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71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

蔡嬤嬤腳步匆忙,神情肅穆,顯然事態有點超月兌了預料。

她悄聲在王妃耳邊道︰「老奴才走到門口,便踫上了來探望燕笑的兄嫂二人。索性便盤問了幾句,那兩人嚇得魂不附體,想來韓庶妃說的是真的。的確有一位陌生男子為燕笑的兄長還清了那筆賭債,還免去了一樁官司。」

攝政王妃嘆息地合了合眼。

依王爺的心性,事情發展到現在,是肯定要查出這名男子是誰的。王妃明白,韓氏既然籌劃到這般地步,想來不會功虧一簣,只需將此人和自己牽連上一點點的干系,或者是欲蓋彌彰的模糊輪廓……

王爺心里就會有一顆懷疑的種子——

等等,不對……

王妃豁然明白了林氏的目光!

韓氏要對付的根本不是燕笑,從頭到尾都是自己。

攝政王妃一瞬間連呼吸都停了半拍,她不可置信地從韓氏身上轉開了目光,正當眼神混亂,漫無目的地失措時,她撞上了林氏淡泊又含著一點點關心的視線。

要說謝儷活了二十來年,此時此刻,恍如置身在一個刺骨的冰窖中,渾身戰栗,連心都涼透了。

韓氏她——

居然存了這般心思!

至始至終,謝儷作為攝政王妃,或許敲打過妾室,使過手段拿捏她們,但從未對付過那些稚子。如今,世道真是反過來了,正室沒想著謀害庶子。妾室卻意圖動搖她和嫡子的位置了。

謝儷一想到昨晚還軟軟靠在她懷里的兒子,好不容易春暖花開,身體寰轉了些,王爺還答應有空陪他一起出去看小馬駒……韓氏居然連孩子都不放過!

這一刻,謝儷生吃了她的心都有。

林七許注意著王妃陡然尖銳起來的眼神,莫名松了口氣。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王妃再不喜她,也比韓氏強吧。

韓庶妃不知死活地笑著︰「王妃,不妨讓蔡嬤嬤大聲地說吧。遮著掩著算什麼事呀,總歸王爺問起來也要說一遍。」

攝政王妃冷哼道︰「那就等著王爺回來一並說吧。省得多費口舌。」

韓氏自沒指望著王妃會給她一分一毫的溫和之色。左右正妻對妾室,不過是些表面上的虛偽文章,她可不會像某些人一樣,傻乎乎地真以為謝儷待她們能有多好。翻臉就翻臉。你有陽關道。我有獨木橋。看最後鹿死誰手。

別忘了,謝氏可就一個病懨懨的兒子,王爺心中的世子人選可不一定是他呢。而且謝氏無法再生育。如何和她相提並論。

至于林氏,無親族依靠,不過個不成氣候的弟弟,又無誕下子嗣,難為了她還攪和在這渾水里,應該學學聰慧的尤氏,在寶華閣當個悶不吭聲的側妃。

韓氏愈發得意得不行,她那寶貝兒子這才二歲多,已經會背了一句詩(估計是韓氏日日夜夜命著奴才在兒子跟前嘮叨的),這長大還得了。看那三公子成日有氣無力的模樣,韓氏溫吞吞地吹著茶,心中倒十拿九穩的。

十拿九穩什麼呢?

無非是信心在攝政王心中埋下一顆懷疑的種子。

三個女人相對無言,各自心底盤算著不為人知的算計和想法。

春日麗的光影拂花穿柳,俏然地劈在薄絨地衣上,橫亙在所有人的心田。

攝政王不負眾望地負手前來,因事先不曾听過什麼風聲,他進門第一眼注視的人是林七許。

半月不見她了,攝政王其實怪想的。但顧忌著體面和王妃,怎好去看她。

隨後他見韓氏也在,王妃正坐在上,看著臉色都不怎麼…友善。

攝政王開口道︰「這是怎麼了?」

王妃和韓氏自也瞅著攝政王的神情,見他一個勁兒地打量林氏,不免心有醋味。還是王妃不緊不慢地笑道︰「是韓妹妹說給臣妾听的一樁事,略有點口角罷了。不過臣妾瞧著王爺存著心思,可是林氏…」又發生了什麼事端,得罪了您?

