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1、皇室人員圖鑒

小基真是誤會自家白胖帥太子親爹了。其實這不是太子的真面目, 他這兩年為徐皇後侍疾, 還有從北平搬到南京的長途跋涉, 都要他管著, 所以太子目前的體重, 還是瘦了約二十斤的效果。

小基曉得父親因身體笨重不便,喜歡安靜, 喜歡文, 便把他這些年每天練的大字拿出來給父親看, 從一個個肥蚯蚓到現在端方典雅、小小年紀就自成風格的字體,明顯看出是下了苦工的。

太子朱高煦看得點頭贊嘆,直說寫的好, 點頭的時候, 豐滿的臉頰像是一塊塊夏天的涼粉, 一顫一顫的。

到了晚上,永樂帝果然來了,要看小基的騎射, 他是馬背上得天下的, 自然更看重武功。

親娘太子妃丈夫見兒子消瘦縴長,衣服就像掛在身上似的打飄, 實在心疼,尤其是看慣了白胖的丈夫, 就越發顯得兒子瘦弱可憐,但有公婆在,她不敢說些什麼。

小基正要去換方便騎射的衣服, 被徐皇後憐愛的摟在懷里,對永樂帝嗔道︰「好了好了,大孫子是回家,又不是來京城趕考的舉子,一上來就考這個看那個的,他還是個七歲的孩子,舟車勞頓,回家連一頓飯都沒吃,累壞了怎麼辦,有什麼事明日再說。」

徐皇後竟是當著兒子媳婦大孫子的面,直接駁回了永樂帝的話。

太子太子妃司空見慣這種場面,並無異樣,永樂帝笑道︰「梓童說得對,大孫子有些瘦,吃了晚飯早點休息,明日再說。」

小基微微吃驚︰他只是听干娘說帝後情深,永樂帝所有的子女都是徐皇後所出,皇後將門虎女,大明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嫡長女,肚子懷著二叔朱高熾的時候,居然騎著馬,把二舅徐增壽綁在馬後拖行兩里,佯做砍手指,逼著二舅從此戒賭,堪稱智勇雙全。

又听干爹說當年北平保衛戰,徐皇後帶著一萬守軍對抗李景隆五十萬南軍,武器用盡,人手不夠,便組織了城中婦孺投擲石塊,往城下澆冷水,一夜之間鑄就一道冰雪圍牆,苦戰數日,終于等到永樂帝的援軍。如此種種,徐皇後深得永樂帝敬重。

但是道听途說總比不上親眼所見的直白震撼,徐皇後遠比傳說中賢良淑德的名門貴女要更強勢一些。

小基察言觀色,慢慢琢磨出了門道,徐皇後對外表現出來的只是皇權所需要的皇後,和真實的她是有區別的,在宮里關起門過日子,徐皇後的地位比所有皇後都要超然。

家宴上,小基簡直眼听八路、耳觀八方,他吃的不是飯,是各種訊息,他迫切希望了解自己的家人和家庭關系,吃菜只吃擺在眼前的,反正他也不曉得吃的是什麼滋味。

不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小基回自己家,簡直堪比林黛玉進賈府,林黛玉是客人,小基明明是個最正兒八經的主人,卻要付出比客人更多的心思去揣摩這個陌生的家。

小基待永樂帝放下筷子,也跟著住筷——他不曉得饑飽,三餐對他而言是任務,不是滿足口月復之欲,如果他可以選擇,他寧可吃兩個豬肉小蔥餡餅這等簡單的食物,吃完之後再舌忝干淨手掌上香脆的餅渣,就更完美了。

吃罷晚飯,小基跟著太子太子妃告別,一家三口從坤寧宮走到東宮,就好像在雲南翻過一個小山的距離。

胡善圍早就和小基細細講過東西六宮,還有東宮等皇宮格局,小基覺察到前頭的宮人明顯在繞路,但太子太子妃都沒有說些什麼,他只能默默不語,跟著父母身後,始終保持著半步的距離,簡直比機械還要準確。

路過一個路口,前方正在砌牆,把一大塊地給圈起來,里頭霹靂 啷直響,像是在修路。

小基回想起干娘的講述,這才明白繞路的原因——前方出現地陷,地基軟塌,導致沿路宮牆和宮殿不穩,搖搖欲墜,為了安全,干脆修一道圍牆圈住這個地方,直路無法通行,就要走彎路。

皇宮路線錯綜復雜,小基記住了新路線,確保即使沒有人帶路,他也不至于在宮里迷路。

路線記起來並不難——因為太子是大白胖子,走的慢,氣喘吁吁,很是辛苦。

太子妃時不時拿著帕子給丈夫擦汗,這種事情本該宮人來做,太子妃親自動手,看來父母關系還不錯。

小基暗道︰按照規制,太子在宮里是可以坐轎子和馬車的,都累成這樣了,為什麼不坐?

