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04.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百零四章

葉煜微眯著眼楮,垂著頭好似在小憩,而在他邊上,趙誠一如往常一樣與他匯報著一些近聞。

安置諸子的確是由呂不韋主持大局,可是護衛是從方面還是落到了葉煜身上。

以他現在關內侯的身份這麼做雖有幾分大材小用,可是一來誰都知道他是嬴政親信,派他去可以表達出嬴政對于百家的重視,二來相比起一些老將或者魁梧悍將,他這個模樣總是更容易得到百家的親近。沒辦法,古代也是很看臉的。

呂不韋當然不會事事親為,于是很多事情就落到了下面的人身上,甘羅和葉煜為此也有幾天沒有好好休息了。如今的百家可不止後世留名的那十家九流,而是真的上百家,若是把某些略作一書就自立宗派的人算上,便是千家也不止。

這大概也是咸陽第一次迎來這麼多人,一時間偌大的都城竟然有幾分擁擠之感,不止是葉煜,相關的很多官員都忙碌了起來,也讓肅穆的咸陽城添了不少生氣。

呂不韋高坐在上發號施令,自以為得了百家推崇,卻不知道真正的好感度早就被甘羅和葉煜這幫子整日腳不沾地的人攬走了,進而替嬴政刷了好感度和名聲。

如果嬴政有給呂不韋篩選的權力,那麼形勢就大不一樣了,只可惜他沒有,一切的選擇權都在嬴政手里。在幾個試圖巴結呂不韋探知一二消息的人無果後,這些人都知道呂不韋沒有決定權,便安分了下來。

現在的呂不韋完全是被甘羅和葉煜架空了,偏偏他也習慣了全由下人去做,他放進來的幾個門客也不是什麼特別厲害的角色,厲害的都有事去了,所以至今他都沒有察覺有什麼不對勁。

都城內熱鬧起來了,之外的地方卻是逐漸平靜。

屯留是個不大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厲害的守將和部署,很快就被樂乘帶人攻了下來,嬴成蟜遺留的部下也都被清掃干淨了。

不過嬴政原本是打算將那那里的黔首也流放,卻被葉煜私下里上諫阻止了。

在他看來,連坐在現在很正常,但是連坐一城不相干的人這個就太過了,就勸嬴政寬恕了那些黔首。

葉煜沒想到的是,這一舉動居然又給嬴政刷了點莫名其妙的好名聲。

其實嬴政的舉動在這個時候算不上什麼,連孟嘗君都因為幾句話就遷怒,然後隨隨便便毀了一縣,相比之下至少他還沒下令誅連屯留的百姓。

正好在這個關頭這件事傳了出去,原本比較抵制秦國的墨家、儒家和農家得知後,再聯想其他幾件事,覺得這個新秦王和以前的秦王不一樣,或許是為了試探一番,也或許是真的為了來輔佐,總之,他們也來到了秦國。

如此情形比下了招賢令的效果還好,連帶著其他國家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安分了幾年,雖然無他們清楚不能給秦國喘息的機會,可迫于形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秦國休養生息然後發展壯大。

嬴政得知了種種後果後,同樣沒想到會有奇效,在他看來,不過是看在葉煜的面子上寬恕些黔首,順便減少流民作亂,沒想到會引得賢人趨入秦國。

他不禁感嘆道︰「那劍佩你果真適合。」他說的是那被譽為「仁道之劍」、又有輔佐有道之君的說法的湛盧劍。

「也是王上慧眼。」這麼多年以來,葉煜收得最滿意的禮大概就是湛盧劍了,就是此時提起也帶著歡悅。

「隨寡人一同去看看那些諸子吧。」嬴政提到。說是冠禮後再去見也不過是堵呂不韋的話罷了,反正他也不會這麼早決定,也就不會有人因此說些什麼,說不定還盼著他早點去,早點給他留個印象。

葉煜早就料到嬴政會去看看,此時並不感到疑惑,只是問道︰「王上若是打算去見儒墨二家,不妨帶上張蒼。」

嬴政微微蹙眉,卻很快同意了。

得了令的張蒼匆匆趕來,他現在看起來可比剛來秦國的時候豐滿了不少,眼見著好好一個清雋少年長胖,葉煜也是無可奈何。張蒼的體質就是易胖易瘦,偏偏他還是個技術宅,住葉煜那兒的時候還好,自己有了府邸之後就幾乎不怎麼運動,有人好吃好喝伺候著,又在長身體的年紀,長胖也是理所當然。

葉煜都要懷疑儒家那群人還能不能認出他來了。

幸好還沒有發生這種事,儒家反應了一會兒還是把張蒼認了出來。

張蒼年紀小,他被荀況收入門下的時候已經是荀況從稷下回到蘭陵之後的事了,不過和儒家還是保持著聯系,所以儒家不少人都認識張蒼。

一見到張蒼,嬴政還沒說什麼呢,儒家那群人對嬴政的好感度立刻又上去了一點。

因為張蒼從前家境一般,在荀況那兒也是刻苦學習,所以身材是瘦高瘦高的。但是如今他在秦國變胖這麼多,還能跟隨秦王出行,一看就是在秦國得到了極好的對待,秦王非常重視他。

