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四八 錦囊妙計

「勤政殿」內,四位被解掉荊棘和繩索的「御前帶刀侍衛」就像約好似的。一齊轉身沖著他們的主子跪拜了三次異口同聲地高呼︰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聞听此言,雍熙皇帝心想︰梁尚書和于丞相一貫足智多謀,他倆既然來了就肯定是已有主意了。咱就完完全全沒有必要與四位侍衛再做計較,而駁了兩位朝廷重臣的面子啦!

想到這里,他就擠出笑容大手一揮說︰四位侍衛,朕先前已說過你們都是「有功之臣」。又怎麼會降罪于你們呢?正如梁尚書和于丞相所說,你們趕緊回府洗刷干淨、上藥消毒再換上衣服休息一天吧!

四位「御前帶刀侍衛」趨前一步,雙手抱拳低說︰皇上,微臣告退。

話兒溜出口了,他們就相繼轉身走出了「勤政殿」。忍痛挺直身子大步流星地走向皇宮南大門的同時,四顆腦袋抵在一起竊竊私語︰哎,幸虧梁尚書和于丞相及時趕到。否則,皇上說不定就會龍顏大怒地下旨砍了咱們「以儆效尤」啊!

猛然,李侍衛拍著腦袋驚呼︰昨天早朝時,皇上看到梁尚書和于丞相一個摔倒受傷、一個感冒發高燒。就下旨將處決逆臣寧飛虎的日期延後,恩賜他倆可以不用上朝。安安心心地呆在府邸休息三天呀!今兒個,才是第二天。他倆怎麼會進宮了呢?

走在他身邊的丁侍衛,就月兌口而出︰李哥,這有啥想不明白的呢?依我看,他倆肯定是听說咱們惹下禍端向皇上「負荊請罪」了。才急火慌忙地趕來替咱們開月兌罪責哦!

听到這里,蔡侍衛、魏侍衛忍不住地拽著說話的兩位。兩人不約而同地拋出心中的疑問︰咦,是誰趕去尚書府和丞相府報信的呢?

面對這個問題,先說話的李侍衛和丁侍衛異口同聲地驚呼︰哎呀,咱們四個人剛才在「勤政殿」內。竟然都忘記詢問梁尚書和于丞相,他倆是如何得知咱們向皇上「負荊請罪」呢?搞到現在,都不知道誰是咱們最直接的恩人。真是慚愧至極哦!

接下來,四位「御前帶刀侍衛」就走向皇宮門口一邊喃喃自語︰咦,是誰趕去尚書府和丞相府報信的呢?

這時,蔡侍衛一下子想到︰剛才,幾位跪地懇求皇上對華皇後編說。年邁體衰的他們,才是這場「言語頂撞華皇後」主謀的場面來啦!

想到這里,他拍著腦袋高呼︰三位師兄,我想起來了。那些忠臣剛才跪拜三個響頭之後對皇上說,自願為咱們四個「頂罪領死」哦!

他的話音一落地,其余三位同伴禁不住恍然大悟地說出了共同的答案︰哎呀,如此說來。給梁尚書和于丞相報信的人,就是他們的同伴!

立時,四位「御前帶刀侍衛」的臉頰全都泛上一層「感動」的紅暈。他們感激涕零地竊竊私語︰哎,鬧了半天。咱們全是被那些忠臣所救,這個世上還是好人多呀!

說話的檔口,他們的腳步已站在皇宮門口了。與此同時,四個人就伸出手握在一起說︰今生今世,就算為了我朝江山社稷的穩固而下刀山趟火海。咱們都無怨無悔,日月見證哦!

發完重誓,四位「御前帶刀侍衛」默默地松開手。轉身走到梧桐樹邊解下自己的坐騎,抓住韁繩咬緊牙關往上一躍**就落在馬背上了。又回望一眼自己的同伴,才揚起馬鞭驅馬騎向各自的府邸啦!

此時此刻的「勤政殿」內,那些腰桿挺得筆直的官員們也都相互對視一眼。就知趣地向自己的主子跪下高呼︰皇上,微臣也告退!

聞听此言,雍熙皇帝的腦海中一下子就閃現出剛才的一幕。他兩手向前平伸熱淚盈眶地說︰各位卿家,你們今天為朕挽救了四位大將。朕的江山社稷堪稱無憂無慮了,朕定將時時刻刻都銘記于心。都請平身前往「內務府」姚大人、王大人處領賞吧!

