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晉江獨一無二的防狼措施,買文一半以上立即看,否則延後24小時今年因為外公手術的事,過年時來外公家看望他的人特別多。其實本來上午許媽就想回娘家的,但因為不合習俗,加上大過年的她也不願意跟丈夫、孩子鬧得不愉快,所以還是下午才回了。

舅媽有些不高興,話里話外嫌棄這個大姑姐關鍵時刻躲懶,她有多麼辛苦。許媽不好大年初一就跟弟媳婦嗆起來,只能忍氣吞聲。舅舅在邊上听了跟沒听到一樣,一個勁兒地招呼客人抽煙,嗑瓜子。

許家三姐弟都不高興。他們的親媽,他們家還沒人敢得罪呢,輪得到一個外人給她氣受。許婧就過去牽她媽的手︰「媽,都說姑娘是姑女乃女乃,回娘家是享受的。舅媽這麼能干,你還擔心什麼。」

許媽想駁斥女兒別搗亂。許婧卻拉著她媽的手不肯松開,憑什麼她媽幫忙干活還受氣啊。後來還是外婆過來了,許媽趁機掙月兌了女兒,去幫外婆切芹菜了。

許婧憤憤地跺了下腳,扭過頭去找許多訴苦︰「老媽這樣,難怪被欺負。」

許多攤手,周瑜打黃蓋沒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唄。甲之砒霜,乙之蜜糖。攔不住飛蛾撲火啊。

許家三姐弟心安理得壁上觀。別說他們不懂事。沒有喧賓奪主的道理啊。李媛跟李強都躲在房間里看電視吃零食,哪兒有他們冒出來充大頭蒜的道理。

許媽喊了兩聲許婧過去幫忙擇菜。許婧異常光棍地當做沒听見。為了防止矛盾激化,她一溜煙地跑了。許多跟許寧速度跟上,到村里頭去轉悠了。

大年初一是整個鄉下一年之中最熱鬧的時候之一。村里到處喜氣洋洋,張燈結彩,路上是大年夜里燃放鞭炮跟煙花的紅紙屑跟空煙花棒。本來像空煙花棒這種紙張較多的易燃物通常會被當成柴火進灶膛。但自從許多小學時,外公村上有戶人家燒空煙花棒時,里頭殘存的火藥把鍋給炸了,還傷到了人以後,大家就對空煙花棒敬謝不敏了。

走到村里的十字路口時,三姐弟有些猶豫,要不要提前去二舅女乃女乃家拜年。二舅女乃女乃獨居在一座小瓦房里,每年拜年時,大人都讓幾個孩子提著年貨過去,但他們自己卻去相隔不遠的大舅爺家拜年。這些人都是外婆那邊的親戚。許多一直沒搞清楚過他們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也沒興趣去弄明白。

他們正商量時。十字路口邊上的小店店主出來打招呼︰「哎喲,我在里面看著就像。是琴姐家的婧婧、多多還有寧寧吧。新年快樂啊!回去跟你們外婆講,我今天特意鹵了好多雞爪,給我小女乃女乃(指許多外婆)留了。她什麼時候過來稱都行。」

許婧等人連忙喊「哥哥」,祝他新年快樂,生意興隆。他的話一定給外婆帶到。

這位小店店主姓王,也是村中傳奇人物了。他是上門女婿,穿著一身破牛仔身無長物地入贅到外婆家隔壁。他過來時,這個村子已經有兩家小店了。但是最後他開的小店成功地壟斷了整個村子的生意。在鄉村日漸式微,人人都想著逃離的時代,他的生意依然興隆。靠著村里這個小店的利潤,在城里買了兩套房。

他的套路也不復雜。因為這個村子距離鎮上比較遠,上街買東西不方便。他一方面通過賣鹵雞爪、豬耳朵、豬大腸之類的熟食來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他與人為善,利用進貨的時機給村里人帶東西,廣結善緣。

從他身上,許多學到了即使是最底層的小人物,只要有想法肯打拼,照樣可以改寫自己的人生。

只是這位勵志偶像吧。在許多大學快要畢業的時候,犯了點兒「男人都會犯的錯誤」,桃色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被女方的丈夫沖擊了小店。後來過了好久,才慢慢煙消雲散。

