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78.玉樓春(一)

街上的橫流的污水, 滿地的垃圾, 街角的糞便, 都一一消失了。

「短發」和「藍綢子」們,帶著民兵把原來骯髒不堪的城市清理一新。

秦達秋自從來到雲南之後,從沒有這樣舒心過。

但是環境上的舒心,並不足以改變他此時的惡劣心情。

短發正沿街「講道理」,貼告示,大老遠,都能听到他們的大嗓門︰

「天下農民米谷, 商賈資本, 皆歸天下人所共有。全應解歸元庫。」

路邊的店鋪一間接一間的都關著門。

只有丁家等少數幾家還開著, 但是也門庭冷落。

秦達秋又見前面原來的府城衙門, 變成了「百工衙」。進進出出的, 都是百工之人,三教九流。

光是據秦達這段時間所知道的,

軍務類的,有典炮衙、制銅衙、鉛碼衙、弓箭衙、典硝衙等等,

糧食類的, 有舂碾糧食的舂人衙、有宰割畜生的宰夫衙、制豆腐的豆腐衙等等。

服用類的, 有典織衙、縫衣衙、國帽衙、金靴衙、典妝衙,還有建造房屋的典木衙等。

交通類的, 有制造船只的金龍船衙等。

鑄造貨幣的, 典金衙等,

雕刻書籍的鐫刻衙等。

總之, 秦達秋認為,這壽玉樓,恨不能把每行每業都分出個主管衙門來呢!

又走了一段路,前面的義軍的臨時處理公務的衙門,正擠滿了一堆短發、還有男男女女,正在領米糧、蔬菜、肉、油鹽、服飾。

這也是壽玉樓整出來的,據說是義軍中長期搞的什麼「元庫」。

大凡參加義軍的人,衣食全由元庫供應。

秦達秋曾經出于某種心思,套過一個義軍小鬼頭的話,從他那得知,這供應,主食米糧以足食為原則,定量根據勞動輕重而有差別,像這小鬼頭身為男子,又干重活,就每天能領一斤半。干輕活的,就領一斤。通常女子也是領一斤。

副食則有肉類、蔬菜、油鹽。除此外還有貼補買菜錢。

服裝也由元庫統一發給。

秦達秋對此有點羨慕,但也有點不屑一顧。他曾和自己的一位朋友這樣說過︰「呵,義軍這是把這些成人當小孩子啊?什麼都要管。哪里還有自由呢?」

何況現在城鎮中的貧民大都極羨慕義軍中人享有的這套「元庫」制度,認為從此之後衣食無憂了,都紛紛想擠破腦袋到義軍里去當個大頭兵。

于是壽玉樓一到雲南主管,收拾盡了士紳們,等控制了雲南的大部分田地之後,城鎮之後,就磨刀霍霍地準備廢除商賈資本,借這些無知群氓的向往,迫不及待地開始把義軍中實行的這一套,也推廣在整個雲南了。

真是愚昧。他搖搖頭,心內想︰你們都去義軍那吃喝了,不去店鋪里買東西,這商行不能運轉,雲南會崩潰的。

會崩潰的。他想。一定會。

雖然這一個月來,幾乎所有大理城鎮的人都被組織起來參與生產,這一個月沒有買賣活動,人們無分富貴貧賤、父子兄弟各有差事、量才奪用,並不勉強,有工則賞,有罪則罰。

但是一定會崩潰的。他想。

雖然這一個月來,他走街串巷,看義軍張貼招賢榜,說︰「民間英雄最多,人才不少,或木匠、或瓦匠、或銅鐵匠。或吹鼓手,你有那長,我便用你那長;你若無長,只可出出力的了。」

所以人人有活做,家家門戶洞開,士庶衣冠整潔,大部分人都吃的好,穿的好,紅潤白胖了不少,僅僅有條,連乞丐都不見一個了。

但是,終究會崩潰的。他想。

義軍甚至還砸了廟宇里的偶像!他們一把火燒了祠堂里的偶像,砸了各地yin祀,推倒了孔廟。這樣的暴行,難道不是會遭到報應的嗎?雖然,這些愚昧的農民、貧民,開始誠惶誠恐,生怕遭災,但見神像被燒後,宗廟被毀後,什麼禍事都沒有,沒了借口鬼神來要錢的那些神婆神漢宗子宗相後,日子反而好過了,他們竟然便也把寺廟宗祠的牌匾撿回去當柴燒了。

