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此為防盜章消息傳到新安村時,正是林亦出孝時,現在是七月初,院試在七月中旬,按理說他應該全身心的準備半個月後的院試才是,但是不行,他現在要準備請官媒上門提親。

燁朝成親是要過六禮,所謂的六禮,指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最重要的是要到衙門辦理婚書,他現在要在做的是把六禮中的納彩、問名、納吉、這些程序走了,這樣親事就算定下來了,成親就要等他考完院試了。

本來這事是要等到他考完院試後才要做的,但是這幾年隨著程慧娘越發月兌韁的樣子,每每師娘看到他都是欲言又止,心事重重的樣子,他感到挺納悶的師娘這是怎麼了,于是問了程剛。

程剛听後白了他一眼,「我娘是怕你反悔不娶我姐了。」她能不愁嗎,他姐現在的名聲都傳出去了,捂都沒捂住,現在縣里是沒人敢娶她姐了,他家都近三年沒人來提親了!

對于這件事他只想說,師娘你想多了,就你女兒那樣能容我反悔嗎?得,為了讓他師娘安心,他承諾出孝後就去提親,這才把他師娘安撫住。

一早趕著牛車到縣里,找了官媒王媒婆一起到師父家,他家現在就剩他自己一個人,連個遠親的長輩都沒有,凡事只能他自己出頭,肯定會有禮數不周之處,這點也只能讓師父家體諒了。

兩人到師父家後,雙方都是一通含蓄,因為事先都說好了,雙方很快互贈禮物,林亦送的是一支白玉簪子,雪亮剔透,這支簪子林秀才說是他娘留下給林亦娶媳婦用的,所以今天林亦把它拿出來,也是圓了她為人母的心願吧,願她在另一個世界安好。

女方這邊的回禮是平安扣,質地致密細潤,顏色晶瑩剔透,一看就是上品羊脂玉,互贈完禮物,進行下一步問名,主要是交換生辰八字,然後請陰陽先生推算,男女八字是否相合,這也是走個形式,他師娘早就把他和程慧娘的八字算完了,據說是卦象大吉,說程慧娘是旺夫之命,林亦當時听了呵呵直笑,其實是不知道怎麼回她師娘的話!

等都弄好後,雙方正式定親了,一會跟官媒去衙門,把婚書辦理就可以了,(燁朝成親必須辦理婚書,如果是納妾當然不用了,這也是燁朝對于女子正室地位的一種保護吧,有婚書不可無故休棄,對于女子的嫁妝也有保障。但是現在農村還有很多為了省下那十文契紙錢,不辦理婚書,這樣要是出事只能女子受傷害,沒有律法會保護你。)

林亦和師父還有官媒一起到衙門辦理了婚書,雙方各自拿好自己的,把官媒送走後,林亦也跟師父告辭︰「師父,那我先回去了。」燁朝這里定親後就不能見面或隨意登門,只有到送聘禮時或年節禮時,林亦才能來。

程捕頭點點頭,拍了拍林亦的肩膀︰「去吧,在家安心準備院試,需要什麼告訴我。」現在看林亦是越來越滿意,這以後就是他半個兒子了呵呵。

林亦點點頭,趕著牛車回村,對這次的院試還是很有信心的,當然除了字以外!估計這會成為他永遠的痛,經過三年每天堅持不懈的練習,林亦倒是感覺他的字有些進步了,至少比程剛寫的好些吧!程剛今年終于考過縣試,要跟他一起考院試,正好他倆也有個伴。

想起程剛考上童生在他面前得瑟樣,顯擺他考了第四十名,比林亦足足靠前了十個名次,林亦只給他一個字「哼」沒理他轉身就走了,比他晚考上了六年,才提高十名有啥好顯擺的。

想著剛剛師父問他如果考上了,這次加開恩科參加嗎,這個他還是等著看他院試的成績出來在決定,要是名次靠前,那是一定要參加的,如果名次靠後,那就要斟酌斟酌了。去年有院試,如果錯過這次加開的恩科,還要等兩年後才能考院試。

這是仁宗登基十八年來首次冊立太子,太子為儲君,是要經過長時間觀察的,燁朝傳統所有皇子出生即封王爵,並賜下封地,封號是以封地名為封號。

在皇子們未成年時,都是在皇宮里統一接受教育,皇帝會聘請極富盛名有學之士為老師,教授他們學業,太子會在皇子們成年時冊立。

如果你已經成年了,去往封地了,那也就是說你跟太子位無緣了,好好當你的太平王爺就好了,順便做好督查職責,看好地方官員有無重大劣跡,林亦覺得皇帝就是這個意思。

燁朝冊立太子「立長、立嫡、立賢」為原則,所以按照皇室這個教育方法,就是每個皇子都有機會,出身不好可以往「賢」上發展啊!如果你在成年之前都沒有表現出帝王之相,結果就是乖乖去封地吧!

