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七章 襄陽與南京八

第六十七章   襄陽與南京八

鰲拜這柄的大清的絕世寶刀,就是好用之極。

南京北門轟然大開,鰲拜帶著本部人馬,騎著戰馬沖了出來,他身後的將士人人手中都有一個罐子,這個罐子里面的不是別的,就是油。鰲拜所過之處,長刀所向,將遇見的敵人,一一斬殺下來。

而他身後將士,見到攻城器械就砸上去,罐子砸在攻城器械之上,頓時砸的粉碎,隨即大片大片的油脂沾在攻城器械之上。

用不了幾個呼吸,就有火箭釘在剛剛砸上油脂的地方,火焰就好像是爆炸一樣,猛地蔓延開來,在攻城器械上面燃起了熊熊大火。

此刻的鰲拜就好像是死神與祝融之神合體了。

他所過之後,長刀索命,烈焰蔓延,一時間鬧出了好大的聲勢。

鄭成功發現他麾下所部,實在是沒有臨時應對措施,反應根本比不上鰲拜的速度。

他思來想後,終于悠悠一嘆,說道︰「鳴金吧。」

「當,當當,當當當。」鄭軍听了之後,頓時從南京城下退了下來。

不過,雖然是退,但是努力的維持住秩序,但是卻被鰲拜硬生生的攪亂了,鰲拜善戰之名,決計不是指他沖鋒陷陣之能,而是他對整個戰場的把控,是一等一的。

就如同而今,鰲拜部下雖然只有千人,在鄭軍面前,幾乎根本不起眼。

但是鰲拜帶著著千人,卻見縫插針,來去自如。讓鄭軍根本抓不住鰲拜的蹤跡,最後鄭軍從撤退,到狼狽撤退,然後轉變成為崩潰。一時間人生人海的倒灌過來,自相踐踏者有之,胡亂廝殺者踐踏之。

只是鰲拜的人數還是少一點。

否則鄭軍的敗像就更加難看一些。

鄭成功臉色極其難看,立即說道︰「甘叔叔,請你上前接應一二。」

「臣遵命。」甘輝大聲答應下來。

甘輝作為鄭芝龍的結拜兄弟,是鄭氏老將,被鄭成功所拉攏,委以重任。甘輝現在所統領的,就是鄭成功麾下本部親衛,其中有萬余火銃兵,以及三千鐵人軍。

故而甘輝一聲令下。

千余鐵人軍,紛紛上甲,排成一排,就好像是一道鋼鐵長成一般。

在兩側的火銃兵的壓制之下,緩緩的前進,派出不少士卒在前引導,鄭氏的軍隊雖然混亂,但是還有一些秩序,故而被引導著兩側分開。

鰲拜遠遠的看見鐵人軍,只覺得眼前一亮。

不是別的,是被鐵人軍鐵甲反光,晃了眼楮。鰲拜見此軍隊,心中有一陣躍

躍欲試的感覺。但是他心中是有分寸的,知道僅僅而今要見好就收。他帶的人太少一些。

故而他一拉韁繩,說道︰「撤。」

「喳。」鰲拜身邊的士卒大聲答應之下。

鰲拜帶著人轉身就走。不過片刻就回到了南京城中。

見清軍收兵,鄭成功臉色鐵青,說道︰「來人,將首先退兵之人,就地斬首。」

鄭成功根本不理會任何勸說之人,將首先退兵的兩位將領,就地處決。全軍為之一肅。隨即鄭成功再次下令,繼續進攻。

鄭軍再次撲向南京城。

這一次鄭軍的表現要比之前好一些了。

鄭成功治軍下來是鐵面無私,重賞重罰。

重賞就不用說了,鄭氏從來不缺少銀子,為了這一戰,鄭成功也決計不吝嗇銀子,故而數十萬兩,數百萬兩都敢往里面砸。

只要能拿下南京,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而且重罰也是非常嚴厲的。幾乎動則斬首。如果太嚴重了,還會株連家人。更是讓下面士卒不敢輕易違反軍法。