他的話音一落地,地上跪著的官員們全都伏地高呼三聲︰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三聲呼完,一個個才相繼欠身站起來。沖著梁尚書和于丞相豎起兩個手指說︰兩位大人,我朝江山社稷是否可以繼續穩固下去。就全看你們了,一定加油哦!

說著話兒,他們的腳步聲。就「嚓、嚓」地敲擊著「勤政殿」外走廊的地面,很快就徹徹底底地消失啦!

听到這里,雍熙皇帝迫不及待地走下金鑾殿。拉著梁尚書和于丞相的手說︰兩位愛卿,你倆堪稱朕的「左膀右臂」。十幾年來,朕一直懼怕惹怒兩位擁有邪術的華將軍。現在,這里只剩咱們君臣三人了。快快將如何制約他倆的主意說出來吧!

梁尚書和于丞相就像約好似的,跪在他腳下的地上異口同聲地說︰皇上,若想我朝江山社稷得以繼續穩固下去。首先,就必須派人盯住華皇後和後宮三千佳麗們。以防她們當中任何一位「好事者」放飛信鴿,去邊界向駐守在那里的兩位華將軍報信啊!

雍熙皇帝忙不迭地拉起他倆,滿臉堆笑地說︰兩位愛卿,你倆一心一意地保我朝江山社稷平安。朕與你們之間無須這些禮節哦!

這時,兩條人影一晃就落在「勤政殿」的門口。其中一人就邁著小碎步沖進來跪在地面,操著娘娘腔高呼︰皇上,雜家有急事稟報呀!

雍熙皇帝趨前一步,拽起他語氣急切地說︰李公公,到底發生什麼事啦?你就快快道來吧!

梁尚書和于丞相,也禁不住望了太監總管李公公一眼。就相互對視著竊竊私語︰咦,他平日負責掌管太監和宮女們的事宜。今兒個,到底會有何事讓他如此驚慌呢?

然而,在他倆看來不會有什麼麻煩事的人。此時此刻,說出來的事兒。卻陡然震驚了他倆︰皇上,東宮大皇子崇曦進入「皇陵」點燃紙錢祭拜弟弟。听見後宮幾位女人扛著鐵鍬到了「皇陵」門口,他急匆匆地趕來「御書房」向您報信卻忘記踩滅紙錢啊!

立時,梁尚書和于丞相就一齊捶胸頓足地說︰這個東宮大皇子,平素一貫比弟弟沉著、穩重。眼下事情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啦!他怎麼倒腦袋犯渾了呢?

雍熙皇帝就算做上「一千零一夜」的夢,也想不到︰自己不願相信的結局,還是不可預警地發生啦!

他還以為自己年歲漸長了,耳朵有些背听錯了。就將耳垂抵在來者的嘴唇邊,不敢置信地說︰李公公,崇曦自幼為人處事就謹小慎微。他明知道後宮幾位不會善罷甘休,怎麼又會忘記踩滅紙錢再出「皇陵」呢?你真的不是跟朕開玩笑嗎?

聞听此言,太監總管李公公搖著頭說︰皇上,您就是借給雜家幾個腦袋。雜家也絕對不敢和您開玩笑啊!雜家奉了您的口諭趕到「皇陵」門口,就看見小安子一個人站在那里。雜家看見「皇陵」中部有絲絲縷縷的黑煙冒出來,就斷定林貴人和幾位貴妃、淑妃也看見這個景象啦!

這番言語,終于讓雍熙皇帝徹徹底底地相信了︰眼前這位一直跟隨自己的老太監,絕對不是在和身為主子的他開玩笑呀!

事實就硬生生地擺在面前,他不由得緊張兮兮地說︰李公公,你是說林貴人和幾位貴妃、淑妃已去了「長樂宮」。將她們的猜測說給華皇後听了嗎?

太監總管李公公將腦袋點得就像「小雞啄米」了,一張嘴巴也沒敢歇下來︰皇上,雜家趕到「長樂宮」東側的弧形圓洞邊。就听見守在那里的四位「御前帶刀侍衛」的副手說,那幾位女人確實進了「長樂宮」----

沒等他說完,雍熙皇帝就龍顏大怒地大喊︰四位侍衛來此向朕「負荊請罪」之前,一定會千叮嚀萬囑咐各自的副手不要放任何人進入「長樂宮」。這幾位年輕後生,竟然膽敢擅自做主放林貴人和幾位貴妃、淑妃進去。也真是太不知輕重啦!