許多現在看他,總有些囧。

最後三姐弟還是老老實實返回外公家了。無他,大過年的,別制造矛盾了。他們家三個搶先一步跑去二舅女乃女乃那里拜年算怎麼回事。搞不好許媽會發飆的。

晚飯開始的晚。大人們要再三再四地去請客人,似乎這樣才能體現請客者的真誠。

三姐弟都不餓,杵在堂屋里覺得別扭,想往樓上躲。忙得不可開交的許媽一見幾個孩子,頓時找到打下手的人了。除了許寧是男孩子,默認君子遠庖廚外;許婧跟許多全都被支使地團團轉。一會兒掐蔥,一會兒剝蒜;臨了菜上桌,發現沒飲料,又叫許多跑去小店買。最後數菜,發現是單數,許多手里剛氣喘吁吁地跑回來,被再次勒令跑一趟小店稱鹵雞爪。

許媽吩咐這些的時候,沒有給許多買東西的錢。

許多垂了下眼睫毛,唇角忍不住往下撇。她媽這毛病還真是根深蒂固。

許多後來的稿費都沒經過她媽的手(直接打銀行卡里頭了),可是許媽認定二女兒有稿費(否則哪來的錢給許寧買零食),于是平常要許寧去買瓶醬油買袋糖什麼的,從來不給她錢。許多也是被上一世的習慣帶挈的,竟然下意識地忽略這樣對待還在上初中的女兒有多詭異。

這可不是在她家,不是她家請客。許多老實不客氣地問舅舅要錢。舅舅愣了一下,掏了張一百塊給許多,笑道,辛苦我們家多多了。

舅媽看到了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一把奪下粉紅色的鈔票,轉而拿了張二十塊給她。朝舅舅嬌嗔︰「李成你也真是的。大過年的,小店生意那麼好,哪兒能準備那麼多零錢找啊。」

許多諷刺地瞥了眼手上的二十塊錢。兩瓶可樂就十塊錢了,剩下十塊錢的鹵雞爪,到底夠不夠一小碗?關她屁事!菜不夠也不是丟她的人。

等到菜都上了桌,外婆親自上樓請了兩回,李媛跟李強才姍姍來遲。許媽炒好最後一盤熱菜,親自端上桌時,看到那一小碗雞爪,忍不住皺眉。拉著正幫忙拿空碗給眾人方便挾菜吃的許多到一邊,埋怨道︰「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才買這點兒雞爪,像什麼樣子。你們嘴巴都逢上了,不吃啊!」

許多滿臉委屈︰「舅媽就給了我二十塊錢啊!你又是要買飲料又是要買雞爪,當然不夠了。」

許媽額上青筋直跳︰「錢不夠你不會自己墊上啊。怎麼一點兒大面場都不顧。這麼大的人了,真是不懂事。」

許多忍不住冷笑︰「墊上誰給我報銷?又不是我家請客,什麼大面場。」

許媽氣得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弟媳婦話里話外這桌菜是她準備的,吃的不好,人家還不是笑她,笑她兄弟,笑她爸媽。

許多已經沒什麼耐心了。這個矛盾早就存在,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矛盾也不會瞬間消弭。

這場母女間的爭執,許婧跟許寧也看到了。飯桌上,三姐弟一致沉默。老家有小孩子不上桌的習俗,這一頓,小孩還是單獨開了一桌。

大人那桌說著說著又聊到了孩子頭上。說孩子能說什麼,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啊。舅媽照舊又熱情洋溢地問許多期末考了多少分。為什麼重點問她?因為李媛比許多只大十個月,兩人是一屆。

每次听到舅媽這麼問,許多就好想翻白眼。她跟李媛從小學起就不是一個學校的,卷子用的都不是同一套,分數高低有任何可比性嗎?這種漫長的比較要隨著中考結束,許多統招進縣中,李媛是自費才漸漸停下。等到許多大學讀本一,李媛是本三以後,就徹底銷聲匿跡了。至于大學以後的事,兩家都鬧翻了,還比什麼比。

許多百無聊賴地回答了舅媽的提問。因為她的期末成績比李媛少了三分,舅媽非常得意︰「多多你還是松懈了。我家媛媛還是太愛學習了,今年視力都下降了不少,一放假我只好帶她去配眼鏡。」

桌上立刻有親戚恭維她這個媽媽當的到位,對孩子親力親為。舅媽故作謙虛︰「哪里哪里。哎喲,我就怕自己哪里沒做到位,委屈孩子了。配眼鏡我熟悉噯,多多不就是我給她配的眼鏡嘛。都好兩年了,戴的挺好。我這人別的沒有,對孩子是最實在的。噯,多多你怎麼沒戴眼鏡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