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會戰之決戰時刻
張軒見清軍第一波沖擊被擋住了。
不僅僅是張軒松了一口氣,故而阿濟格這一戰,打得如此不濟,是有很多原因,這些人一口氣跑了數里之外,即便談不上人困馬乏,但也不是最佳狀態。
故而阿濟格見一擊不下,立即停手。就知道其中弊端,必定讓下面人準備好之後,再猛攻此間。
而張軒也乘著機會,調兵遣將。
夏軍很多士卒都派出反攻了,這個時候,這個大陣只剩下一章皮面了,中間根本都是中空的。張軒自然指揮大軍緩緩的撤退。將這些空隙彌補過去。
「報,陛下,阿濟格遣使。」鄭廉說道。
張軒用千里鏡先看著南邊,也就是阿濟格沖過來的地方,又看看北邊,就是多鐸所在的地方。兩處戰場張軒都要關切,千頭萬緒的事情,一時間讓張軒都想多長一個腦袋了。
張軒雖然不想見阿濟格的使者,他甚至沒有想到南邊來的將領是阿濟格。只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張軒身為一國之君,且不可失了風度。說道︰「宣。」
「是。」鄭廉說道。
鄭廉立即下去,不過片刻,就將人帶了過來,這人倒也識趣,不用怎麼威逼,就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外臣拜見南朝皇帝。」
張軒低頭一瞄,就看見他那個金錢鼠尾腦袋,但是到了嘴邊的平身,卻硬生生的咽了下去,說道︰「阿濟格派你來,是什麼意思?」
這個人說道︰「王爺上秉天心,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已經四面為敵,已經身陷絕境之中了,只要陛下俯首稱臣,我家王爺保證向上面保舉你為王爺,從此安享太平盛世。」
張軒冷哼一聲,心中暗道︰听得倒像是一回事情。只是張軒壓根一個腳趾頭都不信,他只是覺得,這人大概是來探查虛實的。說道︰「看看的陣勢,可曾看明白了?「
這人心中一愣,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說話了。的確阿濟格派他來,除卻有一搭沒有一搭,都要試探一下,就是想看看夏軍軍陣。只是萬萬沒有想到,被張軒如此輕易的說了出來。
張軒也比理會他,說道︰「而今朕忙得狠,告訴阿濟格,要打,就快點,不打,就一邊呆著。」
這人萬萬沒有想到,張軒會這樣說話。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說話,之前阿濟格身邊幕僚所教的話,竟然全然對不上號,一時間又急又氣,渾
然不知道該怎麼回到。
這人並不是一個傻子,是傻子也不會成為阿濟格的幕僚,但也不是什麼機敏之輩,真正的聰明人也不會被派過來。
這個人在心頭轉了半天圈,實在想不起來,該說些什麼,只是低頭說道︰「是。」
張軒心中冷哼一聲,說道︰「你滾吧。」
這人幾乎連滾帶爬的回到了阿濟格身邊,阿濟格听了這人的話,幾乎怒極,但是越是憤怒,阿濟格越發冷靜了下來,心中暗道︰「只要見了張軒就好,這一戰的首功就是我的了。」
阿濟格雖看見了張軒的龍旗,但是虛立旗幟的事情,很多將領都做過,阿濟格不見了張軒本人,是不敢確定。張軒一定會以身犯險,而不是一員大將冒充張軒。
既然阿濟格確定這一點,心中立即帶著幾分火急火燎的準備進攻。
就在他準備進攻的時候,猛地發現遠處幾處花炮飛上了天空,他舉目一看,竟然是多鐸哪里,心中「咯 」一聲,這是約定好的,督促進攻的信號,也就是說,雖然多鐸將應該何時進攻的權力,下放到了阿濟格手中,但是一旦多鐸認為時機到了,阿濟格還沒有動的話,多鐸就會放這個信號,督促。
這是事先約定好的。
但是奇怪就奇怪到這一點了。
阿濟格已經出動,且不說阿濟格已經派人匯報了,或許因為道路問題,報信的人,還沒有到多鐸哪里,但是阿濟格數萬騎兵出動,是何等大的動靜,多鐸不可能不知道的。
他即便沒有注意到,他身邊的也該提醒他的。
那麼多鐸為什麼發射這個信號?
「求救?」阿濟格心中暗道︰「莫非是求救?」
一時間他有些恍惚,在他的心目之中,夏軍騎兵遠遠不是清軍騎兵的對手,此刻多鐸豈能被打得過來求救?他決計是不相信的。
「不管怎麼說。」阿濟格心中暗道︰「都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猛地一揮手,大軍洶涌的殺了過去。與臨潁各營撞在一起。雙方都決然的心意,阿濟格不知道多鐸哪里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多鐸既然督促了,阿濟格自然要盡心盡力。
而對臨潁營來說,國仇家恨。臨潁血仇,他們是決計忘不了的,也不可能忘掉,更不要說他們很多人是臨潁張氏子弟,姻親。
臨潁張氏,這個太平時節僅僅有數百男丁的小家族,卻在亂世之中爆發
出前所未有的能量了。張軒此刻都恍惚了,他到底是不是臨潁張氏子弟,或者張軒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他只能臨潁張氏弟子。
否則對不起臨潁張氏這麼多子弟為他拋頭顱,灑熱血的。
只要張軒在皇位上一日,這些臨潁張氏弟子,就是皇族,就是宗親,甚至說這江山就是張家的,其中好處更是數不勝數,他們都是張軒最最堅定的支持者。不管匆匆那方面來說,都沒有退一步的可能。
雙方一踫上,還崩得火星四濺嗎?
只是此刻這片戰場之上,最為要緊的不是此處,而是多鐸本陣前面。
多鐸此刻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他萬萬沒有想到,他賴以自傲的騎兵,在夏軍騎兵之前,就如此不堪一擊。
在夏軍騎兵反擊的時候,多鐸還是大喜過望,當時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黔驢技窮了。
他心心念念將這一支騎兵給吃掉之後,再壓過去,夏軍肯定不能支撐了,到時候這一場戰事,最後的勝利者也就出現了。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雙方騎兵交戰的結果居然是這樣的。是夏軍幾乎一邊倒的擊敗了清軍。而並不是清軍一面倒的擊敗了夏軍。而之所以打成這樣,並非夏軍騎兵的騎術,刀法,乃至騎射之道,要勝過清軍。事實上,夏軍的騎兵有一些實力,在某些方面不差清軍,但是在總體上來說,也就是明朝九邊騎兵的水準備,或許比蒙古騎兵厲害一點,但打不過滿清騎兵。
之所以有這麼樣的結果,原因就是幾乎被武裝在牙齒的火器之上。
不管是手銃,還是左輪手銃,在兩軍相接的時候,先打一輪過去,定然能發揮出奇效來,距離越近,打出去的子彈,也就越發沒有可能回避了。也就是說,清軍必需挨上兩輪槍彈,才有與夏軍騎兵拼馬刀的資格。
故而兩軍相接,雖然僅僅是一輪,但是清軍士卒就已經被夏軍士卒給打蒙了,隨即被夏軍騎兵一沖,頓時分散開來了。一時間再也聚集不起來了。清軍這個樣子,王龍等人自然不會客氣,他們紛紛鎖定了自己的目標,其實也就是同一個目標,就是多鐸。
多鐸是大軍的指揮中心,殺了多鐸,甚至不用殺了多鐸,只要讓多鐸退來。都能讓清軍失去了指揮,到時候不戰自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多鐸才想起圍魏救趙之策,立即發信號給阿濟格,讓阿濟格進攻張軒,想讓張軒將人馬撤回去,至于成不成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