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八章 崆峒書院(四)

邵屹想起顧春衣一句話,天才都是有缺陷的,不是瘋子就是痴人,她卻不知道什麼叫燈下黑,她本人對一些常識欠缺得很,也是天才中的一員。

顧春衣眨了眨眼,假裝沒有听懂邵屹的吐槽。

崆峒書院位于泯江省郡的崆峒島上,從東江省郡過去經過清江省郡轉水路就是,說是崆峒島,事實上是崆峒群島,主島面積很小,不到八平方里,只有崆峒書院在島上,猶如世外桃源的崆峒島,島西南有半月形海灣,水淺灘平,沙細浪靜,是天然的海水浴場,北端後坡為絕壁,高約百米,恰似一道城牆,壁後,暗礁遍布,沒有人有能力攀岩而上,而那些絕壁,卻是畫滿了彩畫,有風景和人物勞動情景,但最出名的是仕女飛天彩畫,色彩斑斕,即使是海水沖刷而不掉色,崆峒書院就坐落在這主島上。

「你是說那些飛天彩畫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有的?」顧春衣皺眉,听這描述不就是敦煌壁畫嗎?可敦煌壁畫是在岩洞里面,雖說甘肅是有一座崆峒山,山上出名的的是崆峒派,可這崆峒派信奉的是道教,出名的是武術功夫。

「是的,突然有的,史書上記載那島原本是沒有的,不知從哪里飛來的。」

顧春衣的嘴巴張大到能塞進去一個雞蛋,不止她驚訝,這不是飛來峰的故事嗎?飛來峰的故事就是那個髒兮兮的和尚搬來的,而這個飛來島又是什麼故事呢?

天底下的傳說無外乎有這麼幾種,比如人物,一般是父不詳不可說的,風景,一般是某個神仙或大能的緣故,寺廟,就是佛祖化身和尚化緣而來的,比如那個袈裟一抖,佔了善人家園的故事顧春衣就在好幾個寺廟听說過。

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佔盡。

就是魏少陽也呆住了,這個故事太傳奇了吧。邵屹是欺負她們兩個鄉下人沒見識吧。

「這是真的,我什麼時候說過誑語?等你們去看的時候就知道了,那飛天彩畫在絕壁上半部,離地面有五十米高,如果不是神畫,誰有能力爬那麼高畫那麼大幅的彩畫,而且上千年過去從不變色。」邵屹無奈地看著面前兩個一臉我讀書少你別騙我表情的蠢貨,解釋著。

「說得好象真的一樣,你又沒去過。」魏少陽搖搖頭,什麼時候這個邵美人也開始不靠譜了。

「我沒去,不是因為我不想去,而是沒辦法上去。你以為誰都能上去主島呀。」邵屹翻了翻白眼,也就是這兩個愚蠢的人,以為去觀看是一件容易的事,只不過他們命好,現在就有機會上去了。

人和人真的不能比,人比人是會氣死人的。有人窮其一生也達不到那個高度,有人輕輕松松達到卻一點也不珍惜。

想到自己還要因為其中一個愚蠢的人才能上去主島,邵屹感覺更不好了。

看到邵屹這麼傲嬌的樣子,顧春衣心里翻了翻白眼,怎麼看怎麼象一只動不動就翻臉的喵星人,第一次見面那種好感也不知道怎麼產生的,果然有些人還是只可遠觀不可近玩呀。

崆峒書院雖在主島上,但主島西南和東北相距數千米,兩個半島之間形成一天然港灣。這個天然的水港一年里面水流湍急,人力和船皆無法登上,唯有八月二十五到九月十日這段時間,這個天然的港灣水會干枯,人才能過去。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建橋或浮橋?」顧春衣覺得奇怪,這個絕壁彩畫等于丹青界的朝聖之地,這麼多人想上去怎麼不想個辦法。

「你以為就你一個人想到呀,多少人想了多少辦法,卻都沒有辦法實行,而且那島一年只能只有一千人能上去,超過一人都不行。」

這一千人由崆峒書院分配,前來參加比賽的三國書院隊伍,書畫大師,就是崆峒書院的夫子和學生,也有名額限制。

「既然如此,我們能上島的人有多少?」顧春衣皺著眉頭,想著學院的誰去才更有效果。

「一張邀請函四十人,我和其他學院說過了,我們學院佔十人,李寒秋夫子說難得有這個機會,他也要去。」

邵屹沒說的是,李寒秋听說這事後很是激動,他在東江省郡因為名額一直由應天書院佔著郁郁于心,一听顧春衣不去差點心肌哽塞,聯合其他書院的事都是他去做的,邵屹只是負責前來說服顧春衣。

「那就一起去吧,他和張明敏還有你參加夫子比賽,學生中讓李小明也去。」顧春衣一錘定音。

邵屹自然沒有異議,兩個人又商量一會兒才散開。

顧春衣、邵屹一行十四人再加上其他書院的選手有人騎著馬,緩緩而行,有人坐在馬車里往崆峒書院的路上。

「邵屹,听說崆峒書院本是本是佛家寺院,什麼時候成了一個書院?」整支隊伍中,也只有顧春衣和魏少陽才會直呼邵屹的名字。

邵屹搖搖頭,不想轉過去看著一身男袍的顧春衣,前兩個男扮女裝馬馬虎虎還能瞞得過去,現在穿起來根本不象男人,一看就知道是雌的,偏偏她還樂此不疲,好好的一個嬌娘們,不在馬車里乖乖坐著,天天騎馬跟著。

「前朝滅亡後,有一個皇子南宮明不願苟活在天梁統治之下,輾轉來到崇陽縣,原本想跳海自溺身亡,沒想到被水流沖過去絕壁,他本是皇室後裔,琴棋書畫詩酒花無有不通,無有不精,見此彩畫自然不願離開,更覺此地人杰地靈,物華天寶,便在西南邊建了崆峒寺,後又還俗入道教,娶妻生子,後來又廣招門徒,成了丹青杏壇廣植之佳所。」邵屹講述陳年舊事,娓娓動听,大家都听得入迷。

「當時南宮明提出要以崆峒島五百畝之園用以治學,並向天梁國第二任皇帝提出崆峒列島為他南宮皇族後裔的私產,天梁國無權干預。天梁國的第二任皇帝慕容清看到南宮明上奏,同意他奏,但對絕壁彩畫權屬有了分歧,集天梁國書院的丹青名家,與南宮明及其弟子比試,雙方比賽十日,根據成績同意登上絕壁觀畫名額為天梁國佔三分之二,崆峒寺佔三分之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