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70 節流之幣制改革

當黑死病的蔓延造成東亞也變相鎖國後,經濟上受到的影響會逐漸在政治上體現。為了給老公減輕壓力,顧辭已和藝青一起,將正式成立銀行一事提上日程,為接下來幾年的開源節流做準備。後來,因為孕期懷相不好,頗為辛苦,無力分心,銀行之事由藝青一手操辦。待她從女乃娃大業里抽身出來,第一次看到完整方案和針對各種意外狀況的預案,忍不住驚嘆,藝青實在是個非常優秀的執行者。或許一開始他並不明白目的何在,但這些年在海貿方面的經驗積累,已讓他超越了銀樓這種國內私人票號的局限,開始有玩國際貨幣的概念了。中國人太擅長歸納總結,短短十來年,這片土地上的商業知識和經驗儲備,足以規劃出金融業的前景!

「可有問題?」藝青含笑問顧辭,一手拍著阿綴,哄他入睡。

「沒有!藝青你太厲害了!」

皇家銀行的功能被他分為三部分,首先是最簡單的異地匯兌,為了便于異地匯兌,會發行三種紙鈔,千兩以上的匯鈔,與匯票別無二致,需要背書印鑒。千兩以下百兩以上,簡化匯鈔樣式,為兌鈔,僅有記名和騎縫章。百兩以下,五種面額的寶鈔,一兩、五兩、十兩、二十和五十,僅有面額,不記名。簡而言之,三者類似于匯票、支票和鈔票的區別。其次是存款業務,收金銀付紙鈔,收取一點低額保管費。最後是低息貸款,按固定利率收取孳息。

銀行可提供千萬兩白銀量級的異地借貸、匯兌、存儲,還發行不記名小面額寶鈔。寶鈔可根據匯率用金銀或銅錢兌換,以後各地府衙包括市舶司收稅款只收匯票和寶鈔,在所有府衙或中華產業里購買東西均可使用寶鈔,等同金銀銅錢。在銀行開戶存放金銀銅幣可以免費核定成色,隨存隨取,異地亦可,如存期一年以上,取的是寶鈔而不是金銀,可以額外獲百分之一的利息,這點對于在役軍人最實惠,他們每人一個戶頭,軍餉和獎金直接打進去,等退役時,帶著身份證明和開戶單,隨便哪個分行都能取出來花用。

更讓顧辭感興趣的是,一旦寶鈔進入流通,通過銀行匯集起來的金銀銅等金屬貨幣都會運到聚寶街金庫。聚寶街不但是中華公司總部,周圍一圈民宅也被拆遷,建成御林軍和五率府的輪休所,而地下則是準備動工的一座鋼鐵結構的巨型金庫,以代替目前皇宮和戶部存銀的銀庫。

銀行的金庫和一般銀樓、票號的銀庫有個最大區別,那些私營老板再囂張也不敢隨便挪用、賴賬或拒付,但金庫屬于皇帝,皇帝可以是天下最不講理之人,一般人還拿他沒辦法,說不定人們還會認為,把錢存普通銀樓里還比放皇帝兜里安全,所以,銀行一定要限制皇帝偷偷動用金銀儲備,或不按戶部規定亂印錢。

藝青的設計已是這個時代能做到的極限,守庫人是負責皇宮安全的御林軍及其下的五率府,但皇帝和太子一把鑰匙都沒。三道門的第一道是七字密碼鎖,七字寫在聖旨上,置于金鑾殿。第二道是雙鑰鎖,戶部和稅部各一把。第三道是印鑒鎖,需要在中間圓孔內扣入中華銀行總部保存的六邊形精鋼寶印,套上特制的中空六邊形Y型扳手,至少三人合力才能扭動。而且,每道門重達數石,開啟之後得純靠人力挪動門錨才能抵住木包精鋼門,不然門會自動關上,從里面可打不開。這樣一來,每次開啟金庫少說得二十來號人干活,動靜絕對小不了。當然,為了防止真的誤關,每扇門里都有一根牽繩穿過細孔,通向輪休所的值房,一拉動繩子,值房里對應的鈴鐺就響。

顧辭非常崇拜地看著他,「……我以為,你會設計許多機關暗器什麼的……」沒想到斯斯文文的一個中年帥哥,居然如此簡單粗暴!

藝青笑吟吟地說,「我可不會奇門遁甲,再說,二百斤一個沒奈何,想偷也不容易。」

「對對!遮遮掩掩,不如坦然示之。」顧辭拼命點頭,上輩子的她也知道全世界四分之一的黃金儲備都在最大的華爾街金庫里,還能預約去參觀,可要說搶,除非美國本土淪陷,不然絕無可能突破安保和各種高科技的嚴密監控,進去運金子。

「上京若遇戰亂,寶鈔便是廢紙一張,讓世人皆知在何處可兌現,總比讓模金校尉鑽了空子的好。」

「你看看有沒有什麼補充?」

「就一個,存金銀不但不收管理費,還每年給點利息。」存紙幣才收保管費!

