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

明末求生記第二十二章許都之膽第二十二章許都之膽

城頭鼓聲不斷遠遠的傳到張軒的耳朵之中。

馬光玉帶著幾分諂媚說道「大將軍,我會日夜不听的宣講,還準備了箭書,從今天開始,射進城中。定然讓忠貞營為大將軍所用。」

「好。」張軒拍著馬光玉的肩膀,說道「只有能引得忠貞營投誠,我定然稟報陛下,少不了你的功勞。」

馬光玉大喜說道「多謝大將軍,多謝大將軍。」

張軒安撫了馬光玉之後,並沒有太在乎。

戰場之上,終究是要靠實力說話的,這些小伎倆,或許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時候,能發揮出大作用。但是現在,縱然能瓦解忠貞營軍心。但在張軒沒有攻破岳陽城牆之前。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張軒剛剛回到大營之中,就听鄭廉說道「許將軍等候大將軍多時了。」

張軒說道「快請。」

片刻之後,許都就進來。行禮過後。張軒問道「許將軍所來何事」

許都說道「屬下前來獻計。」

「哦。」張軒說道「許將軍有何高見」

許都說道「高見不敢當,兵法有雲,制于人,而不受制于人。岳陽城城高池深,兵精糧足,攻之不足以必克,必然折損不少。而南征大軍,不過五萬之眾,雖為精兵。但明軍眾多,頓兵于岳陽城下,師老兵疲,乃下之下策也。」

張軒一點也不驚訝,所謂英雄所見略同。

很多問題大家都能看出來,這一點不奇怪。但是解決問題的方案,卻顯露出每一個人性格不同了。

對現在的局面,張軒也有月復稿了,只是還沒有敲定,他自然願意听听許都所言。

張軒說道「許將軍以為當如何」

許都說道「舍棄岳陽,攻其必救,斬其首腦。」

張軒听了,似乎想到了什麼,說道「具體說說。」

許都說道「是。」

許都走動兩步,來到地圖之前。這一副地圖僅僅是簡圖而已,張軒只是在地圖之上標記出幾個城市而已,其中地形高下,河流形勢,官道如何,這些消息都不是很全面的。留有大片大片的空白。

這個時代的地圖大多都是這樣。縱然張軒一力革新地圖繪制方法。但是湖南對張軒來說,也是一個陌生的地方,所以並沒有提前繪制好的地圖,這些地圖要麼是因襲前人的地圖

,要麼是道听途說而來的消息匯總在地圖之上。再加上張軒前世的印象,到底有幾分準確,張軒也不大清楚。

但是這個時代人對地圖容忍度似乎很高,他們眼中的準確地圖,與張軒眼楮的準確地圖,根本不是一個概念。這樣的地圖在他們看來已經很不錯了。

許都目光凝聚在地面上岳陽城上,隨即往下,順著洞庭湖,湘江,看到了長沙。將手點在長沙城上,說道「末將以為,周將軍已經大敗明軍水師,我們可以逆流直攻這里。」

「果然如此。」張軒心中暗道。他輕輕一笑,說道「人言姜維,膽大如斗,我看許將軍之膽,也絲毫不下于姜維。」

「大將軍繆贊了。」許都說道。

張軒說道「一點不,尋常人根本想都不會想。」

許都說道「大將軍亦不是尋常人。」

張軒沒有想到許都拍起馬屁來,也是一套一套。不過,許都這個想法,他真想過。不過被他自己否定了,原因無他,就是太過冒險了。

孤軍深入從來是兵家大忌,即便放在後世,無後方作戰。也是那一個將軍都敢的。

不過,張軒既然考慮過,就證明這個想法其實是有可行性的。

讀圖是後世一個軍官的基本素養。

但是地圖該怎麼讀,首先要看交通地形,乃至道路通行能力。

放在這副地圖之上,從城陵山到長沙,看上去要越過數百里,中間還有好幾座城池。但是實際上,如果沿著湘江逆流而上,幾乎能直接到長沙城下。根本沒有是阻礙。

不過,張軒明白攻打長沙,並不是突擊到長沙城下就可以結束的。甚至打到長沙城下,才是事情的開始。

不能長沙援兵到來之前,攻克長沙城。恐怕自己就會被四面八方的援軍給甕中之鱉了。

而岳陽城是一座堅城,長沙城就不是一座堅城嗎

長沙從來是湖南重鎮,洪武年間的重建城垣,換城磚城,城池規模之大,還在岳陽城下。瀕臨湘江,恐怕護城河之深,也不在岳陽城下。唯一的好消息是當初張獻忠攻克長沙城,一度想以長沙城為都。後來無奈放棄長沙城。但是老張是倔脾氣,他得不到的也不想讓別人得到,也就毀壞了一些長沙城牆。

不過建城牆是一個苦功夫,拆城牆也不是什麼好差事。除非大量的運用火藥,否則僅僅是將城牆推倒,根基還在。修復起來,很容易的。再加上隆武以長沙為都,即便是用腳趾

頭想,重修長沙城垣,應該是隆武一定會做的事情。

而今隆武在長沙也有半年,長沙城牆即便不盡復舊觀,但也不會之前的樣子了。

通過水路向南挺進數百里,將岳陽城中近十萬人馬,扔在後面不管。有太多太多的問題需要考慮了。

首先就是岳陽城之中十萬大軍。

固然這十萬大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規模在這里放著,張軒大軍與之對峙的時候,是處于互相牽制的情況之下,南征軍南下,固然避實就虛,其實岳陽城中的軍隊,也有自由行動的能力。

要知道,長沙固然空虛,但是武昌駐軍也不是太多的。

張軒這次南征,本質上是一次先發制人的牽制行動,只要能牽制住南明軍的主力,讓他不騷擾武昌一帶,待明年開春之後,物資兵力籌備齊全之後,再大舉南征。

可以說,張軒那麼攻不下岳陽城,僅僅在岳陽城下對峙半年,就是大功一見。

且不說,突擊長沙城。勝算幾分。單單是這樣的行動,就有畫蛇添足之嫌。

所有都知道畫蛇添足的故事,卻不知道畫蛇添足本身就是出自一個說客勸楚將昭明退兵之語。當時楚將昭明伐魏得八城,又有轉兵攻齊,齊人派說客來說昭明,先說畫蛇添足的寓言,隨即又說,楚對敗軍之將處罰甚嚴,而今將軍功高,回師之後,必有重賞,即便繼續攻齊大勝,也不過如此。然一旦失利敗陣,魏地八城,未必能保。回師之後,必有重遣,此之謂蛇足也。

張軒如今的形式,如楚將有所差異。但是道理相同。他已經做到了出兵目的,所以他最好的選擇是保持現在的形勢,而不是用全軍存亡,搏一大勝。

這樣的舉動,實在太過冒險了一點。也很沒有必要。

故而張軒只是想了想了,就放棄了這里想法,而是準備分兵從岳陽城南登陸,南北立營將岳陽城圍一個水泄不通。逼迫岳陽城中人馬出城做戰。如果他們不準備出城,張軒就準備來一場長達半年的圍城之戰。

天下之間很少有城池能維持半年的圍城。不是軍隊的強弱問題,而是物資儲備問題。

如果明軍沉不住氣,在水師的支持之下,可以迅速機動,圍城打援。充分發揮出張軒本部人馬精銳敢戰之態,讓明軍形不成合力。這樣打仗,即便有意外,也很容易處理。容錯率高。

就好像是羅汝才評價張軒的風格一樣,或許不會大勝,但決計不會大敗。而許都的計策,真是膽大包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