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七許望著指尖掠過的淡泊秋陽,沉默許久。
她緩緩道︰「生下孩子後,交給林家。然後另擇人家好好過日子吧。」竇玉有點小聰明,卻不知和林家扯上關系才是最倒霉的一件事,趙氏不會放過竇玉,但如果她不進門,或許竇玉的孩子就不會因為生母是她,而被趙氏百般戲弄。趙氏為了打壓她和其琛,一定會听從陳氏和林言軒的建議,將其收為嫡子或嫡女,算是最好的出路。
如果孩子將來有出息,或許還願意幫襯生母一把。不過話說回來,趙氏能養出一個品行優良的好孩子嗎?
竇玉對這個中策無話可說,連上策也不想問了,一面思索著怎麼實施自己計劃,一面拉著竇李氏請辭。
待她倆走後,佩玖問道︰「上策是什麼?」
林七許搖搖頭,道︰「這種事,哪來的上策。如果她能干掉趙氏的話ˋ,或許這就是上策了。」可林言軒也不會要一個商戶寡婦作正妻的,等娶回來一個更年輕貌美、更有手段的官宦千金,還有竇玉什麼事呢。
佩玖卻興奮起來︰「奴婢看那竇姑娘心里很有成算的樣子。」比趙氏強多了好不好。
「你覺得我沒有成算嗎?」。林七許淡淡反問,不是有成算就能斗贏趙氏的,天時地利人和,每一樣都很要緊。
佩玖乖乖閉嘴了。
庭院卷起一陣秋意,大開的紗窗飄進幾片梧桐葉。林七許捻過一片。笑問︰「咱們府里,好像就正院載著兩棵梧桐罷。」
「正是。」
林七許道︰「今日風大,都吹到這兒來了。」
梧桐飄飛、金桂滿庭的正院,攝政王妃看著熟睡的,眉頭皺得有點緊。蔡嬤嬤悄悄告訴了她︰「這幾日燕笑神情不太對勁,我問了問伺候的佩玉,說是這個月的月信遲了好些日子,會不會是有了……」
通房丫鬟侍寢都是要喝避子湯的,燕笑還是正院的大丫鬟,本身就清楚這個規矩。也有人盯著她喝。肯定賴不的。
王妃揉了揉腦門,很快恢復鎮靜道︰「這避子湯本就不是百分百保險的。你再去問問那煎藥和端藥的人,有無什麼差錯。」比如偷換了藥材,比如買通了僕婦。
若蓄意爭寵到這個地步。等生下孩子就有的苦頭吃了。
「然後再去請個大夫來。」燕笑那也得確認下。省得不小心。
正院的奴才對燕笑還是很有些好感的。沒人背地里嚼什麼舌根,最多羨慕她命好,開臉不到半年就懷上了。等生下一兒半女,就算個正經主子了。
佩玉本來打理花草,出了「畫軸藏麝香」的事後,補了他人的空缺。後燕笑開臉,便撥伺候她了。
她喜滋滋地笑︰「恭喜燕笑了。過會大夫就來了。」
最應該歡喜的燕笑,表情卻很詭異,似喜非喜,似笑非笑。若不是顧忌著別人,怕是能害怕地哭出來。孩子,她怎麼就有了孩子呢?一定不是王爺的,怎麼會是王爺的呢?避子湯效果那麼好,別的姬妾都沒事,她怎麼就出了意外?王妃是不是表面上安撫她,暗地里懷疑她背著偷人借種、意圖上位……
王爺會相信嗎?