說到這里,他猛地一拂袖就沖向「勤政殿」的門口大喊︰快來人呀!

立時,小太監德子就邁著小碎步奔到雍熙皇帝的面前。彎下腰身卑微地說︰皇上,盡管吩咐吧!

隨即,他就听見自己的主子大吼︰小德子,快去剛剛離去的四位侍衛的府邸。傳朕的口諭請他們火速進宮議事吧!

身為天子的主兒發話了,誰敢怠慢呀?

小德子急忙轉身奔跑著離開了,很快就消失在眾人的眼前。

雍熙皇帝轉向自己最為器重的大臣,神情嚴肅地說︰梁尚書、于丞相,你倆隨朕擺駕「長樂宮」吧!

太監總管李公公忙不迭地跑到他面前跪下,急乎乎地說︰皇上容稟,四位副手就是吃了豹子膽也肯定不敢違背您的意願辦事。卻是華皇後自己喊那幾位女人進入「長樂宮」呀!

雍熙皇帝眼楮睜得溜圓地盯視著他,臉露慍怒地說︰李公公,你不必替四位副手開月兌罪責啦!

聞听此言,站在「勤政殿」外一直沒開口說話的小安子。急忙跪下高呼︰皇上容稟,咱跟隨太監總管李公公去「長樂宮」的。他剛才所說的一切,字字句句都是大實情。您要三思啊!

畢竟,小安子是雍熙皇帝親口恩賜帶進皇宮的。他對這個沒有半點皇族血脈的養子,還是擁有一份親情感哦!

因此,他終于完完全全地相信了︰眼前這位老太監所說的話,確確實實都是大實情啦!

雍熙皇帝拉起下跪者,面色緩和地說︰李公公,你火速趕去「長樂宮」宣朕的口諭。讓四位副手盯牢了華皇後和幾位進去的女人吧!

看到這里,小安子心知肚明太監總管李公公的生命沒有危險了。他心情舒暢地說︰皇上,李公公先吩咐四位副手盯牢華皇後和幾位進入的女人。才讓咱帶他飛來「勤政殿」向您報信哦!

這席話兒,猶如搬去了壓在雍熙皇帝心里的一塊巨大的石頭。他拽過兩位大臣的手壓在老太監的手上。又伸出另一只手包住三只疊在一起的手,興高采烈地說︰朕擁有你們三位的鼎力支持,江山社稷談何不穩固呢?

說到這里,身穿盔甲的四位侍衛就急匆匆地奔進來。彎下腰身卑微地說︰皇上,都怨咱們疏忽大意讓自己的副手辦了錯事。微臣甘願受罰哦!

雍熙皇帝這才放下三人的手,轉向他們笑容滿面地說︰四位侍衛,都是朕心急未听完李公公和小安子的解釋。差點就誤罰了你們的愛徒啦!

話音一落地,他就話鋒一轉說︰四位侍衛,既然被朕差小德子宣進宮了。如果身上的傷痛不要緊的話,就一起參與共謀打敗兩位擁有邪術的華將軍之計吧!

四位侍衛既不是三歲小娃,也不是傻瓜。當然听得懂︰主子的這番說辭,也就是為他自己找了一個「台階」哦!

于是,四位師兄弟就一齊轉向雍熙皇帝說︰皇上,咱們都只是一介武夫。梁尚書和于丞相足智多謀,他倆說出一系列的計劃。咱們和另外四位師兄肯定照做無誤呀!

听到這里,雍熙皇帝就望著兩位自己最為器重的大臣說︰梁尚書、于丞相,四位侍衛都如此說了。你倆誰先說呢?

梁尚書遞了一個眼色給于丞相,後者心領神會地說︰皇上,李公公及時吩咐四位副手盯牢華皇後、林貴人和幾位貴妃、淑妃。可謂是「我朝之大幸」啊!這樣,她們就沒有機會放飛信鴿去邊界報信了。對咱們即將實施的計劃,那可就擁有著不可缺失的輔助作用呀!

