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不管怎麼不可置信,謝至珩都將消息給曝出來了,任誰也不可能等閑視之。何況,學海那麼大,那麼一覽無余,想要圍起來也不現實。

在震驚之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學海。

可惜,學海雖然風平浪靜,卻反而看不出端倪。文山書院不比南海書院,整個明國最優秀的學子大半都聚集于此,至少也會來文山書院「走一遭」,每到科考之年,更是無數優秀學子匯聚,在文山書院里論道,留下自己的聲音和作品。

南海書院匯聚的學子,大半都是一個學派。

但在文山書院,整個明國大大小小的學派,多半都有自己的痕跡。這導致學海的「文力生命」,形態氣息各種各樣。

海水看似清澈,但終究遮擋視線。加上氣息「雜亂」,還真是無法分辨,這學海之中是不是出了什麼異常。

謝至珩不一樣。他既然會鬧出來,自然就是想過的,哪怕時間很短。

當下就道,「孫大人,雖然書山印、學海印似乎沒有預警,但晚輩看這樣的情報也不容忽視。還請孫大人盡快去查詢一下,最近有誰走了程序,要借山海殿之力來蘊養文寶?」

之前是轉述。

這會兒表達自己的意見了,謝至珩就用了「蘊養」這個詞。

文寶不像法寶,也就是胚胎階段可能會用水火五行之力來處理,能稱得上「煉」,真到成型的階段,基本上是無法用「煉制」來形容的。

那是一個文力滲透,改變文寶胚胎的過程。

誰家的文寶,在蘊養成功的那一刻,就直接和主人綁定了。不像是道修玄修的法寶,煉制成功了,再用自己的法力去蘊養。

雖然高品級的文寶,也需要高品階的靈材。

但文寶對材料的需求,也確實是遠低于法寶對材料的需求。

儒修的文力大半都是紅塵念火轉化而來,性質溫和,且容易成為意境的載體,和意境相得益彰被文力浸潤的時間久了,連文山書院的樹木都能比外面的多幾分靈性。

若非如此,在北方這樣的絕靈之地,不過靠著海疆城妖獸材料的供應,哪里能讓那些不做戰斗的內宅姑娘們,都帶上防身之物?

佛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樣。

他們的功法可以說就是為了適應絕靈之地而改變出來的。

也因此,才有佛心果這一類,可以說連基因都被徹底改變了的植物。

文山書院的學海每天都能接收大量的文力、才氣之類。書山學海印,還有山海殿之類,也可以說都一直在受到數千師生的不斷蘊養。但不是任何力量,書山學海都能吸收的。它們也有選擇。所以才會有學海之中的「文力生命」。一些多出來吸收不了的,或者不需要的,則會被存儲起來。

用得不多,但確實是可以依靠對學院的功勛來換取,讓山海殿儲存的力量來蘊養文寶。

如果說書山學海印不報警,而天眷者傳來的消息又屬實,謝至珩一下子就想到了這個可能。

有人走了正常程序申請,卻沒將正確的東西,報備過的東西放進去。

五階定海珠啊!

飄零坊在這方面應該是不至于說謊的。那定海珠是某只妖丹妖獸體內凝聚。是那妖獸的天賦法術的凝練。這種東西只要經過初步煉制就已經是法寶的主材料了。作為文寶的胚胎綽綽有余。

而能夠萬里迢迢帶到明都來,又肯定是經過初煉的。

但問題是,文山書院從來不會拿山海殿的力量去蘊養五階的靈材!還是「定海」屬性的。學海有學海之名,就帶著「海」的部分性質。讓「海」來蘊養「定海珠」,這是什麼鬼!

被謝至珩這麼一提醒,周圍文山書院的人就更是爆了。

孫少和還來不及說話也不需要他去打听。

文山書院一個負責接待的教授,叫做楊央的文膽,就走過來直接問,「十五郎的消息屬實?」

謝至珩一指顏仲安,「是他來傳信的。他的劍意是天劍的善之劍意,和林水馨也確實有舊,這樣跑來報信,晚輩覺得可信。」

顏仲安再次一臉懵逼。

雖然他答應來找人的時候答應得十分爽快,但他以為「制造混亂」是周焯雲他們的事情現在好像也確實是這樣總之,他完全沒想過,自己也有可能成為焦點的!

