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莊里騾車送李貴中去高莊村上學的時候, 李滿囤叫人往車上擱了筐西瓜,然後又拿了邸報和兒子一起上車。
行到李豐收家門前,李滿囤叫兒子去塾屋,自拿兩個西瓜連一張邸報到正房給李豐收道︰「族長, 這是今兒剛收到的邸報, 上面有我親家公給聖上陳述用燈光治棉田、糧田害蟲的奏折。」
「謝藩台的上書又登邸報了?」李豐收一听就很驚喜。
前兩回謝子安上書的營養缽和河泥肥田可是給了他家帶來了今夏糧食增收兩成的實在好處!
而這治蟲——誰不知道秋天蟲多, 一听就是奔著秋收增產來的!
「是啊!」李滿囤坦誠笑道︰「所以我一得了信就叫人進城多買了幾份,趕著給族里村里送了過來!」
「這燈光治蟲的法子我先試驗過, 」李滿囤解釋他趕送來的緣由︰「不是一般的好使,現正是治蟲的好時候,但能早一天用上就有早一天的好處!」
先實驗過?李豐收聞言心里立轉了個個兒︰滿囤早知道他親家公現上書的這什麼燈光治蟲法?
他哪里知道的?
必然是紅棗告訴!
抬眼看見院里北向樹枝上掛著的捕蠅籠,李豐收心里跟明鏡似的︰是了!大半月前紅棗歸寧的時候就在實驗治蟲, 當時滿囤送族人的捕蠅籠只是其中的一個法子。
紅棗對她爹娘真是啥都告訴啊!
只這事貴中知道嗎?
滿囤是成人,知道輕重厲害, 先口風緊是應當的。
倒是貴中還是個孩子, 他若知曉,但能忍住不說, 便就難得了!
「就是這話了!」李豐收贊同︰「滿囤, 難為你想著!」
看一眼門外的西瓜筐, 李豐收站起身道︰「滿囤,你還要去你爹那里吧!走, 我同你一起去!跟著一道听听你先前的試驗。」
「對了,你爹這時候怕是在你二伯那兒!」
看李滿囤身後的李貴金搬了西瓜筐進屋,李高地自信有自己的份,立開口問道︰「滿囤,你莊子里這是種了多少西瓜,怎麼還有?」
這都過七月半了!
還沒拉藤?
李滿囤笑︰「也差不多了, 這是今年最後一批。」
李春山則問最後跟進來的李豐收道︰「你怎麼跟著一起來了?有什麼事嗎?」
「二叔說的是,」李豐收揚著手里的邸報告訴道︰「今兒邸報登的謝藩台糧田棉花田治蟲的法子,滿囤先前試驗過,我跟來听听,好效仿!」
「哦?」
莊戶人就關心種地,當下一屋人的眼光都集到李滿囤身上,李高地更是當先問道︰「滿囤,這回又是什麼治蟲法子?是不是還似捕蠅籠這樣省心省力,往地里一掛就成?」
捕蠅籠太好用了。
他家院里掛了兩個,先前家里到處亂飛的蒼蠅一下子少了許多不說,抓來的蒼蠅倒進雞窩,還能多產蛋——過去半個月,他家雞窩的蛋不僅個頭大了,且每天都能有兩三個雙黃蛋。
「差不多!」李滿囤笑道︰「不過田里地方大,蟲子除了家里有的蚊蠅外還有更多的飛蛾、甲蟲、蟈蟈、玉米螟、蚜蟲。只捕蠅籠用的魚骨頭、魚肚腸、臭豆醬這類誘餌一是不好使,二是也沒這麼多誘餌。」
誘餌也是要錢的。
「所以地里捕蟲的誘餌就得換,換成燈光。」李滿囤侃侃而談︰「一來夜里光傳得遠,一點火的光可以傳出兩三里地去,二就是老話說的飛蛾撲火,這飛蟲都喜歡光,光能把蟲給誘出來。」
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眾人聞言個個恍然大悟,不覺感慨︰「是這個理。只先前咱們怎麼就都沒想起來呢?」
李滿囤自豪地笑︰要不怎麼說他家紅棗聰明嘛!
看大家都明白了,李滿囤接著告訴道︰「最簡單的燈光誘蟲就是拿盞燈放地里,燈下擺上水盆。蟲被燈火一燎掉到下面水盆里,此時人再抓,就不似日頭底下那麼費事。」
「但地里有個不好,野風大,容易吹滅油燈。而且俗話說高燈遠照。這燈要放得高才能多誘蟲。所以想省人力燈油,倒是費些磚石在田埂上修燈台一勞永逸。」
說著話,李滿囤打開邸報,講解道︰「我親家公的奏折里有這個燈台修建圖紙,還有燈台的照射範圍,大概是兩里地一個,可以管十五六畝地。」
一听說一個燈台一盞燈能管十多畝地,屋里諸人都覺得可以試試,紛紛探頭來看邸報,爭相詢問︰「哪里?哪里寫著呢?」
李豐收手里就有邸報,他不跟別人擠,他自己看,然後便看到李滿囤的名字,失聲驚呼︰「滿囤,滿囤,你登邸報了!?」
這麼大的事,剛滿囤來了這麼就竟是一字不提,真是沉得住氣啊!
「啥?」
諸人的目光瞬間全轉向了李滿囤,表情都是難以置信——邸報?滿囤?