當然,他也只是想想,不敢問出口。

直到太子妃用掉了三塊帕子,一家三口才走到綠色琉璃瓦屋頂的東宮。

出坤寧宮時天色還算明亮,到了東宮,已經是掌燈時分。

東宮宮門大開,燈火通明,無論大小宮人,還是侍妾等大小嬪妃,都肅立在側,迎接這三位正牌主人。

小基看得眼花繚亂,到了正殿,太子太子妃坐定,家人過來見禮。

太子妃指著自己下首坐著的一個面若牡丹、氣定神閑、氣質不輸太子妃的妃子說道︰「基兒,這是郭良娣。」

小基通過大明後宮百科全書胡善圍那里得知父親有個出身相當了不得的侍妾,娘家郭家出了兩個侯爵、一個貴妃、一個親王妃、一個駙馬、家族弟子個個都是官,活生生的滿床笏。

這其中,端敬貴妃郭氏差點就封為繼後了,可惜因兒子魯荒王誤服丹藥暴亡而傷心,一病去了(胡善圍肯定不會如實說郭氏其實是因鴆殺孝康皇帝朱標,而被高祖皇帝賜死的真相)。

更重要的是,郭家經歷了洪武、建文、永樂三朝,依然屹立不倒,在靖難之役的時候,郭家弟子暗中遞送軍情、各種放煙霧彈,立下汗馬功勞,更別提側妃郭氏在北平保衛戰時也披上戎裝,跟著徐皇後登上城樓殺敵的功績。

父親封太子,母親封太子妃後,郭氏也封為東宮良娣,地位僅次于太子妃,幾乎可以說是平起平坐。

小基連忙向庶母郭良娣行禮。

郭良娣站起來受了他的禮,這又讓小基對這位地位超然的寵妃有了新的認識︰郭良娣不是持寵而嬌之人,禮數上一點都挑不出毛病,她沒有坐著,而是站起來受嫡長孫的禮。

不僅如此,郭良娣一揮手,服侍的宮人端來厚重的見面禮,「幾個小玩意兒,拿去耍。」

郭良娣出手,小基當然不會真的以為只是「小玩意」,慎重其事的道謝。

郭良娣對著太子妃笑道︰「小時候我還經常抱他,軟綿綿像個湯圓似的,這一晃五年過去了,小大人似的模樣,更讓人疼愛了。」

小基越是懂事,太子妃心中越是心疼,在那個動蕩的歲月,誰都不敢肯定北平是否能夠守住,兒子作為燕王府唯一的孫輩,必須想辦法保住「火種」。

但凡事皆有代價,兒子是保住了,沐春胡善圍夫妻把孩子教的也不錯,可是她能夠感覺到兒子的焦慮和疏離,七歲的男孩子啊,應該是調皮搗蛋狗都嫌的年齡,兒子懂事的模樣,讓她心疼又愧疚。

養孩子太操心的了不行,一點心都不操、眨眼變成成年人般懂事也不行,就好像白得了一個兒子,讓人惴惴不安。

郭良娣一語道破了太子妃的心事,太子妃頗有知己之感,便順手推舟的攬過兒子,時隔五年來第一次磨蹭著兒子的臉,一張白淨面皮下都能模到骨頭,「我的兒,你太瘦了,回到家里,我給你好好補補。」

