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久久無聲。

晏時玥看大缸下面,好像有一個地洞,便道︰「算了,別嚇著他們。」

她就向下頭道︰「你們不用怕,我們只是來找些吃的,你們菜地的芹菜我們買了,銀子我放在桌上了。」

里頭似乎有窸窸窣窣之聲,晏時玥正要退出去,卻听一個蒼老的聲音道︰「你們,是大晏的軍隊麼?」

晏時玥挑了挑眉,朗聲道︰「對,我們是大晏的軍隊,這里也是大晏的土地!」

有人猛的推開了水缸,露出了一張臉︰「你們真的是大晏的軍隊?」

晏時玥拉了拉身邊的親兵,露出了他身後的「晏」字︰「對。」

那人有些驚喜︰「大晏軍!大晏軍打回來了?」他鑽出來,沖她比量自己︰「我們也是大晏的百姓!我們全都是大晏的百姓!」

大襲人個子矮小,皮膚偏冷黃,眼楮中間距離很近,大多是細長眼,外貌與大晏人一看就不一樣。

晏時玥緩緩點頭,那一家人陸續鑽出來,青年還跑到外頭,來回跑動著嚷嚷了一圈兒︰「是大晏軍!是大晏軍打回來了!大家別怕,是大晏軍來接我們了!」

隔了好一會兒,才陸續有百姓出來。

直到這時,晏時玥才發現,這里的百姓,全都是面黃肌瘦的,不像是真正的百姓,倒像是……久經折磨的奴隸。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不是虛言。

大襲人在這兒,不過是強盜,他們肯定不會好生對待大晏的百姓,不殺,只是在試圖榨取他們的剩余價值。說是奴隸和奴隸主,也沒錯。

眾人先還有些畏懼,後來看到了大晏軍衣,又看她漂亮可親,眼中這才放了光彩,圍上來問長問短,晏時玥一一耐心答了。

她在這邊待了許久,一直到晏時葳親自過來接她。

老遠看她被圍在中間,晏時葳還嚇了一跳,迅速跳下馬。他一走過來,晏時玥就跟大家道︰「這就是咱們大晏的將軍,晏將軍。」

百姓的眼神瞬間就掃了過來,滿是崇敬。

晏時葳也迅速切換到正事狀態,抱拳沉聲道︰「鄉親們受苦了!」

晏時玥就把舞台讓給兄長,回去給明延帝做菜了。

菜上了桌,晏時玥把剛才的事情給明延帝說了說,明延帝停了筷細听,半晌才嘆了口氣︰「是朕來遲了,朕愧對他們!」

代國公道︰「此為沉痾痼疾,非天時地利人和俱全,不可愈。」

晏成淵也道︰「既來了,便不遲。」

晏時玥道︰「昨日之日不可留,以後給這些百姓們,發點錢給點補償什麼的就好了!」

明延帝搖頭失笑,半晌才嘆道︰「是該如此。」

晏時玥給他涼拌了雞絲,哄小孩一樣哄著他吃,可明明調的鮮香脆辣,明延帝也沒用幾口。

晏時玥都快急死了︰「早知道什麼也不告訴你了,你吃個飯都不好好吃!」

顧九行也急,忍不住道︰「也不知道這些人家,可有冰?」

「冰?」晏時玥道︰「這些人家哪會有冰啊!有冰我阿耶就能吃點兒麼?」

顧九行覷著明延帝的神色,小心的道︰「往日暑熱,有冰的話,還是會用一些的。」

明延帝笑罵︰「你這老貨,也開始多嘴了!」

「冰麼……」晏時玥托著腮︰「其實制冰也容易,要是有硝石的話,就好制些冰了。」

明延帝道︰「硝石還能制冰?」

「對啊!」晏時玥道︰「很簡單的。」

明延帝就道︰「吩咐下去,若沿途有看到硝石山,就取些。」

話音未落,親兵進來稟報︰「將軍,前方山上,有許多硝石,村民稱其為地霜山。」

眾人一時面面相覷。

這……一提硝石就恰好有硝石,這也太玄了吧?

晏時玥迅速回過神兒來,光速甩鍋︰「阿耶,你真是金口玉言!剛一說硝石馬上就有硝石山了!」

明延帝堂堂天子,怕什麼福瑞?他就淡定的接下了這口鍋︰「倒是巧了。」

于是晏時玥就歡月兌的去制冰了。

而顧九行抹了一把汗,一邊在心里默默的發誓得罪誰也不要得罪晏時玥,一邊光速把這個「新聞」,狀似無意的告訴了旁人,很快就傳的人盡皆知,倒是令軍士更加敬畏。

明延帝和晏成淵,用了飯,都過去看晏時玥制冰。

硝石制冰,非常簡單,先弄一個缸或者盆子,里頭放半滿的水,

然後把這個缸,放置在一個水池中, 在水池里頭放一些生硝。再倒水入池,很快就成,感覺硝石不夠可以慢慢加。

因為硝石溶于水,會吸收大量的熱,就可以使水降溫到結冰。

用這個方法,夏天制冰很容易。而且硝石還可以重復使用。

幾人眼睜睜看著,嘖嘖稱奇。

晏時玥把水果切塊,灑了糖,又加了刮下來的冰霜,端給明延帝,明延帝嘗了一口,吃進嘴里沙沙涼涼的,不由得點頭︰「不錯。」

有了這個,明延帝總算好生用了一頓飯,白天行軍時,在車里放上一盆冰,又有風扇可以換氣,也不至于暑熱難耐,明延帝的胃口也漸漸恢復。

晏時玥看在眼里,總算是放下了心。

大晏軍一日**近了大襲別宮,然後就地駐扎,預備著迎接這最後一戰。

探子不斷的傳回消息。

探得大襲軍駐扎之地,名為天鹿山,就在別宮之前,距此僅有一日路程。

同時,據說大襲國天皇,早在小安瀾關兵敗之後,便已經乘船倉惶歸國,此處,只有幕府將軍松平廣忠,帶領著不及五千襲軍。

而來此的晏軍足有近三萬人。

听了一耳朵的晏時玥,忍不住問︰「為什麼他們要藏身天鹿山?而不是守住別宮?」

晏時葳道︰「因為別宮沒有護城河,他們佔據的只是彈丸之地,要造別宮,要造城牆,並不容易,那天皇似乎也並不打算用這城牆來抵御來犯,所以並不堅穩。也所以,他們要不就在別宮之前,要不就退到安瀾關之後。」

他冷笑了一聲︰「當時安瀾關的城牆,在近百年前那次大戰中損毀大半,並未認真修整,所以,對方大概是想著,不成功則成仁?」

「不可掉以輕心,」晏成淵道︰「他們此時,可稱哀兵。」

的確,雖然看上去敵寡我眾,實則形勢依然嚴峻。

正所謂哀兵必勝,此時,大襲已經完全沒有退路,敗,既死,真正的背水一戰,破釜沉舟。(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