還有這事?
李滿囤對此早有準備,當下不慌不忙地謙虛笑道︰「托我親家公的福。先紅棗跟我提這個燈光誘蟲法的時候,我只說幫著試驗試驗,沒想我親家公寫奏折的時候就把我,還有貴中都給帶上了!」
真是太給他面子了!
眾人聞言立刻恍然——原來是紅棗!
然後不免感嘆︰滿囤這個女兒真是生著了!
看她對娘家父母兄弟的扶持,真是比別家的兒子都得力!
想到兒子,李高地不免想到曾寄予厚望的李滿倉、李貴雨,臉色不免黯淡,不過轉念想起李滿囤、李貴中,即便分了家,那也還是他的子孫,他們名登邸報一樣是他的榮光,不免又高興起來,興致勃勃地問李滿囤︰「你和貴中的名字在邸報哪里呢?快給我們看看!」
……
八月節前紅棗回桂莊送節禮的時候見到了久違的陳龍、李桃花、新婚的李金鳳以及陳寶夫妻帶兩個兒子。
李桃花看到紅棗不是一般的親熱,不過她沒和王氏爭抱謝豐,而是在王氏抱了謝豐後,拉著謝豐的小手和紅棗笑道︰「先我听你爹娘還有金鳳說你兒子和你女婿一個模子還在想能有多像?今兒一瞧,卻是像了個十成十!將來一準也是個讀書坯子,中狀元的料!」
經驗證明,這時候謙虛將會招來更多恭維,所以紅棗理所當然地接受道︰「那就借姑姑吉言了!」
王氏听得順耳,和李桃花笑道︰「你且別只說別人,但等陳玉這回中了舉人,金鳳再有了好信,有你樂的!」
「中舉哪有這麼容易?」李桃花搖頭,她哥都中了好幾年秀才了,至今都沒下過鄉試場呢。
「陳玉這回就是去開眼,」當著她哥嫂和紅棗,李桃特別謙虛道︰「跟著貴林去看看這鄉試到底是咋回事。」
「說句實在話,陳寶陳玉能有現在這樣,我已經知足了——真的,」李桃花誠懇道︰「真是夜里做夢都笑醒了好幾回!」
李桃花沒有夸張。
陳寶陳玉是她的希望。一直以來她都希望他們能走出青葦村。
現在他們雙雙做到了,且比她預想的還好——陳玉有秀才這個功名在,城里立足已無疑義,就是注定要留在青葦村繼承家業的長子陳寶,因為有童生這個功名在,現在周圍幾個村莊廣受尊敬,再不必擔心受村里幾個大族欺負。
「這些年真是多虧了大哥大嫂,」李桃花感激道︰「早年照應他哥兒倆在城里念書。不然一直窩在家,只怕現今還是個睜眼瞎!」
跟村里其他的孩子一樣!
「是啊!」陳龍點頭認同道︰「還是大哥大嫂有見識,只我跟桃花可沒本事把兒子培養成現在這樣,沒得耽誤了孩子!」
不是事實擺在眼前,陳龍做夢也不敢想他家還能出秀才童生。
這事追根溯源都是因為他有一個早逝的姑。
「大哥,大嫂,」陳龍道︰「今年中元節的時候,我爹早起給我姑燒包子的時候說我姑若是還在,今年正好六十六歲。老話說‘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今年十月我姑過冥壽的時候,叫我和桃花擱城里城隍廟給她放台焰火表表心意。叫她在地底下也高興高興!」
李滿囤一听當然願意,感嘆道︰「還是舅舅想得周到!我娘過世幾十年,這世間怕是也就我舅還念叨著她了!」
他爹早就忘了!
不過也沒啥,有他呢,不會少了他娘四時的祭奠。
「桃花,」李滿囤告訴道︰「每年娘過冥壽,我這做兒子的總是要燒的。我現燒的都是在城東紙扎鋪子定的現成元寶壇子。今年即是娘過六十六,你隨心意出點錢,也去那家店請幾個壇子,等到了日子,叫店家和我請的一起送到祠堂,我給娘上墳燒紙時帶了你的一起燒!」
這世女人不給上墳,出嫁女也沒法給過世的爹娘上墳燒紙。
這也是李滿囤看他妹家現有閑錢,掏得出,且又有他舅的話,有這個心開這個口。
李桃花聞言自是求之不得,一口應承道︰「若能這樣,那真是再好不過!」
李滿囤李桃花兄妹情深,相談甚歡,舒窈在一旁卻是添了愁緒——這就是有兄弟的好處了,舒窈不起失落地暗想︰似她父母冥壽忌日,不同四時祭祀能隨大溜,先她祖母在時都是她祖母遣她堂兄們代祭,現她祖母不在了,只她卻是有心無力,尋不到人替她給父母上墳了!
紅棗留意到舒窈的臉色,不過眼下卻無甚辦法——封建□□下的男尊女卑由來以久,想要踢這塊鐵板,哪會容易?
就舒窈個人而言,比較可靠的的辦法就是指望她弟高中,進而成為她娘家人籠絡的對象。
而她弟年歲尚小,離科舉高中衣錦還鄉還差好多年。
轉過頭紅棗問金鳳道︰「听說你想跟著桃花姑在城里開鋪,還適應吧?」
李金鳳羞澀道︰「還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