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會戰之決戰時刻二
大龍山之上。
袁時中眺望十幾里外的戰場,已經眺望了好長時間了。
天本不熱,但袁時中卻已經是大汗淋灕了。
千里鏡雖然號稱千里,但是卻看不了那麼遠,縱然站在高處,也只能看見一片輪廓而已,具體是怎麼回事,他卻看不清楚了。故而他雖然知道,清軍騎兵的厲害,但是依然堅持派出斥候。
那麼是十個里面只有一個人能回來,也必須派出去。
就是為了把持戰場之上的消息。
「王爺,陛下反擊了。」金聲桓說道︰「我們是不是該動了。」
袁時中心中一動,張軒對他也事先有所交代。他立即說道︰「全軍準備下山,吩咐下去,務必列好軍陣。不要貪功求快。」
張軒的命令,袁時中自然是違逆不得,但是他更知道而今的局面,清軍的騎兵雖然能撤出戰場。以步攻騎,自然要步步小心,甚至不求勝,只要他們出現在戰場之上,哪怕是戰場邊緣,對清軍來說,本身就是壓力。
袁時中一聲令下,將傷兵,輜重,火炮,乃至于伙食,全部扔了下來,士卒們只帶了武器與盔甲,其余的什麼都沒有帶。
這固然是剛剛休息的時候,袁時中早就吩咐下去,提前準備吃食。更是袁時中覺得不需要下一頓干糧了。
如果贏,哪里沒有吃食,再說餓一頓,也沒有什麼?
如果輸了,今後也無須吃飯了。
因為死人是不用吃飯的。
袁時中這邊一動,只是戰場之上一個小小的插曲而已,想要影響到戰場之上,還需要一陣子。
此刻還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或者說沒有人有精力注意到這一點,因為不管是多鐸還是張軒,都沒有精力管其他的事情了。
王龍白馬白甲,身後雪白的披風,手持長槍,沖在最前面,可謂所向無敵。
此刻的王龍心中有一口氣,一口抑郁之氣,在他心中憋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此時此刻才算是發泄出來了。
這口抑郁之氣,大半都是因為張軒所起的。
他本來早就對羅玉嬌有意,按這個時代的管理,將女兒嫁給外甥,本就清理之中的事情。而羅汝才少時,也有這個意思,原因很簡單,那時候朝不保夕,如何能將女兒遠嫁。只能留在身邊,要麼嫁給部將,而王龍又是他看著長大的。又念及羅玉嬌母親的情分
,說嫁給他,也是應當的。
誰知道張軒突然出去,這好端端的婚姻,就這樣攪和了。
張軒與羅玉嬌的成親,看上去羅玉嬌愛慕張軒,沒有人想羅汝才在後面做過多少事情。如果是張軒是尋常書生,羅汝才早就暗地里處置了。也是羅汝才愛張軒之才,想引為己用,默許了羅玉嬌與張軒。甚至還將王龍叫過去,好生安撫,讓他斷了這個念頭。
只是這青梅竹馬之情,是如何說斷就斷的。
不過,王龍在羅汝才身邊長大,視羅汝才為父,他可以違逆別人,卻萬萬不敢違逆羅汝才的心思。再加上見羅玉嬌對他的確沒有一點意思,就硬生生的忍下這一口氣了。
這一口氣雖然忍了,但是他心中未嘗沒有與張軒別苗頭的心思。
一心一意想勝過張軒,讓羅汝才知道,他當初看得上張軒,卻看不上他,是錯誤的。
但是事實證明,他就是比不過張軒。
剛剛開始的時候,張軒與王龍在軍中的權力相差並不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張軒早就在曹營之中,自立山頭,成為一方派系的頭目,但是人們一提起王龍,都是認為是羅玉龍手下的親信而已。