無數的目光匯聚到了他的身上,身為劍修的顏仲安,覺得頭皮都要炸開了。

「他們是這樣說的。」

「他們?他們人在哪?」

「……文山書院啊。」顏仲安有些不安的接話。

什麼!?

顏仲安立刻就體會到了這話的殺傷力有多大至少十道以上的文膽級別的神識,在他話音剛落的情況直接掃了出去。

因為速度太快,難免帶上了幾分文膽威壓。

又難免撞上別人的神識。

雖然沒有打起來,可也卻將他們的行動暴露無疑了。更是讓一大堆隨行的正氣、引劍之類的修士,覺得風雨飄搖,又壓力山大。盡管還沒有四散奔逃的跡象,水馨的「引發混亂」的要求也算是完美達成了。

孫少和一邊放出了神識,一邊向顏仲安走了兩步,「他們又闖入文山書院了?」

顏仲安看了孫少和一眼。

作為一個見過大世面,且在萬色蓮那兒得到了特殊血脈的劍修,顏仲安倒沒有多少壓迫感。他察覺到,這個文膽,禮部侍郎,對「林水馨」並沒有多少好感。

用詞就讓人听著不大舒服的感覺。

再想想,之前出事的那幾個姑娘,都和禮部有關……不是說禮部是六部之首嗎?怎麼居然這樣?

「不是闖入。」顏仲安道,「他們從正門進來的。」雖然掩藏了身份。

後者也不需要顏仲安說。

從正門進來,卻沒有讓他們得到消息,那肯定就是隱藏身份了。

「昨天晚上才在書山鬧了那麼一出,竟然今天還想著來湊熱鬧?」有人在人群中冒出這麼一句話來。

這也是不少人的心聲。

畢竟,這種行為有些……不好形容?

楊央的反應和孫少和不同。孫少和選擇問顏仲安,楊央卻是拿著自己的印章迅速的詢問文山書院的同僚,很快得到了結論畢竟在使節團之後,文山書院也沒進來幾個人。

且謝至珩的消息,也確實是引起了楊央的注意。

問題在于……

處理「山海殿蘊養文寶」審核程序的人,現在全在書山里。

好巧不巧,負責審核資質的人是王酩,而做出最後批準的人,卻只能是院長陶方雖然陶方可能就是蓋個章,主要還是王酩負責。

所以陶方可能未必記得,自己給什麼人批準過權限,王酩卻肯定記得。

另一邊,周焯雲不指望能立刻就從院方得到情報。

見謝至珩的表現,周焯雲也就有底了,連忙問那些和他一樣被選來做招待(陪聊)的同學,「你們有誰听過相關的消息?比如說誰想借助山海殿的力量養文寶什麼的?」

同學們紛紛搖頭。

「我們哪里有那樣的功勛來申請山海殿哦!你之前立下那麼些功勞,學院也給你算了的,也沒那個積累吧?」

「是啊,借山海殿的力量,也就是為了速度快一點。多半是有相當品階的靈材,不到四階,根本沒意義啊!而且,本人也要輔助山海殿,才能確保文寶歸屬吧?」

周焯雲身世優越,根本就不缺文寶。

所以他其實對「山海殿蘊養文寶」這種事就沒什麼了解。

他的同學們不一樣。

這些人都是文山書院的優秀學生,但未必有強大的身世。他們多半不是太關心八卦,可交際能力不錯。對山海殿的這個能力,倒是提供了不少情報。

而他們共同的意見是

沒听說過哪個學生有這樣的本事,如果有,肯定是哪個教授。而教授想要蘊養文寶,又哪里會讓消息傳到學生們耳中呢?

