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國說了一聲,隨後月兌掉了他的外衣,拿隨身帶著的小刀將縫在衣服夾層里的錢拿出來。這是他們在海市的收獲,他一路謹慎小心,一路上的花銷是交給其他人保管,掙來的錢都在他身上。
看著那一疊紙幣,大隊長很沒出息的吞了吞口水,他沒想到小小的發夾能掙到這麼多錢,「建國,這,這些都是賣發夾得來的錢?」
「對。」
賀建國點了下頭,而後從那堆紙幣里拿出了一張紙,上頭做了非常詳細的記錄,一一說給盛夏和大隊長听。
他做事細致,每一筆錢是怎麼賺來的,哪一天賺到的都寫得清清楚楚。至于他們三人的開銷也寫在上頭,沒有昧下一分錢。
大隊長對賀建國很放心,即便他不記得這麼詳細,他也不會說什麼。
盛夏不是第一天跟賀建國打交道了,知道他的性格穩重,做事謹慎,百分百相信他。
不過比起薄利多銷的發夾,盛夏更在乎的是布女圭女圭在海市是否能有銷路,她沒拐彎抹角,直接問出來。
賀建國指了指紙上的數據︰「建軍媳婦,你看,這是布女圭女圭賣出去的價錢。」
「你們跑了這麼多個地方?」盛夏看著六個不同的價格,眼中浮現了贊賞之色。
賀建國點頭︰「我們頭一次去海市,對那邊的情況不是很了解,所以就想多跑幾個地方看看。」
「你給我說說,賣價最高的布女圭女圭是哪一個?如果下次再讓你帶隊去海市賣這些布女圭女圭,你能做得到嗎?」盛夏很直接地問出來。
她遲早是要帶著賀大寶三兄妹離開三華村,去跟賀建國團圓的。
所以,盛夏僅僅是打算給三華村的父老鄉親們提供掙錢的門路,具體該怎麼做還得靠他們自己。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個道理在很多情況下是通用的。
賀建國從盛夏的眼中讀取到對他的信任和期待,胸口涌出一股熱血︰「可以!」
盛夏掏心掏肺地說︰「很好。建國大哥,大隊長,我能為我們村做的事情有限,很多事情要大伙齊心協力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不瞞你們說,大寶他爹再過兩三年就能達到家屬從軍的條件,到那個時候我肯定會帶著孩子們從軍。等到那時候,咱們村的事情,我肯定是顧不上了。」
大隊長和賀建國顯然都沒想到這一層,呆呆地看著盛夏半晌,他們以為盛夏會一輩子留在三華村……
兩人沉默良久,明白了盛夏說這番話的意圖︰她希望他們都能盡快成長起來,能夠獨擋一面,因為她不可能一直帶著他們往前走了。
等三人從小屋里出來,大隊長和賀建國的臉色都不太好,原本滿心亢奮的村民們見狀紛紛噤聲,擔憂地看著他們二人。
至于盛夏,她和往常一般無二,惶惶不安的村民們見她如此淡定,心也跟著安定下來。
「大仙」多鎮定了,肯定沒事的。
盛夏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三華村村民們的「精神領袖」,哪怕她什麼話都不說,只要她在場就能讓大伙的心變得安寧。
村支書過來拍了下大隊長的肩膀︰「你這是咋了?建國他們賣虧了?」
大隊長搖了搖頭,沖人群里的會計喊道︰「會計,會計!快過來算賬,算好賬就分錢了!」
會計趕忙應聲︰「我在這!」
「磨磨唧唧啥呢?大伙都等著分錢呢!」
大隊長埋怨了會計兩句,從兜里掏了那疊錢出來,跟村民們說道︰「這次建國把他們帶去海市的發夾賣出了好價錢!我決定給他們每個人十塊錢的辛苦費,你們有意見嗎?」
大伙紛紛表態︰「沒意見!」
「賣發夾不容易,到海市去賣那更不容易了。這辛苦費是應該的。」
「那可不,我連去縣城的班車都搭不了,更別說搭那麼久的貨車去海市了。建國啊,你們辛苦了啊。」
……
大隊長見大伙都這麼明事理,轉頭跟會計說︰「你扣三十塊錢出來,余下的算清楚,爭取在明天中午就能把錢發到大伙手里。」
「好咧!」會計捧著那麼一疊錢,心潮澎湃。
這里頭也有他媳婦、閨女的一份,今晚加班加點算清楚賬,明兒個早上就把錢給發下去!
女知青們個個樂開了花,等人群散了之後,她們還特地去找盛夏表達謝意︰「嫂子,謝謝你。」
「別客氣,這是你們努力勞動應得的回報。」盛夏看青春洋溢的少女們,心情不錯。
有一位性格很內向、手卻很巧的女知青鼓起勇氣說道︰「嫂子,我做了一個布女圭女圭,想給你看看……能不能等我一下?」
盛夏認得她,「你是叫朱月華對吧?你自己做了布女圭女圭嗎?我正好沒啥事兒,跟你一塊去知青點看看。」
這小姑娘叫朱月華,去年六月底來到的三華村,性格內向,人很文靜,手卻很巧。
盛夏對她挺有好感的,同她說話也比別的人要親昵幾分。
朱月華大喜過望,大眼楮里流露出滿滿的驚喜︰「真的嗎?」
盛夏點了頭,和朱月華一塊去了知青點。
她同其他的女知青聊了日常生活,發現她們這一年多來的日子有了明顯的改善,只要肯下力氣干活的,基本上每頓都能吃飽了。
盛夏笑道︰「咱們三華村的糧食產量應該還會繼續增長。」
朱月華听得眼楮亮晶晶的,她家就在省城,家里的條件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過,她有兩個正在發育期的弟弟,半大的孩子吃窮老子,這句話是半點不假。
城里人是吃供應糧的,朱月華家每個月的供應糧都不夠吃,還得掏錢去買高價糧才能讓弟弟們吃飽。
朱月華去年高中畢業,她家里沒辦法給她弄來工作,只能選擇下鄉。
她的父母費了好些功夫才給朱月華安排插隊到三華村來,就是听說這里的糧食產量增長得很快,應該不會缺她一口吃的。
朱月華來到三華村,發現日子遠遠比她听說的想象中的要好過得多,三華村的村民們都挺熱情淳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