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起所有的事情的書生,想到為自己而死的兄弟們,他不能留在這里苟且偷生,可他又不能丟下孤苦無依的小雪,他問小雪願不願意和他一起下山,小雪答應了他。因為現在他是小雪唯一的依托,他向小雪保證一定會給她一個安穩的家。他們一人一匹快馬飛也似的向著邊境的方向奔了過去。
書生畢竟不是莽夫,他不可能直接走進軍營去質問貴為皇子的主帥,他必須沉住氣。偷偷地聯絡自己曾經的部下,告訴他們自己的遭遇,他在暗地里籌劃了很久,終于有了可以和主帥匹敵的實力。
但他不想讓敵人乘虛而入,如果他真的和主帥兵戎相見,最終受益的,必定是對祖國疆土虎視眈眈的敵軍。他不願為了一己之私,而苦了天下的黎民百姓,為此他選擇繼續蟄伏幕後等待合適的時機。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等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主帥見大局已定,為了向將士們展現自己的英明神武,親自帶兵出戰。書生偷偷地將他身旁的親信,都換成了自己人,在兩軍交鋒的激烈時刻,他躲在一個隱蔽的角落手持弓箭,看著將士們將他引到預先想好的目標點。
經過幾天的射擊訓練,他射出的箭不偏不倚穿過了主帥的心髒,一切都隨之結束。他們成功的擊殺了主帥。他堂堂正正地出現在了軍營里,很多士兵都愛戴他,他將事情的原委和他的遭遇都說了出來。
他們這才知道,主帥竟是這樣的陰險小人,他們覺得軍中不能沒有主帥,他就在他們的推舉下,承擔了主帥的位置。自然有很多高級的將領是不服氣的,但他們還是願意听從他的指揮,因為他們都很厭惡那個嫉賢妒能的皇子。
他平時囂張跋扈的作風,他們都是有目共睹的。他不可能會成為一個好主帥,可他是位高權重的皇子,沒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思。書生的事他們每個人心里都明白,但他們還是假裝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因為他們明白,在皇子的手底下做個什麼都不知道的提線木偶,是最安全的。
皇子其實根本不懂得帶兵打仗,可他手底下有很多謀士,但並不是所謂的禮賢下士。他對他們的態度極其惡劣,倘若他們的策略有誤,他們就會受到危及生命的重罰,這就是他們為什麼行事如此慎重的原因。不得不說,像他這樣行軍打仗確實能贏的很多勝利,但他卻早已失去軍心。
在他死後,沒有人追究書生的罪行,他們只當做他是被一個敵軍的奸細設計射殺了,不是他們查不到凶手是誰,而是凶手對他們已經不再重要。
朝廷畢竟與邊境相去甚遠,他們即使想找到凶手也沒有有心無力,所以傳來的聖旨只不過是,當今聖上對兒子的死,表現得悲痛以及關于封書生為主帥的任命。
書生擔當主帥之後,戰事進行得更加順利,敵軍本就是兵力不足的小國,只不過是因為當初的皇子不懂行軍打仗,才會錯失很多將其一網打盡的機會。書生誘敵深入,最終將敵人一網打盡。
勝利的號角聲,響徹了整個邊境的土地。書生貴為三軍統帥,
立下如此大功自然免不了要進京面聖,接受封賞。書生早已想好,如今天下太平,自己守在這里也沒有任何意義,他要辭官回鄉與小雪共度余生。
但他還不清楚小雪的心意,所以他需要做些讓小雪透露心意。他帶著小雪前往京城,臨行的前一夜,他和軍中的兄弟喝的酩酊大醉,他告訴他們,自己要辭官回鄉過幾天舒服日子。他向陪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深深地鞠了一躬,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想法會令他們失望心寒。
將士們也能理解他的做法,人各有志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只是祝福他以後過的幸福。酒足飯飽之後,大家都回到各自的營帳中休息去了。滿身酒氣的他,進了小雪所在的營帳,他看著扶著他坐下的小雪,用自己長滿老繭的大手將她攬入懷中。他與滿臉通紅的小雪四目對視,他用很認真的語氣問她,是否願意和他共度此生。
小雪見他醉的不輕,覺得是他酒後胡言就沒有搭理他。可他就這樣一直抱著她不放,仿佛一定要知道答案才肯罷休。小雪只能回應他,她說他是他在這個世上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她願意和他一直在一起。
書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開心的離開了,看著掀開帳篷的男子,已經完全沒有剛剛懶洋洋的樣子,走路沒有半點不穩,小雪這才明白自己被書生騙了。可她還是無法生她的氣,因為在她的心里也是有他的,如果他不開口,作為一個女兒家的她,又怎麼好意思開口呢。
