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桂花來說卻剛剛好,她覺得衣服就要做大一點,孩子長得太快了。
這年代的布料是很結實的,天天穿都可以穿好幾年的,再加上布料要票和錢買,精明的家庭主婦們都是把衣服往大了做。
等到大的孩子穿不下了就傳給小的穿,所以,有些人家的小孩都沒能穿到一次新衣服,全都是撿哥哥姐姐們的衣服穿。
盛夏手里有錢有票,空間里有不少布料,她舍不得委屈孩子們。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她就給孩子們多做幾身衣服。
剛剛穿越到這里的時候,那段日子過得最艱難,但盛夏依舊是給孩子們新年做一身新衣服的承諾。
盛夏看了又看,覺得這裙子可以改小一點可能更好看,不過她還是征詢了小閨女的意見,「寶珠,你想不想把裙子改得合身一點?」
賀寶珠脆生生地拒絕了,「不想,大大的,涼快。」
「哈哈哈」
李桂花听著小姑娘的童言稚語,哈哈大笑起來,「是啊,寶珠說的沒錯,裙子穿大一點才涼快。」
得到大娘的夸獎,小姑娘臭屁道︰「寶珠很聰明的。」
李桂花笑得更歡了,眼淚都笑出來了。
盛夏也被小閨女逗樂了,見她這麼喜歡就不改了。
賀建國幫忙買了不少可愛的小裙子,顯然是存著給賀寶珠穿的心思。
他很喜歡閨女,只不過沒有生養閨女的命,只能把一腔父愛轉移到賀寶珠這個親佷女身上。
盛夏一口氣把賀建國給賀寶珠買來的小衣服小裙子,給小閨女試穿了看效果。
她笑著問了句︰「嫂子,你覺得我要是做這些樣式的衣服賣,會有人買麼?」
李桂花認真回答︰「有是有,但在我們鄉下地頭應該沒幾個人會買,只有去到縣里或者是市里,有錢有票的工人家庭才有余錢買這麼好的衣服。」
「唔……那還是算了吧。」盛夏想了想覺得挺有道理的。
李桂花提議道︰「不過,建軍媳婦,你之前不是給縣紡織廠那邊設計書包嗎?你可以給市里的制衣廠設計衣服的款式啊。我覺得這個工作更適合你,不用投入太大的成本,只需要做幾個款式的衣服當樣品給制衣廠就行了。」
她不知道有設計圖這回事兒,只記得當初盛夏是靠著她親手設計並制作的書包跟縣紡織廠的趙璐認識的。
盛夏在這方面很有天賦,就算沒上過學,她能設計制作出那麼新潮時髦又結實耐用的書包,同樣也能設計制作出美觀大方、款式新穎的衣服來。
盛夏半真半假地說道︰「嫂子,你想得真遠。我剛開始只是想看看海市流行的衣服樣式,學著自己做幾套給孩子們穿。听了嫂子你的提醒,我覺得我多了一條掙錢的路子了。」
「你這麼聰明,哪里用得著我提醒?」李桂花嗔了她一眼。
盛夏笑了笑︰「這陣子農閑,我打算先教大伙做布女圭女圭。至于這些衣服,抽空再做。」
一听到盛夏要教她們做布女圭女圭,李桂花的眼楮亮晶晶的,「建軍媳婦,你總算要教我們做布女圭女圭了。你是不知道啊,咱們村里多少人都伸長脖子盼著呢。」
盛夏微笑著解釋道︰「之前不是忙嗎?現在閑下來了,有時間了就可以做了。」
李桂花只需要往人群里說一句,不用半天時間,三華村上上下下都知道「大仙」要教她們做布女圭女圭了!
第二天,盛夏一出家門就被眾人圍住了,大伙七嘴八舌地問了好些問題。
盛夏很有耐心地一一回答,倒是大隊長和村支書看不下去了,安排他們去倉庫里把之前存放的碎布條拿到平日做活的空屋子里去。
這活計有的人搶著干,就是想著在盛夏跟前刷刷臉。
盛夏不介意村民們動這些小心思,只要不是太過分,她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再一個,村民們在她面前不敢造次,除了畏懼她的「大仙」之名,也害怕惹她生厭被全村人集體排斥,這就太可怕了。
和之前一樣,盛夏照例把人分成幾個小組,派出代表來跟她學。
等這些代表學會了,再去教她們的組員,一級一級地傳授下去。
賀寶珠跟著盛夏學了好久,現在已經能做一個樣式很簡單的布女圭女圭。
盛夏忙著教其他人制作布女圭女圭的時候,小姑娘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認真做著她的布女圭女圭。
這小大人的模樣惹來了不少關注,大隊長和村支書都很喜歡賀寶珠,有他們守著沒人來吵賀寶珠。
有不少性子好強的人,見到賀寶珠一個四歲大的小女女圭女圭都能做得像模像樣,她們都憋了一口氣,絕對不能讓賀寶珠比下去。
不然,她們豈不是連個小女女圭女圭都不如?
大家伙的學習勁頭特別足,跟比賽似的,一個比一個認真,學得又好又快。
盛夏只當是因為她們之前做慣了發夾,再來做這布女圭女圭就變得容易了,沒那麼困難。
等到賀建國三人銷售小組從海市回到三華村時,大伙掌握了制作布女圭女圭的技巧,個別手工活出色的,已經能跟著盛夏學習制作樣式更復雜的布女圭女圭了。
賀建國三人是下午的時候趕回來的,運氣很好地趕上了最後一班車回來。
他們仨一進村就被村口的大叔大媽們圍住了,大伙都很關心他們去海市的收獲,畢竟那些都是他們家的兒媳婦閨女孫女做的發夾。
如果發夾賣得好,那麼家家戶戶都能分到錢。
賀建國讓兩個同行的小伙伴留下來應付這些熱情十足的大叔大媽,他則是直奔倉庫那邊,找到了負責監工的大隊長。
「大隊長,我們回來了!」
賀建國一現身當即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大伙布女圭女圭也不做了,全圍了上來。
「干啥呢?干啥呢?你們快散開,擋住人家建軍媳婦了!」大隊長亮開嗓子吼了一聲,圍著賀建國的人當即給盛夏讓出了一條道。
盛夏早習慣了村里人對她的恭敬態度,見狀僅僅是皺了下眉頭,她沒說什麼,因為說了也沒用,這些人該怎麼著還是怎麼著。
大伙讓開了道,賀建國、盛夏和大隊長就到隔壁的小屋里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