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四章 天下共望張使君四

第一百零四章

天下共望張使君四

也越發明白,明之不可復興,那麼是為了家族延續,他自己可為明朝守節。但是張家卻不能落寞掉,故而對張家珍的舉動,也默默支持。而今張家珍被調入江西。到底在何處駐扎也不知道,張家玉難免擔心。

也是如此,張家玉對夏朝的態度有些改變。在江南的事情發生之後,也與郭之奇等人相約北上。就是為觀看局勢如何,提前作為做好各種準備。

就在這些人聚會的時候,張軒也知道了黃宗羲兩人住處。

武昌城畢竟是張軒的武昌城。

雖然武昌城很大,很多時候容易燈下黑,但是張軒想要知道什麼,只要明確的提出來了,張軒還是很快就知道的。

只是鄭廉上報的情況,卻讓張軒大吃一驚。

張軒看著一個二十多人的名單,幾乎不敢相信。說道︰「可曾核實?」

鄭廉說道︰「已經核實一部分了,有一些還沒有來得及。」

「一部分就行了。」張軒說道。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些人既然聚集在一起,有一兩個對的,那麼大部分都不會是假冒的。張軒一個個看過去,黃宗羲與顧炎武是學問大家,翰林之才,而文安之,郭之奇等人,都是可以獨擋一面的方面之才。

這種人才正式張軒最缺少的。

大夏也立國數年了,已經有些根基了。

最基礎的文官體系,不能說很完備,但也是有的。但是人才的培養碩士一個很復雜的情況,最重要的卻是時間。

一個方面大員的履歷之中,定然有遍布各地的任官經歷。畢竟這人才不可能從石頭縫里面跳出來,很多事情都是要有經驗的。夏朝的新科進士,都是想要成長到獨擋一面,還需一段時間。

而張軒是不能等他們的。

在武職上用自己的人,還是可以辦到的,畢竟張軒征戰天下,積累了一大批官軍團。有他們的支撐,能將大夏的軍事體系支撐下來。但是文官體系之中就薄弱多了。

張軒可以依靠的,不過張質兄弟,高士衡,姚啟聖等數人而已。

如果有名單之上的人加入,張軒決計相信自己的文官班底,最少不比清軍弱了。

甚至這些人在這個時候的重要性,還要在黃,顧兩人之上,畢竟黃,顧兩人的重要性是在之後,而這些人能發揮能力的,卻是在而今。

這個時候,張軒自然更加坐不住了,派人請了張質,秦猛與馬三寶兩人帶人開路,他從宮里直接去這個小小的客棧。

等張軒到的時候,這個客棧說起來也不小,畢竟他們有好幾重獨立的院落向外出租,面積也不小,但是比起來張軒的排場,卻算是變得渺小起來了。

護送張軒過來的最少一個哨的士卒,五百多人層層疊疊的將客棧包圍起來了,再加上一些隨侍的文官武將,加起來有小千把人之多。

倒不是張軒愛排場,而是這是一個皇帝正常出行的必然。就好像是國家領導人出行,一定要封街開道一樣,很多時候都是基于安全需要。張軒也是如此。雖然電視劇有什麼康熙微服私訪記。但是歷史上,朱元璋,正德皇帝或許有微服出行的記錄。但是康熙等滿清皇帝,大部分時間,身邊決計不會少了三千侍衛,出行也是排場之大,要比張軒還勝上一籌的。

這樣的動靜,自然驚動了文安之這些人。

他們都在客棧門口等待。見張軒來了,紛紛見禮。口中說道︰「草民等拜見監國。」

張軒听了大喜過望,幾乎不能自制,幾步上前,一把抓住文安之的手臂,說道︰「文老何須如此,我在文老面前不過一晚輩而已。」

雖然這些人只是禮節上向張軒行禮,但是張軒卻透過他們的行為感受到他們的態度問題,最少他們的態度已經松動了。不想當初拒人于千里之外。張軒自然要趁熱打鐵。

文安之說道︰「陛下,禮不可廢。」他微微低頭避開張軒的雙手說道︰「陛下,里面請。」

張軒與文安之一前一後,走進了正廳之中,張軒稍稍走在前面,文安之落後張軒半步,文安之身後就是郭之奇等人,張軒身後就是張質等人。

進去之後,張軒被讓到主位之上,而文安之與張質一樣坐在下手。

張軒目光掃過這些人,這些人很多張軒都沒有見過,只是听過名字,他暗暗的將這些人名與眼前的人聯系到一起,卻也不知道自己猜的對還是不對,于是乎問文安之說道︰「文老,這些青年才俊,不介紹一二嗎?」

文安之說道︰「正要向陛下介紹。」

隨即文安之將這些人一一介紹給張軒,張軒對每一個人都熱情之極,求賢如渴之態,溢于言表。可以說,張軒追羅玉嬌的時候,姿態都沒有放這麼低。

張軒與文安之寒暄幾句,話題一轉,說到當前局勢之上,他說道︰「國家不幸,乃有山東之敗,江南淪于東虜之手。百姓幾死還生,孤只要一想到的天下百姓,淪落如此,就知道孤罪孽深重,百死莫贖。孤受命以來,日夜不休,就是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夏代明,或明滅夏,乃是漢族內事而已。今東虜入關,卻是以滿族臨我漢人之上,屠我百姓,殺人人民,令生者不堪其命,死者不堪其辱,金錢鼠尾,天下之辱莫大矣。」

「孤受命于危難之際,不敢自輕以害國家,然後百事淤積,上下不通,百脈不暢者,乃是乏賢與孤共治天下。孤不敢妄自尊大,只請文老,念天下漢人為奴之苦,明太祖亦有逐虜之功,盡棄前嫌,為天下漢人出一分力。」

「孤不勝感激,不敢慢待諸位大賢。他日自然有名標青史,列爵公侯之日。」

張軒一番話,說的情真意切。姿態放的如此之低,讓文安之暗中叫苦。

文安之暗道︰「這張軒還真有幾分梟雄之態,能屈能伸。」

張軒對古人所言之尊卑,並沒有太多的感覺。而今真是求人之際,張軒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但是文安之等人卻不這樣想了。

皇D D 這樣說了,文安之不敢想,如果敬酒不吃吃罰酒,是什麼下場了。

只是文安之實在不想當夏朝的官了。

文安之微微咳嗽一聲,說道︰「陛下厚愛,自當百死以報,然老朽年事已高,常夜難免,白晝昏睡,精力不足,大抵天年將盡,實在不足以奉社稷。只好謝過陛下美意了。」

他說得都是實話,文安之已經年近七十了,即便是在後世,讓一個七十老翁去工作,也是一件不仁道的事情。

文安之唯恐張軒誤會,立即說道︰「臣已老,不能為陛下所用,然這些青年才俊,卻是正當盛年,可以為陛下效力。」

張軒听了文安之的話,微微皺起的眉頭,猛地一挑,擴展開來,說道︰「如此,孤不勝榮幸,不知道諸位有何教寡人?」

張軒自己沒有感覺,卻不知道文安之看到張軒皺眉,手中捏了一把汗,不過片刻就覺得精力有一些透支。

他不由暗道︰「真老了,這一件事情之後,就回夷陵老家終老吧。有今日之功,想來我夷陵文氏,不會因我而絕吧。」

文安之之所以如此積極,也是有原因的。

文安之覺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但是夷陵文家在當初夷陵之戰中,損失慘重,不想辦法挽回的話,他死之後,文家是一個什麼局面,還真不好說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