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本文為J_INJ_IANG首發,請支持正版喲!螺車里面坐著的一胖一瘦倆個姑娘,胖的那個叫余榕,皮膚生的白淨,但那白有些慘白,一看就是憋出來的白,頭上梳了丫髻,看得出來是個未婚女子。

「我早讓王女乃女乃幫我傳了信,我爹等會估模著在鎮上等我。」余榕笑道。

提起要回家了,倆個女孩子不由得笑的更開心了。瘦的那個姓陳,是另外一個村的,她頭發挽上去了,一看就知道是個婦人,她跟余榕是一起從平江府回來的,二人因為是同鄉便結伴而行。

余榕撩開簾子,望著外面的黃土路出神,她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十四年了,前世今生也說不清楚了。她六歲被她娘送到顧家繡坊,如今已然八年了,她也算是學成回來了,只是手里的錢她要自己拿住,不能透出一點風聲,要不然其他幾房估模著要惦記她手里的錢了。

余榕家里是個大家,余榕祖母生了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也因為余榕祖母能生,所以在整個沙河村敢惹余家的不多。余榕的爹在家里排行老三,為人老實正直,對兒女們很好,余榕上有一兄,很早就被送到大山跟別人去學做木匠,大哥比她大兩歲,小時候對她最好。而小弟則比她小五歲,那個時候她娘送她到平江府的時候,小弟還剛學會走路。

余榕的娘人生的很端正,且在余榕看來實在是個很有遠見,也很疼孩子的婦人。余家現在尚未分家,俗話說的好,父母在無私財。余榕父母所掙的錢全都交給祖母余老太,當年余榕的娘張氏送她去平江府的時候,余老太十分不滿,一分錢都拿不出來。還是張氏當了一根她嫁妝里唯一的一根銀簪子外加余老三做了許多天的短工才換了不過四吊錢,這才能送余榕去平江府。

這麼多年都沒回去了,余榕也不知道家里成了什麼樣子,幸好日薄西山的時候,老馬頭緊趕慢趕的到了御橋鎮。

宇通拿出五十個大子給老馬頭,陳氏咬咬牙也拿了五十個大子出來,她們包的老馬頭的車回來的,因二人東西多,也不用跟旁人擠,故而這車資自然不便宜。

等下了車,就有人湊了過來。御橋鎮是個小鎮平時有外地人來大多是在一條街上等。所以余老三在街口等著。余榕的爹余老三相貌並沒有什麼變化,他才三十多歲,本來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可人飽經風霜,看著顯老。他身邊牽著一個一身短打的小男孩,看起來穿的是小廝服。

「爹」余榕先試著開口。

余老三應了一聲,他身邊的那個小男孩羞澀的笑,余榕指著他問道︰「這莫不是小弟?」這個小弟生的也很聰明的樣子,小小年紀一看就很機靈的樣子。

余老三看看女兒,很是氣派,雖然生的胖了一下,可說話做事一看就跟村里的那些姑娘們不同。余老三拍了一下小男孩的後腦勺,笑罵道︰「怎麼不會喊人了?」

余榕拿了一顆糖遞給他︰「這是平江府新來的一種糖,還是有客人當時抓給我的,只是我不愛吃,特地帶回來的你吃著試試看。」有了吃的東西,小男孩才放松了一些。

沙河村是離御橋鎮最近的一個村,可再近也要走七八里路,余老三又找人借了牛車,把女兒的箱籠搬上去。听余老三提起小弟余樹在鎮上師塾打雜,現在因著快過年了,所以在家里休息。余老三模模余樹的頭對余榕道︰「我們家沒錢上師塾,你弟弟偏生又是這樣的機靈,所以我跟你娘也想著讓他在這里打雜,他干的活也不算多,又能跟在師塾外頭認得幾個字。」

余榕沒有說話,余老三兩口子做事不差,也肯吃苦,可他們那樣努力,到頭來錢也不在她們手上,還要貼給其他房頭用,那還不如每年掙點給大哥余松學木匠的費用就行。

「爹,我離家這樣久了?不知道娘身體怎麼樣?」

余老三臉上並無異色︰「你娘小病常有,大病沒有,你不用擔心。」

張氏知道女兒要回來,正樂呵呵的炒了個韭菜雞蛋,這雞蛋還是去年過年的時候吃過。家里窮嗎?其實並不窮,家里有十五畝田,五畝是上等良田,十畝中等田在莊戶人家里面算是中等了。但是余家人多,長房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在讀書,另外一個已然娶妻生子,兩個女兒一個在鎮上繡坊做繡娘,另外一個正要出嫁。讀書用錢的地方多,用幾刀紙都怕是莊戶人家一年的嚼用,可婆婆余老太堅持,張氏再厲害也不能提出分家。