小基被母親一模,立刻緊張起來,分析著母親是什麼意思,好像暗指干爹干娘沒有把我養好?可不能讓母親誤會了干爹。

小基忙說道︰「兒子在雲南,干爹干娘一直很精心的照顧兒子,凡阿……善祥妹妹有的,兒子都有,兒子就是舟車勞頓,路上食欲不振,有些消瘦,過幾個月就好。」

小基本想說阿雷妹妹,半路改口,覺得阿雷七歲了,不好總是叫她的小名,于是改口叫大名「善祥」。

其實太子妃沒有怪罪春圍夫妻的意思,只是作為一個母親本能的表達,說兒子瘦了,但兒子明顯緊張過度,誤會她的意思。

唉,縱使親母子,也不能放任隨意,一個不小心,就有了誤會。

太子妃有些黯然神傷,太子卻模了模腆下去的肚皮,對郭良娣說道︰「有沒有給孤留點吃的?孤還餓著呢,剛好要基兒陪孤一起吃,兩個人吃的香甜。」

郭良娣噗呲一笑,「就知道太子在皇上皇後面前不敢放開吃,今兒又是步行回來的吧,想必太子也餓了,早就備好了席面,飯菜都隔著熱水溫著呢,就等太子回來了開席。」

大明皇室的親子關系,簡直就是遺傳厄運,一代接著一代,都各有各的痛處。皇上皇後並非不愛長子,只是作為一國儲君,太過肥胖了終究影響健康,于是帝後都要太子少吃點,多走路,太子是孝子,當然說好,不會違背父母的意願,可是他那麼龐大的體型,吃著正常人的飯量,著實餓的難受。

小基明白了親爹不坐轎子的原因︰要減肥。

郭良娣在身邊一打趣,太子妃立刻從傷神里走出來,心想來日方長,總有一天能夠修復母子感情。

于是太子妃也是一笑,「這下太子更有正當理由吃加餐了。」

太子憨厚一笑,「稍微填一填肚子,不會吃撐的。走,兒子,陪爹吃夜宵去。」

相比其他人,太子是和小基最天然親近的,或許是胖子天生帶有親和力的緣故。

小基跟著太子出了正殿,心想東宮不是還有一個李姓的侍妾生了兒子,封了良媛嗎?小弟弟可能因為還在襁褓里睡覺,不能去正殿見他這個大哥,但李良媛為何在正殿不配有座位?良媛地位僅僅在良娣之下啊……

小基真是有操不完的心,滿月復心事陪著太子吃夜宵,太子妃和郭良娣輪番為他布菜,長者賜,不能辭,只要夾在碗里的都吃完了,小基吃得有些撐,但不敢拒絕。

還是太子嘆道︰「你們兩個有了兒子忘了丈夫,盡往他碗里夾菜。差不多得了,一口氣吃不了個大胖子,小心兒子積食。」

郭良娣笑道︰「太醫說了要你少吃多動,這動筷子夾菜也算是動過了,我們也是為了你好。」

太子妃親手舀著碗火腿豆腐湯,「喝了這個就停,別吃了。」

太子點點頭,盯著太子妃手里的湯勺,「喂,你別只舀湯啊,這跟喝水差不多,你舀幾片火腿進去,這火腿本來就切得像紙一樣薄,還切成了細絲,根本就不佔地方。」

太子妃說道︰「這火腿炖過湯,滋味都在豆腐里,你吃豆腐,就算是吃過火腿了。」

竟一片火腿絲也沒加,只是兩塊豆腐一碗湯。

太子無奈,堂堂一國儲君,居然「屈服」在妻妾的安排之下,喝了碗豆腐湯住下了。

小基卻越發覺得太子親切——太子饞肉的樣子,和阿雷妹妹好像啊。

小基心想,要不要從明天起給親爹偷偷捎點肉吃呢?

且說東宮小基正以父親為突破口,漸漸了解和融入皇室。紀綱剛剛完成護送任務交差,一路緊張這個寶貝疙瘩的安全,累得要命,連宅邸都不回,交了差事,就立刻去甕堂(澡堂名)的泡澡放松。

早有錦衣衛去甕堂清了場子,紀大人的「貴體」豈能被人圍觀,偌大的圓形池子里只泡著紀綱一人。

紀綱舒服得快要睡著時,心月復過來說道︰「南康公主府的女官江全要找您說話,這麼晚了,要不要她明天——」

紀綱冷冷的看他一眼,「我早就說過了,江女官若有事,直接來稟報便是,這地方不便見面,你安排一個畫舫,我過去說話。」

當年毛驤被凌遲,是江全去死牢送去一壺麻痹神經的酒,減輕了毛驤的疼痛,紀綱牢記江全的大恩,如今他正得勢,對江全照顧有加。

秦淮河上,畫舫如星星點點,在這條玉帶上穿梭,江全戴著兜帽,遮著面紗,只露出一雙眼楮,登上畫舫。

紀綱已經穿戴整齊,恭恭敬敬請江全坐下,「江女官連夜找我,可是有急事?」

江全摘下兜帽,月兌去面紗,抬起頭,燈光下,眼楮一片紅腫,「我無事,是南康公主……胡觀這個畜生,居然偷娶娼妓為外室!堂堂公主之尊,豈可與娼妓共侍一夫!可是南康被胡觀花言巧語蒙了眼楮……」