而太子燁軒是當今趙皇後所出,立嫡名正言順,從小天資過人在民間名氣很顯,被冊立為太子也是眾望所歸。

程捕頭拿著婚書回家,林氏和程剛都在堂屋里等他,看就他女兒沒在,他都懶得問怕被氣到,把婚書拿給林氏。

林氏拿著婚書激動的流下眼淚,忙用袖口擦了擦,可別把婚書弄濕了,這些年她這心里苦啊,就擔心她家寶貝閨女嫁不出去怎麼辦,雖然跟亦哥兒有口頭約定,但是也沒有這張婚書,能讓她把心放下來。

她每次出去跟縣衙里的夫人們聚會,看著他們議論這家小姐好,那家姑娘適合做兒媳婦的,都自動把她家慧娘給屏蔽了,她這個氣啊,至于嗎又不是要讓你家兒子娶,一個個這樣,背地里說不上怎麼編排她的慧娘呢。

哼這回看他們還敢說她家慧娘沒人敢娶不,等亦哥兒考上功名讓他們羨慕去吧,竟然嘲笑她,說她是為了能讓女兒嫁出去,才說她家慧娘有旺夫命格的。

程剛也很是高興,她姐嫁出去了,就該輪到他了,天知道跟他同歲的兒時伙伴有的都當爹了,就他一個連親事還沒著落呢!

他姐就是他成親路上的一塊攔路石,她姐不讓開,他就別想往前走一步,哈哈這下好了,以後他姐的事,就讓林亦去操心吧,他們家算是解放了。

喻禹站在小山頂看著四周,這座小山雖然不高,只有三百米左右,但是因為四周就這一座小山,看向四周視野開闊良好,特別是遠處良田映入眼簾,一片片的麥田在微風里泛著金色綠浪,把密密匝匝的細碎白花綻放在無邊無際的金色綠海里,風一吹,麥浪滾滾,讓人心曠神怡。

喻禹年輕的臉上,難掩激動的情緒,走向父親︰「爹我想在這山頂蓋座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你說林公子能同意嗎。」

這樣的寶塔只有先祖建成過,並把工藝傳承了下來,但是他們喻家近百年時間,都沒有機會在建造這樣的塔,他想在他們這一代,讓這樣的工藝傳承下去。

喻尋听了四兒子的話,不由一愣,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是他們喻家工藝最頂峰的杰作,只有先祖建造過,但是後來隨著戰亂,那座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也被燒毀了,可以說能夠重建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是他們喻家祖祖輩輩的心願,現在真的能實現嗎。

不過還是決定試試,成與不成听天由命了,錯過了這次以後可能更沒有機會了,吩咐喻禹讓他把設計圖畫出來,畫好後拿給林公子做決定。

林亦現在每天在家復習,基本已經不出門了,他家山上的陷阱,他都交代喻家去看看,有獵物的話,就拿回家吃,不用給他送來,他現在就是不想讓人打擾,白天都是閉門謝客的,因為喻家要把畫好的設計圖給他看,也是吩咐他們中午來,他現在中午吃完飯會午休下,利用那會時間看看圖紙。

喻禹中午吃完飯來到林亦家,把上午改好的設計圖拿給林亦看,他們家他的畫工最好,所有設計圖紙都是他來畫的,所以每次都是他來見林亦。

林亦吃過飯收拾完看喻禹來了,請他到院子里做,拿過他的圖紙認真看了起來。

說實話這圖紙設計的真心不錯,當時大家討論過的是,學院會由幾大科目類型組成,每個大科目都獨立成為一院,學堂都是獨立在一個院子里的,所以設計的時候就要把這些分類好。

而且這麼大的工程量,也不是他現在有能力建造出來的,但是還是要出整體規劃圖,因為現在他只找到喻家,所以會先動工建造泥瓦木工這個專業,這樣他的資金夠,等以後招收到足夠的學生,在建造其他科目院子,這樣這個專業的學生也能得到實際操作,能學到不少東西,唉這是個漫長的計劃,慢慢來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