書生來到了大殿之上,這是他以前夢寐以求的地方,只不過萬萬沒想到,自己會以這樣的身份,來到這里果然是世事難料啊。聖上見到書生也是吃了一驚,因為他沒有孔武有力的體魄,全身上下都隱隱透露著文人的氣息。當今皇上並不是省油的燈,他對書生的身份很是懷疑,就派自己的御前侍衛和他比武。
書生自然知道,雖然皇上宣稱是想見識一下三軍統帥的風采,實則是在試探他的身份,他必須全力以赴。雖然御前侍衛武功高強,但書生畢竟久經沙場,不久就佔盡上風,最後的結果是一個平局。
皇上不是傻子,他能看出書生是有意想讓,而且他此舉的目的,不過是試探書生的虛實,目的已經達成,他自然沒有糾纏的必要了。
書生之所以故意相讓,是為了避免樹大招風畢竟他是個準備歸隱的人,他不想再旁生枝節。聖上賞賜給他很多金銀田地,但他都謝絕了,他跪在地上,懇請聖上能準許他解甲歸田。
聖上也是個明事理的人,他知道強留無用索性成全了他。書生沒有要他的封賞,而是向聖上請求減輕百姓的賦稅,如今天下太平,但百姓們還沒有完全從戰爭的陰影里走出來。聖上對他的言論很是贊同,便依了他的意思,還封他一個閑職,他和小雪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鄉親們看著衣錦還鄉的書生,都為他感到高興,他將自己的俸祿-都用在了村子的建設上。原本貧窮的村子漸漸地變得富裕起來,大家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一起。
在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晚上,書生和小雪成
親了,從此過上了二人的幸福生活,幾年後,他們又有了新的家人,他們孩子出生了,小雪也褪去了以前的稚女敕,成為了一個賢良淑德的好妻子,一個疼愛孩子的好母親。
他們的年代,本就是一個多事之秋,他們安寧的日子還是被打破了。一天夜里,一個滿布傷痕的軍官進入了這個村子,書生一眼就認出了他。這個軍官是他曾經的部下,他告訴他前方戰事吃緊,他奉旨前來請他執掌帥印,他真希望自己能自私地拒絕,但他終究還是放不下家國大義,他忍痛離開了家。
看著目送自己的妻子,他第一次這樣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別離的傷感,記得他不知道該怎麼向小雪開口時,是她主動開了口,她說她會為有一個這樣的丈夫而驕傲,他不在的日子里他會好好地照顧他們的孩子。
他這次遇到的敵人非同小可,听說對面的統帥是個常勝將軍,自帶兵出戰以來,無一敗績。他們的兵力也遠在他們之上,雖說朝中已經派兵增援,但他們趕過來也需要一段時間,而敵軍可不會坐以待斃,他們知道書生在等援兵又怎會按兵不動。
他們不斷地對書生的軍隊發動突襲,書生本就處于劣勢,現在又遭到敵人的窮追猛打,可謂是危險至極。書生只能盡力的拖住敵人,不斷地與他們周旋,可敵軍的主帥的智謀,遠在書生之上,書生還是沒有撐到援軍趕來,就中了敵人的埋伏。他手執長槍不斷地向前敵人的胸膛刺去,看著自己的將士們一個又一個地倒在地上,書生怒火中燒,完全喪失了理智只知道殺戮,最後正片戰場上只剩下他一個人。
他用力的直起身子,邁著沉重的步伐,一步又一步地向家的方向走去,敵軍中有人拉開弓箭準備射他,卻被他的主帥制止了。他看著滿身鮮血的書生,胸膛上被插滿了劍和長矛,他不會讓他活著走出這里,卻又期待奇跡的發生,書生是他見過最頑強的軍人,他打心眼里欽佩他。
奈何他們是敵人,他們之間注定只有一個人能活著回到自己的家鄉。書生的視線越來越模糊,他終究還是倒了下去,他又見到了小雪,他看到她和孩子一起在村子里,等他回來的情景。
這天夜里給孩子講故事的小雪,心口突然痛了起來,還好孩子早已入睡。她走出了屋子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偷偷地哭了起來,作為一個女人的直覺告訴她,那個人不會再回來了,以後的日子只剩下她和孩子相依為命了。
不久,主帥陣亡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村子,大家都很同情小雪,可小雪並沒有流露出太多的悲傷,他不想讓懵懂無知的孩子,被她的情緒影響,她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大。村子里的人給書生立下了一塊碑,以此來紀念他對他們的恩惠。
每年小雪都要帶著孩子去書生的墓前看望他,孩子問︰「爹爹去了哪兒,為什麼不來看我」,小雪會笑著對他說︰「爹爹去了天上,在那里他過的很幸福,他會在天上看著我的寶貝長大成人」,孩子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壓根沒有注意到娘親一閃而過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