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秋收開鐮只剩十天, 官道兩邊農田里的稻穗已然轉黃,清風吹過,掀起陣陣稻浪。
十一個月大的謝豐已經會站。他站在馬車車廂的小木床上, 小手扒著車窗往外看,笑得合不攏口——這麼多金燦燦啊!
全世界都是!
紅棗擔心兒子摔倒, 給小床的前後左右都抵上了羽絨靠枕,但猶不放心的地伸手扶著,心里吐槽不已︰人都說孩子越大越好帶,怎麼換她兒子卻是越來越難搞了。
三個月前來家時兒子還肯乖乖地坐寶寶椅, 她怎麼捆怎麼好。這回坐車卻是有了自己的主意,不給捆不說, 還跟個上了發條的彈簧似的,坐坐站站,沒一刻安靜。
搞得她提心吊膽,跟著照看, 沒得消停。
「啊?!」
路邊河道游來一群鴨子鵝, 謝豐跟發現了新大陸一樣, 手指著告訴紅棗。
紅棗告訴︰「鴨子,長脖子扁嘴巴會游泳的鴨子。」
江州多河道,鄰水的人家都養鴨。
「呀呀!」謝豐跟著學。
紅棗忍不住笑︰「對,鴨鴨!」
紅棗的笑給了謝豐鼓勵, 他知道自己說對了, 跟著也笑了,手指著鴨子機械重復︰「鴨鴨!」
看著兒子無邪的笑臉,紅棗又忽然覺得︰但撇開不肯坐,一路都要她扶這件事,她兒子其實還蠻可愛的!
午休的時候, 紅棗叫來一路護送的陸虎道︰「這便就要出雉水城地界了,你就別再往前送了,現回去還趕得上進城。」
「不過回去前,我有件事交給你,你悄悄地辦。先不要叫其他人知道。」
陸虎應聲道︰「太太吩咐!」
「《養魚經》載昔陶朱公在齊威王問起發家致富方法的時候說‘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謂魚池也’。」紅棗言道︰「陶朱公這段話的意思就是養魚致富。」
自金鳳成親見到李玉鳳和她兒子後,紅棗一直在想如何提高雉水城近城人的收入,即如何把有限的土地資源效益最大化?
怎麼說雉水城都是她這世的家鄉。紅棗自是希望家鄉人安居樂業,少受些窮。
江州河道豐富,是有口皆碑的魚米之鄉。
既然種米的地方有限,紅棗以為可以往魚字上使點勁——別的不說,莊戶們好歹能多些魚吃。
農莊的地租里就有魚,農莊的池塘也都養著魚。陸虎管經著農莊,曾讀過《養魚經》。
現紅棗一說,陸虎就明白了︰紅棗怕是想叫他養魚。
其實養魚這件事分管農莊的陸虎已經在實驗了,只進展有限——他按《養魚經》的法子養魚,一畝魚塘,一年能收三百斤就很好了,根本收不到幾萬斤。
不過太太既是提了,陸虎暗想必有緣故,他且听太太怎麼說。
「是,」陸虎答應道︰「小人讀《養魚經》時也覺得陶朱公很了不起,只六畝魚塘,一年便能得五百二十萬錢。」
「這是吹牛!」紅棗可不信。
她兩輩子雖只養過金魚,還隨養隨死,但前世卻看過新聞。
新聞里的月兌貧農民承包魚塘一包都是十,二十畝地,一年但能增收個幾萬塊就已數錢數得樂開了花,夠得上上電視告訴人他會養魚。
幾萬塊錢勻到單畝,才幾千塊,合到魚,即便按最便宜的一元一斤算,也才幾千斤。
而前世養魚是什麼技術支持,現又是什麼情況?
一畝塘萬斤魚,前世的衛星都不敢這麼放!
說到吹牛,還是古人牛逼!
「你看齊威王如法炮制也才畝產四千尾,」不好提前世,紅棗便引《養魚經》里面的數據拍謊︰「怕是寫經的人自己也知道吹過了頭,所以特地加了王在後苑開池,一年得三十萬錢的一段——可見這書里的水分。」
「事實上就是以三十萬錢計,折銀也是三百兩,勻到每畝,便是一年五十兩。老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養魚若能真有這份收入,世間哪還再有人種田?」
不全都養魚去了嘛?
太太果然見識明白!陸虎心里著實慶幸︰不會照本宣科地給他們下人出難題!
不然,別說一畝五十兩,就是五兩,他也要上吊了。
「太太明鑒!」陸虎委實心悅臣服。
「不過養魚能增加收入倒是真的!」對于《養魚經》的立意紅棗還是肯定的。
前世國家給貧困戶月兌貧可不就是資金技術扶持他們養魚養豬嗎?
「所以我琢磨著,」紅棗道︰「是不是可以試試稻田養魚,稻田養鴨!」
除了農莊,一般人家都沒有私家河道,而魚離不開水,由此紅棗就想到了前世在農莊吃過的稻田魚,進而又想到了稻田鴨,稻田蝦。
不過這世的蝦屬于稀罕玩意,不似魚、鴨子養的人多,容易為人接受。
紅棗打算等稻田魚、稻田鴨弄出來了,推廣了,有口碑後再弄稻田蝦。
陸虎知道雨後的稻田每能撿到活魚活鱉,很大的也有,但從沒想過還能養魚——稻田的水是連通著河沒錯,但除了大雨,平常稻田里的水深就只六七寸,這能養魚?
