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帖上的字看著很規矩,一看就是積年的老秀才或坐館先生代寫的,落款是竇氏。
林七許隨口問︰「竇姓不多見吧?」
佩玖答︰「奴婢來京城前都沒听說過呢。」
林七許想了一會兒︰「人在門房?」門房的小僮連連點頭,答道︰「是一個平常打扮的僕婦,還候著呢。」
「麻煩告訴她一聲,就按拜帖上寫的時辰來吧。」不管是听了誰的唆使或者抱著什麼目的來拜訪她,她都很有興趣見上一面。
多少年沒踫上一個可以惡心下趙氏的人了。
第二日由竇李氏相伴,攜了個怯怯的小丫鬟,滿臉新奇地邁入了沉香榭。林七許不動聲色地看了眼她的穿著打扮,平心而論,商戶家的千金能有這般品位,已經很不錯。
身著藍綢子的如意長裙,上衣是一件素色的淺杏襖子,腰間一枚碧玉鏤花珮壓裙,發髻上插著幾只時新的絹花,神情有點嚴肅、有點忐忑。
「民女見過側妃。」恭敬地行了禮。
林七許沒有擺架子的愛好,溫和道︰「起吧。賜座。」
一邊的竇李氏卻不住地打量林側妃,眼角余光嗖嗖地瞄,看清楚面容後,輕慢之意浮上了臉。竇李氏暗道,長成這樣也能做側妃,還不如阿玉呢。
燕竹和佩玖站在兩側,對竇李氏的無禮很是嗤鼻。
林七許不以為意,道︰「竇姑娘。不知見我有何事?」
有意識地掩著什麼都不看出來的小月復,一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架勢。竇李氏卻急切地開口︰「側妃可能不清楚,阿玉她有了林大人的孩兒,可林府的那位鬧了好多天,子我派人去打听過,哪敢叫阿玉進府。」
叫阿玉進府?林七許不由感到好笑。
林言軒有沒有準備納進府還是兩說呢,真以為你能說了算嗎?
「所以听說側妃您是林大人的女兒,還向您討個主意。」
竇李氏直接道明來意。
林七許搖搖頭道︰「這件事,我怕是愛莫能助。竇也是清楚的,一個出嫁的女兒。一個被逐出宗的女兒。如何能置喙林大人房里的事?」
最先驚道︰「逐出宗?」這位林側妃可是攝政王府的寵妃,僅管是妾室,但也是有頭有臉的側妃,林大人是瘋了嗎?
「看來你打听得不夠全呵。」
林七許沒興趣和她們交代這些。左右讓她們自己去打听然後連蒙帶猜吧。不由得懵了。林大人連一個做側妃的女兒都棄如敝履。她生的就算是哥兒又能落得什麼好。
竇李氏卻抓住另一關鍵︰「那林呢?」
林七許淡淡道︰「如坊間所言。」至于坊間傳成什麼樣,她壓根不在意。
竇李氏的思緒忽然間扭了,小聲道︰「側妃不會是怕阿玉的孩子和林爭家產吧?」所以才編出這些鬼話來騙女兒。
林七許無語地望著這對母女。才原來階級不同,溝通是如此困難。
有點明白了,又有點疑惑。她一邊看看市井商儈氣味濃重的母親,一邊看看安定自若慢慢品茶的林氏,心中的天平往著她渴望的一方倒。
她微微一笑,極力做出端莊的模樣︰「側妃見笑了。」然後去示意母親,讓她閉嘴。
林氏看著她拘謹起來的舉止,明白她心中所求。
無非是徹底改變人生,月兌離商戶門庭,向更高的地方爬。
又有什麼錯呢。
「無妨。」
和母親的粗鄙相比,覺得這位林側妃無論說話還是舉止,都很有味道,全然是大家閨秀的做派。這才是她希望孩子生長的環境,希望孩子長大的模樣。
「側妃,我想給孩子一個名分。不瞞您說,我原先是結過婚的,可惜沒有孩子。我很想讓她好好長大。」
重頭戲來了。
林七許擱下茶盞,笑道︰「你來找我是沒有用的,能決定你入府的是林大人。至于你在入府後的日子如何,取決的是趙氏。」
試探道︰「側妃能不能瞧在肚子里孩子的份上,為我向林大人進進言。」
不怪這娘倆不知道林七許被林言軒逐出家門的事兒,因為說出去可信度本來就低,你總統那麼一個女兒一個,趕出門了誰給你養老送宗,辛辛苦苦掙下這家業有什麼意思。或者,有些人相信林言軒不喜這女兒,但現在林氏做了王府側妃,得了宮中貴人的青眼,應該就喜歡了吧。
也覺得林氏是在為唯一的親弟弟打算,不過她覺得沒關系,孩子有個厲害的兄長以後才好有人脈,她只求進府生下孩子,從此以後改換門庭罷了。
「我和林大人關系勢如水火,真為你說情,指不定你就招人林大人的眼呢。」
林七許半玩笑半認真道。
可往往這種口吻說出來的話很令人深思,深感有理。
她將心底盤桓很久的想法說出來︰「側妃覺得,若是我向林主動低頭,並且願意把孩子給她養,會怎麼樣呢?」
林七許看著她突然覺得很悲哀,為了求一個所謂的姨娘,為了能生活在高門大宅里,為了能擺月兌商戶女的身份,連做母親的念頭都拋棄了。她是為了身家性命與復仇,月兌離林家來到這規矩森嚴的王府,她以後大約會後悔吧?
不過從現實出發,這個辦法是比較中庸,且把握較大的。趙氏為了保住林的稱謂,再橫沖直撞下去,下場只有被休,養一個姨娘的在身邊是不錯的選擇。
她無可不可地點點頭︰「算是一個辦法。」
竇李氏和都很開心,林側妃怎麼都是林家唯一的姑女乃女乃,能得到她的認可這是件多麼值得歡慶的事。而且听說人家姐弟關系非常好,由著她向那位林說說,以後還能提攜下弟弟,就更好了。
「林大人真的會同意我進府嗎?」。隱晦地向林言軒提過幾回,可惜都被隨意地揭了,因此心底非常擔心。
林七許淡笑︰「他是不放心趙氏。」否則有什麼理由讓在外頭流浪呢,看來經過她和其琛的事,林言軒對趙氏徹底陌路了。
「啊?」難道婆娘不該听男人的話麼?那趙氏這麼牛掰呀。
這就又是市井的想法了。確實,女子三從四德,要听夫君的話,可大戶人家內宅的事但凡有出息的男人都不會輕易插手,姨娘通房的命運都是捏在大婦手里的,就算有男人發話,可大婦存心在內宅為難一個,男人往往是護不周全的。
和竇李氏面面相覷,感覺自己想錯了什麼。問︰「側妃覺得我剛才的方法是上策、中策還是下策?」
「下策。」
「敢問側妃,中策是什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