而二房在張氏看來純粹是拖累,二房有三個兒子三個女兒,現在二房趙氏還臥床休息,肚子里還揣著一個。四房的已經入贅了,倒是不用愁,五房現下雖然只有一個丫頭片子,但是五弟妹過門沒幾年,他們又年輕肯定會再生的。

俗話說樹大要分枝,人大要分家,張氏琢磨分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張氏在想的時候,突然看到二房的小丫頭進來,便招呼她︰「娟兒來了,前幾天你病了,可好些了?」余娟是二房最小的丫頭,二房孩子最多,這孩子照看的也不精心,趙氏也是個美人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三百天都躺床上。二房的孩子們也最辛苦,大大小小的事情總得孩子們自己去忙,要是張氏肯定是舍不得的。

而余娟前幾天跟長房的余梅吵了一架,被推到石 上,當場就暈了過去。余老太舍不得跟丫頭片子花錢,隨意用土方子,不過是尋了一些草木灰就敷上去了。張氏暗道一聲造孽,卻也別無他法,二房的人老實懦弱也不太識好歹,張氏一貫看不上也不會去幫忙,幸好余娟命大。

「是啊,三嬸,」余娟看張氏方才在炒雞蛋,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以前在現代她可沒有饞這個,現在為了一盤雞蛋就饞的不行,「我就頭還有點疼。」余娟在穿越前也看了很多穿越小說,尤其是種田文更是她的最愛。

季雙兒說到做到,下半晌兒就帶了人到余家小院子,是個熟人,余榕驚呼,「陳姐姐……」原來是當時跟余榕一起從平江回來的女人。

「你們認得?」季雙兒道。

余榕笑道︰「我們是結伴從平江府回來的,陳姐姐怎麼來鎮上做工了?」

陳氏臉上愁容密布,季雙兒代為解釋,「陳姐姐跟夫家和離了,帶了她的女兒在一邊過,可不,我見她可憐,又在找活,所以就介紹她來你們這兒了。」原來陳氏原先去平江府跟著丈夫一起去做泥瓦匠,可她丈夫拿了錢又嫌棄她生的女兒,便先支開她,把女兒帶到老家。等陳氏的私房錢跟家里的錢都被他丈夫拿走了,遂要跟丈夫和離。

兩夫妻和離成功,她帶了女兒出來討生活,她女兒也不過七八歲的年紀,生的很清秀。陳月香看到余榕是熟人,連忙道︰「我們娘倆在西街租了屋子,我只希望能養活我這個女兒就罷了。」

「想來你也是個苦命人,只是丑話我要先說在前頭,我們家是個小店子,所以工錢不多,一個月只有四百文錢,每日清晨雞叫你就得去店里,午時可以回去休息,你下半晌要做什麼我都沒意見。若是可以的話,明兒就上工。」

一听有戲,四百文雖然不多,但是在這個鎮上,而且還只做半天。陳月香想也沒想就同意了,「謝東家。」

余榕道,「我們這個早點店因著每日要做生意,所以最好是不請假,陳姐姐看可以嗎?」張氏贊許性的看了余榕一眼。

陳月香則快一步道,「我都可以搞定的。」

既然她都能同意,張氏也滿意了,畢竟四百文請個人做事也是不容易的。等到第二日,張氏就知道為什麼陳月香為什麼四百文都同意,張氏跟女兒吐槽,「實在是太笨了,第一天串簽子都串不好。」張氏的煎包,鍋貼俱是用竹簽串起來的,所以今天陳月香過來也只是讓她小試一下,沒想到她第一天就出師不利。

張氏到底還是個厚道人,也夸陳月香,「不惜力氣,人也爽快,她那個女兒還能收收碗筷什麼的,倒是不錯。且罷,就讓她們在這兒干著吧!」

余榕早已做好了午飯,她幫著盛飯盛湯,比起爹娘來說輕松許多。自從請了人之後,余榕每日就在家做做家務,織布繡花,其余的時間就是休息睡覺,不知不覺中倒是瘦了一點,但是忍受饑餓也是很痛苦的。

對于余榕來說,減肥也是至關重要的,畢竟女子容貌雖不至于太重要,但至少不能丑陋。余榕雖然不丑,但是長的胖,比較臃腫,家里人不嫌棄,日後結親可就難結了。這點余榕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她餓了幾天反而容易暴食,于是她采用少食多餐的辦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