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八月二十九紅棗帶著謝豐如期抵達濟南。二門下車, 雲氏已然在候著了。

小嬰兒的記憶有限,謝豐其時已然忘記了雲氏。

但他這點子大就會看山水——第一他看雲氏一頭閃閃,極為面善,二則紅棗對雲氏笑, 且在雲氏對自己伸手來抱時送自己過去。

所以謝豐就沒拒絕雲氏的親熱, 很配合地給雲氏抱了後, 近距離地審視雲氏頭上的閃閃。

雲氏見狀自然大為欣慰, 心說︰到底是親孫子,幾月沒見,也跟她親。

紅棗一路都在教兒子叫爺爺女乃女乃。當下正是展示成果的時候, 紅棗拉著兒子的小手告訴道︰「豐兒叫女乃女乃!」

「那那!」

謝豐叫得口齒不清,但已足使雲氏心花怒放。

「哎!」雲氏高聲應道, 轉頭告訴紅棗道︰「秋收在即,你爹今兒早晌去了左布政司, 得等議完了事才能家來。咱們且先進屋。」

只豐產還不夠,還得豐收, 顆粒歸倉才叫圓滿。

紅棗理解地感嘆︰「爹公事辛苦!」

要管一個省的秋收。

雲氏點頭,告訴道︰「你帶著豐兒遠道而來, 午晌好好歇一歇。」

……

臨近掌燈,謝子安方才家來。紅棗抱著謝豐同雲氏往二門外迎接。

看到謝子安一身烏沙蟒袍玉帶地從轎子上下來, 謝豐不覺睜大了眼楮——好漂亮的衣裳, 竟然比他的大紅灑金牡丹花帳子還好看!

謝子安將謝豐盯著自己的眼光解讀成對自己的孺慕, 沖謝豐拍手道︰「豐兒來,給爺爺抱抱!」

謝豐回頭看紅棗, 紅棗鼓勵地笑︰「豐兒叫爺爺!」

「爺爺!」

謝豐沖謝子安張開了手。

老家三個月沒有白呆。因為每天早晚都要給謝老太爺和謝知道問省的緣故,謝豐爺爺兩個字已說得是字正腔圓 ,爐火全青。

謝子安听得真切, 心里不是一般的歡喜。

他接過謝豐,顛顛分量,拍拍肉肉的小**,回頭夸贊紅棗︰「尚兒媳婦,你把豐兒教養得極好!」

突然被表揚的紅棗……

只要謝子安高興,雲氏就高興。何況謝豐生的像謝尚,也就是像謝子安,特別合雲氏心意,雲氏喜歡得緊,聞言贊同道︰「是啊!豐兒這麼乖巧,尚兒媳婦你功不可沒!」

紅棗謙虛笑道︰「爹娘繆贊了!」

謝子安心說一點也不。

除了教養豐兒,捕蠅籠和燈光滅蟲法更是于國于家有大裨益。

不過礙于男女大妨,謝子安只點了點頭,並未多是說。

蟒袍上的刺紋除了蟒外還有寶珠。謝豐看謝子安官袍胸肩上的寶珠由金線刺繡,燈光下閃閃發光,便伸小手去揪。謝子安低頭看到,不覺口里贊道︰「咱們豐兒真是有眼光,上手就看中了寶珠。」

蟒口奪珠,好兆頭!

紅棗聞言不免哭笑不得,心說︰這也當夸?

不過肯定的是她公公真心喜歡她兒子,簡直無腦寵。

看大孫子半潑半灑地自己吃了大半小碗厚粥,謝子安親拿了熱毛巾給謝豐擦臉擦手,然後又告訴雲氏道︰「豐兒的生日在九月二十二,我叫謝福往興國禪寺定了二十到二十二的祈福法會。」

「法會前一天九月十九是佛期,廟里自九月十三便啟觀音懺法會。我捐是只捐了十九那天的功德主,但家常無事,你倒是帶了豐兒和尚兒媳婦過去多磕磕頭。到時我若得閑,也同你們一起去!」

尚兒媳婦的治蟲法雖利益天下農人,但于田蟲卻是滅頂之災。

自古事有兩面。

上天有好生之德。蟲子再小那也是條命。

若只依尚兒媳婦的主意這樣一天天億萬億萬地撲殺下來,經年累月地,難免有傷天德,損了尚兒媳婦和他一家人、李滿囤一家人以及天下以此法撲蟲人的福德。

由此必得多做法事超度,減了這些蟲子的怨氣,消了災禍才好!

雲氏聞言自是一口答應,告訴紅棗道︰「興國禪寺就在城里,過去不費事,咱們天天都能去!」

紅棗早知她公婆祖傳的迷信,聞言完全沒一點驚訝,心說磕兩個頭而已,沒啥大不了的!

就是在京,謝尚也少不了要給兒子廟里做法會祈福。

「還是爹娘想得周到!」

一天沒吃小魚干的喵喵來正院找謝子安這個糟心的鏟屎官。

進門嗅到記憶里的女乃香立刻歡喜地喵了一嗓子,她喜歡的鏟屎官回來了!

謝豐的小耳朵靈得很,一下子就听到了,回頭來找,看到喵喵,立刻手指叫道︰「媽媽!」

紅棗……

……

二十來輛大車進右布政府的動靜可不小。

沒一天,濟南的官就差不多都知道謝子安的兒媳婦謝安人帶著他大孫子,那個才出生就得了御賜長命鎖的謝豐來了。

五月的時候謝安人就來過一回,只可惜來的日子短,沒給他們送禮見面說話的機會——倒不僅僅是為拍上司謝子安馬屁!

