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君過來了,就把林彤給解月兌出來了。
她接過剁餡這活,把林彤攆進屋就陪她姑娘玩。
林彤找了幾本小念看的兒童故事畫報,給孩子講故事玩,小倩從來沒有听過這些,听的津津有味,抓著畫報不撒手。
林彤就站在門口跟她說話,「我這有不少畫報,你拿回去給她講,看完了再拿回來換下一本。」
王雅君說︰「我也竟給她講故事。孫悟空了打白骨精了,豬八戒背媳婦了,啥都講。」
林彤听了笑她,「是不是還講‘不听話就讓大馬猴給抓走’之類的話?」
王雅君有些不好意思,「我不像你那麼有文化,家里也沒啥書……」
家家戶戶日子不是那麼富裕,很多人家也沒有去買書的自覺。
這年代,家里一般有書的,除了知識份子就是一些政*府部門上班的干部,還有部分老師。
林彤不知道別人家是什麼樣,但她從隨軍到現在,這些軍屬家中,她也只在張永華家看到過一個小櫃里裝的各類書籍。
就連江大姐家的書也不太多,也只有政委常看的書。
倒是有幾個老師家里的藏書頗多,除了一些政治用書,他們還給孩子訂閱些兒童讀物、故事會,大人也會訂些《小說月報》之類的雜志。
她看了以後,也去郵局訂了《小說月報》,這個雜志她挺熟悉的,女乃女乃家和姥姥家都有這個,據說訂了幾十年了。
林彤听到她的話,心想,要不要弄個讀書角啥的?也提高提高團里家屬和孩子的文化素質。
可轉念一想徐振華現在都不知道在哪?和她現在在團里的尷尬地位,就又沒了興致。
因為要包的餃子多,王雅君分開剁的餡子,剛剁好一半,肉餡放進盆里,武文華就過來了,林彤看她看己,就問起老太太,「大娘怎麼沒一起來?」
「我媽年紀大了不愛串門,誰家都不去,不用管她。」
林彤道︰「那就包好了讓孩子們把餃子送過去。」
武文華就推開王雅君,「還有多些?這些我整,你去和面吧!」
王雅君指著面盆里那一大盆面,「我來的時候嫂子都和完面了。」
家里沒有男人,崔營長肯定是不能跟過來的,這樣三個女人加上幾個孩子,再送出去幾盤子餃子,也足夠吃了。
林彤盤算著,去撈了一顆酸菜,也不怪當地人吃汆鍋底,其實跟汆白肉差不多,冬天沒有青菜,只能下酸菜了。
王雅君接過盆,「嫂子你腌的酸菜味真好,不像我弄的,味不好,有些臭了似的。」
林彤不好意思的笑︰「這些是文華嫂子幫我開的。」
武文華說︰「明年我也去幫你腌酸菜去,這玩意最簡單。」
簡單也不是什麼人都腌的好吃的,就像下大醬,一樣的醬塊子,有人下的醬就好吃,有人下的醬就有股臭醬味。
王雅君很是高興,「那我可記著這話了,可別到時候嫂子不承認這話了。」
林彤笑著說︰「沒事,我給你記著。」
說笑了一會,王雅君道︰「先別說明年腌酸菜的事,我娘家媽說今年給你做醬塊子,明年讓我自己下大醬,嫂子你明年先教教我這個吧!」
林彤一听忙道︰「我也跟著學學。」
武文華道︰「也好,今年做醬塊子的時候我就招呼你倆過去看看,以後自己也能做。」
徐振華愛吃沾醬菜,林彤想著自己要會做了也方便,就高興的答應了,「正好我家里還有黃豆。」
三個人包了兩大蓋簾的羊肉胡蘿卜餡的餃子,本來是想包全肉的,怕她們嫌羶吃不慣,加了點菜。
餃子煮好後,林彤喊了徐念和大海、大江,讓他們先給小趙幾個人送過去,四個人,一共送了四大盤子。
餃子多一點,他們也能和班里的戰友分一下,要不吃獨食會讓人有意見。
等孩子們送了餃子回來,林彤又讓徐念把這鍋剛煮出來的餃子送了一大盤子去給大海的女乃女乃。
王雅君給幾個孩子用西面的鍋炸麻雀,武文華煮餃子,林彤則用張永華剛給她郵來的電飯鍋涮火鍋。
雖然這鍋慢了點,可比沒有強,幾個孩子都圍在旁邊流口水,林彤就給他們一人撈了一碗肉,示意他們沾韭菜花醬,「誰想吃什麼調料,可以像這樣,摻到一塊,調勻了,沾著吃,非常好吃。」她自己的碗里放了韭菜花醬、豆腐乳,可惜沒有買到芝麻醬,她又搗碎了一點熟花生放進里面,反正就是瞎吃唄!
看著孩子吃的唏哩呼嚕,一個勁的嚷嚷著香,連一向愛吃的餃子都要排到後面去了,王雅君忍不住也夾了一筷子,她撇了撇嘴,「除了羶味啥味也沒有,啥吃頭啊!」
又吃了一個餃子,立刻眉開眼笑的道︰「還不如這餃子好吃呢!」
大海說︰「嬸兒你真不會吃,你得沾這個料吃。」
王雅君猶豫了一下,「沾點這個就不羶了?」
林彤鼓動她︰「嘗嘗,真的好吃,這肉其實不羶。」
她就又夾了一口,沾了一點韭菜花醬,放進嘴里品了品,「哎你別說,還真就不羶了哈!」
林彤就給她調了一點自己那種的醬汁,「你先喂小倩,你看這孩子饞的。」
這一頓飯大家都吃的非常高興,特別是火鍋,王雅君和武文華都看著她的電飯鍋很是稀罕,「這玩意是不是老貴了?」「這個挺費電的吧!」
林彤不覺得貴,也不覺得費電,以那兩家的生活水平也完全負擔得起,「還好吧!」
王雅君年輕,負擔也輕,她就有些動心,「嫂子,你這從哪兒買的,幫我也買一個唄!」
「行啊,我朋友從首都郵來的。」林彤問武文華,「嫂子你不要一個?一塊幫你郵一個?」
武文華這二年不少掙錢,但花錢還是老輩子的傳統觀念,「不要,這玩意費錢,不如我用大鍋。」
估計再過一兩年,電飯鍋這邊用的也會多起來,那時候是趨勢,她就不會覺得貴了。
林彤也就沒再勸。
吃過飯,她把相機拿出來,給幾個孩子拍照,也和二人留下珍貴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