接著,他就壓低聲音說︰現在,皇上就可以在剛才那些「重情重義」的正直官員之中。選兩位能說會道的快馬加鞭地去邊界傳達您的口諭。誠請兩位華將軍隨著他倆回京參加您的五十九壽宴----

沒等他說完,雍熙皇帝就眉頭緊皺地說︰于丞相,為啥不能讓派出去的官員直接坐官轎到邊界。向兩位華將軍直接宣朕的《聖旨》呢?兩位華將軍性情孤僻,兩位官員只是騎著宣朕的口諭。他倆恐怕不會听信吧?

四位侍衛也像約好似的,一齊轉向于丞相拋出了心中的萬分不解︰丞相大人,凡是身為「朝廷官員」的主兒。肯定都只相信,當今天子的《聖旨》嚴肅、神聖得不可怠慢呀!

這時,梁尚書笑著說︰皇上、四位侍衛,你們也知道《聖旨》嚴肅、神聖得不可怠慢。兩位常年駐守在邊界的華將軍能不知道嗎?假如,讓兩位官員當著他倆的面一本正經地宣讀《聖旨》。肯定就會導致他倆的腦細胞毫無預警地提高警惕啦!

聞听此言,于丞相又「趁熱打鐵」地說︰皇上、四位侍衛,倘若咱們讓兩位官員快馬加鞭地騎到邊界。到了邊界之後,他倆的額頭肯定是汗珠子直滾、渾身衣服濕透了黏糊糊的帶有一股汗餿味呀!我保證看見他倆的第一眼,兩位華將軍就會松弛警惕的意識。再听到兩位官員傳達當今天子請他倆回京參加五十九歲的壽宴,他倆的心窩里肯定是熱浪翻滾呀!

他的話音一落地,雍熙皇帝和四位侍衛梁尚書終于恍然大悟地說︰哎呀,原來你們盤算的「溫情戲」。兩位官員快馬加鞭地感到邊界,只是傳達當今天子邀請他倆回京吃壽宴。他倆心里的感動,就會減退掉那股潛在的警惕意識!

听到這里,梁尚書就說︰皇上,兩位官員快馬加鞭地趕向邊界的時候。隨著林御史前往蘇南華陽縣衙的四位侍衛已在回京的路上啦!與此同時,咱們首先在「御膳房」內布下暗器開關。等兩位華將軍回到京城,八位侍衛就陪著他倆和皇上前往「御膳房」吧!

于丞相又接上話茬︰皇上,兩位華將軍平素就依仗渾身邪術。為人處世一貫就盛氣凌人得如冰似箭哦!微臣斷定,他倆一定會在您之前邁進「御膳房」。而他們壓根就不可能知道,咱們提前布置的暗器開關在哪些地方。就算不死也得被喂過百毒的暗器所傷,這時他們肯定也無法運動邪術對付您和咱們啦!

雍熙皇帝心情舒暢地說︰到時候,八位侍衛聯手對付兩位華將軍。就簡單多!

說著話兒,他情不自禁地轉向身邊的老太監說︰李公公,今兒個你及時吩咐四位副手盯牢那些女人。可謂是「先立了一大功」呀!

太監總管李公公彎下腰身,忙不迭地說︰皇上,倘若因為那些女人腦袋犯渾放飛信鴿招來兩位華將軍的兵馬。我朝江山社稷從此就不得穩固,雜家也就沒有啥安定日子過了。您千萬莫要再夸贊雜家!

梁尚書、于丞相語氣急切地說︰皇上,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眼下,您還是趕緊讓李公公「翰林院」挑選兩名正直官員。咱們幾位也該去做迎戰兩位華將軍的準備工作啦!

四位侍衛和小安子,也月兌口而出︰皇上,李公公和兩位大人所言極是。國難當頭、人人有責,咱們就按照兩位大人所說的去準備!

望著幾位臉上呈現一片虔誠的臣子,雍熙皇帝壓抑已久的心兒豁然開朗。他轉頭沖著「勤政殿」外心花怒放地大喊︰李公公,朕令你趕緊去「翰林院」挑選兩位平素就忠厚、耿直的官員。記住還要擁有「能說會道」言語表達能力哦!

說到這里,他笑著說︰各位卿家,外面天色已大亮。你們肯定和朕一樣沒吃早餐哦!不管事情多麼緊急,你們的身子骨可不是鐵打的。就都隨朕移駕「御膳房」東側的偏殿用餐吧!

立時,圍繞在雍熙皇帝身邊的八位男人。就全都匍匐在地磕拜三次,才手搭在額頭上高呼︰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