衣,全身上下僅是在烏黑的頭發上戴了一支碧玉發簪,明明是望七的年紀,看起來卻不過四十多歲一般。
皇太後上下打量著鳳月明,「才半年不到,長大了不少,就是做事怎麼還像個孩子呢,說說做了什麼惹你父皇生氣了。」
鳳月明癟了癟嘴,「我才沒有惹父皇生氣呢。」
「好好好,你沒有惹你父皇生氣,說說你做了什麼吧。」皇太後順著鳳月明的話說道,語氣中滿是寵溺包容。
鳳月明面對皇太後倒是沒有在皇帝面前那麼理直氣壯,有些心虛的舌忝了舌忝嘴唇,還是在皇太後的眼神下開了口。
皇太後听著鳳月明將事情慢慢的說了出來,從林貴妃將雲玲雲嬌送到她身邊開始說起,只不過在鳳清和與楊沐汐姐妹的事情上,隱瞞了這件事情實際上是鳳雲開主導,而是將事情全都攬在了自己的身上。
皇太後眉頭微皺,听的很認真,在鳳月明說完後,輕嘆了一口氣,沒有說什麼,「讓王嬤嬤帶你去休息吧,一路奔波也該累了。」
「娘娘。」王嬤嬤回來就看皇太後坐在桌邊沉思。
「安頓好了?」皇太後站起身,「陪我出去走走吧。」
寺廟中的僧人遠遠的對皇太後雙手合十行禮,然後離開。
「一晃眼,這些孩子都長大了。」皇太後開了口。
「娘娘。」王嬤嬤開了口,「月明殿下的性子真的像極了當年的皇後娘娘。」
「皇後這個年紀的時候手段可比不上月明,也就是性子還有幾分相似。」皇太後顯然想到了什麼,笑了出來,「皇後當初要是有月明的手段,現在也沒有林貴妃在這里起ど蛾子了。」
「皇上大概是覺得月明殿下的手段太過狠辣。」王嬤嬤在皇太後的面前向來是有話直說的,而且鳳月明也是她看著長大的,「所以才送來娘娘身邊教導的吧?」
「想來是了,阿林一向將月明當做是墨瑤親生的。」現在也只有皇太後會叫皇帝和皇後的名諱了,「而月明又已經指婚給康王府了,若是這個性子的話,怕是早晚要出大亂子,凡事可以狠,但是不可做絕。」
王嬤嬤扶著太後的手,認真的听著。
「清和的事情,雲開應是出手了,有些事情單憑月明是做不到的,林貴妃不是個蠢的,要是再不肯放棄的話早晚是不死不休的局。」皇太後搖了搖頭,「明遠怕是已經看出其中的彎彎繞繞了,不然怕也不會那麼輕易就答應了霖初和月明的婚事。」
康王時明遠是與皇帝一起長大的,兩人一起跟隨先皇和老康王打的天下,若是說朝中誰絕對不會插手皇子之間的事情,怕是就康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