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過年期間一切還算順利,除了程潛那件事情之外基本沒有再發生什麼大事。待程府里面來來往往走動的賓朋都消失了,這個年也就過得差不多了。
張大人今年也回來省親,程老爺卻不大想去拜訪他了,倒是程欽提出來,應該去看望一下,畢竟考試的時候受過他的照顧。程老爺猶豫了一下,考慮到以後還少不得要仰仗這位大人,才頗為不情願地去了。
他這次去,不只帶著程欽,還把程桓一並帶了去。程欽不放心顧青青,堅持要帶著一起去,程老爺有些不滿,最後還是答應了,轉頭一看,程桓後面還跟著個霜花。
一行人到了張家在燕歸城的府邸,張大人在家鄉的宅子住得比較少,倒不像都城里的那麼奢華,相對來說是個比較簡陋的院子。待賓主落座,寒暄了一會兒,張大人看著程欽,笑著對程老爺說︰「令郎這陣子在朝中為官聲譽頗佳,朝中大臣們很多通告都是由令郎代筆,不僅字跡清秀,遣詞造句也是不落俗套,每每讓皇上十分滿意。」
程老爺面露喜色,程欽也微笑道謝。
張大人又說道︰「前陣子,張兄為令郎向我家孫女提親,我並未答應,實在是因為小女早已對皇子情有所系,再過兩年,就要進宮嫁與皇子為妃,但又不能對外宣揚此事,故此所有提親都一並拒絕了。」
程老爺見自己猜得八/九不離十,又見張大人態度和氣,他的氣早已經消了,笑道︰「這可真是喜事一樁啊,看來張大人很快就要成為皇親國戚了。」
皇子即為儲君,等日後即位,若是張家小女受寵,張大人的勢力就更大了。
張大人淡淡一笑︰「皇親國戚倒不敢當,我倒是想讓小孫女嫁給一個家境殷實的普通人最好,無奈她幾年前和皇子有過一次偶遇,自此不肯再嫁他人,我們也逼不了她,只能隨了她了。」
程老爺暗笑張大人的托辭,上至顯赫官員,下至平民百姓,哪一家沒想過把自己家女兒嫁到宮里頭當娘娘呢?他程家沒有女兒,若是有的話,自然也會有這樣的念頭。
他也不點破,只附和道︰「大人說的是,孩子們都大了,有些事情不得不看看他們的意思。」
一旁的程欽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站在身邊的顧青青。
張大人笑道︰「雖然我家小孫女不能和程家接親,但是我在朝中人緣還算不錯,程兄若是看上哪家的女兒,我親自去幫你說媒。」
程老爺有點受寵若驚了︰「多謝張大人抬愛!」
程欽臉色一變,想說什麼,被顧青青踫了一下。
程老爺沒注意兒子的反應,他想了想,把年前和程夫人看上的幾家姑娘都大致說了說,張大人撫須深思,排除了幾家近期已經定過親事的姑娘,還剩下燕將軍家的小女兒和大學士家的姑娘。
程老爺搓了搓手︰「我家夫人對燕將軍家的小女兒印象很好,無奈無人引薦,還不曾去提親。大學士家的姑娘,我們也考慮過,年前時間緊張,也還沒有來得及登門。不知道張大人能不能幫我們去提親?」
程欽的臉色愈發難看。
張大人拿著茶碗,用蓋子抿了抿,似乎在想什麼,末了問了一句︰「你們覺得燕將軍這個人怎麼樣?」
程老爺正在等答復,突然听見這麼莫名其妙的一句話,懵了一下才說︰「燕將軍是朝中重臣,手握軍權,我等只是村野小民,除此之外也不知道什麼了。」他說話有所保留,在背後非議當朝重臣,萬一這些話泄露出去,日後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張大人聞言微微笑了一下,目光轉到了程欽身上︰「賢佷在朝中為官也有一陣子了,你意下如何?」
程欽接觸到張大人的目光,不由得心中一凜。他還只是個新任官員,翰林院主要是文官,也是以後進入內閣的開端,作為史官,程欽默不作聲地就知曉了許多事情。他不說,不代表他不知道。盡管燕將軍和他們交集不多,但是他也大致知道了朝堂政局。
張大人與燕將軍都是朝中重臣,而且傳聞兩人不合,在朝堂上多次針鋒相對,並且各自有一批擁躉,漸漸在朝堂上形成了兩派格局,近幾年更是因為蠻國的事情關系更加惡劣。
由于蠻國不停地侵擾邊境,並且隱隱有集結軍隊準備入侵的趨勢,所以朝中近來有些混亂,只是一直未向民間公開這件事情,而是一直在征兵以備不時之需。