一時間鄭氏繼續進攻南京。

戰事打的相當慘烈。

多鐸都看在眼里。

他對鄭成功的用兵之能,高看兩眼,原因很簡單,他本來以為鄭成功在猛攻之下,軍心士氣會慢慢的潰散,待鄭軍疲憊的時候,再大舉反攻。只是他現在發現,好像與他預料的不大一樣。

鄭軍士卒不少,輪番進攻,因為多為新卒,似乎在戰場之上走了幾遭之後,反而能拿捏清楚,在戰場之上,到底該怎麼做了。于是乎鄭氏大軍在鏖戰之余,雖然也有疲憊之色。但是戰斗力,反而是有所提升的。

多鐸一直僅僅派了很少一部分士卒守城。

憑借城頭大炮,朱元璋留下的城池堅固無比,一時間也還能守得住,其他士卒,以逸待勞很長時間。

多鐸不想等下去了。

因為戰場之上,很多時候是沒有合適的機會的。

在鄭軍兵臨城下的第三日,南京戰場之上多了一些肅殺與血腥的味道。

就在鄭成功準備攻城的時候,南京城大門大開,不僅僅是一座大門,幾處暗門,輔門全部洞開,數萬大軍,就好像是流水一般,從南京城之中出來,在南京城下列陣。

正白,瓖白,正黃,瓖黃等等,八旗士卒幾乎那一個旗都有,然後就是各路漢軍

多鐸南下大軍的精銳,就在這里一字排開了。

鄭成功見狀,立即傳令調整陣型。

他本來是擺出的攻城的架勢,故而將大隊步卒與攻城器械都排在最前面。而最為精銳的士卒,與鄭成功本部人馬,與鄭鴻逵本部人馬,都放在後面壓陣,畢竟攻城從來是一件苦差事。

鄭成功才不會將自己的最重要的本錢都投進去的。

而今多鐸出戰,鄭成功心中又喜又驚。

喜的是,終于能與清軍一決勝負了,比起攻城來說,這野戰之時,要容易的多,驚的是,多鐸此舉恐怕是早有預謀了。

因為清軍在南京城之中按兵不動,鄭成功攻城之余,也一直有所保留,而今清軍如果不是有勝利的信心,恐怕也不會這樣做,清軍征戰多年,種種戰例前車之鑒在,鄭成功怎麼能沒有擔心的。

只是他心中一點擔心都沒有表現出來,說道︰「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周全斌說道︰「殿下請放心,都準備好了。」

鄭成功說道︰「好。今日就與爾等大破東虜。」

周全斌為首的一批小將說道︰「請殿下放心。我等定然讓東虜有來無回。」

這些人都是鄭成功準備的殺手 。他們不是別的,都是炮兵。

大量的大炮,從船上卸下來,不管是大炮還是小炮,可以說鄭成功在進攻南京的同時,已經在兩軍陣前暗地布置了出一道火炮防線了。

自從張軒弄出來鐵模鑄炮法,整個中國火炮產量,日益增高,在清末鐵模鑄炮法雖然落後于時代了,但也弄出,一兩年之內,整個清朝鑄造出兩三萬門大炮的成績。

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

在戰爭時期,人們對火炮的渴求更是無窮無盡的。

大量火炮的投入戰場之中,讓火炮成為每一戰都必不可少的成員。也是每一個將領面對的新課題。

張軒對火炮正規化,獨立化,並將小型火炮下放到基層單位,這種種舉動,在整個大環境之下,也就不顯得那麼特立獨行了。畢竟這個時代,但凡有些追求的將領,都在嘗試如何使用大規模的火炮。

鄭成功也不例外。

鄭成功很明顯的效仿了張軒。

利用鄭氏得天獨厚的條件,引如不少西洋炮手。大力培育炮手,此番還將很多船上的炮手調下來來了。在攻此次攻南京的時候,也將這些大炮當做殺手 。隱而不發。

不過,而今看清軍的樣子,根本就是決戰在即,鄭成功自然不會在隱藏下去了。他預感到這一戰關系極大,幾乎將所有能擺出的陣勢都擺出來了。如果今日不用的話,後面很可能用不著了。

就這樣,一場大戰蓄勢以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