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蘇氏去了,寶妞卻還在,朱氏病得起不了身,又不放心叫梅姐兒帶孩子,家里只得又雇佣一個養娘,叫她帶了寶妞,吃飯喂水,領了她睡覺,不叫朱氏病中還操心個女圭女圭。

人雖病著,事卻要理,家里家外各項都要打算,王老爺便把錢給梅姐兒,叫她來支出︰「往日你跟著你嫂嫂也學過些事,這里原來如何花用,如今就怎樣開銷,待你母親病好了,再把事移給她。」

朱氏知道王老爺把錢袋子給了梅姐兒,捶著床板恨聲低罵,可卻沒別的辦法,她這回是真的病,不似原先那樣三分裝出七分來,結結實實倒在床上起不來了。

病去如抽絲,等朱氏好容易從床上爬起來,重又開始打算盤理事,已是一個月後,她把數一合立馬就覺出不對來,家里少了兩個人,再添一個養娘,各項開支都不比從前,獨廚房這一塊,一個月的油錢跟王大郎蘇氏在時用的只多不少。

少了兩人用飯,竟還用著七八個人的油錢,朱氏把算盤一拍走到灶下,她也不進門,立在竹簾邊上看著里頭炒菜,家里頓頓離不開肉,豬肉切下來的厚油全炸出來倒在甕子里,一個月還要吃上五斤油,這是菜籽兒油又不是梅子湯,這個吃法廚房里要麼住了只油耗子,要麼就是灶上的人偷了回去。

朱氏還待查檢,就先听見灶下婦人跟灑掃婦人兩個挨在一處說悄悄話,一個道︰「你可瞧見了?這跑得勤快,油鹽醬醋,單只頭一個短少了往外跑得勤呢。」

一個嘻的笑一聲,拿手捂了嘴,掩著半邊︰「我昨兒可瞧見了,兩個都說上話了。」說著做個扭捏的樣子,蘭花指一翹,那婦人生得粗大,這手勢一做,另一個拍著腿就笑起來︰「別是你胡咧,我看著,她可不似那不規矩的樣子。」

朱氏蹙了眉頭正疑這說的是誰,那一個站起來看看油壺︰「待我試一試。」說著高喊一聲︰「梅姐兒!」那頭立馬就應了聲,慌忙忙趿了鞋子出來,朱氏站到一邊,里頭那幫廚的婦人看見朱氏趕緊斂了笑︰「煩你幫著打壺油來。」

梅姐兒應了聲,一路往門邊走一路理頭發抻衣裳,因著朱氏立在院里,又不好去照鏡子,磨磨蹭蹭的開了院門,朱氏跟在她身後出去了,立在台階上,遠遠看著梅姐兒近的油鋪子不買,到去街頭賣油的擔子上舀油,那賣油郎一看見梅姐兒咧了嘴笑,殷勤萬分。

兩下里眉兒來眼兒去,一個勾著一個,無話倒要尋了話出來說,梅姐兒先看了他的油桶︰「這油新鮮不新鮮呀,若是陳的,再不來你家買。」

萬油郎便道︰「大姐放心,咱這油都是現去磨坊里拿的,你瞧著這清不清,我走街串巷,一日兩桶油總能賣得完,小本生意圖的就是回頭客。」

這一說梅姐兒便明白他生意不錯,笑盈盈的抿嘴兒,只覺得臉上發燒,拿手接了油瓶子掂一掂︰「別不足稱吧,等我家去了稱過,若不足還來找你補。」這瓶兒裝滿了就是一斤,哪里會揩稱,不過拿了油就要別過,沒話也要翻出話來說。

那萬油郎一聲笑︰「你老主顧了,等下回在再拿個碗來,我饒你一碗。」

「這怎麼好白吃你的油。」梅姐兒側身要走還回轉了︰「你饒我一碗油,我把個煎餅子你吃。」

朱氏還有甚個不明白,不成想梅姐兒看著木呆呆的,調起情來倒一句都不曾落下。她病的這些日子,王老爺把了錢給梅姐兒叫她學了當家,說是當家,也不會支錢買些柴米油鹽,請醫問藥還是朱氏自家料理,本是小錢,梅姐兒怎麼花銷,王老爺也不會查點,不意她竟跟個賣油的對上了眼。

梅姐兒快十四了,這個年紀是好尋了媒人相看起來,到十五六歲出門子才不晚,朱氏一門心思撲在自家兒女身上,一個桃姐兒就叫她忙不過來,哪里還會留意到梅姐兒的終生。

她自家的女兒眼看著也要十歲了,朱氏原還想著使些錢給媒人,叫她們留意哪家有好後生,長個一二歲也成,一般大也成的,最好是那讀書的,把桃姐兒嫁過去才不算辱沒了。

哪里能想到桃姐兒傷了嗓子竟好不了了,朱氏為著要把秀娘發嫁一事又得罪了劉媒婆,她是官媒,手頭自有一本帳,把桃姐兒傷了嗓子的事在薄子上添了一筆,哪一個還來問訊,原來透出些口風的人家,俱都縮了回去,到有好幾家來問梅姐兒。

原那個趙舉人家的娘子,一向是屬意桃姐兒的,她家兒子十二歲了,想探探底就交襟割衫,把事兒定下來,誰知幾個月不來往,竟把口風換到了梅姐兒身上,朱氏著意把梅姐兒往大了說,說她將要十五,那頭竟還樂,說女大三抱金磚,等到兒子十四就娶進門。

還說那時候梅姐兒十七,並不很出格的,算是一樁好的不能再好的親事。朱氏氣得腦仁都疼,一口回絕了,說她是個做後娘的,本來就吃人說嘴,留了繼女到十七歲,還不給人罵上門。

