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

明末求生記第二十三章許都之謀第二十三章許都之謀

張軒心中猶豫幾分,想怎麼委婉的否定許都的計策。

許都畢竟是張軒看中的大將之才,張軒縱然不用許都之策,也要給許都存幾分體面。

許都似乎看出了張軒的心思,提前說道「大將軍,陛下信重大將軍,以方面之任委任大將軍,大將軍難道不為朝廷著想。」

「襄陽之戰,是大將軍指揮的,東虜實力如何,大將軍最為清楚不過,襄陽一戰,我大夏慘勝如敗。大將軍當知東虜乃我大夏強敵,而如今之勢。東虜出于東邊,與蒙古聯姻,一統草原,橫掃北方,可謂後方無憂。九邊精銳皆在東虜手中。末將不敢漲別人士氣,滅自己威風,但是還有一句話要說,那就是東虜之勢。在我大夏之上。」

「而今東虜因去年連續征戰一年有余,正在修養生息。等待來年,我大夏固然騰出手來了,但是東虜會安坐北京嗎」

「來年大舉南征的時候,是不是也東虜大舉南下的時候我大夏真得能在兩面夾攻之下,好維持對南明的攻勢嗎而今固然困難,但是隆武帝乃是有為之君,正在梳理南明朝政,南明固然有積重難返之態。但是錯過了今日,很可能再有難攻之機,就是二三年之後。」

「天下局勢並不穩定,去年一年之內,大明崩潰,東虜與大夏並立,而出局勢並不穩定,一年之內尚且能發生這麼多事情,二三年之內,又會發生什麼夜長夢多。」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張軒听了許都的話,心中暗暗點頭。

這些都是張軒的隱憂,正是因為張軒這些隱憂,所以張軒並沒有故步自封,他也想在武興元年下半年抵定整個湖南。但是他性格使然,不喜歡這種類似孤注一擲的冒險。

大勝還好,大敗的話,大夏的局面只會更艱難。

許都這樣說,讓張軒有了繼續听他說下去的興致,張軒說道「那麼如何避免孤軍深入,為敵人所乘」

許都說道「大將軍,我等雖然是深入,卻不是孤軍。」

「羅岱將軍在平江一帶出沒,牽制了何騰蛟,此其一也。而南昌張將軍,就在長沙東北,大將軍只需一紙文書令其進軍,則章曠軍不敢妄動。末將以為,當先與羅將軍配合,先下臨湘,破何騰蛟軍,旋轉長沙。引各路援軍救援長沙。」

「若章曠回軍,則棄長沙,與張公前後夾擊大破之。如此則

有江西為依托,縱然事有不利,亦可退入江西境內。」

「若李過南下,則半道伏擊之。李過一破,從岳陽到長沙,再也敵手,長沙城亦可徐徐圖之不遲。」

張軒沉吟一會兒,說道「李過對大夏心懷恨意,對明廷未必有多少忠心。如果我軍南下,李過不理會長沙,反而北上武昌,安慶公剛到武昌,軍不過數萬,萬一西京有個閃失,可如何是好」

許都說道「戰求勝而已,不拘泥于一城一地。武昌城堅,王龍將軍宿將也,李過兵臨城下,一時也攻不破武昌,再則南京在武昌下游,大軍逆流而上,並不過數日就到。最多不過有驚無險。「

「退一步而言之。李過如今之勢,不過無根之萍,任他佔據武昌,又能如何。以末將之見,寧可以武昌換長沙。明無長沙,則不可在五嶺之南固守。而李過即便據武昌,也處于大夏四面圍攻之中,不久必為所擒。復有何慮」

張軒細細品味許都所言之策,推敲一二,心中暗暗苦笑。雖然其中有很多問題。比如張應元。張軒很清楚,他雖為位階在張應元之上,但是同為公爵,張軒想要指揮張應元可沒有一封書信那麼簡單。

不過,以張軒在曹營之中的威望,如果好言相勸,倒不是不能辦到。但是以武昌換長沙之言,卻是萬萬不能了。

武昌可是大夏西京。

不管這個西京,到底有多少水分。但是都是太祖高皇帝登基之地,當今也是在此地登基,其中的政治意味非常濃烈。也是大夏在西方的重心所在。決計不是說能與大明兌子,就兌子的。

這還是大方向上的問題,具體到細節之上,船只的運力夠嗎糧草輜重如何運輸乃至于如何保證,水面之上的安全,總不能讓張軒大軍與馬光玉一樣,在水上被人俘獲吧。各地水情如何

這些問題,張軒不弄明白,他是不會同意這一件事情的。

畢竟這關系到麾下數萬大軍的性命。萬萬不可草率。

只是,張軒心中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都無法掩飾一個念頭,就是張軒心動了。

一方面是基于責任。

張軒作為大夏頂級權貴的一員,他要為國家負責。如果能在今年平定湖南,將南明趕到五嶺以南,對大夏是一個絕佳的利好消息。雖然改變不了大下南北受敵的局面,但是依托五嶺山勢,卻可以節省很多駐軍。

如果能除掉隆武就更好不過。

張軒不相信大明有這個氣運,除卻這個有幾分臨危受命的皇帝。不管接下來是那為藩王登基,大抵都比不上隆武。很大可能是,萬歷這個朱跑跑。更是不足以凝聚殘明人心。

那時候兩廣之地,就不用多管了,即便暫且寄存在萬歷手中,也未嘗不可。

另一方面是作為一個將領的虛弱心。

在大明的這幾年,張軒也算是身經百戰了。一點點磨礪出來,不敢說是名將,但也算是一個合格的將軍。但是張軒歷數他主持的戰事。似乎哪一戰單獨拎出來,也不過如此。

幾乎沒有一個漂亮仗。

固然,戰事只需勝利而已,不需要多漂亮。但是張軒作為一個將軍,未必沒有想過打一場標準型的漂亮仗,就如巨鹿于項羽,官渡于曹操,淝水于謝安等等。

許都這個計劃對張軒來說,有絕大的誘惑力。雖然有些冒險,但是如果做好了,根本不用等到年底了,張軒估計讓隆武活不過三個月。那怕隆武逃之夭夭,大明朝廷再次番遷。定然會引起很大的震動,趁著明軍人心惶惶的時候。張軒所能得到的,絕不僅僅是一個長沙府,一個湖南,甚至還可能更多。

風險大,收獲也大。

再有就是,對南明軍隊的輕蔑之感。

張軒兵臨岳陽城之後,再一次一次判讀軍情之中,越發明白一件事情,比起傅宗龍,汪喬年,孫傳庭等人,大明的大臣水準下降了不止一個層次。比起賀人龍,左良玉,黃得功等人,大明將領水準下降了不止一個層次。南明的軍隊,與大明崇禎年間的軍隊,根本不可相提並論,不是一個檔次的。

更讓張軒不屑的,是南明朝廷的控制能力,崇禎年間再爛,官軍還是知道有朝廷的。但是而今,呵呵。

可以這樣說,在組織結構上,清廷勝過大夏,而大夏又遠勝南明。

清廷立國已過三代。內部人心早已統一了,縱然多爾袞也不能篡奪皇位。就可以看出來清廷人心之中是有這個皇帝的。所以多爾袞只能為攝政王,而不是皇帝。

而大夏剛剛成立,可以看做一個兵頭聯合起來的政權。羅玉龍的位置並不穩固,但是還是能指揮動下面的。而南明連將軍頭聯合起來都不能,縱然有百萬大軍,也不過一百個將領的聯合,而不是一個整體。

簡直是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敵之弱,就是我之強,南明這個狀態,給了張軒的信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