韓氏同樣關注攝政王的情緒牽動,見林氏再次吸引住了王爺的所有目光,難免嘴上不是滋味。奈何比起王妃的道行,韓氏就顯得心思淺薄、笨嘴拙舌的……

她急不可耐地道︰「對呀,王爺不妨說說吧。妾身也很好奇。」

林七許見這兩人比自己還急切,原先的一點點茫然之意便隱沒下去了。她只淺笑盈盈地望著攝政王,姿態嫻雅,氣質高華。

攝政王本不想將此事鬧得沸沸揚揚,不過左右也瞞不住。

畢竟楊映也是王妃的妹夫,論起來,還是他的連襟。

攝政王虛咳一聲,才道︰「這事,算起來是昨兒夜里發生的。大概事發突然,兩家也來不及向你和王妃報信,想來你們還不清楚。」你指的是林七許。

攝政王妃輕蔑地瞄了眼同樣一頭霧水的林氏,更加糊涂了。

「林其琛把楊映給打了,听太醫診斷,楊映的右腿似乎折了,要將養一陣子。」攝政王極其簡練地交代了遍由來。

楊映腿一壞,連帶著空出了驍騎衛指揮使的位子,皇帝也算費了一番苦心。

不過讓林其琛直接對上了如日中天的靖安侯府。

明智麼?

萬一侯府惱羞成怒,一不做二不休,抹殺了林其琛怎麼辦?

再說,楊映可是輔國公府的嫡女婿,是王妃親妹妹的丈夫。林其琛就不怕他的寶貝姐姐在王府被王妃為難?

攝政王饒有趣味地想著。

最先開口的是韓氏,她的語調高亢又尖銳,言不由衷地惋惜道︰「這不是靖安侯府的世子爺麼,好端端地是起了什麼口角吶。可不管怎樣,林公子也不能出手打人呀——」

王妃的臉色必然是難看到不能看的。

林七許都沒有勇氣去瞄一眼。

韓氏幸災樂禍地打量了眼不動如山的林七許,開始和王爺訴說她發現的驚天大案。

「妾身的丫鬟柳條不久前回家看望新出生的佷兒,弄堂里的婦人都閑來無事,坐在一起嗑瓜子,閑聊些鄰里長短。柳條便無意听到了說是燕笑姑娘的二哥欠下賭坊幾百兩的債,都以為是燕笑臉面大,求王妃開的恩典,還上了這筆債。柳條好奇心重,仔細一打听發現是個道士打扮的男子解的圍。」韓庶妃說到這里。還特意地停頓了下。

攝政王听得面無表情。冰冷的眼神嚇得韓氏一個哆嗦。

「柳條回來與我說了此話,妾身便想到近來燕笑有孕卻一直悶悶不樂,這不是很奇怪麼。妾身越想越不對勁,便讓人去查了查那道士。不曾想。是王府的常客了。」韓庶妃面上惴惴的。心里卻喜滋滋地不行。她揣摩著王爺的顏色,道︰「那道士最近手頭寬裕,年關時分請了不少朋友。說是自己…快有兒子了。可柳條打听下來的結果是那人根本沒娶妻,住在道觀里獨來獨往的。」