但是,必然會崩潰的!他想。

等秦達這樣憤憤不平地想著,走到商會的大門口,就見商會里面一個人都沒有,守門的手臂上綁藍綢子的年輕人問他︰「你是個生面孔,有什麼事嗎?」

「這位軍爺,我是商會里秦達春的族弟,也是個做棉花生意的商人。是千里迢迢來投親的。」

「哦,姓秦的,也是做棉花生意的。你們還真是一家子都做這個行當了。可是真不巧,秦副會長和商會的其他人,今天都去赴義軍的宴了。恐怕晚上才能回來。」

秦達秋笑道︰「這沒什麼,這沒什麼,我住在秦家城外的院子里。改明兒再來拜訪族兄。」

看這個陌生人走遠了,年輕人才嘀咕了一句︰「哎,恐怕你這幾天都見不到副會長了。這幾天商會和義軍吵的也太厲害了。」

「各位是我等的盟友,怎麼讓各位做不成生意呢?只是說,你們的貨物,包括糧食、布匹等,由義軍統一價格購買,然後由我們分配給城內居民。」

壽玉樓鎮定自若地這樣說。

「壽先生,你這不是為難我們嗎?」一個和丁世豪等大商人走得極近的岳姓大米商,臉色實在是夠難看了︰「只有你一家買家,定價還不是你們義軍說了算?我們要是不賣給你們,那不就是賣不出去了嗎?」

壽玉樓笑道︰「別急,別急。畢竟,我們都是盟友,諸君助我等良多。如果老兄不樂意,我等也可以退一步。只要你把眼前這份限價條款簽了,從此後,我等保證放開米糧等管控。保證你們的買賣自由。」

岳姓米商的臉一下子黑了,嚷嚷︰「這跟單賣給義軍一家,有什麼區別?還不都是等于白送給那群窮那些平民!你這不是刁難我們嗎?」

壽玉樓的副手戚麗容道︰「岳兄,只要你們不存了哄抬米價、糧價、藥價等的心思,這就不是刁難了嘛。」

「你!」岳姓米商被戳破心思,那臉色登時黑轉青了,听見戚麗容笑道︰「有些丑話,我們必須說在前頭。岳兄之前和幾個米商,一起囤積糧食,哄抬米價,導致城內發生米荒,不少窮苦弟兄為此挨餓。而對外卻壓低米價,導致農民賣糧所得,堪稱賤賣。須知,我們剛剛入城的時候,其實有不少窮苦的兄弟向我們控告你們哄抬米價。我們還沒追究呢。」

說著,頓了頓︰「我們義軍自打著旗號以來,諸位也都知道,我們自稱‘拔生救苦’、‘天下大同’,絕不是說說而已。不允許任何人損害鄉親們的利益。」

這下,岳姓大米商等人氣得腦門發疼。看他這樣,鼓動他上去的抬轎派等人,自然知道,在這個限價條約這方面,是毫無商討的余地了。

商會的眾人一時沉默下來。不少抬轎派的大商人憤而離場。

壽玉樓也不攔他們,等這些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望向一直沉默的藍綢派,道︰「諸位又怎麼說呢?」

作為中下等的小商人,其實藍綢派也不願意簽這個「限價條約」。畢竟,作為一個商人,誰願意簽這個限制自己牟利的條條框框。

但是,一來,中下等商人本身家境也不見得有多優渥,二來,他們自己本身賣的貨物,價格通常也走低廉路線,如果限價了,一來,那些低層的小商人,雖然有影響,但沒有大到那個地步。甚至他們別的生活成本、貨物成本,還有所降低。

所以隱隱傾向于「簽了也好」。

而中等商人,以泰西的機器開廠的黎玉郎等人為首,他們本來走的就是薄利多銷,盡量地降低成本。因此,限價之後,對他們雖然有影響,但對影響也不大。因此是「無所謂」。

不過,另有一件事,卻是藍綢派的主力——工廠主們所十分關心的。

黎玉郎道︰「我等只有一個問題︰為什麼義軍要禁絕土地購買?」

藍綢派需要大量的土地來種植棉花、桑,還需要大量的土地當工廠。需要大量原來被束縛在土地上、宗族里的工人。

所以,他們積極地幫助義軍平息地主,買來泰西的軍火,攻打頑固的大鄉紳。積極地參與剿滅宗族。

就是想等大鄉紳灰飛煙滅之後,他們可以把那些耕地用來種植棉花,用作工廠

想等宗族湮滅之後,大片地土地也被他們用作工廠了,農民自發地來成為他們的工人。

可是,義軍卻禁絕土地買賣,甚至把大地主手里的土地全都無償地按人口、勞力,分配給了農民。

這樣一來,有自己的地種,還沒有可惡的地主,誰來他們廠里啊?