當朝老皇帝年事已高,不想應戰,主張和解,意思就是實在不行就把邊境幾塊地給蠻子們好了,反正本國地大物博,也不少那麼一塊地方,而儲君太子雖然年紀尚幼年,卻雄心勃勃,他是個主戰派,主張侵我河山血來還,能打回去就不要廢話。
朝中大臣們也分成了兩派,以張大人為首的主和派和以燕將軍為首的主戰派,兩方各執一詞,擁護著不同的主子,處于明爭暗斗的局面。
程老爺雖然略有耳聞,但是實際知道的東西,還沒有剛入朝堂幾個月的程欽多。所以才會犯下這樣的一個錯誤︰請張大人為自家兒子向政敵提親。
怎麼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程欽見張大人一直在等著自己回答,便說道︰「燕將軍和張大人一樣,都是為國為民的忠臣。」他最近在官場也學會了謹言慎行,這句話答得不置可否。
雖然考試的時候受到張大人的照顧,但是程欽崇拜的對象一直都是燕將軍,再加上他自己也是主戰派,所以他其實還是站在燕將軍這邊的。但是方啟運對燕將軍的描述又讓他有些意外,這世上傳言太多,到底誰是誰非難以定論。
張大人眯著眼楮看著程欽,笑得很溫和︰「賢佷說得不假,我等都是為了皇上效命的臣子,自然是忠心耿耿。我明天就要啟程先行一步回都城去了,到時候見著燕將軍幫你美言幾句,說不定他會把女兒嫁給你。」
程欽拱手︰「不敢勞煩張大人如此費心,佷兒年紀尚輕,還是以報效國家為首。」
張大人笑道︰「你有如此忠心自然是好,我瞧著大司馬家的姑娘也是秀外慧中,你若是願意跟隨老夫,這這些官家小姐自然認著你挑。如果我預料不錯的話,等過完年回去,你就不再只是一個小小的翰林史官了。」
程欽微感訝異,還沒說話,程老爺已經喜上眉梢︰「多謝張大人提攜犬子!」
張大人模了模胡子,笑得高深莫測。
程老爺立刻繼續說道︰「這是我家的二兒子,繼承家業從商,也請張大人多費費心。」
張大人看了看程桓︰「還很年輕啊,已經器宇不凡,儀表堂堂了,程兄真是好福氣。今天怎麼只帶了兩個兒子來,不是還有個老三嗎?」
程老爺臉上一僵︰「我家三子他……他在府里收拾東西準備隨軍去了。」
張大人多少也知道一些程家里這些事情,聞言大致也猜出了個七七八八,便不再追問,說道︰「這次征兵範圍很大,每家每戶都要出壯丁,可惜我府上沒有正值壯年的男丁,好在我的義子們有幾個自告奮勇要去的,就隨便允了一個去了。」
這中間肯定是有些貓膩,外人也不便深究。總而言之,銀子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張大人對程桓說道︰「程家從商多年,經營的範圍也很大,就這方面來說,我本來也是門外漢,出不了什麼主意。不過最近全國大征兵,賢佷這方面若是有興趣,可以多加考慮,說不定能有所突破。」他意有所指地笑了笑。
程桓連忙道謝。
又坐了一會兒,程老爺心滿意足地帶著兩個兒子出來了。張大人對他仍然很客氣,這讓他感覺面子上得到了滿足,之前的不快也就一掃而空。
回到府里,程欽也要開始準備收拾東西回都城了,顧青青和念月幫他整理著。顧青青還惦記著秦秋從軍的事情,說不定以後秦秋會和程潛一起。
程欽說道︰「張大人最後那段話似乎頗有深意,征兵和經商有什麼關系嗎?」
顧青青搖了搖頭,她本來也想到會不會是軍火交易,可是這冷兵器時代,兵器都可以私人鍛造出來,何必要要做這種交易啊。她對程欽說道︰「暫時我也沒想出來,估計二少爺懂行,能听明白。」
又過了兩天,程潛就隨軍隊征兵去了,這批兵士全部先要派往都城,在城外安營扎寨,進行訓練。不知道以後是留在都城守衛,還是會被派遣邊境。雖然官府仍然守口如瓶,沒有向民間透露邊境戰事如何,但是這次大規模的征兵,還是讓許多人心里面暗暗在意起來。
程欽也帶著顧青青和念月啟程了。這次念月並沒有舍不得離開,反倒是對以後的新生活所有向往。人一旦離開舒適的地方,適應了新節奏,有了新目標,也不甘于平淡。再說,在燕歸城,念月和顧青青都略微壓抑一些,在都城反而會覺得是自己的家。這種新奇的感受也是不曾有的。
主僕幾人回了都城宅子,小做修飾,新的一年就又開始了。
程欽回翰林院沒幾天,有天回來一臉喜色,顧青青猜到有好事發生,立刻跟過去問︰「怎麼了大少爺?」
程欽欣然說道︰「我升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