林七許傾耳听著,恨不得把每句話掰開來細嚼慢咽。奈何韓氏這回準備充裕,起碼這般措辭里沒什麼大毛病。因為偶有的瑕疵和整件事的嚴重性來比,似乎不值一提。

攝政王臉色不好看是肯定的,他眼神溜了圈四周,沒見到主人公的身影。

「燕笑呢?」

王妃忙道︰「臣妾讓她去後頭歇著了。」說完,她也沒問王爺,就吩咐燕喜︰「快,把燕笑請來。」

從林七許的角度看去,剛好能看見王妃眼神忽閃了幾下。

必是要燕喜囑咐燕笑幾句,千萬莫被韓氏詐出了什麼。

燕笑從白玉簾子後轉出來的時候,林七許在心底直嘆了口氣。

光憑那慘白若鬼的臉色,攝政王就信了三四分了。

「奴婢見過王爺。」燕笑挺著碩大的肚子,吃力地行禮。

攝政王眼中似有不忍,道︰「墊個軟枕,先坐著吧。」他恍若無意地注視了圈站著的人,最後落在林七許的身上。

「林氏與此事何干?」攝政王淡淡發問。

韓氏不好說此事倘使落定,那麼林氏絕對逃不了一個管家不力的罪名。可如今王爺顯然還存有猶疑,韓氏不好直接地給林氏下絆子。

「算來,燕笑懷孕的那時王妃尚且無法執掌中饋,是妾身代為管家。」林七許自然不會給韓氏撇月兌的機會,婷婷裊裊地上前回話。

攝政王輕輕「唔」了聲。

王妃見王爺顯然不太信韓氏,便將思慮已久的話有條有理地吐出︰「到底,燕笑在王府伺候的年頭不少,僅管是個下人,可也不能由著旁人滿口污蔑,且此事事關王府清譽,不好肆意鬧大查證。」

街頭巷尾咱們王府的笑話還少嗎?

平白無故地,何必多添笑料。

攝政王心中所想差不多。

韓庶妃不服氣道︰「怎麼就不查了!事關王室血脈體統,總得弄得一清二楚,妾身可是听說,那道士還被王妃請進府里作法驅鬼呢。」

接二連三地被韓氏插嘴頂話,還硬是把這樣大的罪名扣在王妃頭上,謝儷是個死的都得從墳里爬出來,她什麼時候說過不查證了,韓氏倒最鑽空子!謝儷拼命深呼吸,生怕一個不當心就破口大罵,掉了她的價。

可惜韓氏理會不了王妃的一番苦心,愣是抿著唇笑︰「王妃不必恨恨地盯著妾身,左右那道士不是妾身唆使著請進王府里來的,王爺英明神武,心中自有決斷。再說,後院住著的不光王妃和燕笑姑娘,一個外男沾染上王爺的妾室,說出去,可壞了咱們一府女人的清譽。」

林七許心底嗤笑著韓氏的死不悔改,有些話大家都清楚,非得明目張膽地說出來,攝政王只怕現在就覺得自己頭上戴了頂油光發亮的綠帽子。

韓氏作為始作俑者,全然不顧當事人臉面。大咧咧地捅出這樁秘聞。

退一萬步說,最後坐實了她們所有人的罪名,韓氏能討得什麼好。

有些事,知道不如不知。

當個傻子,能快樂一輩子呢。

攝政王經歷過寧側妃後,對後院妻妾斗爭的防備度上了不止一個台階。

氣氛凝固的關口,沒有人會貿然開口。

連看起來和吃了興奮劑的韓氏都低頭妝模作樣地吃茶。

這時,林七許低低福了身子,輕聲道︰「王爺,妾身有些不便。去趟淨房。」

攝政王沒有不允的。

等提著裙擺小步快走出正堂。林七許眼神驟然冷凝,全然沒有方才的謙恭。若她記得不錯,正院有兩處淨房,一處是專門給王爺王妃等人方便用的廂房。氣味舒適。打掃及時;另一處的進出人等比較雜亂。關鍵是後頭有一扇對著竹林的小窗來通風散味。

她快步走入瓦房,留下外頭的燕竹,慢慢走至窗口。

燕笑的罪名不能被坐實。比起王妃掌控後院,她更不願意韓氏在後院獨大。

何況,韓氏一心想往她頭上扣屎盆子,她再不回敬,韓氏愈發得寸進尺。

手指壓在唇邊輕輕一吹。

林七許召來如影隨形的隱衛,神色頗為復雜。之前不管多麼艱難的局面,她都不願意讓隱衛牽扯在其中,這是她的最後一步棋,最後一道保命的屏障。

今兒用了一回,難保韓氏不起疑,王爺不計較。

然而,林七許被韓氏惡心了很久,有點忍無可忍了。

「那群道士身居法華寺,雖然我不知他具體姓甚名誰,不過無妨。你先去韓庶妃的居所里找一些她平日所用的銀票,如果是壓箱底的更好,倘若時間趕得及,直接去印刻一枚韓家錢莊的印鑒。」奈何時間倉促,否則林七許恨不得草灰蛇線,作出樁連環的驚天大案來。