一家趙舉人家如此,另一家陸員外也是這般,陸家原還覺得桃姐兒太小,梅姐兒倒是年紀正相當,朱氏自家的女兒無人問津,梅姐兒倒吃香起來,心里恨不過,便把梅姐兒當成眼中釘,可梅姐兒一向小心,便是有個不好她說上兩句,還要被王老爺說,讓她好好教導。

此時看見梅姐兒竟自家尋了一個,「哼」的一聲冷笑,轉身回到廊下,走到灶間問︰「那個街口賣油的,來了多久?」

灶下婦人彼此使了個眼色,原不過打趣梅姐兒兩句,誰還沒個春心動的時候,不意叫朱氏听了去,忙忙的扯了臉皮笑,還幫著梅姐兒遮掩兩句︰「這倒不知,約模一旬日罷。」

朱氏曉得她們沒說實話,也不在意,想來兩個彼此有意從吃油上頭就能看出來,多支出一個月,便是已經有了三十日的古怪,笑了一聲道︰「我看他家油好又便宜,往後就差了梅姐兒去這家買了。」

把原來一旬日一買的油,換成五日一買,兩個婦人等她一走一齊抽了一口冷氣兒︰「這是個什麼章程,莫不是病了一場,腦仁叫燒壞了吧。」

另一個點點她︰「哪里燒壞了,是燒毒了,嘖,這付心腸。」等梅姐兒拎了油瓶進來,笑得滿面喜意,眉梢眼角都含了春-色,兩個人你看我我看你的,俱不知說甚個話好,一個膽大些︰「梅姐兒,咱這油吃得也太費了,不如省了些好。」

這已是透了底給她听,可梅姐兒卻不是個伶俐的,全沒听出來,還回了一句︰「方才娘說了,桶里擔出來的油新鮮,叫我賣少些,五日就買上一回呢。」

說著回到屋里,關嚴了門,把攏在袖里的紙條拿出來,梅姐兒並不識字,卻看得懂畫,來來回回這幾趟,她也同那油郎熟了,曉得他姓萬,原是個讀書的,老父過世,只有一母在堂,前頭還有哥哥,剛娶了嫂嫂,家里無力供他讀書,才叫了他出來賣油。

哥哥在鎮東頭,他便在鎮西頭,兩邊一處賣油,想攢錢開個油鋪,不做這風吹日曬的營生,他那油桶邊還擺了一卷書,沿街賣一回,到正午生意淡了,就尋個陰涼處坐下看一會。

梅姐兒覺得他上進人好,她原以為讀書的只跟汪文清一般模樣,不想還有這樣肯吃苦的,又知道他愛畫,那日掉落的梅花,被他拾了去,拿筆添上些墨又送還給了梅姐兒。

有了頭一回,就有二回三回,便是家里不缺油,梅姐兒也愛借了由頭往街上去,就是彩粉鋪子前逛上一圈,看他一眼也是好的。

梅姐兒人雖生得黑,卻肌膚細膩,人又高挑,一把好頭發,一付細腰身,大眼楮更是出彩,盈盈帶著笑意,眼楮下面還有顆痣,更顯的楚楚動人,又是好花半開的年紀,萬油郎走街串巷也少見這樣標志的,自然上了心,一回二回,曉得她也有意,來的更是勤快。

一個梅姐兒年紀還小,不過剛剛春情蒙動,另一個是那萬油郎沒這樣大的膽子,他雖曉得人事了,卻不敢十分使出來,露了些意,勾得梅姐兒時時望向他,兩個悄悄傳些圖樣兒,再往下哪里還敢,王老爺可是縣丞。

朱氏很該看牢了門戶,叫梅姐兒斷了這念想,兩個又未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的,看牢了叫她生不出旁的心思來,過得幾日事兒便淡了,可她非但不關嚴了門,還把門大開著,送了梅姐兒出去,實是不安好心。

旁觀的都曉得朱氏的意思,無奈梅姐兒人在局中,叫這幾朵墨梅花遮蔽了雙目,眼前便是萬丈懸崖也一步步往前走了。

朱氏一路往桃姐兒的屋子去,女兒天天躲在屋里,養的倒是白了,可這付嗓子卻沒辦法遮掩,若是生的黑些,多敷些粉便罷,這管聲音卻沒法做假。

她一肚子的苦水只有同女兒好倒一倒,當著女兒的面也不收斂,罵王老爺不顧情份,把她哥哥趕出門去,桃姐兒甚少說話,倒似個木頭人似的,初時還應聲,給朱氏拍個背,倒個茶,待她說的多了,便只坐在鏡台前,憑朱氏怎麼罵,一動也不動。

女兒這般模樣朱氏心里也急,今兒一進屋就止不住的笑,給她開了窗,看桃姐兒新繡的花樣子,窗一開,伸頭便是梅姐兒的屋子,她也開了窗,拿了畫筆,隔得這樣遠還能看得清笑意。

朱氏拍拍女兒的肩,點點梅姐兒︰「那些個趙舉人陸員外的,且都別放在心上,看看那一個,自己給自己尋了一門好親,都不必我去安排她。」

桃姐兒雖听不懂,卻曉得娘整治了梅姐兒,臉上泛出笑意,朱氏模了女兒的手︰「有她的下場好瞧,甚個舉人娘子員外夫人,都瞎了眼,放著石頭當塊寶,倒要彈落眼楮才好。」

一個賣油的還有能甚個好處,人才也不出眾,放到人堆里頭半點顯不出來,朱氏既定下這心腸,便到灶下拎了兩包切肉點心,整了衣裳走到對門去尋開茶店的許婆子,打听打听這個油郎是哪一家的。

作者有話要說︰上飛機之前努力碼字

都來夸獎我嘛~~~~

大吉大利求包養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