魚可不是八爪鰲,少水也能活。
家常魚買進家養水桶里,幾天不吃,不死也會瘦。
為啥?還不是因為水少。
至于鴨子,就更別提了。鴨子是喜葷愛吃小蟲螺螄沒錯,但也吃草啊,這要放到田里啃了禾苗咋辦?就是不吃,踐踏了也不影響生產。
陸虎原就不善言辭,震驚之下就更說不出話來了。
紅棗知道陸虎的性子,見狀也不以為意。
何況她前世不是去農場吃過、見過,她也想不到稻田里還能養魚養鴨子。
「當然,這養魚的田地得改造改造。」紅棗把自己所回想起來的農場見識一股腦地告訴陸虎︰「起碼這田地里的溝渠得挖寬挖深,給魚足夠的生存空間。再就是田堤要加高,以免大雨沖跑魚。養鴨子倒是容易,普通的田地就可以。」
對于稻田魚、稻田鴨,當時領她參觀的導游盡顧介紹味道如何如何了,于具體養殖本就講得不多,加上過去這些年,她就只記得這麼多了。
「總之,」紅棗最後道︰「你先闢幾塊實驗田先試著養養。不過一定記住,無論養魚養鴨,都要以保稻米產量為先。」
「民以食為天。食里糧食稻米是本,魚鴨是末——糧食國家征收、上稅,魚、鴨不上稅。」紅棗告誡道︰「陸虎,你若想你實驗出來的這個稻田魚、稻田鴨的種殖方法能似營養缽一樣得朝廷推廣,就一定記住不要本末倒置。」
不然就是觸動國家利益,不得長久。
謝家呆久了,紅棗現偶爾都能從國家層面考慮問題了。
聞言陸虎明白了紅棗叫他悄悄辦的意思,叉手道︰「小人明白!」
紅棗點頭︰「陸虎,你這件事若能辦成,哪怕一畝水田只收十斤魚,只養一窩鴨,但于普通莊戶也是很大的助益——最起碼秋收有肉吃了。」
饒是現今家里肉準吃,陸虎猶記得早年缺衣少食,見天想肉吃的苦處。
有時夜里做夢都還夢見。
「太太放心,」陸虎承諾道︰「小人一定盡心試驗!」
他這輩子最感激的事就是一家人在李滿囤手上住上新房吃上肉,從此人生有了奔頭。
他爹活動了心思,送他出來做學徒,成為小姐的陪嫁,京里、府城各處跑著,經了無數市面。
現既有助人吃肉的機會,陸虎也願意嘗試!
紅棗點頭︰「好!」
「你慢慢試驗,試驗個三五年都不要緊。」
一年才種一茬水稻,只一次實驗機會。三五年也就夠三五回試驗,紅棗覺得一點也不多。
陸虎聞言卻是一愣,轉即想到三五年後,現塵囂天上的一年兩熟已然落定,謝尚再想升官就需要新的功績。
比如這稻田魚、稻田鴨。
剛小姐交給他的竟然是老爺三五年後的前程!
心念轉過,陸虎激動了。他攥緊拳頭以壓住心底的雀躍,竭力鎮定道︰「小人明白!」
紅棗可不知道陸虎這份心思,知道了也絕對贊同。
她一投之以李,報之以桃的俗人,巴不得稻田魚、稻田鴨能助謝尚升官,然後她好跟著夫榮妻貴早升誥命,進坤寧宮朝賀時,省了大雪天宮外廣場的西北風。
打發走陸虎,紅棗和護送她啟程的曉喜道︰「把今兒落腳的莊子的帳拿來我瞧瞧。」
……
看李滿囤、李貴中回來,舒窈知道紅棗已然啟程去了山東,心里悵然︰什麼時候她才能回趟山東呢?
王氏則拽著李滿囤追問紅棗情況。
李滿囤笑道︰「放心吧,和家來時一樣,浩浩蕩蕩二十多輛大車,幾十個跟車隨從,且沿途都有莊宅商鋪,吃不了苦!」
「話是這樣說沒錯,」王氏猶自憂心︰「但到底還是不比在家,坐臥隨心。而豐兒那麼小,也不知道適不適應。」
孩子都認生的,說不得要勞累紅棗多照看了!
「沒事!」李滿囤不以為然道︰「先家來時豐兒才剛八個月,現比那時又大了三個月。紅棗做事一貫細致,待豐兒更是如此。你就別瞎操心了。倒是好好想想九月十二咱們去府城的事——剛紅棗可是都跟陸虎說好了!」
「哎?」王氏詫異了︰「你給紅棗和外孫送行,扯咱們去府城的事干啥?」
這叫外人,特別是謝家人見了怎麼想?
真是缺心眼!
「這不是紅棗問我的嗎?」李滿囤攤手表示自己的無辜︰「我自然是實話實說!」
他哪里做錯?
「謝家都去了誰?」王氏拿男人沒轍,只能先問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