不過……

「你能不能用傳訊符聯系到劉汛,他的消息特別靈通,很知道一些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匆匆找上周焯雲的葉崇瑛給出的消息無疑是最有用的。

事實上,像楊央、周焯雲這樣開始到處打探消息的人還有不少。

那些放出神識掃描的文膽們都沒能得到什麼成果,學海又看不出什麼異常來,偏偏對那個消息無法無動于衷。自然只能這樣了。

「你們蠢嗎?」掉過頭來的謝至珩挑眉看向文山書院的後輩們。

「想要確認學海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只要做一件事就行了吧?」謝至珩完全不管其他人的走向了學海邊。

在文山書院的學海邊,自然也是有船只的。

畢竟「闖學海」在文山書院的學生們中間,也算是日常。只不過今天日子特殊,使節團過來,政事堂也有人過來。這才沒有人進行這個喜聞樂見的活動罷了。

怕丟臉。

但確實沒人禁止說現在不能闖學海。

謝至珩雖然離開了文山書院,但沒有出仕,又沒有被開除,依然算得上是文山書院的學子,自然也是可以闖學海的。

他特別有行動力的,招來了一艘船,就往學海中間的大漩渦沖過去了。

文山書院的學生里面就有目瞪口呆的,「傳聞中,這謝至珩可不是這樣的性子啊……」

「畢竟出去游學好幾年了嘛……」另一個人無意識的抬杠。

周焯雲則和葉崇瑛兩人對望一眼。

和謝至珩有了之前的共識,他們倒是對謝至珩比較了解。謝至珩這樣的人,肯有這樣的行動,只代表一件事謝至珩對那個消息的信任度,遠遠超過了他們兩個!

雖然謝至珩之前也說,要查有誰走了正規流程。

但在那個消息屬實的情況下,比起追查相關人員,確實是「直接處理」比較重要。在山海殿逮著誰懟誰不就得了?

至于……只有教授才可能借用山海殿什麼的。

不還有兩個天眷者兜底麼?那也是兩個劍心啊!

「……直接跳進學海的話,可能到達山海殿嗎?」葉崇瑛忽然開口問道。

她的同學們紛紛用「你傻?」的眼神看向了她,就是周焯雲,她的男友,都只是克制了眼神,卻也明顯的表達了不贊同。

「按過往的經驗,不能。」

顏仲安在旁邊忍了忍,沒開口過往的經驗也許不能,但那兩個是天眷者啊!

「但謝至珩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周焯雲道,「崇瑛你去找一下劉汛?」

「你呢?學謝至珩?」

「我看他們已經往書山傳訊了。而且山海殿其實也連著書山……但我也還是試下看。」周焯雲道。

這時候,謝至珩的身影,已經在學海中消失了。

倒不是落了水。

而是文山書院的學海,比南海書院的學海完善很多。

有著和書山類似的「秘境狀態」。盡管那個大漩渦在外面也是能看得見的。但進入學海之後很快就能發現,學海的空間,比外面能看到的要大得多。

它不像書山只有一個入口,但不進入「渡學海」的狀態,也就無法進入真正的學海之中。

更別說山海殿。

謝至珩是進入真正的學海了。

而在場的還有一些如謝央這樣的教授。可他們的實力已經夠高,學海無法對他們進行有效的鍛煉。所以,教授們根本就無法以正常的「渡學海」的方式進入學海之中。他們只能走後門。偏偏,學海因為更多是「試煉場」,反而要防著教授們亂入造成干擾,教授們進學海可比進書山要難得多。

也是要申請的。

也就是說,他們不是不知道,「闖學海」,就是最直觀的確認學海有沒有問題的方式。

卻偏偏沒法這麼做,只能等陶方的消息!

有個同僚就直接湊到了楊央的身邊,這才放心傳音,「收到院長消息了嗎?」

楊央的表情就是答案沒有。

但書山大門敞開,用學院印章傳信哪怕在招待使節團的大儒,傳個消息很難?總不能書山也出事,還牽扯了幾位大儒的注意力吧?

然而,事實還真是差不離。

雖然出事的並非是書山。

而另一邊,正如顏仲安所想,水馨和林楓言,已經那些文膽神識打架的機會,潛入了學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