即便是羅汝才為給羅玉龍樹立權威,將張軒與他一並提攜起來,想讓兩人獨當大任。但是結果卻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
張軒一飛沖天,成為羅玉龍的左膀右臂,不可或缺,乃至優秀到羅玉龍都有一點嫉妒。不得不加以限制,但是王龍,卻只是平平而已,甚至下面早就有人議論了,如果王龍不是羅家有親,這個位置是萬萬坐不穩的。
如此下來,王龍自己都泄氣了。
自認不如張軒了,但是接下來的事情,更讓王龍傷心,絕望,憤怒。
北伐之敗,羅玉龍之死,南京失陷,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讓王龍憤怒萬分,他與羅玉龍真的是好兄弟,雖然羅玉龍登基之後,他們兩人之間是生份了許多,但是他們兩人之間的感情,比張軒與曹宗瑜之間的感情還要深厚。
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一起在戰場之上廝殺的過命交情。
王龍對東虜恨之入骨,一心想要為羅玉龍報仇。但是他思來想去,卻不得不承認,他並沒有這個能力,唯一有能力為羅玉龍報仇的人,就是張軒。
可以想象王龍的心情。
他必須給他一直假想的敵人低頭。這已經夠讓人難過了。
更不要說,張軒如何對他的。一接管武昌,就將王龍的軍政
大權給收了去,放在身邊,看做一個幫閑嗎?
或許在張軒看來,這是人盡其用,王龍沒有那一分能力,就給以高爵。放在身邊養著便是了。也算對得起羅汝才了。但是王龍心中卻不是這樣想的。
不過,王龍這數年的歷練,倒也不是沒有成果,最少這城府算是有了。在張軒面前不露一點,但是內心之中卻是一股氣橫沖直撞不得發泄。幾乎將他氣炸了。
而此刻在戰場之上,面對又是最痛恨的敵人,一時間將這一股氣給發泄出來。
不得不說,王龍是一員驍將。
或許總領大軍,治兵理政,王龍不過平平而已,但是放在戰場之上,橫沖直撞,即便是羅岱,馬三寶,等諸多猛將,也不能遮擋他的風采。
卻見他連斬數將,片刻之間,渾身白甲,白衣,白馬,就已經變成了,血甲,血衣,血馬了。就好像是整個人用血水洗過澡一樣。王龍如此,自然也引起了清軍的重視。
立即有數名將領殺了過來。
王龍沖過去,人馬相交,不過一合,長槍如毒龍,透甲而去,連人帶甲給挑飛出去。長槍一捅一甩之間,如行雲流水。看上去根本沒有過腦一下。
「哥。」卻見一名將領大喝一聲,說道︰「逆賊,還我哥哥命來。」
清軍之中,父子為將,兄弟為將著,數不勝數,王龍見狀,也不吃驚,整個人甩馬過去,相交過一兩合,又挑落馬下,頓時有無數馬匹踏過,將這人生生踩成了肉泥。
王龍如此驍勇,一面鄂王大旗,在亂軍之中,不住招搖,向北向北再向北,一時間成為全軍最為耀眼的地方,不過一會功夫,就殺透敵陣,沖到了多鐸中軍前面。
卻見無數清軍嚴陣以待。
這些清軍都是步卒,排列的整齊的隊形,手持大盾長刀,身披盔甲,王龍一看旗幟,卻是瓖白旗,正是多鐸所領的。
一時間局面居然翻轉過來了。之前是清軍攻夏軍步陣,而今的局面居然是夏軍攻清軍的步陣。果然是報應不爽。
王龍冷笑一手,隨即拎出一根繩子,繩子上面拴住一個手-榴彈。只是做得比一般的手榴-彈大上一些。看上去有好幾斤重,這種手-榴彈是特制的。尋常手-榴彈都是都是火繩點燃的,唯獨這種,卻是燧發的。
來自廣東制造局精心打造出來的。
王龍將繩子抓緊了,將上面的引線一拉。一陣白煙冒了出來,隨即一只手拉著手-榴彈。一只手拉著韁繩,驅馬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