這時候的儒家其實並不迂腐,他們也不蠢,沒有貿貿然地在嬴政面前高談闊論他們的學說,而是徐徐圖之。而且這時候儒家的方術士也沒有得罪嬴政,因此,他們給嬴政留下的感官還算可以。再加上儒家本身就對嬴政這個似乎有些與眾不同的秦王有好感,還有張蒼在一旁做潤滑劑,這次會面倒也順利。

接下來是墨家,葉煜讓嬴政帶上張蒼除了刷儒家好感度,還有就是由于張蒼比較傾向于墨家學術派,與墨家更易相處。

墨家子弟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學術派,還有一種是游俠。游俠這次來的很少,主要還是學術派在,一番討論下來,嬴政曾經對于那些目無法紀的游俠產生的惡感,倒是沒有牽連到所有墨家子弟,反而還有重用他們的打算。

接下里嬴政偶爾也會去百家居所走走,但次數卻逐漸變少,因為距離冠禮的日子近了。

冠禮定在了四月,比尋常的晚了兩個月,不過這一次誰也不會覺得他是受到了挾制,反而會贊揚他為了等候諸子而推遲冠禮的事情。

直至這個時候呂不韋才注意到,嬴政的名望已經大盛,不知何時起已經蓋過了他去,再無任何人事物能阻止嬴政親政了。

司空馬為他著急︰「君侯您先前的所作所為已經威懾到了秦王,若秦王真如我們原以為的那樣平庸,那倒無事。只是我觀秦王近日所為,他可不甘于像楚王曾經順從春申君那樣,或者像莊襄王那樣順從您,而是要除掉您呢。」

呂不韋一震,問道︰「何以見得?」

司空馬回道︰「他壓制住您的風頭,並以此來抬高自己,正是因為他已經到了親政的年紀,再不必收斂鋒芒。您再看他親近的人。」

「也唯有那葉長離和甘羅小兒地位足夠,剩下的都是些年輕氣盛的人,不可能一下子起來。」呂不韋的確察覺到了嬴政扶持親信的事情,那些人雖然有才,但是還太年輕,他並未過多在意。

司空馬搖搖頭道︰「可是如今三位輔政將軍的兵權都已經回到了秦王手中。而且他的近臣葉長離與王、麃公關系尚可,又與蒙家、李家、樂家關系緊密,放眼武將高位者,竟無人與他不睦,各職繼任者,也多半與他親和。秦王有的已經不止是兵權了,還有諸多將領的忠心,不忠之人也可繼者,如此,近半朝堂早已被他悄然收服。」

呂不韋從沒打算像春申君那樣造反,但他也不是一點兵權都沒有。他雖然不喜那些莽夫,可昔日也曾領兵作戰攻打周天子,交好的、扶持的將領也不是沒有,親衛僕從更是逾萬人。

此時他仔細想想自己扶持的那些將領,職爵幾乎沒有什麼動靜,每次去了戰場戰功寥寥,而升了職爵者,卻是再沒下戰場過。至于他自己曾經率領過的軍隊,早已經散到了不知何處。

司空馬接著說道︰「還有那甘羅,他十二歲拜相之後沒再做什麼大事情,初看是上卿之名有虛,又因年歲小易被忽略。可是我去查了查,他與九卿關系甚佳,時常請教,少有主事,卻常常參與,這是在學習歷練呢!再有,他是甘相之孫,為世家子,也常與世家貴族往來,這些人向來不喜商賈出身的您,昔日不過是曲意逢迎,此時自然更加親近秦王。九卿與世家,也是佔了小半朝堂啊!過往您的門客為官,不正是在他們手下嗎?」

他又面露悲色,「原本您有著數千門客與赫赫之名,還有對秦國顯著的功績,這些才是您真正的倚仗啊。然而……」

他嘆了一聲說道︰「您的門客與名聲哪里比得過百家諸子呢?秦王出了此計,現在來投奔您的人還有多少呢?眾人贊頌著秦王美名,誰還在稱贊您呢?至于您的功績……您忘了武信君嗎?」

武信君就是張儀,他曾為秦國化縱為橫,卻因招人詆毀,得新王不喜,最後害怕被殺害逃走了。

詆毀呂不韋的人少嗎?不說別的,那得趙太後寵幸的嫪毐頭一個,更別說嬴政本身就不喜他。

張儀是憑借著聰明才智蒙蔽了武王之後逃走了,但是嬴政那個早已謀劃著收服朝堂、心機深沉之輩,真的會被呂不韋蒙蔽嗎?而且呂不韋家大業大,更難以逃走了。

呂不韋面色灰敗,啞聲問道︰「那我應當怎麼辦呢?」

司空馬低聲說道︰「您現在就有一個機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