義軍又禁絕土地買賣,說這是天下人的地,他們手里有錢,都買不到擴建工廠、種植原料的土地。

這可如何是好!

壽玉樓十分清楚他們的心思,聞言,他那張俊美文雅的臉上,一個溫柔的微笑︰

「諸位,如果允許土地買賣。恐怕,沒多久,那些家庭勞力眾多的農民里,就又要出現許多新的地主了。新的土地兼並。到時候,又是‘貧者無立錐’之地。我們義軍,一向要耕者有其田,好不容易打死了大地主們,怎能又叫他們死灰復燃?」

那我們可以把那些土地都買下來,讓其成為種植原料地和工廠啊!那些靠租子吃飯的寄生蟲大地主不就出現不了嗎?

如果眼神可以說話,壽玉樓大概能听見他們吶喊的眼神。

黎玉郎默然片刻,道︰「我們也知道義軍的顧慮。這樣吧,我們各退一步。田分三等,最下等的貧田是很難種出東西來的。義軍最近在分配貧田上的難處,我們也有所耳聞。這樣罷,工廠嘛,有塊地就好。允許我等買最下等的貧田做工廠,這個錢,拿去補貼那些農戶。這樣的話,一舉兩得,義軍也不用發愁這些下下等的貧田怎麼辦了。至于種植桑、棉等原料的土地不知道義軍可否稍退一步,允許我等有限地購買一部分中等田。我們可以商量購買的價格」

「不行。」壽玉樓卻斷然拒絕︰「我們可以分配給諸位一部分下等田做工廠。但是,絕不允許土地買賣。這是底線。」

他拒絕的這樣斷然,一時之間,藍綢派嗡嗡聲四起。

林若山站了起來,風度翩翩地打圓場,接道︰「如果義軍願意照顧盟友,那麼,我提個建議。請義軍治下分配到土地的農民,用他們的分配田,為我們種植桑、棉,我們在義軍的監督下,以公平合理的價格收購桑、棉等原料。一切自願。這樣,也不違背義軍土地買賣的原則。」

壽玉樓听罷,笑道︰「可以是可以。我們退一步,只是,諸位也得退一步。我們需得定一個價格,之前有個限價條約,約定了出售糧食、布匹、藥品等的最高價格。同樣——」他含笑推出一份文書。

藍綢派定楮一看,這居然是一份定價文書。其中規定了收購桑、稻的最低價格。

不少工廠主一看就暗自罵娘了。要是按照這個最低價格來,起碼比原來他們收購農民的桑、稻,或者是自己派人去種,成本要高上三倍不止!

黎玉郎沉吟片刻,卻道︰「可以。」

其他幾個人不理解地望著他。黎玉郎示意他們安靜,回去再說。眾人知道他一向精明,便十分不情願地把那個條款簽了。

就在壽玉樓等,正在和商會談話的時候。

義軍在大理的暫時辦公處。

不少義軍的將領正滿腔怒火地坐在那。

其中,一個叫葉修文的,一把虎頭刀砸子雕花桌子上,率先發難︰

「壽玉樓也不講情面了!大家戰場上,都是為義軍雨里來,風里去的。我們流了多少血汗,他壽玉樓一個白面書生,知道個屁!媽的,我們也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吧?不就是想多分點地嗎,請人幫助種一下嗎?這雲南、廣西,難道是他壽玉樓一個人打下來的?老子打天下,老子憑什麼不能分多點?他女乃女乃的,你們知道壽玉樓這龜孫怎麼說的?‘這地不是我們單個的地,是天下姊妹兄弟共有的。’他居然還撤我的職!」

場面一時嗡嗡聲頓起。不少人面露同情、義憤之色。

段融就是在這樣的場合下走進來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