「唔,那紙幣發行量不能超過次年稅收總額,免得匯兌出問題。」

「對!對!」顧辭崇拜地看著藝青,這是她完全沒意識到的問題,誰說古人沒見識她跟誰急!「還有,等人們用銀子換寶鈔,一開始可以超額一些,等時間長了,記得每每周更新一次兌換率。每處的儲備金得留好,如果其他銀樓願意和我們合作,也可以談。」

「合作?」

「咱們只收金銀銅,等金銀和寶鈔的面值有差額了,其他銀樓可以合並當鋪,做高息貸款。即便他們本金不足,也可以和我們談一個低息借款,拿去放貸。」

「我們不踫這部分?」

「只管寶鈔和金銀銅,古董等其他抵押物完全沒必要。咱們業務不用太雜,對不對?」

中央銀行放貸,玩的都是低息大額,甚至是國對國,用不著養一幫精通古董的老供奉掌眼,純粹搞貨幣生意就是。

藝青點點頭,知道她向來不會獨佔生意,何況不收其他抵押物也有好處,以後哪怕是皇親國戚想借錢也難。

***********************

當晚呈放在皇帝案頭的方案已十分有分量。官辦銀行肯定受商家歡迎,皇家產業內部也可以敞開了用,所以初步問題集中于四點,一是紙鈔防偽和印鑒預留問題,二是除了商家,寶鈔會否被平民接納,三是發行多少誰說了算,四是如果金銀儲備低于寶鈔發行量,或被挪用,寶鈔兌不出錢,失去信用怎麼辦。

藝青的方案里提出了對應的解決辦法,防偽靠研發耐用不易折的新紙,圖文繁復、多色套印、嵌印水紋,跟鑄寶司一樣,將技術和原材料獨家壟斷,增加偽造難度,另一方面嚴懲偽造者,重獎檢舉者,每地銀行設立辨鈔人。強制某些環節必須使用紙鈔,例如所有皇家產業皆可接受寶鈔,稅部各地提舉收稅也只收寶鈔和兌鈔,海貿更是只認匯鈔。發行量需要戶部決議,最後一個問題他瞄了一眼凝眉思考的皇帝沒有作聲。

顧辭崇拜地夸獎藝青,「阿青好厲害!」

醋意滿滿的袁懿眉頭更皺,「不如你先說說為什麼要把銀子存起來不花?」

他一听就知道,表面上看起來,顧辭弄銀行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省銀子,至于其他用處,暫時想不出來,但她和藝青折騰好幾年才出了這個方案,怕是個跟火器一樣,能嚇死人的玩意兒。

「咱們不是產銀國,目前的金銀大多來自海外,若一旦失去海權,別的國家針對我們收購白銀,整個商業都會崩潰。」

顧辭可不是瞎說,美國曾佔據了西方大半白銀的生產和冶煉,經濟大蕭條時,為了恢復產業,針對銀本位的中國搞出一個《白銀收購法案》。中國銀元迅速升值,流向美國,不但讓美國商品成功傾銷于國內市場,還導致銀元貨幣奇缺,物價飛漲,經濟幾乎崩盤。在這種情況下,中正公‘常凱申’為了擺月兌銀本位,發行大量紙幣,只得到一個通貨膨脹和紙幣大幅貶值的結果,讓紅色中國來買單。現在雖不知南美洲那些銀礦都歸了哪些國家,但保不齊人家攢夠白銀了也來這麼一手,早些擺月兌銀本位總歸是好事,還能降低成本。

兩個男人听了她的話,開始陷入思考。相較于日理萬機的皇帝,藝青顯然對經濟更熟悉,「你是想,寶鈔代替金銀後,可以月兌離對產銀地的依賴,同時,朝廷控制紙鈔印量,即可抵御國外對黃金白銀的收購?」

「應該說,使用紙幣本位後,金銀成為最主要的儲備,封庫不用,市面上的金銀和其他商品一樣,也是商品,我們可以調整紙幣印量來應對國外惡意收購和商品傾銷。當然,反過來,我們也能靠這個對付他們。」

目前大多數國家都是金、銀本位的貨幣制度,用本國價格低廉的紙幣可以收購討厭國家的大量金銀,這想法多美妙!

皇帝不需要追究細節和原理,想到這個可能性,立刻拍板決定干。先趕走礙眼的大蠟燭,然後抱著求贊的媳婦卿卿我我。

「你,要不要把藝青放謝家去?」

「欸?你是說,讓阿青出宮?」

「怎麼可能!只是給他賜姓謝,好名正言順代替慶管事。」

「這個主意好!明天我問問他。」

「不用問,這是他自己提的。」

「那,能不讓他做管事這樣的下人麼?我是說,過繼到某個叔祖名下……」

「唔,也行。彌公就不錯。」

謝彌是工巧閣創始人之一,庶支的庶出,身份不高,生前行的也是商賈事,且身有殘疾,不能有後,再適合不過。

袁懿灰常欣慰地想,這樣一來,這個礙眼的家伙就是老婆的堂兄,總算不那麼戳心窩子了!

「好!明天就辦!」

***********************

皇後身邊的大總管過繼到謝家,冠以世家大姓,一時間風頭比縱橫海上的明庭更勝。神宗下旨將所有皇家產業中的‘皇家’二字改為‘中華’,以謝藝青為總經理,在他之下,明方、祈年、明秀也在明文公示的中華工造局、酒莊、報社總經理一職上,他們身為‘殘奴’,卻能堂堂正正地以‘商宦’身份進入世人眼中。這一舉動激發了受雇內侍們的工作熱情,日後出現更多擔任要職之人。宮中的內侍已減至千名,民間自宮風氣禁絕,而他們這樣的身份,更便于與女子共事,大虞的女性,似乎迎來了‘相夫教子’之外的更好選擇。

神宗十一年初夏,萬壽節當天,報紙用最大篇幅刊發了中華銀行即將于次年正旦正式開業一事,包括各城的銀行地址,分行總管的個人信息和畫像,一應規章制度和三鈔防偽標記,從此‘寶鈔’一詞成為中華紙幣的代名稱,開始流通到國外,隨著此次幣制改革載入史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