她思慮半晌,道︰「記住,不要放在顯眼的地方。最好是,床板下的夾層里,或者箱櫃衣櫥中的暗格里也無妨。然後,略微露出些痕跡來。」

隱衛听得無比認真,甚至隱約還有些興奮。

林七許笑得純真又詭秘︰「既然舅母會將你派來,想來這些事你尋常是做慣的。之前太埋沒你們的才能,整日讓你們在屋頂梁柱上數螞蟻,對不住了。「

數螞蟻的隱衛,靦腆地笑了。

「最重要的是,請不要被王府的暗哨發現。」

隱衛難得多了句嘴,炫耀道︰「主子放心,屬下潛伏不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與他們起沖突。」

起沖突?

林七許撫了撫額。

被王府的暗哨察覺是一回事,跟蹤是另一回事。

倘若還敢起沖突,她要怎麼和王爺交代的?

「以往沒叫你做過什麼,現在白天行動,難免更為醒目。你趕快去吧,不管事成與否,都盡快回來。」

懶得和隱衛多打嘴炮,如今事態緊急,辦正事要緊。

林七許理了理因快走而凌亂的裙擺,慢條斯理地看了會庭院里怒放的大紅牡丹。等她嚴肅了面部表情,裝出一派憂慮又緊張的模樣,這才步伐沉重地步入正堂。

攝政王和王妃各有所思,沒什麼閑暇將視線擱在她身上,反倒是篤定的韓氏,眼眸四處轉悠,打量完林七許後就狐疑道︰「我若記得不錯,這淨房不是在後邊嗎?側妃跑到外頭做什麼。」

總算韓氏敏銳了一回,好在林七許不是吃素的,她不動聲色道︰「之前與王妃在佛堂禮佛,一直用慣了那一個,下意識地便去了。」

王妃沒有多想,因為林七許說的都是實話。

韓氏狐疑地瞥兩眼,撇了撇嘴,說不出什麼。

等待的功夫萬分漫長,連養氣功夫十足的攝政王都靜不下心,反反復復地在堂中負手走了時來趟,眉目夾雜著顯而易見的陰郁與焦躁。攝政王妃好容易穩住了心神,臉上收斂了幾分原先的不安,可看著樣子,仍舊心事重重。

殿中最淡定的無非是林七許和韓氏。

奉命去緝拿搜捕的有兩隊人馬,一隊是大管家及護院們的王府人馬,另一隊是攝政王親手教出來的親兵,聯手辦差,可謂雷厲風行、不留半點情面。

林七許之所以敢棋行險招,無非就是篤定攝政王必然不會只派管家護院去查證,既然要緝拿狂徒,不免動武,自然需要親兵壓陣。加之攝政王浸yin朝堂數載,也在大理寺做過寺卿,斷案審案,定然信奉鐵證如山。

那兩伙人皆是攝政王教出來的下人,跟隨多年,忠心耿耿,比她更加了解王爺的心性和脾氣。如不搜出些什麼東西來,林七許堅信他們根本不必回來交差。

不多時,院外傳來一陣響動。

所有在外殿等候的人一致齊刷刷地抬起了臉。

除了燕笑滿臉的絕望,仿佛連一絲期待都沒有。

果不其然,林七許眼尖地瞅見領頭的侍衛長曹禺面容端肅、態度從容地進來復命,手上有一只牛皮袋,看著鼓鼓囊囊的模樣,想來收獲不少。

韓氏同樣一臉得意的表情,只是見王爺神色沉重,才垂頭用力抿了抿笑意盈盈的唇,努力作出一副與王爺同憂同慮的擔心狀。

「回稟王爺,屬下趕去法華寺時,那名狂徒已然不見。不過幸好屋內陳設如舊,此乃屬下在屋子里搜尋到的證物。」

攝政王眉心一跳,沉聲道︰「不見了?」

侍衛長曹禺跪下領罪,回道︰「屬下失職,奈何賊子狡猾,似乎事先得知了風聲。不過屬下已和九門提督那兒交待了聲,想來巡捕五營的人會在京城九門嚴加設防。」(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