原來南康公主下嫁胡觀之後,胡觀曉得此生富貴都要靠公主,賣力的討好伺候公主,贏得了公主芳心,還生了一個兒子胡忠。

南康年幼失母,幼年、童年、少女時期輾轉數個嬪妃手里撫養,生活環境不穩定,雖身邊一直有女官江全保護著,但到底比不上親娘,長成了懦弱的性子。

心里極端缺愛的女人,也往往容易被渣、被男人的一時溫存、花言巧語所蒙蔽,胡觀略施手段,南康公主便對他死心塌地,加上生了兒子,就更加相信胡觀。

江全歷經滄桑,一眼就看出胡觀的真面目,總是勸南康要擺正公主的架勢,不要被駙馬擺布。胡觀則裝委屈白蓮花,在南康公主那里給江全上眼藥。

南康公主對胡觀越發依賴,反而對陪著她長大的女官江全漸漸疏遠。江全無奈,心想看在重外孫胡忠的份上,總不好拆散這個家,胡觀人壞,但量他也不敢對公主使壞,湊和過吧。

江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胡觀曉得這個女官人脈廣,很是厲害,不敢過分,兩方休戰,相安無事。

胡觀仗著公主斂財,都說保暖思那啥,胡觀和秦淮河一個花魁娘子勾搭上了。

江全一直防著胡觀,拿到了把柄,當即向南康公主捅破此事。可是胡觀不承認,還神不知鬼不覺把那花魁娘子不知藏哪去了,來個死無對證,還反咬江全心理變態,故意挑唆他們夫妻不和,要趕江全離開公主府。

南康公主選擇相信胡觀,但是多年情分,到底舍不得江全這個赤膽忠心的女官,公主勸江全莫要再疑神疑鬼了,一把年紀,在公主府安度晚年多好。

江全怎麼可能咽的下這口氣?她可是為了考女官、找女兒,苦讀十年書的狠人啊!

她表面答應公主,向胡觀道歉悔過,施展緩兵之計,等到紀綱一回來,立馬連夜找來,求紀綱幫忙,找到胡觀偷藏的花魁娘子,要南康公主看清胡觀的真面目。

紀綱听了,說道︰「當年毛大人被凌遲,是胡觀起頭攻奸毛大人羅織罪名、冤殺朝廷重臣。我曉得胡觀是為了給東川侯一家人報仇,也是高祖皇帝要殺毛大人,以平息眾怒的緣故。但是他既然心甘情願被人當槍使,就要知道當一桿槍的後果。」

「只是,胡觀是南康公主的駙馬,江女官和南康公主的關系,別人不知道,我還能不知情嗎?為打老鼠,傷了玉瓶,不值得。如今胡觀敢這樣算計江女官、欺騙南康公主,新仇舊恨,我必不會放過他。您一句話,想把胡觀整成什麼樣?」

江全目光結了冰,「有他在,南康不會幸福的,她陷入愛情陷阱越來越深,遲早會遭遇致命打擊,不如及時止損。紀大人想要他怎麼樣,我就想要他怎麼樣。」

作者有話要說︰  不作就不會死~

晉朝也有個南康公主,就是那個提刀去殺老公小妾,見小妾實在太美,便放棄了,說「我見猶憐」的那位。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小丸子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如繁星一般寂寞 2個;1031272、容容愛做小板凳、考試全過、呣呣、厄齊爾激動地說、breathesky2007、910002、兩塊、離離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瑾、川番、風過回廊 50瓶;少女然 49瓶;燕子 20瓶;蘑菇 18瓶;龍寶 15瓶;21682930、滿堂花醉、淡紫、15272123、lostluna、考試全過、anne、zfzl2 10瓶;亭亭淨植 6瓶;rrofhz、喵醬的喵、湘貓、yuki、檸檬水 5瓶;三千 3瓶;玲子、娜條小小魚 2瓶;在追書的西西、範範夢游中、na、22426265、蟈蟈、17438403、恬逸幽蘭、20487360、lynnlynn、青玄朱白粥19、楊顏溪大大盆宇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