這麼小就在御前掛了號的謝豐,但凡將來听他爹娘的話,按部就班地讀書科舉,必是個官。

而他們現在見上一面,等將來兒孫出仕,和謝豐就有個見面情——可稱是世交。

且謝豐是謝尚的兒子,謝尚身在翰林,代天子考舉天下士子。

他們雖要避嫌,不能直接和謝尚攀交情,但等兒孫們科舉中了,拜老師,不用避嫌的時候,這一次見面便可能助他們兒孫投在謝尚門下。

這年頭師生可是能比擬父子的親密關系。

官場上想跟謝子安一樣跟謝尚建立可靠關系,得甘回齋最新內幕,干出政績,連接跳升官的人可不少。

有心人通過興國禪寺的知客知道了謝子安給孫子定祈福法會的消息,于是等到九月十三,紅棗帶著謝豐同雲氏往興國禪寺來磕頭的時候便見了個人山人海。

「沒想興國禪寺的香火這麼旺!」

不明就里的紅棗撿她婆愛听的話說。

紅棗初來乍到不認識人,雲氏卻是認識。

雲氏心里度了個個兒,和紅棗道︰「這興國禪寺是千年古剎,且又在千佛山上。前方一處齊煙九點,可遠眺臥牛山、華山、鵲山、鳳凰山、標山、藥山、北馬鞍山、粟山、筐山九山,是濟南城內秋游之勝地!」

「加上今兒又是佛期,這城里人都來了。嗯,這里熟人不少,咱們且先磕頭敬香听經,回頭再去打個招呼!」

所謂客隨主便,紅棗自是雲氏怎麼說怎麼好,于是這天傍晚回家,替兒子拉回半車的金玉掛件玩物——金銀是官場大忌,但掛件玩物不算。

畢竟是官,該有的出手體面,還是要維持的!

謝子安下衙看過後,撿出其中一個實沉金佛擺件問道︰「這金佛是誰給的?」

雲氏笑道︰「是舒家二太太!」

聞言謝子安放心了,點頭道︰「收著吧,都是常禮,無礙!」

舒太太是親戚,她給的金佛雖說沉了點,但能收!

如此紅棗方才代兒子收了禮。至于人情,紅棗就不管了。

橫豎她公婆有錢,不在意這些。

謝子安隨後又道︰「既然這麼多人都知道了,再瞞著人也無必要。回頭我叫謝福補了帖子,二十二請了胡大人,再還有……家來熱鬧熱鬧。你叫廚房好好準備!」

就這樣,原想低調辦的謝豐周歲宴不低調了,差不多請來了濟南城里所有的官。

抓周是周歲宴的重頭大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擱屋當中的兩張拼起來的八仙桌上擺上紅氈,放上筆墨紙硯、四書五經、元寶錢幣、珍珠瑪瑙、算盤賬冊以及先前收來的大大小小印章。

自古送禮就講究個投其所好。

看到這麼多的印章,觀禮之人只以為謝子安望孫成龍的心切,所以親戚族人投其所好都給了有升官兆頭的印章。

不然一般抓周誰送這麼多印章,擺這麼多印章?

他們作為下屬送禮也當如此。

于是那備了印章而來的不免暗暗歡喜,覺得自己運氣不錯。那拿了別物地則趕緊叫管家更換。

都是讀書人,誰手里沒收著幾房印章?

拿來就成。

山東左布政胡威當先拿出一方指長寸寬的橘皮紅田黃印,笑道︰「子安,我給你孫子添方印,助他來日手掌大印!」

今年的秋稅雖還沒開始征收,但各州縣的稅吏已下鄉看過,夏種田地的秋天收成比去歲秋收一點不差,如此加上夏收,在山東通過營養缽育種實現一年兩熟的實驗已算成功——盡管這主意不是首出他手,但是在他任上發生,便就是他任上的功績。

他明年朝廷三年一考的優等可算是到手了!

胡威心情暢快,便就願意給謝子安做臉。他拿出了自己的珍藏。

眾人看胡威給的田黃光澤如玉,且個頭不小,不免紛紛叫好,而那等管家拿印章來救急的人為了拖延時間,更是挖空心思地遣詞造句恭維贊嘆不提。

如此說說笑笑,沒一刻,紅氈上又添了幾十方印。

紅棗見了不免可惜,心說︰若不是當著人,她就自己上去擺多諾米印章了!

不過若沒這麼多來人,也不會有這麼多印就是了!

坐在近百的印章中,抓周的謝豐好奇張望了一刻,沒猶豫地便抓住了胡威給的那塊黃里透紅的田黃方印——無他,他喜歡印章上胖羅漢的光頭圓光腦。

連著十天進寺廟磕頭,謝豐見多了廟里光頭光腦的佛菩薩像和老少和尚。

他早就想模模他們的光腦門了!

現可算是模到了!

眾人一見紛紛喝彩,連夸謝豐有眼光——一兩田黃三兩金,這麼多印章里,就數這方田黃最為珍貴。

而這章是胡威當著人才拿出來的,完全排除謝家人提前教的可能。

胡威見狀也是大為高興——這田黃是他的愛物,自然也希望交于識貨人手。

謝子安則已笑得眼都看不見了。

果然,謝子安心說︰他孫子是個有福氣的。

家常從沒見過田黃,也無礙他抓周抓田黃。

好!好!真是太好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