她茫然地想,遲鈍的記憶開始運轉起來,自王爺回府後,她伺候過幾回,從時間上來看應該糊弄地。可是,可是……
那避子湯既是防著通房有孕,王府也不是窮酸人家,藥材用得肯定效果好。王妃一定會懷疑的……
佩玉看主子的臉色一會兒發白,一會兒發紅,活月兌月兌像是走火入魔的情形,正巧秦嬤嬤探望,便小心翼翼地引了進來。
燕笑精神差,但做慣了的規矩是沒法忘的︰「秦嬤嬤好。」
秦嬤嬤老練成精,一眼就看出她神情不對,老臉笑成了朵花︰「燕笑姑娘不必這樣客氣,如今懷著小主子呢,真是折煞老奴了。」
燕笑沒有平時的活潑勁,唇角想笑一笑,卻很勉強︰「嬤嬤這麼說,燕笑怎麼受得了。這些年,多虧嬤嬤的教誨了。」
秦嬤嬤看她臉色是真的差,只以為她胡思亂想,更加和藹地笑道︰「什麼教誨不教誨的,王妃听到你有孕,也很開心。王爺子嗣單薄,你有這個福氣再好不過,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
兩人又你來我往了幾回合,秦嬤嬤看完她,囑咐著佩玉小心伺候,就復命了。
「你說……燕笑她不大開心?」王妃得知燕笑沒做什麼手腳,倒也覺得無所謂了,反正那麼多妾室的孩子不都生下來麼,多一個燕笑不算什麼。
秦嬤嬤點頭道︰「老奴看著不像是裝的,跟她說什麼都懨懨的,自顧自地在想些別的,看著有點兒沮喪、畏懼。不過佩玉說了,燕笑自打開了臉,性情就沒原先愛說笑了,偶爾人前還有幾句話,背地里不大說話,偶爾還抹著淚兒。」
意思是,也不全是懷孕所致。
王妃思慮了一會兒,才不太確定地問︰「燕笑,她以前是不是有……喜歡的人在外頭?」
很正常的猜想,或許燕笑,根本就不愛做通房的。
秦嬤嬤還是對燕笑有憐惜的,連連擺手,一面為燕笑開月兌著,一面安慰著王妃︰「沒有的事兒,王妃別多想了。如果真的有什麼,她的歲數也到了出府的年齡,叫了老子娘來說,您又不是多刻薄的人,難道還會強留著燕笑。當初那伺候王爺盥洗的差事,燕笑也沒推拒,和著王爺有說有笑您才開了她臉的,不是嗎?」。
王妃聞言自然收起了那一丁點的歉意,就像秦嬤嬤說的,如果王爺待她淡淡地,和別的丫鬟差不多,王妃又怎麼會有給燕笑開臉的心思。
這種事,一個巴掌拍不響嘛。
「你命人多看顧著些燕笑處,讓她寬心養胎,順便請大夫診完了再一趟。」
「是。」
攝政王處理完政事回府,例行地會來正院坐一會兒,自然得知了燕笑有喜的消息。他最初歡喜了會,轉瞬想到不對勁的地方,問道︰「不是都喝了避子湯嗎?」。
王妃靜靜答道︰「臣妾問過大夫,這避子湯沒有百分百有效的保證,或許機緣巧合,懷上了就懷上了,是她福氣好,也是王爺的福氣好。」左右王爺對子嗣這東西沒有什麼抗拒力,誰懷上了那都是好的,管她丫鬟不丫鬟的。
沒有子嗣抗拒力的男人果然欣喜道︰「是她運氣好,福分好,跟著你住在正院果然不錯。」憑著本能,攝政王也往王妃臉上貼了金。
王妃無聲地笑笑。
王爺歡喜,她有點無所謂,可不知其他的妃妾都是怎麼想的。
論對燕笑懷胎的看法,最平淡的當屬尤氏,不就生孩子麼,誰不會生啊,她還生了倆呢。照她的身體條件和運氣來看,遲早能生出。且王府的姬妾第一胎都是女兒,韓氏是女兒,王妃是女兒,她也是女兒,頭胎生了庶長子的那位已經去地下見閻王了,沒什麼值得羨慕的。
故而尤氏很淡泊地道︰「生得出才是本事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